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共23页).doc
-
资源ID:13885819
资源大小:170.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共2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一、课标掌握内容: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p1)Ø 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最小的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专性活细胞寄生,以自我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如病毒Ø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原始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细胞器不完善,仅含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细胞壁,对抗生素敏感。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6大类微生物。Ø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如真菌2、郭霍法则(p4)主要内容 特殊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存在,在健康人中不存在;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获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引起同样的疾病;从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体内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该病原菌纯培养特殊情况: 有些带菌者并不表现症状; 临床症状相同的可能不是一种病原感染; 有些病原体至今不能体外培养,有些尚未发现易感动物;补充手段: 血清学技术查抗原抗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查DNA物质。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课标掌握内容:1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p17-22)Ø 荚膜(Capsule):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性物质,具有抗吞噬、抗干燥、粘附、抗有害物质损伤等功能,是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也可用于细菌的鉴定.Ø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也称为内芽胞(endospore)。芽胞对理化因素有强大抵抗力,是细菌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存的休眠状态;同时是否杀死芽胞也是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而芽孢的有无、芽孢的形态及位置也常常作为细菌鉴别的指标。Ø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某些细菌细胞表面附着生长的一至数百条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的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可用作细菌鉴定指标 Ø 菌毛(pilus or fimbriae):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在电镜下方可看到。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大类。其中,普通菌毛主要行使粘附功能,帮助细菌牢固粘附于敏感细胞表面,与病原菌致病性密切相关;而性菌毛可通过接合在不同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参与细菌间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传递。2革兰染色法(p22) 由丹麦细菌学家H.C. Gram于1884年创建的一种简单、有效、经典的细菌复染方法。操作步骤: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脱色(30sec) 稀释复红复染(30sec)结果判定:革兰阳性菌(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生物学意义:1)细菌鉴定:分为G+、G-两大类 2)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 3)辅助细菌致病性研究二、重要名词peptidoglycan(肽聚糖);mucopeptide(粘肽);murein(胞壁质);teichoic acid(胞壁酸); lipoposccharide(LPS 脂多糖);endotoxin(内毒素);periplasmic space(周浆间隙);bacterial L form(L型细菌);protoplast(原生质体);spheroplast(原生质球)mesosome(中介体); plasmid(质粒); nuclear material(核质);nucleoid(拟核)metachromatic granule(异染颗粒);polar body(极体);volutin(迂回体) capsule(荚膜);spore(芽孢);flagellum(鞭毛);pilus(菌毛); fimbriae(菌毛);sex pilus(性菌毛);fertility factor(致育因子,F因子);Gram stain(革兰染色)三、重要知识点 1. G+菌、G-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组成(p11-12)2. LPS的组成(p13)3. 细胞壁的功能(p13)4.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p15)5. 细菌特殊结构的定义、组成及功能(见一.1 或p17-22)第2章 细菌的生理一、课标掌握内容:1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长曲线(p27-28)单个的细菌个体行而分裂繁殖,但由于细菌生长速度很快,故对细菌繁殖规律的研究以细菌群体为对象,用生长曲线进行描述。 生长曲线: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到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活菌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以活菌数的对数值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Ø 迟缓期(Lag phase):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后的开始一段时间,此时细菌处于适应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但细菌的数量维持恒定或增量很小。此期一般约14 h。Ø 对数生长期(Logarithmic phase):也叫指数生长期(exponential phase), 此期细菌进入高速生长繁殖阶段,细菌总数呈指数级增加, 此期生物学特性典型,对环境影响敏感,约维持818 h。Ø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又称恒定期,此期细菌的繁殖速率降低,细菌死亡数量增加,细菌的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总菌数虽有增加,但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常有改变。细菌代谢产物的产生多在此期。Ø 衰亡期(Decline phase):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使得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活菌数呈现出负增长,形态显著改变,甚至自溶、破裂,难以辩认,生命活动趋于停滞。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p30)(1)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多为G-菌,而热原质为其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耐热,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不能灭活,必须经干烤处理(2)毒素和侵袭性酶 毒素分内毒素和外毒素 侵袭性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扩散,增强病原菌的侵袭力的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卵磷脂酶、链激酶等。