初中物理压强练习题及解析(共1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物理压强练习题及解析一、压强1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答案】D【解析】【详解】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2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 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C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知道,物体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所以乙=物,甲物,所以,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大,故A错误;由于在甲悬浮,在乙漂浮,则F浮甲=G排甲=G; F浮乙=G排乙=G,所以G排甲=G排乙,即两容器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B错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自重不计,它们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小球的重力,所以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正确;由A知道,甲物,又因为h甲 =h乙,由p=gh知道,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AmB、SASB、hA=h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为 ApApB, FA=FBBpApB, FAFBCpApB, FA=FBDpApB, FAFB【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mAmB、SASB、hA=hB,所以,VAVB,由 知道,AB;因为是规则的长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因为A B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pA pB;由mAmB 知道GAGB,即对地面的压力是:FA FB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即截去部分A的质量仍然大于B的质量,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还是mA mB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FAFB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4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小球重力不变,漂浮或悬浮时,重力等于浮力,ABC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A中球排开的液体最少,所以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C;D中球沉入水底,说明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故可知,四种液体中A液体的密度是最大的,由于四个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所以密度最大的A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最大,故应选A【考点定位】压强和浮力5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C气流速度小,压强小D气流速度小,压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出现危险,故A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题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及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产生的现象6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答案】A【解析】【详解】AB、要图顶尖进入墙壁,则图顶尖对墙壁的压强至少为4×106Pa,由得,手对钉帽的压力应为:故A正确、B错误;C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故CD错误故选A【点睛】重点是压强公式及其应用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此题需要注意受力面积是图钉尖的面积,而不是图钉帽的面积。7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A、B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FAFB,p甲p乙BFAFB,p甲p乙CFAFB,p甲p乙DFAFB,p甲p乙【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和B两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两者的重力关系,两容器相同时受力面积相同且液体质量相等,根据F=G=mg可知对桌面的压力关系,利用压强的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关系。【详解】由题意可知A和B两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A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球,由F浮=液gV排可知,A球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受到的浮力,即FAFB,故CD错误;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FA=GA,FB=GB,所以,GAGB,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F=G=mg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根据可知p甲p乙,故B错误、A正确。故选A。8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在细管里倒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撑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B水的深度C木桶的容积D木桶的底面积【答案】B【解析】【分析】从筒裂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倒入的几杯水使水桶受到的压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再将倒入这几杯水造成的变化与液体压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故选B.9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Ap Bp Cp D2p【答案】B【解析】设原来的重为G,边长为a,底面积为S,则压强为:;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则每个重为:,底面积为:,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故选B。10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A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A正确;BD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D正确;C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1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故选B。【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长方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已知甲、乙的密度相同、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根据上述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 , p1p2BF1F2 , p1p2CF1F2 , p1p2DF1F2 , p1p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柱体压强公式和压力计算公式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柱体压强公式可知,甲、乙的密度和高度均相同,则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也相同;再根据压力计算公式可知,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则甲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的,故选C。1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解析】【详解】在大气压未发生变化时,实验中用的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内的水银多少均不会影响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玻璃管放得不竖直时,虽然水银柱的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以上原因均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当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时,水银柱的上方已不再是真空,存在一定的气压,作用在管内水银面的上方,使水银柱高度变小,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符合题意.1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 B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0 NC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2×104Pa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 dm【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重在G=6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故C符合实际;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7cm=2.7d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睛】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5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1)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漂浮时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3)根据p=gh判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详解】由图可知,小球在AB中漂浮,C中悬浮,D中下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AB液体的密度大于C和D液体的密度;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据F浮=gV排可知,A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A中液体的密度最大,所以根据p=gh可知,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A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16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2)根据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3)取出物块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由此即可判断;(4)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详解】A.甲悬浮,F浮甲=G排甲=G;乙漂浮,则F浮乙=G排乙=G,所以浮力相同,故A错误;B、物体在甲中悬浮,则甲=A,在乙中漂浮,则乙B,甲=乙,因此AB,深度相同,由可知,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B错误;C、取出物块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两容器中液体深度hAhB,又AB,由可知,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故C正确;D、B容器液体密度大于A液体密度,甲排开A的体积大于乙排开B的体积,取出后物体后B液体体积大于A液体体积,B液体的重力大于A液体重力,由压强公式得,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17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答案】B【解析】,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A. 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B. 管中进了空气,此时管内气体压强和水银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 mm故B正确; C. 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C错误D.