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共14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0套)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透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凸透镜只有右侧的焦点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作主轴D.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2.如图所示,在MN处放有一个透镜,太阳光从上方射向透镜。在透镜的附近放一张小纸片,在纸片上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由此可判断()A.若纸片是放在P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凸透镜B.若纸片是放在P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凹透镜C.若纸片是放在Q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凸透镜D.若纸片是放在Q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凹透镜3.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4.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它对光具有作用,使透过它的太阳光,而将叶子烧焦。 5.小李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三个小激光灯、凸透镜、凹透镜及一些辅助器材,探究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究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6.实验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10 cm,换用另一个较凸的凸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得亮点到镜之间的距离是5 cm。实验2:拿一个凹透镜重复实验1的过程,发现不能在纸上形成亮斑。(1)实验1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所在位置的物理名称是。刻度尺测得的距离叫。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实验2中纸上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7.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8.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9.(2017·山东枣庄中考)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探究创新10.给你两个凸透镜,欲使一束平行光经过两透镜折射后仍为平行光,两凸透镜如何放置?试画出光路图。11.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应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图乙)?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应的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知能演练·提升1.D每一个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故A错误;对一个凸透镜来说,它的焦距是固定的,故B错误;主轴是过光心且过两个焦点的唯一直线,并不是只要过光心即可,故C错误;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会聚能力强弱的,直径相同时,焦距越小,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大,凸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弱,故D正确。2.C太阳离地球很远,可以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可以在附近纸片上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透镜有会聚作用,可以肯定为凸透镜。而太阳光照射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透镜的另一侧,即为Q处。3.B使光线发散,这是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而凹透镜的形状是中间薄、边缘厚。4.答案 凸透镜会聚会聚于一点5.解析 由题图可知: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更加靠近主光轴,故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即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 会聚发散6.解析 最小、最亮的光斑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光是平行光,故实验1的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没有在纸上形成亮斑,说明凹透镜对平行光没有会聚作用。答案 (1)焦点焦距这个实验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焦距的大小与凸透镜的凸出程度有关。(2)没有较亮的光斑。这说明了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7.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答案 如图所示8.解析 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答案 如图所示9.解析 第一个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第二个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答案 如图所示10.解析 平行光射向第一个凸透镜后会聚在它的焦点上,而经过第二个凸透镜折射后,又能变为平行光,显然入射到第二个透镜的光线是从第二个凸透镜的焦点发出的,故两凸透镜共轴,左边透镜的右焦点与右边透镜的左焦点重合。答案 如图所示11.解析 通过对题图甲分析,发现紫光比红光偏折程度大,更靠近三棱镜底边,把凸透镜看成是由许多三棱镜组成。因紫光偏折程度大,焦距小,相反,红光偏折程度小,焦距大。答案 红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小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B.10 cmC.20 cmD.30 cm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是正立的B.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D.像比灯丝亮4.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B.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5.(2017·浙江温州中考)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项目甲乙丙丁物距/cm10152030像距/cm40302015A.甲B.乙C.丙D.丁6.张宁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凸透镜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7.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和,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烛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处得到烛焰的实像最小。 9.凸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实像。 10.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B是物体,A'B'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11.(2017·广东中考)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 探究创新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第1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助他们找一个可能的原因: (2)第1、2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面表格中。项目第1小组第2小组凸透镜焦距/cm141414141616161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2030406020304060像到凸透镜距离/cm4726221880342722像的正倒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写像的性质)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知能演练·提升1.D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 50 cm>2f,解得f<25 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2.A由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焦距f为15 cm,物距u=20 cm,15 cm<20 cm<30 cm,即f<u<2f,故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3.B墙壁相当于光屏,灯泡的像成在墙壁上,这个像一定是实像,并且是倒立的;观察可知,像距显然大于物距,成像条件是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D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抓好两个转折点。1倍焦距是成实像和成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并且实像总是倒立的。当把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成的是实像。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5.A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是不成像的;考虑到实际物体有一定的宽度,但因此时物体的各部分离凸透镜的距离有大于焦距的,也有等于或小于焦距的,成的像是不清晰的,故甲数据是错误的。6.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为30 cm-20 cm=10 cm,故A选项错误;题图乙中,物距u=15 cm,像距 v=30 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题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选项正确;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选项错误;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故D选项错误。7.答案 烛焰凸透镜光屏8.