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共14页).docx
-
资源ID:13931804
资源大小:27.0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上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共14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上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同时,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因此,答案选择C。涉及考点: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2、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二是指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因此,答案选择D。涉及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出自学记。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因此,答案选择A。涉及考点:教育目的的概述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和文化传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在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成长为青年,经历了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早期等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各有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在确定入学时间、学校分段和衔接时都要适合年轻一代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分段。因此,答案选择C。涉及考点:教育制度概述 6、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向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三角形内角和的同一个知识在小学和中学重复出现,这表述其采用的是螺旋式组织形式。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教材 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海洋教育课程是围绕地方特色而设置的课程,属于地方课程。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设计开发主体 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B.综合课C.练习课D.复习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单一课又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课等。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在一堂课完成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等多项工作,李老师的一节课要完成多个教学任务,所以是综合课。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上课 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演示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这体现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因此,答案选择C。涉及考点: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就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王老师讲“负荆请罪”的故事帮助学生以廉颇为榜样,改正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是榜样示范法。因此,答案选择A。涉及考点:中学德育方法 11、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时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有的放矢原则D.疏导原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陈老师在教育早恋的学生时,通过耐心的劝解,引导学生形成对早恋的正确认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体现的是疏导原则。因此,答案选择D。涉及考点:疏导原则 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之后才能逐渐获得。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技能,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因此,答案选择A。涉及考点:记忆 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想象属于( )。A.纵向迁移B.横向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处于同一难度水平,二者之间的影响是一种横向迁移。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学习迁移 14、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A.正强化B.负强化C.延迟强化D.替代强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个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回答问题对小马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老师减少对小马的提问次数就是撤销了小马的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往教师后排坐的行为发生次数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涉及考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5、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皮亚杰利用教师和家长偏爱顺从他的学生和孩子的日常事例,编制一些故事,要不同年龄的儿童对这种偏爱行为是否公平做出判断。结果发现,7岁、10岁、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几个主要时期。这三个阶段的儿童在进行公正判断时,分别以服从、平等、公道为标准。7岁前的孩子认为听话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分不清服从和公正的区别。10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平等(公平)的行为就是公正的。13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将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这意味着他们已不是根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来判断,而是考虑到他人的具体情况,出于同情和关心来做出道德判断。该阶段的儿童处于公正道德阶段。涉及考点: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6、中学生晓楠极端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A.A型人格B.B型人格C.C型人格D.D型人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A型人格者具有很强的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C型性格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表现为害怕竞争,逆来顺受,有气往肚子里咽,爱生闷气的性格。因此,答案选择A。涉及考点:人格 17、小强期中考试失利,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宣泄B.升华C.补偿D.认知重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宣泄指通过创设一种情景,使受挫者能自由抒发受压抑的情绪。升华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补偿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从而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认知重组是指对挫折情景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考试失利,通过重新分析失败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这属于认知重组。因此,答案选择D。涉及考点:挫折的应对 18、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他的问题是(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反复检查书包,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因此,答案选择C。涉及考点:强迫症 19、华老师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学的一部分,课程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这主要说明课堂管理具有哪一功能( )。A.维持功能B.导向功能C.发展功能D.调节功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功能,是指课堂管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促进功能。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增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3)发展功能。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因此,答案选择C。涉及考点:课堂管理的功能 20、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因此,答案选择B。涉及考点:教师成长的历程 21、李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以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是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A.教学实践B.教学研究C.自我发展D.教学反思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因此,答案选择D。涉及考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答案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有质的规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完全独立于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会在到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规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完全独立发展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所以,教育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的说法是错误的。涉及考点:教育的社会属性 2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答案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但是,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只有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涉及考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答案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而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接受学习既有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学习,关键看新旧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所以,简单的说接受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涉及考点:认知学习理论 2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答案解析:该说法是错误的。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这是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因为个体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相同年龄段的人并不一定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比如,很少有人能达到普遍伦理阶段。因此,题干说法错误。涉及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6、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答案解析:(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涉及考点: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2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涉及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8、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答案解析:(1)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2)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4)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觉醒状态、组块及对材料的加工深度等。涉及考点:记忆 29、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答案解析:(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原则。涉及考点: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周老师总是认真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的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地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卡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时没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模式。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写了如下评语:“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散惰顽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踏下心来,坚持勤奋读书。30、(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答案解析:(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2)第一,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周老师针对三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评语,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第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周老师从小赵同学聪明这一积极因素出发,引导其认识到学习态度不好这一缺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所在。小张对电脑有强烈的兴趣,周老师从电脑运行相关原理出发,教育小张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小黄语文水平高,周老师用文言评语引导其踏实学习。第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周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粗暴加以批评指责,而是能够尊重其学生的人格,采取趣味性的评语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还在评语中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涉及考点: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小明和小罗今年高三,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在处理问题的认知风格方面有较大差异。小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常常利用个人经验独立地对其进行判断,喜欢用概括的与逻辑的方式分析问题,很少受到同学与老师建议的影响。而小罗遇到问题时表现则与小明相反,他更愿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并以他们的建议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另外,他还善于察言观色,关注社会问题。31、 (1)结合材料分析小明和小罗的认知风格差异。(2)假如你是他们的老师,如何根据认知风格差异开展教学?答案解析:(1)小明是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小罗是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材料中,小明经常个人独立判断分析,不容易受外部影响,这正是内部参照的表现。因此,小明是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材料中,小罗解决问题时通过倾听他人建议的方式来做出决定,这是外部参照的表现。因此,小罗属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2)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场的定向,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小明而言,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带来的更多是以内部学习动机为主,较少依赖外部的监控与反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较为宽松的教学结构,多给予其独立思考的机会,采取问答、讨论等教学方法,给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对小罗而言,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带来的更多是以外部学习动机为主,较多地依赖教师、家长等外部监控与反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严密的教学机构,给学生以明确而具体的讲解与指导。涉及考点:人格的结构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