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则玻璃管内外都与大气压相通,构成了连通器,则管内的水银液面将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故D错误点睛: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18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则A,B,C,D,【答案】A【解析】【详解】放在水平面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管怎样放置,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a=Fb=G总;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由知道,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a<pb19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ABCD【答案】B【解析】【详解】只有当管道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时,会有可能实现自动抽气,因此,遮雨盖的形状应符合靠近管道口的一面向外凸起,使空气流过时速度变快,压强变小,对照选项中的图片可知,图B符合要求20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1)气泡上升时,h变小,由P=gh得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因此气泡的体积变大,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所以气泡内的压强变小;(2)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气泡所受的浮力在变大故选C.2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的较宽 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答案】D【解析】A. 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B. 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C.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D. 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D符合题意。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2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答案】D【解析】【详解】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BpA;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2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后,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 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 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 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 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答:已知A. B两个正方体质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A. B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已知A的边长比B大,则A. B的底面积SA>SB;根据P可知:A. B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A<pB;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时;A小孔的重力为GA,B小孔的重力为GB,则GA<GB,由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力FGG,则FA>FB;由于A. B的底面积不变,SA>SB;则根据P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A可能会与pB相等,故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可行;(2)柱状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pgh,当竖直打孔时,由于物体仍是柱状体且高度不变,则根据pgh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所以,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仍是pA<pB,故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不可行;(3)A竖直打孔,A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B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B减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可以达到相等,故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可行;(4)A水平打孔,由于重力减小,底面积不变,根据pFS可知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A减小,B竖直打孔,B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A<pB;故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不可行;综上可知,ACD错误、B正确。24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g、边长为10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如图所示,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cm,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时物块B受到的拉力为6N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84N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Pa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200Pa【答案】C【解析】【详解】A. 木块的重力:GBmBg0.4kg×10N/kg4N,木块浸没在水中,则V排V木(10cm)31000cm31×103m3,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绳子的拉力为:FF浮GB10N4N6N;故A正确;B. 容器内水的体积VSh300cm2×30cm1000cm38000cm38×103m3,由可得,水的质量m水V1.0×103kg/m3×8×103m38kg,因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B)g(0.4kg+8kg)×10N/kg84N,故B正确; C. 绳子断和断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故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没有变化,故C错误;D. 物块B的重力:Gmg0.4kg×10N/kg4N,剪断绳子,待物块B静止后漂浮,F浮G4N;由F浮液gV排可得,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104m3,液面下降的深度为:h0.02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p水gh1.0×103kg/m3×10N/kg×0.02m200Pa.故D正确;故选C.【点睛】(1)物体在水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绳子的拉力利用Gmg求出木块的重力,木块浸没在水中,求出木块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利用F浮水gV排计算木块受到的浮力;已知物重和浮力,两者之差就是绳子的拉力;(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水、木块的重力之和;(3)绳子断和断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等于容器重、水重和木块重之和,再利用压强公式分析对地面的压强(4)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根据F浮液gV排得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V排的变化得出水深度的变化,从而可得压强的变化25如图所示,正方体甲、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4倍,甲、乙边长之比为1:2,将甲放在乙的上面中央,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2B2:1C3:4D4:3【答案】D【解析】【分析】知道正方体甲、乙的边长之比,根据V=L3求出体积之比,根据S=L2求出底面积之比,又知道两者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和G=mg求出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强,进一步得出压强之比【详解】由题意可知: , ,甲=4乙,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可得:甲对乙的压力: ;乙对地面的压力: ;由 得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6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的重力势能E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析】【详解】A当容器内的水流出后,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当水不再流出时,木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即木块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等于重力;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对容器底有压力,浮力小于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受到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C根据图示可知,在容器内水流出的过程中,并且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下表面处水的深度不变,由pgh可知,木块下表面处的压强不变,即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D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因此相同时间内,容器对桌面减小的压力相同,由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均匀减小,故D错误27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详解】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杯子的重力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这两个力性质不同,作用物体不同,不能说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故A错误;B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D错误;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2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的密度: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和B只有和C只有和D只有和【答案】D【解析】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甲=F乙,故错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可知,乙的密度小,故甲>乙,故错误;因为甲>乙,且液面相平,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正确;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2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对于圆柱形这样的直壁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F=ps=ghs=gV=mg=G,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因为图中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要想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采取的办法就是倒入水和酒精产生的p水p酒或抽出水和酒精产生的p水p酒,据此判断得出答案【详解】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F=ps=ghs=gV=mg=G;m水=m酒,S甲S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水酒精,m水m酒精,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符合题意,故B正确;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C错;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更小,不符合题意,故D错30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则 AP甲 < P乙 BP甲 > 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乙管是倾斜的,由此可知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再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的深度是一定的,所以故选C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大小比较点评:此题是液体密度与液体压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题,关键是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