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en-Key低通滤波器(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 实验原理图如下,该电路的转移函数推导如下:对节点1和节点2列节点方程如下 由节点(2 )的方程得: 根据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的关系有: 将上述关系代入节点(1)的方程得:电路的转移函数为: 传递函数转化为: 其中,。二、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p=104rad/S, Q=1/2的Sallen-Key低通滤波器。并通过Pspice软件观测改变电阻和电容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讨论电阻电容值的变化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初步了解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三、实验过程(包括理论计算,软件仿真等步骤):利用正反馈结构的RC网络实现实现的Sallen-Key低通滤波器,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电路参数关系如下:设计一:为了减小元件的分散性,取R1=R2=R, C1=C2=C取k=2 k=R3/R4+1 取R3=R4=10k ,C1=C2=1nF运行波形如下图所示;设计二:为了将电容的比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取R2=R1, C2=C1,取=2,C2=C1=0.02µF,当k=3,=3。求得R1=4.08k,R2=12K, R3=20k,R4=10k。四、实验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首先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如下由灵敏度分析可知,R1,R2,C1,C2对中心频率p影响是相同的,而R3,R4对中心频率p没有影响,所有参数对Q值都有影响,所以可以通过改变R3,R4改变Q值。参数扫描确定元件最适值:当R2阻值变化范围1-15k,变化量3k从图像可观测的较适R2值大约10k,参数扫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可得到较适R1大约取30k,较适C1、C2大约为1n,此时输出波形的通频带较宽。此时仿真图幅频相频图如图所示。通过改变R3,R4的比值,可以改变Q值的目的,R3,R4的比值越大,k=1+ R3/R4越大,Q值越大,Q 值的变化影响输出波形的变化。Q值越大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变窄,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Q值。本实验经仿真验证,当R3/R4的比值在0到2的范围内变化时,幅频、相频特性比较理想,当比值大于2时幅频、相频特性开始变坏,振荡加强,最后波形严重失真。由R1,R2,C1,C2对中心频率p的灵敏度是相同的,通过改变R1,R2,C1,C2的值,可以改变中心频率,R1,R2,C1,C2取得值越大,中心频率开始变小,并且当C1,C2较大时波形出现失真,改变R1,R2,C1,C2的时,相应的通频带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灵敏度的理论推导是正确的。取上图两个频点如下,A(9.1648,14.327),B(21.544,1,1610) 可求得滚降为: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