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放在a处,烛焰是在焦点以内,只能成虚像,得不到实像;b、c、d三点都在焦点以外,所以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烛焰的实像,当蜡烛越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离凸透镜越远,所以蜡烛放在b处,得到烛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小,所以蜡烛放在d处,得到烛焰的实像最小。答案 bd9.解析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由题图知,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 会聚倒立10.解析 A'B'是AB的像,由于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物体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之内,且物、像同侧。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连接AA'、BB'交点即为光心。过光心,垂直主光轴作垂线,就是凸透镜的位置,过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交透镜于C点,C点与焦点连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A',所以连接A'C并延长,与主光轴交点即为焦点。答案 如图所示11.解析 (1)如题图,物距u=16 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3)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烛焰不稳定,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蜡烛会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答案 (1)放大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投影仪(2)上(3)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蜡烛会越烧越短12.解析 (1)解答此题关键是确定造成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主要是哪个器材位置不合适,依据此点进行发散性思维,寻求多个原因。(2)两组数据中的物距都大于1倍焦距,成的像是倒立的,再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答案中的结论。答案 (1)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蜡烛放在1倍焦距以内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任选一条)(2)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距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离凸透镜越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13.解析 (1)读题图分析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11 cm;(2)根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的原因可能是蜡烛、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者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等;(3)蜡烛距凸透镜16 cm时,处于f和2f之间,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答案 (1)会聚11(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靠近三、生活中的透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以下光学器件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潜望镜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2.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镜头是凸透镜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2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4.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双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双塔靠近些C.要使双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双塔更远些D.要使双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双塔更近些5.(2017·湖北黄冈中考)右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6.某同学用照相机给自己养的猫拍照,突然飞来一只苍蝇落在了镜头上,这时他按下了快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得的照片上只有苍蝇B.拍得的照片上只有猫C.拍得的照片上既有猫又有苍蝇D.拍得的照片上既有猫又有当时的背景,但没有苍蝇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图甲中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方向。 8.(2017·河南中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9.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元件CCD,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型号镜头焦距快门CCD解析度某品牌34 mm8 s1 024×76810.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11.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看着自己的照片,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12.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立的。(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2)爱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上。小吴添加的是。 探究创新13.甲图甲是一张幻灯片,图乙是供选择的该物体的四个像的形状。在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幻灯片都是正放在光学仪器下。乙(1)放映幻灯片时,在银幕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2)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像的形状为。 知能演练·提升1.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A选项符合题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2.C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故B正确;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C错误;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故D正确。3.A幻灯机镜头是凸透镜,A正确;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2倍焦距之外,所以B错误;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C错误;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所以D错误。4.B本题考查照相机成像原理。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虚像,A错;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B对,C错;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错。5.C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A错误;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镜片也是凸透镜,因此,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故C正确;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故D错误。6.D苍蝇落在镜头上不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只会影响亮度。故选D。7.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成像时像随物体移动的变化规律:由于物体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应把载玻片向D方向移动。答案 D8.解析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答案 缩小减小9.答案 大于34 mm小于68 mm大于68 mm10.解析 投影仪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光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才是放大的实像,即f<40 cm<2f,20 cm<f<4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小于20 cm。答案 放大倒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光路)2011.解析 左脸白、右脸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右脸照射的光线较少引起的。视频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将景物置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所以他应该靠近镜头。拍摄的像面部光线不均匀,是由于光源光线太强或不均匀造成的,应改变灯光使之不直接照射面部,或用类似于照相馆中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也可以让灯光透过白布使光线柔和一些等。答案 直线传播大于2倍焦距靠近灯光不直接照射面部(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让灯光透过白布照明)(只要合理即可)12.答案 (1)投影仪(2)平面镜13.解析 (1)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因此在银幕上的像应该与照相机所成的像的形状是一样的,但幻灯机成的像是放大的,故选D。(2)物体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像相对于物,既是上下颠倒,也是左右颠倒,故选D。答案 (1)D(2)D四、眼睛和眼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2.下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根本看不清物体B.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C.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前,成像在视网膜上D.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后,成像在视网膜上5.