(3)色素:细菌合成的色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有助于细菌的鉴别,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种能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5)细菌素(bacteriocin):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具抗菌作用的物质。(6)维生素:合成维生素B族和K,人体也可利用。二、重要名词autogroph(自养菌);chemotroph(化能自养菌);phototroph(光能自养菌);heterotoph (异养菌);saprophyte(腐生菌);parasite(寄生菌);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obligate aerobe(专性需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微需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兼性需氧菌);obligate anaerobe(专性厌氧菌);growth curve(生长曲线);lag phase(迟缓期);logarithmic phase(对数生长期);stationary phase(稳定期);decline phase(衰亡期);pyrogen(热原质);exotoxin(外毒素);endotoxin(内毒素);antibiotic(抗生素)generation time(代时);culture medium(培养基);basic medium;differential medium(鉴别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选择培养基);colony(菌落);pure culture(纯培养)三、重要知识点1.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及分期(见一.1 或p27-28)2.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p33)3.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p26-27)第3章 消毒与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课标掌握内容:1消毒、灭菌、无菌、防腐以及无菌操作的概念(p37)v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物体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但不一定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v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及非病原微生物。v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细菌。v 清洁(cleaning): 去除尘埃、污秽,减少微生物数量。v 无菌(asepsis):在指定环境中无活菌的意思。2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法(p39)(1)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湿热灭菌法的一种,经103 kPa(121.3)灭菌1520 min,能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一切微生物,是目前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Ø 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效果好的原因:1) 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 水蒸汽在凝华为水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物体温度Ø 高压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1) 物品放置不可过多;2) 灭菌前排尽冷空气;3) 灭菌毕,缓慢减压,待压力归零,方可打开灭菌锅 (2)紫外线杀菌法Ø 原理: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最强。此时紫外线波长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作用于DNA后可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Ø 注意事项: 1) 紫外线穿透力弱,只能用于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的空气、地面消毒或不耐热物体表面的消毒。2) 有效距离在2米左右(紫外灯的安装)3) 紫外线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害作用。二、重要名词disinfection (消毒);sterilization(灭菌);antisepsis(防腐);cleaning(清洁);asepsis(无菌);pasteurization(巴氏消毒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间歇蒸汽灭菌法);sterilization by pressured steam(高压蒸汽灭菌法);filtration (滤过除菌法)D值(decimal reduction time)p44三、重要知识点1.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p40)2.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p44)3. 紫外线灭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见一.2)第4章 噬菌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等概念(p49)Ø 噬菌体(bacteriophage):一种能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根据其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Ø 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Ø 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带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2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p48-49)Ø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感染宿主菌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宿主菌的噬菌体。Ø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菌分裂而传代,但不引起细菌裂解,也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称之为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型噬菌体具有溶原性与溶菌性两个周期。 二、重要名词bacteriophage(噬菌体);virulent phage(毒性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温和噬菌体);lysogenic phage(溶原性噬菌体);prophage(前噬菌体);lysogenic bacterium(溶原性细菌);lysogeny(溶原性);三、重要知识点 1. 噬菌体的复制增殖周期(p49) 2. 温和噬菌体的两个生活周期(p49)第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一、课标掌握内容1.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p55-58)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将导致受体菌遗传信息的改变,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生物学性状,是细菌发生遗传性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间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包括: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与原生质体融合等。