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考试复习题(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九针:即九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针具,包括:鑱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等。其中锋针发展为三棱针,长针发展为硭针。(选择) 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医疗工具称为:砭石。又称针石。2、毫针的构成,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选择)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分;2)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3)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是观察针身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4)针炳:是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是医者持针、行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施用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部分。3、无痛进针的要点:1)进针前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适当按压患者穴位,避免将针刺入毛孔;3)进针时持针要紧,针尖离皮肤要近;4)快速刺入皮肤(达到真皮层)或进针时适当下压针体或上下轻微振动针体。4、腕踝针临床选点原则: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3)区域不明、选双上1;4)上下同取;5)左右共针; 15、得气的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5、得气的意义,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针治效果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6、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7、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操作时可采用按努、针向行气和飞经走气、通经接气等。临床常用的行气方法循摄法、逼针法、推气法、按截法。8、电针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输出按钮必须先调到0;2)调节输出量应缓慢,开机时输出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大,以免发生意外;3)在治疗严重心脏病患者时,避免电流回流经过心脏;4)有人工起博器的患者,严禁使用电针;5)年老、体弱、醉酒、饥饿、过饱、过劳等,不宜使用电针。孕妇慎用电针。 6)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应用时须将输出线夹在毫针的针体上或使用新的毫针。9、耳穴的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10、耳针临床应用:恶心呕吐,神门;哮喘,交感;失眠,内分泌、皮质下;荨麻疹,肾上腺;(补充)11、头皮针刺激部位:1)额中线,主治神志病,头、鼻、舌、眼、咽喉病等;2)额旁1线,主治肺、心等上焦病症;3)额旁2线,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4)额旁3线,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5)顶中线,主治腰腿足病症。6)顶颞前斜线,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症如瘫痪等。7)顶颞后斜线,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如疼痛、麻木等。8)顶旁1线,主治腰腿足病症;9)顶旁2线,主治肩臂手病症。10)颞前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病症。12、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1)现象,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2)原因,因情绪紧张、虚弱、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针刺;也有因体位不当,手法过重,闷热、过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拔针平卧,饮温水。不解者,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4)预防,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患者,推迟针刺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论述)13、针后异常感:是指出针后患者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1)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原症状加重。2)原因,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3)处理,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4)预防,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时间过长。14、针刺引起神经损伤:针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针刺损伤涉及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四肢及头面的一些神经干、支,还有内脏神经的损伤。1)刺伤脑脊髓是指针刺颈项、背部腧穴过深,针具刺入脑脊髓,引起头痛、恶心等现象;2)刺伤周围神经是指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损伤部位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现象。15、艾灸法作用特点:主要作用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主要应用是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经脉坚紧者为宜。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主要用于寒证。16、艾灸法的适应范围:1)温经通络: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3)温肾健脾: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4)回阳固脱: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阙冷、脉微欲绝;5)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适应一切寒证、虚证、阴证,对慢性病以及阳气虚寒。17、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棱针由锋针发展而来。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18、烧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红。若刺表浅,烧至微红即可。19、穴位注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0.30.5ml,四肢部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特异性药物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的1/101/3。中药注射液常规剂量为14ml. 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1.毫针的规格。临床以粗细为2630号(0.30.4MM)和长短为13寸(2575MM)者最常用。(选择)2.临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的腧穴;2)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腧穴;3)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4)仰靠坐位:适用于前额、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腧穴;5)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顶、枕项、背部的腧穴;6)侧伏坐位:适用于头颞、面颊、劲侧、耳部的腧穴。3、运动针刺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调动患者自身潜能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 腹部腧穴大多可直刺0.51.5寸。