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共14页).doc

    • 资源ID:13955429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共1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心理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情况为了研究和掌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5年8月,在湖北、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江西等省(市),对68所中学(其中重点中学32所,普通中学高中18所,初中12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测试、座谈、专访等形式,收到个人有关材料26236份(其中家长反映的材料3218份)。同时,组织教师座谈会16次,学生座谈会12次,访问中学心理咨询室6个。在心理老师配合下,对72个咨询案例进行分析。调查获取的情况的数据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的总体趋势,从中折射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与不足。(一)学习心态1、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大 在问卷调查中,重点高中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和“大”的占86%以上,一般高中的学生为80%,职业高中的学生为58%,初中生的此项比例为72%。压力来自高期望值 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学生们谈到,各个方面反复警示他们的是:考上理想学校是阳关大道,否则前途堪忧。 作业量繁重 在上述观念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被层层加码。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频繁,不断公布分数排位,学生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重负。每天面对几个学科一齐压下的大量作业,部分学生的心态多是消极或无奈,“乐意接受”的只占19%,“不乐意但只有接受”的占69%,认为“不堪忍受”的占12%。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中学生在校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毕业班甚至超过10小时,不少学校晚上20:30还在上课。65%高中走读学生23:00以后才休息,24%的超过0:00入睡。走读高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超过71%,不足7小时的超过31%,不足6小时的为18%。即使住读的也有8%的学生在晚上息灯后还想方设法(如在蚊帐里打手电筒做题目)学习。睡眠不足已严重影响一部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上体育课和考试时晕倒的学生时有发生。考试频繁 面对频繁的大考小考,学生们更是难以保持平常心态。能够“从容镇定”参加考试的,只占16%,考试“非常紧张”的占8%,“比较紧张”的为68%,另8%的人觉得“无所谓”。考试紧张 座谈了解到,少数学生已患上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有的考前几天无法入睡,需靠药物维持睡眠,有的每逢考试就发烧生病,有的一进考场就全身冒冷汗、手脚冰凉、思维紊乱。考试作弊不在少数 由于考试及排名压力过大,不少学生应试时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在898名高二学生中,有2.56%的人承认考试“经常作弊”,74.8%的人承认“有过作弊行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从未作弊”。苦恼来自学习所以当问及“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回答学习方面问题的高中生占89%,初中生为73%,包括“成绩不好”、“学习退步”、“进不了前10名”、“考试失利”、“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等等,且年级越高、学习成绩越好者,为学习而苦恼的比例越大。2、学习的问题与障碍非智力因素心理障碍表现突出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智力因素所致,如对学习内容理解力、解决难题的能力等,但相当一大部分问题是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错算错、动作慢等。“在学习中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与障碍”问卷调查中,高三学生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为32%,常看错或运算出错为23%,做作业动作慢为16%,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为15%,经常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为10%,不愿做作业为4%。(二)自信心与自主性调查表明,中学生多数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判断和决策能力,且随年龄、阅历的增长,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迅速增强,当然其中还隐含着诸多不成熟。 自信心不足、自卑占多数 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初三学生中,认为自己对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的为17%,比较有信心的为23 %,信心不足的为43%,自卑的为17 %。自主能力欠缺 对高二学生自主性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有自主能力的有19%,认为不知道的37%,认为自主能力差的为27%,认为自己无自主能力的有17%。意志力一般 在参加意志力测试的高一学生中,意志力强的为18%,意志力比较强的为28%,意志力一般的为42%,意志力比较弱和弱的12%。心理承受力一般 在对高二学生应对困境能力测试中,经得起突如其来的变故的为14%,心理承受力一般为67%,不能迎接挑战的为19%。不崇拜家长与老师 对“最崇拜的人”一项统计,初中生所列出的按数量排列依次是:(1)影、视、球星,(2)老师,(3)科学家,(4)政治伟人,(5)父母。高中生所列顺序依次为(1)政治伟人,(2)自强不息者和创出宏伟事业者(如比尔?盖茨等),(3)影、视、球星,(4)科学家等。高中生比初中生显然视野和胸怀更加广阔,自强向上之心更加强烈,不少学生明言崇拜“顶天立地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而身边的父母、老师已不再成为崇拜偶像。(三)情绪状态1、情绪测试在座谈和专访会上,老师和学生都谈论到,中学生的情绪大多数是乐观和正常的,但有部分同学较易冲动,情绪起落很大,如受到委屈、冤枉时容易产生激烈的反抗情绪,或因考试失利而心灰意懒、萎靡不振等等。