下面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可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6.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7.视力正常的眼睛戴上近视或远视眼镜后,反而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A.人的感觉不习惯而已,慢慢地就会看清物体了B.正常的眼睛失去了原有的折光功能C.如果戴的是近视眼镜,会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D.如果戴的是远视眼镜,会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8.哥哥的近视镜是300度,姐姐的近视镜是500度。比较这两副近视镜镜片的焦距大小,可知()A.哥哥的眼镜镜片焦距大B.姐姐的眼镜镜片焦距大C.一样大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一般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0.(2017·四川自贡中考)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视眼,应配戴透镜矫正。 11.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12.用几个有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一组眼睛模型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所示。(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烧瓶的后壁相当于,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的位置可以确定甲是眼模型,乙是眼模型,丙是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模型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探究创新13.医生用激光治疗近视眼,主要是利用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治疗近视眼使用的是准分子激光,它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线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 0.2 m(1 m=106 m)。准分子激光又是冷光源,不会产生热量,因而对切削部分的周围组织不会造成损伤。激光治疗是在电脑控制下进行的,医生在治疗前将近视度数输入电脑,由电脑来控制切削的范围和深度,指挥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每个脉冲切除一薄层中心角膜组织,多个脉冲照射到角膜组织上以后,使角膜曲率变小,降低原有屈光误差,使光线直接聚焦于视网膜上。请简述激光治疗近视眼的原理。知能演练·提升1.D不要根据经验,认为眼睛成正立实像。视网膜形成的是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正立的像,因为经过了神经的调节。眼睛同照相机相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B3.B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不是虚像,A选项错误;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B选项正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C选项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选项错误。4.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但可以看清较近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厚,折光能力强,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后;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5.B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却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导致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还未会聚成像就已经到达视网膜上,而远处物体的光线恰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能看清远处物体却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6.A因为奶奶的眼镜是老花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又因为奶奶的老花镜度数更深,即看到的图像应该更大,由题图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成缩小的像,不符合题意;选项D成等大的像,也不符合题意。7.C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视力正常的眼睛戴上近视镜后,会使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同理,远视镜是凸透镜,戴上后会使正常眼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故选C。8.A眼镜的度数=(公式中焦距f必须用m作单位),则哥哥眼镜片的焦距是0.33 m,姐姐眼镜片的焦距是0.2 m,故A正确。9.解析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是配戴近视镜,近视镜实质就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凹透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故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大于0.05 mm。答案 大于发散10.解析 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近视眼。若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答案 近凹11.解析 近视眼的特点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答案 如图所示12.解析 这类题型是考查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题思路是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从而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因此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和角膜,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要把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加上一个凹透镜使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把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应加上一个凸透镜使光会聚一些从而会聚在视网膜上。答案 (1)晶状体和角膜视网膜(2)正常近视远视(3)乙凹(4)丙凸13.答案 利用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将角膜中间的一部分组织切削掉,使角膜变得扁平些,角膜折光能力减弱,这就使原来成在视网膜前的像后移,从而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6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 1倍焦距以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下图所示中的() 3.(2017·湖南邵阳中考)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5.下列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睫状体调节能力过强,远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B.近视眼使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C.近视眼用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用会聚透镜矫正D.近视眼晶状体太薄,远视眼晶状体太厚;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太短,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6.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7.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12 cm处,这个过程中()A.物距总大于像距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像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D.像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 cmB.15 cmC.20 cmD.30 cm9.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10.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 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1.在用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物镜所成的像是像,目镜所成的像是像(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要想看清更远处的物体,应使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选填“增大”或“缩小”)。 12.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通过人眼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需要用镜来进行矫正。英国科学家宣称研发了一种“超级水晶体”将可以一次解决近视、远视问题。新研发的“超级水晶体”弹性很好,可以靠眼睛肌肉就将它压挤成适当形状,无论是看远、看近都没问题。那么近视眼病人要看见远处物体,眼睛肌肉要使“超级水晶体”变,焦距变,使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3.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表示凸透镜的焦点。某记者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抓拍战士抗洪救灾的情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时,镜头焦距调得较大。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4.(2017·山东德州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1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16.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四、实验题(17、18题各9分,19题19分,共37分)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