4、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因穴位皮下组织内血管丰富,组织疏松,使血管移动性大,腧穴又位于眼球周围,深刺还可累及视神经,所以针刺应做到:1)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2)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3)进针后,一般不提插捻转;4)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5)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23分钟,防止出血。 5、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 1)机体反应状态;2)腧穴的特性;3)针刺手法;6、单式针刺补泻手法:1)徐疾补泻法,是指针体在穴位内,依据穴的深浅进内与退外动作的快慢,和出针与按穴动作的快慢,以区别补泻的针刺手法。2)提插补泻法,根据针体在穴位内提、插手法轻重来区分补泻的针刺手法。3)捻转补泻法,根据针体在穴位内捻转的方向、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4)呼吸补泻法,指在用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的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方法。5)开阖补泻法,指针刺补泻过程中,在出针时是否按闭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方法。7、复式针刺补泻手法:是将多种单式补泻手法配合应用,操作较为繁复的针刺补泻法。1)烧山火,是一种以提插补泻为核心,包括徐疾补泻、九六补泻、开阖补泻等方法。适用于治疗顽麻冷痹虚证、寒证。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重插轻提,重复9次(行九阳数)。再刺入中层,重复9次,其后刺入深层,重复9次,留针1520分钟; 2)透天凉,是一种以提插补泻为核心,包括徐疾补演、九六补泻、开阖补泻等方法。适用于治疗肌热骨蒸等实证、热证。将所刺腧穴分作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再提至中层,如此6次,再提至浅层,如此6次。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说:用针之要,勿忘其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8、艾炷灸法: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方法。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2)间接灸法,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授受。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9、温针灸法: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10、火罐法: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1)闪火法;2)投火法;3)贴棉法;4)架火法。11.皮、筋、骨的刺法和应用(论述)雀啄灸: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cm高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名词解释。电针法:是用电针仪器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毫针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出针法。1)持针法,是术者操持毫针保持其端直坚挺的方法。包括:两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两手持针法;2)押手法,术者用手按压、循摄穴位皮肤和相关经脉,以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方法。有揣穴定位、爪切固定、减轻疼痛、激发经气等实用意义。3)进针法,又称下针法,是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技术方法。包括:双手进针法(爪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提捏进针),单手进针法、管针进针法、快速进针法、缓慢进针法。4)针刺角度和方向:进针时可根据腧穴部位特点与针刺要求,合理选择针体与表皮所形成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5)针刺深浅:针刺深浅因病而施,以确保安全而取得针感为原则,6)提插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即针体在腧穴空间上下的运动。提插幅度大,频率快,针感强,反之。7)捻转法:拇、食指持针,捻动针体使针左右均匀旋转怕手法。患者体弱、对针刺敏感者,捻转幅度小(180度),频率慢(6080次/分钟);患者体强,对针刺不太敏感者,幅度大(360度),频率快(120160次/分钟)。8)平补平泻法:进针至穴位一定深度,用缓慢的速度,均匀平和用力,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幅度、频率相等,并注意捻转转角要在90180度之间,提插幅度尽量要小,从而使针下得气,留针2030分钟,再缓慢平和地将针渐渐退出。9)留针法: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毫针操作顺序:体位、端穴、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2.临床常用刺法:1)透穴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包括: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2)局部多针刺法: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傍针刺法,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齐刺法,直刺一,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扬刺法,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围刺法,四支以上针,由四周进针,再在中心刺一针;3)病位深浅刺法:依病变部位而实施深浅不同的刺法,称为病位深浅刺法。”1)毛刺、直针刺和半刺,为刺皮之法。直针刺法: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半刺法: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亦可捻转得气留针后,再出针。2)分刺、合谷刺及浮刺,为刺肉之法。3)恢刺和关刺,为刺筋之法。4)短刺和输刺,为刺骨之法。45、无痛进针的要点:1)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适当按压患者穴位,避免将针刺入毛孔;3)握针要紧,针尖离皮肤要近;4)快速刺入皮肤(达到真皮层)或进针时适当下压针体或上下轻微振动针体42、腕踝针临床选点原则: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3)区域不明、选双上1;4)上下同取;5)左右共针;40、耳穴的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41、耳针临床应用:恶心呕吐,神门;哮喘,交感;失眼,内分泌、皮质下;荨麻疹,肾上腺;42、头皮针刺激部位:1)额中线,主治神志病,头、鼻、舌、眼、咽喉病等;2)额旁1线,主治肺、心等上焦病症;3)额旁2线,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4)额旁3线,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5)顶中线,主治腰腿足病症。6)顶颞前斜线,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症如瘫痪等。7)顶颞后斜线,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如疼痛、麻木等。8)顶旁1线,主治腰腿足病症;9)顶旁2线,主治肩臂手病症。10)颞前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病症。1、针具的研制和改进1)砭石的应用:新石器时代。2)金属针具:起始于青铜器时代。3)九针:即九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针具,包括:鑱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等。2、毫针的构成,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分;2)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3)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是观察针身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4)针炳:是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是医者持针、行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施用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部分。