Ø 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裂解后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受体菌因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Ø 接合(conjugation):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过程。Ø 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可分为局限性转导和普遍性转导。Ø 溶原性转换 (lysogenic conversion):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导致宿主菌基因型发生改变,获得了由噬菌体基因组编码的新的生物学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Ø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两种因细胞壁缺失而形成的细菌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等物质的作用下发生彼此融合的过程,此时两菌的染色体会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导致重组菌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新型生物学性状。二、重要名词heredity(遗传);variation(变异); genotypic variation(基因型变异);phenotypic variation(表型变异);Fertility plasmid (F质粒); Resistance plasmid (R质粒,抗性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毒力质粒);transposable element(转座因子);insertion sequence(IS ,插入序列); transposon(Tn ,转座子);integron(In,整合子);gene transfer(基因转移);gene recombination(基因重组);transformation(转化);conjugation(接合);transduction(转导);lysogenic conversion (溶原性转换);protoplast fusion(原生质体融合);generalized transduction(普遍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流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局限性转导);mutation (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自发突变);inducible mutation(诱发突变);reverse mutation(回复突变);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同源重组);no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非同源重组)三、重要知识点 1. 细菌染色体的特征(p51) 2. 质粒的主要特征(p51) 3. 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哪些?(p51-53) 4. 细菌基因转移重组的方式有哪些?(见一.1 或 p55-58) 5.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p61)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课标掌握内容1. 正常菌群和机会致病菌(p68)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寄居于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的生理性微生物群,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菌群对宿主无害反而有益。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肿瘤作用;5)抗衰老作用2.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p69) 某些情况下,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某些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的细菌转变对宿主具有致病性,这样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Ø 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 (1)寄居部位的改变(2)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3)菌群失调2. 细菌的致病作用(p70)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门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病原菌侵袭力粘附相关物质:粘附素等抗吞噬物质:荚膜等侵袭类物质:侵袭素、侵袭性酶类等生物被膜内毒素外毒素细菌毒素 二、重要名词normal flora(正常菌群);conditioned pathogen(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机会致病菌)dysbacteriosis(菌群失调);superinfection(二重感染,重叠感染);microeubiosis(微生态平衡);microdysbiosis(微生态失调);pathogenicity(致病性); pathogenic bacteria (病原菌或致病菌);virulence (毒力); invasiveness(侵袭力); adhesin(粘附素);pathogenicity island(致病岛,PAI);inapparent infection(隐性感染); carrier state (带菌状态);apparent infection (显性感染);bacteremia(菌血症); toxemia(毒血症); septicemia(败血症);endotoxemia(内毒素血症); pyemia(脓毒血症);hospital infection(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内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三、重要知识点 1. 正常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p68) 2. 机会致病菌及其致病条件(p69) 3. 细菌外毒素的特性及分类(p73)4. 细菌内毒素的特性(p75)5. 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p76)6. 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p86)7. 医院内感染微生物的特点(p87)第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课标掌握内容1病原菌感染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p91)Ø 早期采集Ø 无菌操作Ø 不同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标本Ø 采集病变明显部位Ø 作好标记Ø 迅速送检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p94-96)(1)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将疫苗或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作用:预防 主要生物制品:类毒素;死疫苗;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核酸疫苗(2)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作用及时。作用:治疗,紧急预防 主要生物制品:抗毒素;丙种球蛋白(麻疹、甲肝、脊髓灰质炎);细胞免疫制剂(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IL-2、LAK细胞等)二、重要名词类毒素(toxoid);死疫苗(killed vaccine);活疫苗(living vaccine);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裸DNA疫苗(naked DNA vaccine)重组载体疫苗;抗毒素(antitoxin)三、重要知识点 1. 