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共12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篇一: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看完了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对于艺术的含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定义不同,而“艺术”这一概念则是武断地用一个思维框架来套所有艺术家的所有出品。贡布里希认为,仅仅由于一幅画让他想起了童年而喜欢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错误的“喜欢”,只有错误的“不喜欢”。错误的不喜欢指的是任由偏见蒙蔽自己,丧失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在序中贡布里希说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而在书中他又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的辛劳和痛苦。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 那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书中提到,“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这两个例子冰山一角,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一个艺术家的真正定义。但这样的说法,也说明贡布里希对艺术并不持有崇敬而疏远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是亲近的,艺术也是可以亲近的。他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这么说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过去和现在都对科学的威力和声望深有印象,由此不仅产生了信奉实验的正常思想,也产生了不那么正常的思想,信奉一切看起来难解的东西。” 而在如何欣赏艺术方面,贡布里希也作了详述:既然艺术是一种美,那么欣赏艺术,就不应该着重于“艺术学”或者“艺术史”所关注的东西,而应该去欣赏一种美,从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按照作者的说法,艺术家们创造他们的作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如何做到“合适”,而这个“合适”在欣赏的时候,也是最应该看重的。 这关于艺术的“故事”,作者从很久很久以前史前,一直讲述到了现代。 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原始艺术并不章法着技艺的原始,因此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关于字画同源的埃及艺术只有一章,且和后世艺术其实是不同源的。埃及艺术的特点表现为两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意在“使人生存”,因而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完整”。到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了。”他们开始尝试表现出事物在他们眼中的真实形象,但也并未完全摒弃古老的观念,依然十分注重表现人体结构,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才出现“肖像”的观念。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并且懂得了怎样捕捉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在对中国艺术的描述上,贡布里希的认知很有趣,他提到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他还提到了据说临摹自顾恺之的一幅责妻图,他称之为“具有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桂和优雅之处。画中的姿势和布置十分清楚,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是已尽。此外,它也表明中国艺术家已经掌握了表现运动的复杂艺术。这幅中国早期作品中没有丝毫生硬之处,因为画中特别喜欢使用起伏的线条而赋予整个画面一种运动感。”的确,回想起来从青铜时代的饕餮纹开始,中国纹饰艺术从来没有脱离对曲线塑造的追求。而在人物画还在中国画中占领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画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说是曲线控。流畅的曲线和动势以及人物优雅的姿态和柔和的神情,这些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味道。而中国画进入山水画时代后有关“意境”的问题凸显出来。 “有时画家啊就觉得自己分明是在进行这种探险航行。他们想重新观看世界,把肉色粉红。苹果非黄则红之类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开。”表现方式的不同是艺术家的决定,也左右了我们对一幅画作的回应。艺术家追寻的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感,“合适”。