3、毫针的规划。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630号(0.30.4MM)和长短为13寸(2575MM)者最常用。4、临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的腧穴;2)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腧穴;3)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4)仰靠坐位:适用于前额、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腧穴;5)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顶、枕项、背部的腧穴;6)侧伏坐位:适用于头颞、面颊、劲侧、耳部的腧穴。5、毫针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出针法1)持针法,是术者操持毫针保持其端直坚挺的方法。包括:两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持针身法、两手持针法2)押手法,术者用手按压、循摄穴位皮肤和相关经脉,以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方法。常用左手按压爪切穴位,称为押手。押手的正确运用,有揣穴定位、爪切固定、减轻疼痛、激发经气等实用意义。包括:指按、撑按。3)进针法,又称下针法,是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技术方法。包括:双手进针法(爪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提捏进针),单手进针法、管针进针法、快速进针法、缓慢进针法。4)进针角度和方向:进针时可根据腧穴部位特点与针刺要求,合理选择针体与表皮所形成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1)直刺法:将针体垂直刺入皮肤,针体与皮肤呈90度角。适合大多数穴位,浅刺与深刺均可;(2)斜刺法:将针体与皮肤呈45度角,倾斜刺入皮肤。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如需避开血管、肌腱时也可用;(3)横刺法:又称沿皮刺、平刺或卧针法。沿皮下进针,横刺腧穴,使针体与皮肤呈15度角左右,针体几乎贴近皮肤。适用于头面、胸骨及皮肉浅薄处。5)提插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即针体在腧穴空间上下的运动。提插幅度大,频率快,针感强,反之。6)捻转法:拇、食指持针,捻动针体使针左右均匀旋转怕手法。患者体弱、对针刺敏感者,捻转幅度小(180度),频率慢(6080次/分钟);患者体强,对针刺不太敏感者,幅度大(360度),频率快(120160次/分钟)。7)平补平泻法:进针至穴位一定深度,用缓慢的速度,均匀平和用力,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幅度、频率相等,并注意捻转转角要在90180度之间,提插幅度尽量要小,从而使针下得气,留针2030分钟,再缓慢平和地将针渐渐退出。6、透穴刺法:又称透针刺法、透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包括: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1)直透法:用直刺法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得气后,可施行相应手法。2)斜透法:用斜刺法进针,针体与皮肤呈45度角,从一穴向相领经脉(或同一经脉)的另一腧穴透刺,得气后,可施行相应手法;3)横透法:用横刺法进针,针体与皮肤呈15度角,紧贴皮表,由一穴向另一腧穴透刺,得气后,施行相应手法;7、局部多针刺法: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1)傍针刺法,在病变局部或腧穴上,先直刺一针,再在其旁边斜刺一针为傍针刺法。2)齐刺法,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3)扬刺法,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8、病位深浅刺法:依病变部位而实施深浅不同的刺法,称为病位深浅刺法。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内;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1)毛刺、直针刺和半刺,为刺皮之法。直针刺法: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半刺法: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亦可捻转得气留针后,再出针。2)分刺、合谷刺及浮刺,为刺肉之法。3)恢刺和关刺,为刺筋之法。4)短刺和输刺,为刺骨之法。9、运动针刺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调动患者自身潜能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10、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因穴位皮下组织内血管丰富,组织疏松,使血管移动性大,腧穴又位于眼球周围,深刺还可累及视神经,所以针刺是应做到:1)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2)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3)进针后,一般不提插捻转;4)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5)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23分钟,防止出血。 腹部腧穴大多可直刺0.51.5寸。11、背部腧穴:1)督脉腧穴,因胸椎棘突彼此叠掩,呈覆瓦状,故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腧穴应向上斜刺,深度均为0.51寸;2)膀胱经腧穴,背两侧深部有肺脏,如不可直刺、深刺,一般向内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角度小于25度为安全。12、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1)现象,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2)原因,多见于初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也有的因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或因诊室内空气闷热、过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或停止留针,退出全部已刺之针,扶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或温开水,即可恢复。不能缓解者,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4)预防,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且体位适当、舒适,少留针;取穴宜适当,不宜不多;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患者,推迟针刺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13、针后异常感:是指出针后患者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1)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遗留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或原症状加重。2)原因,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3)处理,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4)预防,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时间过长。14、针刺引起神经损伤:针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针刺损伤涉及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四肢及头面的一些神经干、支,还有内脏神经的损伤。1)刺伤脑脊髓是指针刺颈项、背部腧穴过深,针具刺入脑脊髓,引起头痛、恶心等现象;2)刺伤周围神经是指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损伤部位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现象。15、得气的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16、得气的意义,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针治效果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17、得气的方法,临床上有时进针后针下自然得气,有时则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才能实现。