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妥善化解,则不良情绪可能烟消云散;而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阻碍学生健康成长。高三学生多数情绪正常 在对898位高三学生所进行的调查情绪稳定测试结果表明,情绪基本稳定的有33.2%,情绪波动较大的为15.4%。在对高二学生情绪压抑情况调查中情绪正常的65%,感到情绪有压抑的为28%,感到很受压抑的7%。多为学习问题咨询 一所中学记录的72件心理咨询案例中,除4件是关于升学报考填志愿的咨询外,其余68件均是因碰到麻烦、心情苦闷、忧郁、无望而求助,有一些并未要求解答,而明言只是“诉诉苦”,进行一番宣泄。经统计,案例当中以谈学习问题为主的最多,其次是与同学的关系、家庭矛盾问题,另有与老师的关系问题、试图克服自己的坏习惯的咨询、与异性关系咨询等等。为情绪压抑、焦虑而咨询 值得重视的是,咨询的学生大部分情绪压抑、焦虑,有的经常暗自哭泣,极其痛苦,有位学生因恨自己不争气,竟自我摧残弄破自己十个手指,还有高中女生发誓与父亲对着干,故意逃学去歌舞厅游逛,尤为严峻的是,在一所中学的19个咨询案例中,有3位学生诉说有过轻生念头。自控力一般 在对高一学生自我控制力测试表明,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而又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摆脱以求宁静,对人对事缺乏信念,生活战战兢兢,不能控制自己者为9%;有情绪,但经过一定努力能克制自己保持平静的为21%;能在夸张情绪中积极控制和调节自己者为47%;能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保持由心的平衡的为23%。2、 兴趣分布兴趣程度为反对应 调查中发现:第一,中学生大都具有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兴趣分布较为广泛,趋同性不高,呈多样化的活跃态势。第二,学生的兴趣所在恰恰与学校教育的着力程度形成反对应,学校抓智育特别有力,可学生对学科学习感兴趣的比例却特别低;艺术教育和体育在目前中学教育中相对薄弱,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却十分浓厚,比例高居首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学教育的薄弱点,而不少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第三,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学生的兴趣多在放松型、趣味性的项目上。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具有本能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片面强调“苦学”导致的是学习兴趣的降低。对文体有兴趣 在举分布问卷调查中,对文体活动感兴趣的为38%,对上网有兴趣41%,对看课外书有兴趣的为12%,对学科有兴趣的为6%,对新闻有兴趣的为3%。乐观心态一般 在对高三学生乐观性测试表明,乐观与比较乐观为18%,一般者为49%,看重人生困难,对不利因素考虑过多者为39%,对自己悲观和比较悲观者,为12%。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一般良好 但发展趋势应引起重视 对5所学校560名学生进行心理症状指数检测,指教低者为27.5%,稍低为52.5%,一般者为18%,稍高为2%,高为0。一般说来,心理症状指数越低,意味着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指数达“一般”者,即需要寻找原因,调整心态,达到“稍高”即说明存在一定心理障碍,指数“高”者则患有心理疾病。依测试结果,80%以上的中学生心理状况良好,另17.9%的学生则可能轻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还有2%的学生有些心理障碍,需要加以关注和引导。调查中发现,由于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现少数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注意障碍 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和睡眠不足导致注意障碍,如注意涣散:表现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分散所致; 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退;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注意衰退: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思维贫乏与强制思维 有些学生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不主动讲话,回答问题也很简单。对他的这种表现并不自觉到异常,也不为此感到着急。思维迟缓,说话少,不主动。思维内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强制性思维: 高三部分学生反映感到脑子里出现的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是一种外力强加给自己的,甚至思维没有固定的内容。?情绪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有些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变化丧失情感反应。还有个别学生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此也无动于衷。情绪低落:也叫情绪抑郁,什么事情都不能令其高兴。较轻的情绪低落,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严重的情绪抑郁则表现苦闷、悲伤、面带愁容、行动减少。情感脆弱: 有些学生情绪容易引起波动,感到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冲动倾向: 有冲动倾向者占11.81。他们坐立不安,小动作过多,好发脾气,严重者还会骂人、打架。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遗传原因造成的,更多的人则是属于生活习惯不良或是心理不健康。过敏倾向 有过敏倾向的中学生占6.91。他们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儿小 事就放心不下等。过敏倾向多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如父母有神经质,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状况恶劣等。?意向行为的障碍 意向缺乏:表现为不负责、不认真或无故不上学、没有干劲等。高中生中有2.1%生活没有规律,早睡晚起、不讲究卫生、甚至不理发、不洗脸、不换衣服等。 ?学习焦虑 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占9.04。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 ,而且促进学习。这里所得的数据是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 讨厌学习。