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试题库(试题库-答案及解析)(共10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试剂和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和一分子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和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和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_。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4. 同一种单糖的-型和-型是对映体。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7.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8. 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9. 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10. 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1. 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A.麦芽糖 B.蔗糖 C.阿拉伯糖 D.木糖 E.果糖 2. 环状结构的己醛糖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 A.4 B.3 C.18 D.32 E.643. 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A.果胶 B.硫酸软骨素 C.透明质酸 D.肝素 E.硫酸粘液素4. 下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A.-D-葡萄糖 B.-D-葡萄糖 C.-D-半乳糖 D.-D-半乳糖 E.-D-果糖5.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哪个是错的? A.显示还原性 B.在强酸中脱水形成5-羟甲基糠醛 C.莫利希(Molisch)试验阴性 D.与苯肼反应生成脎 E.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其比旋光度随时间而改变6. 糖胺聚糖中不含硫的是 A.透明质酸 B.硫酸软骨素 C.硫酸皮肤素 D.硫酸角质素 E.肝素7. 下列哪种糖不能生成糖脎?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乳糖 E.麦芽糖8. 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些尿能和班乃德(Benedict)试剂呈阳性反应? (1).血中过高浓度的半乳糖溢入尿中(半乳糖血症) (2).正常膳食的人由于饮过量的含戊醛糖的混合酒造成尿中出现戊糖(戊糖尿) (3).尿中有过量的果糖(果糖尿) (4).实验室的技术员错把蔗糖加到尿的样液中 A.1,2,3 B.1,3 C.2,4 D.4 E.1,2,3,49. -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结果是 (1).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2).主要产物为糊精 (3).使-1,6糖苷键水解 (4).在淀粉-1,6-葡萄糖苷酶存在时,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A.1,2,3 B.1,3 C.2,4 D.4 E.1,2,3,410. 有关糖原结构的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有-1,4糖苷键 (2).有-1,6糖苷键 (3).糖原由-D-葡萄糖组成 (4).糖原是没有分支的分子 A.1,2,3 B.1,3 C.2,4 D.4 E.1,2,3,4四、问答与计算1.大肠杆菌糖原的样品25mg,用2ml 1mol/L H2SO4水解。水解液中和后,再稀释到10ml。最终溶液的葡萄糖含量为2.35mg/ml。分离出的糖原纯度是多少? 2. 上述化合物中(1)哪个是半缩酮形式的酮糖?(2)哪个是吡喃戊糖?(3)哪个是糖苷?(4)哪个是-D-醛糖? 3.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的是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但不知哪只瓶中装的是哪种糖液,可用什么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答案:一填空题1 D-葡萄糖 -1,42 Fehling Benedict3 葡萄糖 糖原 糖原4 D-葡萄糖 D-半乳糖 -1,45 Molisch6 糖胺聚糖 蛋白质7 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8 离羰基最远的一个不对称9 螺旋 带状 皱折 无规卷曲 糖链的一级结构二是非题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错 7对 8对 9对 10对三选择题1B 2 D 3A 4C 5C 6A 7C 8A 9C 10A四问答与计算1 84.62 (1)C (2) D (3)E (4)B3 用下列化学试剂依次鉴别 (1)碘I2(2)Fehling试剂或Benedict试剂(3)溴水(4)HCl,甲基间苯二酚核糖黄色或红色褪色绿色葡萄糖黄色或红色褪色果糖黄色或红色 蔗糖 淀粉蓝色或紫红色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代谢 一、选择题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a酮戊二酸 B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a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a和b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C、a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A、2 B、2.5 C、3 D、3.5 E、4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A、9或10 B、11或12 C、13或14 D、15或16 E、17或1818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TP数是: A、1 B、2 C、3 D、4 E、519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20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 A、3 CO2和15ATP B、2CO2和12ATP C、3CO2和16ATP D、3CO2和12ATP21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由下列那种酶催化? A、转化酶 B、磷酸蔗糖合成酶 C、ADPG焦磷酸化酶 D、蔗糖磷酸化酶a淀粉酶的特征是: 22 A、耐70左右的高温 B、不耐70左右的高温 C、在pH7.0时失活 D、在pH3.3时活性高23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 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 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羧酸转变为苹果酸 D、琥珀酰CoA是a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24支链淀粉中的a1,6支点数等于: A、非还原端总数 B、非还原端总数减1 C、还原端总数 D、还原端总数减1二、填空题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供体是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2a和b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 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水解。3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是 。4糖酵解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该途径是将 转变为 ,同时生成 的一系列酶促反应。经过,5在EMP途径中 、 和 后,才能使一个葡萄糖分子裂解成 和 两个磷酸三糖。6糖酵解代谢可通过 酶、 酶和 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以 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 ,然后和 结合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 。8丙酮酸脱氢脱羧反应中5种辅助因子按反应顺序是 、 、 、 和 。9三羧酸循环有 次脱氢反应, 次受氢体为 , 次受氢体为 。10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 个阶段,分别称为 和 ,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和 ,它们的辅酶是 。11由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变成活化形式,其主要活化形式是 和 。