但是至于艺术家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合适”,效果,我们却不能带有很多先入之见。因此所谓的“艺术法则”并不是固定的。而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变化的。古代的艺术家们同时需要考虑他们作画的目的,宗教等等。我们需要在了解了艺术家不同的目的等等的因素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一幅画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卢浮宫的一位馆长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艺术的故事:“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这本书在大众中很快就大受好评,贡布里希也在序当中写道:“此书的意图,是为了所有面对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觉得需要一种初步指南的人。”艺术原是捉摸不清的,是神秘高深的,但是贡布里希把艺术的历史讲得简单有趣,就像近在身边的,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距离,于是,贡布里希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我们也只是听故事的人。因为这故事有趣,而亲近、热爱艺术。【篇二: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被一本书一下拉近了和艺术的距离 拿着书的时候一惊,比我想象中厚很多。这个本书,能让我们细细的品味世界艺术的发展以及作品所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虽然这本书是西方人写的,亚洲部分略少,不过,至少贡布里希的作品还是非常的有价值的,让我进入已艺术的世界,一起品味艺术的故事。该书被誉为“艺术史中的圣经”, 算是一部经典著作了。 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看过才能理解这本书“是艺术史中的圣经”地位的由来。喜欢贡布里希的叙事方式.比教科书来的有趣多了。把它放在床头每晚多两页就像小时候大人给你讲故事一样。这本书不同于我曾学习的什么“十二五”高等教育计划用书,那完全是一本由枯燥的历史堆砌起来的书,读起来难免觉得口燥舌干,而且唯物史观立场鲜明,对于一些艺术品的评价也是基于民族精神,历史意义等层面,这种看待艺术的方式正是贡布里希所厌恶的,但是相信教材毕竟是教材,他要考虑到“标准答案”的拟定。读完艺术的故事前言已经有“三观全毁”的惊艳感受了,才知道面对一件艺术品我们应该去寻找什么,感受什么,应该摒弃什么,或许你能从一副画中看到另一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也许只存在于自己一个人的心里。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这里的图片中很多我看过真迹,而且那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在现场看因为角度的问题很难能完整的欣赏,而书中的图是完整的,值得我们去拜读。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至少有一个收获,就是即便是个非艺术生,也可以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公开谈艺术了。在大学期间读了这本书,感对觉眼界和思想有一定的开阔程度,当可以购买时,就毫不犹得买了一本,也算完成自己的心愿。按历史时间来讲述所有你能想到的有关艺术的故事,雕刻、绘画、建筑等等,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每天都读,一辈子都可以拿来翻翻,里面对艺术的观点客观而且很有深度。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了解艺术的故事、不懂艺术的增加涵养、懂艺术的从不同面再次分析我们曾经赏析过的画面。 在我到今天为止的阅读过程中,有三本书是无论如何都绝不愿意错过的,它们分别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虽然真的这样一本正经的把这三本没什么联系的书排列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傻气。但对一个,算不上聪明,又懒,又缺乏基础(听起来好可怜)的人来说,它们中的每一本都是可以在翻开的瞬间为你带来一个崭新世界的奇迹魔法。这么说或许不太准确,应该是,给你原本已经熟悉到有点腻味的世界狠狠的凿开一个新深度。 大概是名称的原故,一提起什么什么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都是给那些对某方面有兴趣了解而不要深入研究的业余爱好者提供的入门书籍。这或许也就降低了他在中国专业美院的价值,然而他的确是非常好的书。 首先,他关注的不是政治经济如何变迁,虽然这是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只是掠过,除非这种背景真正成了影响艺术发展的重大事件,如法国大革命对艺术家的影响。他所关注的是艺术家在不同时期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艺术家们为这些问题而探索的解决之道。如说道意大利文艺三杰对乔托和马萨乔在用透视法表现人物立体效果时却显得僵硬的问题作出了各自的探索。而且, 对于某个艺术家或流派尽量的抛弃偏见,进行客观的描述。这比把艺术史当作进步的历史观念或者先入为主的把艺术的最高真理看作是反映现实的唯物史观从而厚此薄彼的人要更像是个学者。比方李春的艺术史对于被认作是“现实主义”画家的格列柯、卡拉瓦乔等人作了专题进行介绍,而把普桑和洛兰放在一节。