学习焦虑在开始时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如果真的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斥责、批评和歧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过强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另外,成绩排队、选择学校、中高 考压力等也是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对人焦虑: 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占7.62。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讲话等特点。对人焦虑大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因家长娇惯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玩,或者是受到过大孩子的欺负不敢到外边玩,或者是缺少游戏伙伴。家长过于严厉的管教也是学生怕人的原因。焦虑引起的身体症状: 由于焦虑而引起生理反应的学生占11.87。 他们自述经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在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是真正的“病”,但当这些“病”同时出现时,大多是由于焦虑所造成 的。中学生由于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和郁闷,便以身体症状进行逃避。?孤独倾向 有孤独倾向中学生很少,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12。他们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 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调查中发现,有孤独倾向的学生多由自卑引起,而引起自卑感的原因很多,有 的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有的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如身材矮小、长相不美、身体缺陷 等。也有一些自视清高的学生有孤独感。?自责倾向 有自责倾向者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调查人数的15.73 。这些人自我评价低,自我轻视自己责备自己,其行为受悲哀和忧郁情绪的支配,背后可能掩盖着敌意和攻击。自责倾向的形成与家长的严厉惩罚、教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笑等有关。?恐怖倾向 有恐怖倾向者占13.17。恐怖倾向多表现为胆小,其中以怕黑暗地方者居多。恐怖倾向与早期教育有关,娇生惯养和过分照料都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胆怯的性格。中学生的恐怖倾向往往与对失败、失望和惩罚的不安混杂在一起。?综合情况 综合情况是指总分在65分(含65分)以上。这是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的不适应行为,需要进一步做心理诊断。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焦虑症,或恐怖症,或抑郁症这部分人只占学生总数的5.72。(四)人际交往状况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结果,显见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弱。这与学校和家庭均不重视社会能力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极少有很大关系。喜欢交往 在交往能力测试中,喜欢交往的为11%,善于交往49%,对交往比较反感的17%,交往能力一般为23%。多数学生人际关系良好 调查显示,多数中学生都乐群、合作、能较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他们珍惜友情,热爱集体,尊敬家长师长,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对集体活动感兴趣 据统计,中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占59.6%,参加活动“比较积极”的占34%,只有6.4%觉得“无兴趣”和“无所谓”。学生重视交往能力 高中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座谈当中他们谈到:交往能力是一项重要能力,从现在起就应开始学习训练。包括试着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试着接受与自己差异很大的人。高中班级之间进行球赛,失利一方总是笑着握手祝贺对方。 矛盾来自家长老师居多 中学生处于比较稚嫩的成长时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常常遇到矛盾和问题,有的学生因此心理失衡。据心理咨询室的材料反映,除学习问题咨询外,其余大多数是咨询关于人际关系的内容,包括与同学、与家长、与老师的矛盾问题。包容心态较好 在包容力测试中,包容力非常强的为12%,能理解他人想法愿意接受别人意见但在同龄人中缺乏包容力的为39%,包容水平还可以的为31%,排斥和自己不同意见的,即无包容能力的为18%。善于交往者不多 调查显示:高中生有交往能力者只有8%,交往能力一般者有29%,其他不会交往、交往退缩者为63%。1、 同学、同龄人关系同学关系交融洽 这是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问卷反映与同学相处“很融洽”的占56%,“一般”的为41%,“难相处”的为3%。可见多数和谐,但也存在几种类型的矛盾。交友经验欠缺 择友交友与处理人际矛盾的经验欠缺,包括对交友认识上的困惑。相互设防、相互妒忌学习竞争带来的相互设防、相互妒嫉,如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技巧,相互封闭,尤其是“尖子生”之间因竞争激烈而生出不良心态,有的把自己的胜利寄托在对方的失败上。歧视差生 有差异的同学之间关系不协调,如班干与一般同学,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同学之间,常常存在一定隔阂。对被认作是“害群之马”的“坏学生”,老师家长都号召“别跟他接近,免得被带坏”。适应环境能力欠缺 环境变换引发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如转学、学校分班调整等,与新的同学、新的集体时就难以融洽。对异性关系的困惑 一所中学心理咨询的82例中有6例牵涉异性关系问题,包括对某异性有好感怎么办,收到求爱信怎么办,被别人议论与某异性关系好怎么办等。2、 与老师的关系尊师爱生是主流中学师生关系的主流仍是“尊师爱生”。主要体现为老师对学生负责,学生敬重老师,听从教诲。但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影响,师生之间较少有平等交往和民主对话,关系的融洽度不高。期望老师善解人意问卷让学生写出对老师的期望,有59%的同学写的是希望老师改善对学生态度,包括“多一点笑容”、“多与我们沟通”、“公正、善解人意”等,而对老师教学方面提希望的只占33%。老师过于严厉 另据对12个班级的同学了解,认为班主任比较民主、能深入学生的只有1位班主任,其余均为严格或严厉型。