细菌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原则(见一.1 或 p91)第9章 球菌一、课标掌握内容1. 各化脓性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Ø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 两酶:血浆凝固酶、耐热核酸酶 五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所致疾病:局部或全身的化脓性炎症 毒素性疾病:(1)食物中毒(肠毒素) (2)剥脱性皮炎(表皮剥脱毒素)(3)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1)Ø A群链球菌致病物质:粘附因子(脂磷壁酸、F蛋白):促粘附 肽聚糖:致热,溶血,提高血管通透性等M蛋白:粘附、抗吞噬作用与免疫病理损伤外毒素: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PE)毒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促扩散所致疾病:化脓性炎症:具扩散性毒素性疾病: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风湿热(抗O试验);其它: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龋齿等Ø 肺炎链球菌人体鼻咽部正常寄居菌(20-40%),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引发感染致病物质:荚膜是最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自溶时释放的磷壁酸和肽聚糖诱导炎症的产生毒性代谢物质协助侵害,如溶血素O、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等。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Ø 脑膜炎奈瑟菌 致病物质:菌毛:粘附粘膜上皮细胞的作用 荚膜:抗吞噬 脂寡糖(LOS): 最主要的致病物质 IgA1蛋白酶:破坏IgA1抗体,促粘附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膜炎Ø 淋病奈瑟菌致病物质: 菌毛:粘附作用 外膜蛋白:粘附、破坏细胞膜、阻抑杀菌抗体 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 LOS):生物学功能类似LPS IgA1蛋白酶:破坏IgA1抗体,促粘附所致疾病:淋病2葡萄球菌A蛋白(SPA) 定义: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此抗原。 SPA能与IgG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阻断IgG抗体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抑制抗体介导的细胞调理吞噬作用。IgG抗体Fc段结合SPA后,其Fab段依然可以和相应抗原结合,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与相应抗原产生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抗原的检出。SPA-IgG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二、重要名词staphylococcal protein A(葡萄球菌A蛋白,SPA);coagulase(血浆凝固酶);streptolysin O(链球菌溶血素O,SLO);pyrogenic extoxin (致热外毒素,PE);M protein(M蛋白);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spreading factor(扩散因子);streptokinase(链激酶,SK);streptococcal fibrinolysase(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streptodomase(链道酶,SD); streptococcal deoxyribonuclease(链球菌DNA酶)antistreptolysin O test(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ASO test);肺炎链球菌自溶酶; lipooligosaccharide(脂寡糖, LOS)三、重要知识点 1. 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鉴定指标 2. 各类球菌的致病性(见一.1) 3.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感染病灶的表现差异性及原因 4. 甲型溶血性两球菌与肺炎两球菌的鉴别试验(p108) 5. 奈瑟菌标本送检的注意事项第10章 肠杆菌科一、课标掌握内容1.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所致疾病菌株疾病与症状致病机制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便LT和或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较大儿童或成人腹泻水样便,少量血便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婴儿腹泻,水样便粘附于上皮细胞并引起其功能紊乱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5岁以下儿童,水样便,大量出血,剧烈腹痛Stx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肠道出血等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婴儿和旅行者持续性水样腹泻伴血便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体吸收2. 志贺菌和沙门菌致病性Ø 志贺菌属致病物质:菌毛粘附是细菌定植致病的前提 内毒素:具强烈致病作用,引起典型临床表现(如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剧烈腹痛等) 志贺毒素: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性,能作用于60S核蛋白体亚单位的28S rRNA,阻止其与氨酰tRNA的结合,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Ø 伤寒沙门菌 致病物质: 侵袭力;菌毛及Vi抗原有关;胞内寄生能力,涉及很多基因(如耐酸应答基因)内毒素肠毒素: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 所致疾病:肠热症伤寒、副伤寒(肥达氏反应)食物中毒: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二、重要名词Salmonella-Shigella agar(SS培养基);enterotoxin(大肠埃希菌肠毒素);shigella toxin(志贺毒素); Vero毒素;大肠菌群; widal test(肥达实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三、重要知识点 1.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点(p116) 2. 大肠埃希菌肠毒素(p119)、志贺毒素(p123)的致病机理 3. 简述引起胃肠炎的物种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见一.1) 4. 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原则(p128) 5. 肥达反应的定义、原理、结果判断及注意事项(p129) 6. 外斐试验的定义、用途、结果判断及注意事项(p131,p194)第11章 弧菌属一、课标掌握内容1、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B亚单位: 结合亚单位,GM1受体A亚单位: 毒性亚单位,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G蛋白 A1 腺苷二磷酸核糖 Gs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钠、钾、氯、水分分泌 严重腹泻、呕吐二、重要名词cholera toxin(霍乱肠毒素)三、重要知识点1. 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见一.1 或 p133)2. 霍乱弧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殊结构,运动能力,培养等)3. 霍乱感染标本的快速检测方法(p135-136)4. 霍乱弧菌的致病性第13章 厌氧性细菌一、课标掌握内容1. 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局部厌氧环境的建立是厌氧菌致病的首要条件。