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灯笼》教案--部编版(共6页).doc
-
资源ID:13880816
资源大小:11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灯笼》教案--部编版(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灯 笼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乡俗民情,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概括灯笼缘,体味灯笼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导入。同学们,一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同学们只能想到这些,而有位作家他的记忆网里挤着的都是灯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去感受他的灯笼情缘。 检查预习情况 二、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 恐吓(hè) 神龛(kn) 皎洁(jio) 犬吠(fèi) 争讼(sòng)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chàng wng)锵然(qing) 官衔(xián)褪色(tuì)三、 说灯笼缘 1、 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 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四、 忆灯笼事 ,明灯笼情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段落与灯笼有关的事件灯笼中寄寓的情感3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家人温情45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6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 乡情民俗淳朴,给人温暖7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乡情民俗风貌 ,绽放飞扬的青春8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感慨岁月沧桑9在纱灯上描红文化的雅致 10宫灯的联想历史的幽思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12段。先介绍写作背景,生读,请同学们结合背景,讨论一下。 五、探灯笼义 1、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2、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 “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明确:作者借灯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也表现出作者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变诗朗读) 3、灯笼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 品灯笼语 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1、找文中的几个句子,让学生归纳。书面语化作用:得益于作者古典文学的熏陶,书面语化使语言更显文雅,有韵味,有意境。2、引用古语,化诗入文。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2)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3)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4) 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明确: (1)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秋夕) (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的游子吟) (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的送友人)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小小的灯笼里既有暖暖的亲情,更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一盏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更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生活中灯笼已不常见,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灯盏。请同学们记住,要时刻点亮心中的灯盏,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七、拓展延伸评论家对吴伯萧散文最多的评价:“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板书设计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