常用的方法有候气法、催气法、守气法、调气法。18、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它是行气的主要目的,是得气的最高表现,可以使针下之气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调整阴阳之平衡,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19、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操作时可采用按、努、针向行气和飞经行气、通经接气等。临床常用的行气方法循摄法、逼针法、推气法、按截法。20、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针刺手法:1)爪法:是用指甲掐切腧穴以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方法,可在揣穴时施术,是爪切进针的组成部分。2)循法:是用手指循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方法。3)摄法:是用指甲切掐经脉,用以行气的方法,可在经气涩滞时使用。4)按法:又称按压行气法,是一种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辅助手法。5)扪法:即开阖补泻中的补法,可使气血勿泻而针穴关闭。21、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针刺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机体反应状态;2)腧穴的特性;3)针刺手法;22、单式针刺补泻手法:1)徐疾补泻法,是指针体在穴位内,依据穴的深浅进内与退外动作的快慢,和出针与按穴动作的快慢,以区别补泻的针刺手法。2)提插补泻法,根据针体在穴位内提、插手法轻重来区分补泻的针刺手法。3)捻转补泻法,根据针体在穴位内捻转的方向、用力的轻重来区分补泻的手法。4)呼吸补泻法,指在用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的呼吸以区分补泻的方法。5)开阖补泻法,指针刺补泻过程中,在出针时是否按闭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方法。23、复式针刺补泻手法:是将多种单式补泻手法配合应用,操作较为繁复的针刺补泻法。1)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重插轻提,重复9次(行九阳数)。再刺入中层,重复9次,其后刺入深层,重复9次,留针1520分钟;临床适用于脾肾阳虚、沉寒痼结、阳气衰微等虚寒证。2)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将所刺腧穴分作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再提至中层,如此6次,再提至浅层,如此6次。临床适用于实热火邪、痰热内盛所致的中风闭证、癫狂等实热证。24、艾炷灸法: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方法。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2)间接灸法,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授受。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25、温针灸法: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26、艾灸法作用特点:主要作用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主要应用是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经脉坚紧者为宜。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主要用于寒证。27、艾灸法的适应范围:1)温经通络,寒凝血滞、经络痹阴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3)温肾健脾,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4)回阳固脱,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阙冷、脉微欲绝;5)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28、施灸禁忌:1)禁灸病证,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歆、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2)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睾丸、乳头、阴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着肤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29、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古代常以筒形兽角作罐具,且多用燃烧火力排气拔罐,故又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30、火罐法: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1)闪火法;2)投火法;3)贴棉法;4)架火法。31、拔罐病理反应:罐斑如显水泡、水肿或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泡呈红色或黑色,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系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罐斑或血泡色淡,多属虚证。32、拔罐法作用原理:1)良性物理刺激作用,机械刺激作用,温热作用;2)体内生物学效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缓解机体疼痛、调节大脑功能、调节肌肉功能。33、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棱针由锋针发展而来。34、三棱针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1)点刺法: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散刺法: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挑刺法: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5、三棱针适应范围: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用于急症的治疗。36、皮肤针法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和叩刺部位的不同,可分别采用弱刺激、中等刺激和强刺激。1)弱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冲力。适用于年老体体弱、小儿、初诊患者,以及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2)强刺激,用较重的腕力叩刺,冲力大。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3)中等刺激,叩刺的腕力介于强、弱刺激之间,冲力中等。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37、皮肤针的埋藏时间:一般12天,多者67天,暑热天不宜超过2天,平时注意检查,以防感染。埋针期间,可每天按压数次,以增强刺激量。38、皮内针注意事项: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位。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埋针。39、烧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红。若全方面刺表浅,烧至微红即可。43、电针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2)调节输出量应缓慢,开机时输出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3)靠近延脑、脊髓等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量宜小,不可过强刺激。孕妇慎用电针。4)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应用时须将输出线夹在毫针的针体上或使用新的毫针。5)年老、体弱、醉酒、饥饿、过饱、过劳等,不宜使用电针。44、穴位注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0.30.5ml,四肢部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特异性药物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的1/101/3。中药注射液常规剂量为14ml. 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