此时,芽孢在厌氧条件下发芽形成繁殖体进而致病。机体创伤后, 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的情况:Ø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Ø 大面积外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缺氧Ø 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2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Ø 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机理破伤风痉挛毒素阻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Ranshaw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封闭脊髓的抑制性突触,HC组分:与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HN组分:促进细胞内在化作用,帮助毒素轻链进入细胞重链轻链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呼吸困难角弓反张 Ø 破伤风感染后防治原则1) 伤口处理:清创、扩创、双氧水清洗2) 抗感染治疗:大剂量青霉素或甲硝唑,静脉用药杀菌3) 特异性防治:破伤风抗毒素:受伤后紧急预防或发病时特异治疗 使用原则:早用 足量 防过敏 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 DPT)3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致病物质:可产生10+种毒性很强的毒素或酶类物质,引起极为严重的局部及全身多器官严重损害。Ø 毒素(卵磷脂酶):分解细胞膜上磷脂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导致血细胞溶解,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所致疾病:(1)气性坏疽:主要由A型菌引起(2)食物中毒:产肠毒素的A型菌株引起(3)坏死性肠炎:由C型菌株引起二、重要名词tetanospasmin(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us toxoid(破伤风类毒素,TT); tetanus antitoxin(破伤风抗毒素,TAT)tetanus immunoglobulin(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stormy fermentation(汹涌发酵现象)肉毒毒素三、重要知识点 1. 厌氧微环境形成的条件(p141) 2. 破伤风厌氧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性(见一.1 和p145) 3. 破伤风痉挛毒素(p142)与肉毒毒素(p145)的致病机理 4. 破伤风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原则(p142-143)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一、课标掌握内容1抗酸染色 原理:结核杆菌体内含有大量脂质,其中分枝菌酸具有极强抗酸性,当细菌被石碳酸复红着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使细菌保持染上的红色。而非抗酸菌脱色后再被碱性美兰液复染成为蓝色。 步骤:结核病人痰涂片(干燥、固定后) 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3-5分钟 3%盐酸酒精脱色1分钟 碱性美兰复染1分钟 结果判断:结麻二菌显红色 其它病菌全着蓝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物质及机制:结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也不产生毒性酶。其致病性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成分(包括荚膜、脂质、菌体蛋白、多糖、分枝杆菌生长素等)、毒性代谢产物及机体免疫损伤等有关。 免疫性:机体建立的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为传染性免疫(也称有菌免疫)。体液免疫仅针对细胞外的细菌。 细胞免疫与变态反应共存,二者同时发生,相伴而行。二、重要名词 cord factor (索状因子); Bacille Calmette-Guerin(卡介苗,BCG)Kochs phenomenon(郭霍现象)结核菌素试验; acid-fast stain(抗酸染色)infection immunity(有菌免疫或传染性免疫)分枝菌酸三、重要知识点 1. 结核杆菌的致病机理(p151) 2. 抗结核免疫与机体迟发型变态反应之间的关系(p152-153) 3.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应用(p153-154)第19章 支 原 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支原体的定义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态上呈多样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生长后能形成分支长丝,故命名为支原体。 2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v 粘附素及顶端结构具很强粘附作用,是支原体定居及致病的前提条件;v 夺取宿主细胞的脂质及胆固醇作为生长原料;v 毒性代谢产物(如神经毒素、H2O2等)引起细胞损伤;v 超抗原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与免疫损伤;v 荚膜或微荚膜,具抗吞噬作用。 所致疾病:引起间质性肺炎(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哮喘及支气管炎等,通过 带菌飞沫经呼吸道传染。3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致病物质:v 借助粘附素及顶端结构粘附泌尿生殖道细胞表面,夺取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及胆固醇作为生长原料,损伤细胞。v 毒性代谢产物(如NH3等)引起细胞损伤;v 磷脂酶损伤细胞膜,影响膜的生物合成和免疫功能;v 荚膜或微荚膜,具抗吞噬作用;v 导致男性不育:吸附精子表面,阻碍精子运动;干扰精子与卵子融合;对精子的免疫损伤所致疾病: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及泌尿道结石、男性不育症、新生儿先天畸形, 自然流产, 死胎等。通过性接触传播。 二、重要名词mycoplasma(支原体); 冷凝集实验三、 重要知识点 1.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点(参见教员PPT)第21章 衣原体一、课标掌握内容1衣原体的定义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能通过细菌滤器,具有原体、始体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 致病物质:l MOMP决定不同衣原体的组织亲嗜性,引起不同组织细胞损伤。l MOMP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逃逸吞噬l 内毒素样物质引起的损伤l 热休克蛋白刺激致炎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和瘢痕形成。所致疾病:l 仅有一个血清型(TWAR),人类为主要自然宿主,无其它动物宿主l 经呼吸道传播,扩散缓慢。l 主要引起非典型性肺炎,也可引起心脏炎症,并与慢性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有关。3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 致病物质:l MOMP决定不同衣原体的组织亲嗜性,引起不同组织细胞损伤。l MOMP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逃逸吞噬l 内毒素样物质引起的损伤l 热休克蛋白刺激致炎因子产生,导致炎症和瘢痕形成。 所致疾病: 1)沙眼: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间接或直接传播。2)包涵体结膜炎: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经产道或污物而感染。3)泌尿生殖道感染: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由性接触传播。4)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引起,主要由性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