12 是糖类在生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式。13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化阶段中, 被 氧化脱羧生成 、 和 。14丙酮酸脱氢酶系受 、 、 三种方式调节15在 、 、 和 4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解可以逆转。16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 的氧化。17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 催化的,该酶是一个包括 、 和 的复合体。18淀粉的磷酸解通过 降解a-1,4糖苷键,通过 酶降解a-1,6糖苷键。三、是非题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即可催化蔗糖的合成,又催化蔗糖的分解。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5由于大量NADH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氧,但乳酸仍可形成。6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7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之一是使NAD+再生。8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9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即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形成,也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分解。10植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11HMP途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12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1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本质上都是氧化酶。14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2和H2O的途径。15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16糖的有氧分解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1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18甘油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19在丙酮酸经糖异生作用代谢中,不会产生NAD+20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四、名词解释极限糊精 EMP途径 HMP途径 TCA循环 回补反应 糖异生作用 有氧氧化 无氧氧化 乳酸酵解 五、问答题1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4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5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6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7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8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六、计算题1计算从磷酸二羟丙酮到琥珀酸生成的ATP和P/O2.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由能为686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后的能量转化率。答 案:一、选择题 1.C 2.E 3.E 4.C 5.B 6.D 7.D 8.D 9.C 10.C 11.C 12.D 13.A 14.D 15.B 16.B 17.E 18.C 19.B 20.A 21.A 22.A 23.D 24.B二、填空题 1.UDPG 果糖 UDPG 6磷酸果糖 2.1,4糖苷键 3.1磷酸葡萄糖 4.细胞质 葡萄糖 丙酮酸 ATP和NADH 5.磷酸化 异构化 再磷酸化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6.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7.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柠檬酸 8.TPP 硫辛酸 CoA FAD NAD+ 9.4 3 NAD+ 1 FAD 10.两 氧化和非氧化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NADP+ 11.ADPG UDPG 12.蔗糖 13.6磷酸葡萄酸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5磷酸核酮糖 CO2 NADPHH+ 14.共价调节 反馈调节 能荷调节 15.丙酮酸羧化酶 PEP羧激酶 果糖二磷酸酶 6磷酸葡萄糖酶 16. 3磷酸甘油醛 17.丙酮酸脱氢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8.淀粉磷酸化酶 支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略。五、问答题 1.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其特点为: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2.糖类可作为: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3.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4. 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5.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6.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7.提示:回补反应8.核苷酸糖概念;作用: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六、计算题 1. 14或15个ATP 3.5或3.75 2. 42%或38.31%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 大小分为 侧链氨基酸和 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 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 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 氨基酸和 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 氨基酸和 氨基酸。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 氨基酸、 氨基酸或 氨基酸。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 ;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组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 、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 ,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 ;因为脯氨酸是a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 色。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 键,次级键有 、 、 、 、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 键。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b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 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 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 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 ;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 、 和 。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 、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a-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 。