后来才知道贡布利希的艺术史观影响了整个20世纪。 对于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美术教育却又喜欢美术想学习美术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个引路人一般为你打开艺术世界的一扇晦涩难懂的门。通过这扇门,不仅对欧洲的艺术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初步的完整了解也对于以前对于原本看不懂的艺术作品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真正认真看完这本书后再也不会面对着印象主义表示完全看不懂,不会对表现主义觉得欣赏无能,不会对立体主义产生这是什么鬼的论调。更重要的是当再次回顾那些远古先民的艺术作品时,会突然发现原来他们其实已经掌握了艺术的很多精华的东西,他们的艺术是那么的纯碎与原始。艺术不单单再只是真实的反应自然这么简单的肤浅理解而是开始明白人类情感和人们所知的表现力量。这些认识对于艺术生或者对受过一定艺术教育的人来说算不上是什么新认识,但对于完全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却是正视艺术的各种形式的良好开始。 这本书对于我的艺术观来说让我明白了所有的艺术都并非是完全的革新的而是一种不断承袭并创新的过程。同时书中关于艺术是不断提出新问题然后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观点表示非常受用。 我深知我对视觉和听觉艺术的真实感受远远偏离标准答案,就好像初中时永远做不对的英语完形填空。如今我花了小十年终于培养出对英语阅读的掌控力、却仍然不明白在艺术方面、所谓美丑的评价标准,这其中似乎并无逻辑可言我实在是看不出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什么神秘的、也不明白为什么名作都热衷于画一堆人围着耶稣,直到读完这本书。 一位学者认为:艺术的故事也是给成年人读的。他说:“贡布里希创作了一部相对简短的艺术的故事,故事蕴含的原理补罅了细节方面的匮乏。他对艺术史的主要贡献是对方法的修正,对伦理的、科学的乃至形而上学的种种联系给予了更为细致的审视。与勤恳地厘订目录和编年相比,他试图从艺术史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揭示出更为广阔的框架、功能和内涵。他将艺术史浓缩为一个故事,然而这却是一个为所有人讲的故事,一个关于所有人的故事。” 更多的是图片,多亏了这么多的彩色配图(我甚至觉得很多配图不够大,建筑也缺乏细节图片),加上作者对艺术态度的取舍,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通通也内嵌于文中的每一句话,我才初次感受到,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本身距离的缩减。 作者提到:“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 真是心声,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标签,一知半解,完全抛弃艺术作品而不顾,只会摆架子的艺术赏析,真的只会让我离“艺术”二字,望而生怯,越来越远。 能碰到这么一本好书,开心。他说:“我想帮助读者打开眼界,不想帮助读者解放唇舌。 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却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人们在这种探险旅行中,可能带回什么收获来,则是无法预料的。” 的确,打开眼界,作者真的做到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 这件事,我想,这漫长的艺术探寻之旅,由这本书,才刚刚开始。 看过一些好的艺术品,但那时的喜欢和厌恶都是不明确的,体会的东西也只有简单的情感,我不知道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的,评价只是出于情绪。看这本书时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还有更多的是可惜没早些年看。 贡布里希老师教给我的是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看书的时候觉得最方便最体贴的地方在于提供大量的插画,每讲到一幅作品就配上了一幅作品照片。书里刻意没有使用专业术语,文字也写得朴实精确好看,一点点也没有普通的艺术鉴赏文字里的泛滥的主观情感。这一点格外吸引我。 惭愧的是被价格吓到了,在网上下载的扫描版。以后会买上正版的。我觉得,这样的书最适合收藏不过了。收藏下来慢慢看,重温着看的时候感受到的美好情绪。 单从全书遍布的高质量插图这本书就值得被推荐。贡布里希在编写这书时,无法印刷在插图里的作品就不选用。这对作者有多挑战我是不知道,但对读者而言,所有拗口的名字,神秘的术语,瞬间几乎都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最后,引用网上看到的很有共鸣的一段话。“于是当书中出现类似”雷诺兹的肖像画和委拉斯凯兹的直接布局相比就不那么自然,精心设计的味道要浓的多“这种话时,我们这类0基础读者就再不用向以往一样翻白眼了,而是只要按照指示翻两张书页,对比下两张插图,然后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咂咂嘴,表示,恩,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英雄所见略同。” 社会上有一个很讽刺的现象就是,当年越是伟大的创举就越是容易被后世无限的模仿,也就越是容易被我们习惯和以至于认为平淡无奇以至于熟视无睹。这真是对大师们最大的侮辱了。我觉得在评判艺术作品时,要直面我们的内心,询问这件作品是否真实的打动了自己,(而不是某种附庸风雅的潜意识)。 