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较少有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等积极体验,更多感受的是被约束、被控制,这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显然不利。在此种隔膜的状态下,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很少求助于老师,老师作为“人生向导”的责任难以发挥。与老师交往感到拘束在对一所高中高一学生与老师交往调查中,乐于与老师交往的为23.5%,与老师交往感到拘束的为62%,不敢与老师交往7%,不愿与老师打交道为8%。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 学生对师生关系反应较强烈的一点是有些老师不够公正,对同学不一视同仁,存有偏见和歧视。如成绩好的同学出了错可以包涵,成绩差的永远就是不好。考试时优生交头接耳叫作“对答案”,“差生”一出声就是“舞弊”。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说:老师从来不愿同我说话,因为我总是考不好。学习跟不上往往伴随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上的孤独无助,“差生”往往因此而变得无法逆转。3、 与家长的关系总的来看,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却因家庭背景、父母素养和家教方式的不同,学生对家长的教育反应大不相同。认为父母关心方法不对 对在初二学生问卷调查中,能主动与父母交谈的12.5%,反映父母“对我十分关心”为36.5%,“对我关心,但方法不当”为39.5%,“父母对我不关心11.5%”。亲子间矛盾突出 在初二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有17%是为亲子间的矛盾、对立而苦恼,主要包括,(1)成绩不好常遭父母排斥;(2)得不到父母关心(父母忙于赚钱或玩乐);(3)家境不好,常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如父母下岗,气不顺,常骂人。(4)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阴影。(1) 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超过50%对高一、高一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父母理解自己的学生仅占43%,有57%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有12%认为“根本不理解”。 正因为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当被问及“你有苦恼和困惑会对谁讲”时,只有24%的学生选择了“父母”,而“同学”以38%的比例成为主要倾诉对象,另有6%选择了“老师”,剩下的32%竟表示“没有人”可以倾诉。(2)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的唠叨家长“唠叨”成了孩子们最痛恨的一件事。在调查问卷中,在回答“对家长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时,有55%的学生选择了“唠叨”,其余有25%的学生选择了“不能沟通”,20%的学生选择了“专制”。学生们普遍反映,听到父母的唠叨后,情绪会消沉,压力会增大。(3) 最想对父母说“别烦我”面对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隔阂,不少学生借此狠狠地发泄了心中的怨气:“别烦我 ”“少来管我 ”“我好累啊 ”“烦 ”“少说点吧,好烦啊 ”“让我自由地生活 ”“请别唠叨 ”“不要老问我考几分 ”“别管得太多”。在谈到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时,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不小了,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理解。“请多给我们一点自由吧 ”,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在回答“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一问题时,一名学生这样说:“总之我不会像父母那样对自己的孩子抱太大的幻想,我要让他独立自主,而我可以做他的朋友,而不会给他施加压力。”同样,不少学生纷纷表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完善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双方要多交流,父母应多给孩子帮助,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而不是唠叨、呵斥和打骂。(4)孩子排除烦恼方法让人想不到遇到烦恼时,如何将其及时排解出去,缓解心中的压力?回答这一问题时,只有38%的学生表示会“找人倾诉”,将近6成的孩子选择了“自我解决”的方式。其中有27%的学生表示遇到烦恼只会“闷在心里”,其他35%的学生会用各种方式自我排解烦恼。比如“发泄”、“尽量忘却”、“上网”、“打球”、“自己开导自己”、“写日记”、“吃东西”、“看恐怖小说刺激自己”、“想些开心的事”、“自言自语”、“找个没人的地方说出来”、“在无人之地大喊”、“将笔折断”等各种自创办法,其中“发泄”和“写日记”占得比例最大。可以看出,在这些孩子感到苦闷时,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孤立无助的感觉。(5)与父母冲突中四成选择妥协调查显示,与父母意见出现分歧、产生争执时,40%的学生选择了“自我妥协”。而最终以“父母妥协”收场的仅占14%。此外,选择“沟通交流”的占46%,还不到一半。(6)三成学生称自己有过轻生念头在107个被调查者中,竟然有29人有过轻生念头,其中有8人竟然经常产生这样的念头。两者相加表明,超过三成的孩子曾经在脑海里想到过自杀。引发他们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有 “学习成绩不好”、“考试考不好”、“父母误解我”、“生活好没意思,压力太大”、 “对自己太失望”等,可以看出学习是主要的压力。令人奇怪的是,在回答为何有轻生念头时,只是很简单地说“烦”、“郁闷”、“空虚”、“活得太累”,甚至是“不高兴”。在调查中还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孩子通常在回答父母是否理解自己时都予以否定,而在排除心中烦恼时通常选择“自我解决”的方式。同样令人震惊的是,学生们对于自杀、死亡的看法也十分淡漠。对于发生的学生轻生事件,认为其“很愚蠢”的只占31%,还有9%认为“难以想象”,竟有60%的学生表示对这种极端行为“可以理解”。而在谈及对死亡的感受,只有22%的学生有恐惧感,还有30%充满好奇,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当被问及“父母跟你谈论过生与死的话题吗”,45%的学生表示“没有”,而在涉及到此话题的家庭中,42%的家长主要谈“生命的价值”,47%的家长主要谈“注意安全”,只有11%的家长告诉过孩子“你对家人的重要”。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孩子对自杀的理解是“一种摆脱烦恼的方式”,并赞同“并未考虑到父母的感受”。