11在适当浓度的b-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 被破坏造成的。其中b-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 键破坏。而8M脲可使 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b-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 氨酸和 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 氨酸、 氨酸或 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 ,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 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 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 离子形式存在。16侧链含OH的氨基酸有 、 和 三种。侧链含SH的氨基酸是 氨基酸。17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靠食物提供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包括 、 、 、 、 、 、 、 等八种。18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是 被破坏;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特征是 ;变性蛋白质在去除致变因素后仍能(部分)恢复原有生物活性,表明 没被破坏。这是因为一级结构含有 的结构信息,所以蛋白质分子构象恢复后仍能表现原有生物功能。19盐析作用是指 ;盐溶作用是指 。20当外界因素(介质的pHpI、电场电压、介质中离子强度、温度等)确定后,决定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和 。二、选择填空题1侧链含有咪唑基的氨基酸是( ) A、甲硫氨酸 B、半胱氨酸 C、精氨酸 D、组氨酸2PH为8时,荷正电的氨基酸为( ) A、Glu B、Lys C、Ser D、Asn3精氨酸的Pk1=2.17、Pk2=9.04(a-NH3)Pk3=12.48(胍基)PI=( ) A、1/2(2.17+9.04) B、1/2(2.17+12.48) C、1/2(9.04+12,48) D、1/3(2.17+9。04+12。48)4谷氨酸的Pk1=2.19(a-COOH)、pk2=9.67(a-NH3)、pk3=4.25(g-COOH) pl=( ) A、1/2(2.19+9。67) B、1/2(9.67+4.25) C、1/2(2.19+4.25) D、1/3(2.17+9.04+9.67)5氨基酸不具有的化学反应是( ) A、肼反应 B、异硫氰酸苯酯反应 C、茚三酮反应 D、双缩脲反应6当层析系统为正丁醇冰醋酸水=415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苯丙氨酸(F)、丙氨酸(A)和苏氨酸(T)时则它们的Rf值之间关系应为:( ) A、FAT B、FTA C、AFT D、TAF7氨基酸与亚硝酸反应所释放的N2气中,氨基酸的贡献是( ) A、25% B、50% C、80% D、100%8寡肽或多肽测序时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 ) A、2,4-二硝基氟苯 B、肼 C、异硫氰酸苯酸 D、丹酰氯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般结构内容的是( ) A、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B、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键链方式 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a-螺旋 D、胰岛分子中A链与B链间含有两条二硫键,分别是A7-S-S-B7,A20-S-S-B1910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 ) A、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在决定它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乃至四级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B、主肽链的折叠单位肽平面之间相关一个Ca碳原子 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和一级结构被破坏,因而丧失了原有生物活性 D、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次级键有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和范德华力11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 B、疏水作用破坏 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D、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子量变小12加入下列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是( ) A、尿素(脲) B、盐酸胍 C、十二烷基磺酸SDS D、硫酸铵13血红蛋白的氧合动力学曲线呈S形,这是由于( ) A、氧可氧化Fe(),使之变为Fe() B、第一个亚基氧合后构象变化,引起其余亚基氧合能力增强 C、这是变构效应的显著特点,它有利于血红蛋白质执行输氧功能的发挥 D、亚基空间构象靠次级键维持,而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缔合,构象易变14下列因素中主要影响蛋白质a-螺旋形成的是( ) A、碱性氨基酸的相近排列 B、酸性氨基酸的相近排列 C、脯氨酸的存在 D、甘氨酸的存在15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a-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 A、疏水键 B、肽键 C、氢键 D、二硫键16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项不恰当( ) A、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肽链构成,所以它是多亚基蛋白,具有四级结构 B、蛋白质基本结构(一级结构)中本身包含有高级结构的信息,所以在生物体系中,它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 C、非级性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基团,避开水相,相互聚集的倾向,对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进一步折叠起着重要作用 D、亚基间的空间排布是四级结构的内容,亚基间是非共价缔合的17有关亚基的描述,哪一项不恰当( ) A、每种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维结构 B、亚基内除肽键外还可能会有其它共价键存在 C、一个亚基(单位)只含有一条多肽链 D、亚基单位独立存在时具备原有生物活性18关于可溶性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不恰当( ) A、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尽可能包裹在分子内部 B、亲水性氨基酸残基尽可能位于分子内部 C、羧基、氨基、胍基等可解离基团多位于分子表面 D、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残基尽可能位于分子内部19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驱动力是( ) A、范德华力 B、疏水作用力 C、氢键 D、离子键20引起蛋白质变性原因主要是( ) A、三维结构破坏 B、肽键破坏 C、胶体稳定性因素被破坏 D、亚基的解聚21以下蛋白质中属寡聚蛋白的是( ) A、胰岛素 B、Rnase C、血红蛋白 D、肌红蛋白22下列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中,哪一种不常用( ) A、SDS-PAGE法 B、渗透压法 C、超离心法 D、凝胶过滤(分子筛)法23分子结构式为HSCH2CHCOO的氨基酸为( ) A、丝氨酸 B、苏氨酸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24下列氨基酸中为酪氨酸的是( )25变构效应是多亚基功能蛋白、寡聚酶及多酶复合体的作用特征,下列动力学曲线中哪种一般是别构酶(蛋白质)所表现的:( ) 18为什么鸡蛋清可用作铅中毒或汞中毒的解毒剂? 六、计算题1测得一种蛋白质分子中Trp残基占分子量的0.29%,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注:Trp的分子量为204Da)。2一种蛋白质按其重量含有1.65%亮氨酸和2.48%异亮氨酸,计算该蛋白质最低分子量。(注:两种氨基酸的分子量都是131Da)。3某种氨基酸aCOOHpK2.4,aNH3pK9.6,wNH3pK10.6,计算该种氨基酸的等电点(pI)。4某种四肽aCOOHpK2.4,aNH3pK9.8,侧链NH3pK10.6侧链COOHpK4.2,试计算此种多肽的等电点(pI)是多少?5有一种多肽,其侧链上羧基30个(pK4.3),嘧唑基有10个(pK7),eNH3(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