总之,被一本书一下拉近了和所谓艺术的距离。【篇三: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摘要: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上中外设计史专论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其实刚一开始翻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枯燥乏味,但是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关键词:艺术;基督教;文艺复兴;东方艺术 前言 “艺术”是个遥远而崇高的词。每当我在一瞥中恍惚所见“艺术”两字,便畏惧般地匆匆避开,深怕自己如赤子的无知引来对其的亵渎。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自商周的青铜器墓室中的壁画至高山流水的音乐翩翩优雅的舞蹈及唐煮宋点明沏泡的茶道,而如今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对古时的悠远的怀想而非致力于创造新鲜的血液。所以怀揣着一个中国梦的我总是梦想,在我的中国我们的中国里,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伟大艺术家,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巅峰之作。 只因我在少时总是摒弃了对于艺术的亲近的念头,无论是童年时期的习画或是书法,总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此类不成爱好便也只能草草了事。而如今当我真诚地怀着强烈的膜拜之心看那古今集大成者的书画杰作或是身边同龄人引以为傲的大笔一挥的作品,便又为以前的年幼无知后悔不已。身处中国,目光所及之处是遍地开花的书法国画古玩。面对市场上充斥的良莠不齐的作品,如何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至关重要。 但是敲开艺术领域的大门是件极其艰难的事儿,因为你永远也猜想不到这个圈子里的都是些什么物种。他们或孤僻或癫狂或神经质或敏感得要命(此皆艺术家们的独有特色)。书房里曾有摞成一刀的书画册,其中的仕女图我到如今也没看出有什么稀罕劲儿。然而读艺术的故事时我看见贡布里希说过:“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这样的一句话打消了我对古代美女们丰满肥美的脸庞以及狭长细小的眯眯眼因不解而产生的反感。 艺术的故事这部艺术史著作不同于以往我所学习过的关于介绍西方美术史的书,作者以自己真诚且不加个人主观情感的文字以讲述的方式,把一部原本繁杂的艺术发展史予读者轻松地娓娓道来。从艺术的起源、形成、成熟以及经历次次的沉寂乃至一次又一次的复兴、回归、革命、危机,把西方美术的流变清楚明晰地和读者分享,没有一点的矜才使气。尤其在最末一章,他把难以避免的“当代人治当代史”的思想搁存于思维以外,以其科学的学术态度对当代艺术现状做了论述,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以其湛然的艺术视角给予后来学人以广袤的视野。我在阅读艺术的故事一书时对这几个问题思考的最多,如下: 基督教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我常常幼稚地思维,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就如同孔孟、释迦、老子之对于中国。尽管这二者是无法硬拉到一起的,而我也只是就其二者的影响而言。在贡布里希先生的讲述中有这样一段话,许是能说明这个问题。“一座教堂对那个时期(12世纪)的人意味着什么,在今天是很难想像的;只有在乡间的一些古老的村落里,我们还能窥见教堂的重要性。教堂过去往往是它邻近地区中惟一的一座石头建筑物;是方圆若干里之中惟一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尖顶是所有从远处过来的人辨向定位的标志。”在今天的西方,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许是早已不像19世纪以前那样坚定和纯洁了,只有在一些古老的村落里还能“窥见”到信仰对当地区民众的重要。我曾读过一篇纪念托尔斯泰的长篇幅文章,其中介绍了一座走过托翁生命长河的教堂;作者在文中引出,似乎所有有基督教信仰的国家,一座教堂对于当地民众的重要性,就如同故乡之对于在外的子民;作者谈到,教堂在它所在的地区往往是该地区的博物馆、集会中心,是人们心灵依归的所属。 贡布里希说教堂是它邻近地区若干英里以内唯一的高大建筑物,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有信仰的时代,对于人民来讲没有比教堂更重要的了吧。建筑、绘画、雕塑、文字、语言,这些人们对外部世界认知的所有具体的媒介,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是其全部,一直到今天还依稀可见。在那个时代“它的尖顶是所有从远处过来的人辨向定位的标志”,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统治者,更多的是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自始自终都要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完成,所有人都参与在其中导演和完成。 第一次在西方学者的书中知道“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这个词汇在我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显现过我也记不清多少次了,但每一次都是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