( 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1)男生与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类型: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度一致,心理偏常的总检出率和各项焦虑倾向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女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有心理障碍的女生略低于男生。(2)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类型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 过敏倾向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偏常的总检出率基本一致。但是,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方面,高中生心 理偏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生,说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高中生。(3)重点中学学生与非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重点中学生与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类型 :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 孤独倾向。重点中学学生和非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距不是很大,但重点中学学生的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的 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在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方面,非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明显高 于重点中学的学生。(4)、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类型: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些差异,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方面,城市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身体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说明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城市学生。2、结论: 中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高达40.02,但是,其中只有一项标准分等于大于8的就占到了 21.23,有两项标准分等于大于8的,占8.98,两者合计达30.21。如果我们把有三项以上的标准分等于大 于8的学生视为心理异常,那么,他们只占学生总数的9.80 。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即总标准分等于大于 65才说明有心理障碍,那么,只有5.7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男女生之间心理偏常的项目数 量分布非常一致,只是女生单项高的人数明显的高于男生,也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男生。(1).中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很高,说明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偏常或心理障碍,应当引起家庭 、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心理偏常的检出率虽然高,但单项或两项高的人数很多。(3).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男生,但女生中有恐怖倾向的人数明显多于男生。(4).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高中生。高中生有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的人数明显多于初中生。(5).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但重点中学学生,有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的人 数明显多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6).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城市学生。但在身体症状方面,农村学生的人数明显的多于城市学生。(7).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验量表,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建议有关部门修订、完善适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测验量 表,并做统一要求。(8).不同地区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在某一地区进行的心理测验,其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其他地区,更不能代表全国。(9).在中学里开设系统的心理教育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也是富有成效的。(10).有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中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 展和主观努力而逐渐消失,有些则需要接受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能有效地克服。为此,中学里应当配 备经过培训的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 综合问卷、测试、座谈、专访所调查的情况,可以认定:中学生的大多数(85%左右)心理发展正常,心理素质属好和较好水平,表现为能自我悦纳,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有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乐群合作,能与人较好相处,自主意识不断走向成熟,能以正确态度对待困难和矛盾,承受得起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即使有暂时性的失意和情绪低落,也能较快加以调整。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 但是,还应当看到,中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和心理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方面的问题还较普遍,有的还比较严重,尚有15%左右的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障碍,这有学生先天个性方面的因素,更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偏颇和欠缺不无关联。全方位重视心理健康 面对这些冲突和矛盾,既需要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也非常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工作。从青少年自身来说,要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面对挫折的适应能力,陶冶自己的情绪和个性,健全自我意识,学会心理调节,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加强对自己、对社会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多帮助与疏导 从家庭、学校、社会来说,应充分尊重、理解、信任、爱护青少年,给他们以发展自己的自由和条件,多指导少指责,多帮助少干涉,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性知识教育和生活指导,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治疗的机构,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和实际困难。三、问题分析和基本判断1、全国范围讲,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就全国范围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上下协调统一的指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未真正纳入中学办学评估体系,影响学校对此项工作的有效重视。() 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既很难培养大师级的人物,也不利于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教育学家们研究,证明人有7种不同的智力:语言的智力、逻辑数学的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进入内心的智力。在这7种智力中,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只重视前面两种智力。 因此,要全面看待和培养孩子的智力,不要片面强调某一两个方面。人们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有以下特点:(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想象力;(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不少的学校是牺牲学生的心理素质来培养“人才”的,这样的人无后劲,很难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如果没有稳定的情绪、耐性、抗挫折等心理品质,将来也很难成为优秀的普通劳动者。() 过重的学习压力、激烈的学习竞争,造成不良的人格成长环境中学生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却要承受高强度的学习负担,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却要承受着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这严重背离了“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则,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受影响。考试舞弊、“优生”相互封闭和妒嫉、“差生”悲观厌学等,都是人格缺陷的表现。学习成绩、考试分数的作用被过分强化,成为决定人格尊严、人际关系乃至整个学生生活的主要甚至唯一因素,造成的是对学生成长空间的限制和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加重学习负担,片面追求分数已经使得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正常,学习上的自我认识失真,主动性和求知欲减退,即使成绩不错也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对部分学生来说,学习的重压已构成对积极人生态度的挫伤。() 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必要指导,缺乏锻炼和实际体验的机会,造成人格和智力发展的不平衡在“情商”和性格对人的命运的决定性作用已被公认的当今,学校、家庭却仍在片面抓紧智育,对人格成长未予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学会处事、学会交往、完善人格缺乏有效指导,即使有所涉及也是照本宣科的说教,缺乏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实质性帮助,没有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和体验。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本是学生学习社会和接触实际、锻炼能力和人格的好机会,可惜在多数中学活动安排并不到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本是熏陶学生人格的隐性教育因素,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但因关系在主导方面家长、老师的观念和素养的参差,致使部分学生未能从中获益,少数甚至受到负面影响。教育究竟如何促进一代人智力和人格的和谐发展,是亟需回答的大问题。()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心态了解和研究过少,对后进学生的漠视和歧视,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最大隐患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而当前中学教育只思考倾尽力量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试题和资料,研究答对答错,却对学生的状况和心态了解甚少,缺乏研究。老师们不惜牺牲业余时间为学生补课、辅导,却很少有时间有耐心摸一摸学生的心思,听一听他们的呼声。以致于心理咨询女老师给学生回了几封信,谈了两次心,即被学生视为“我心中最伟大的女神”。学生太需要理解,太需要与老师、家长沟通了。特别是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后进生们,他们本来就因成绩不好或经常犯错误而感到自卑和痛苦,还要领受冷漠和歧视,领受老师的嫌弃、家长的责骂,生活在一片灰暗之中,叫他们如何正常地成长,如何形成健全人格?对后进生不予关注、帮助,反而歧视、排斥,意味着提供负面教育,意味着给社会制造包袱和隐患。、外部文化环境差,社会上到处充满网巴,根本无人管理,不少学生留宿网巴 由于社会上到处充满着网巴,又没有其他健康的文化设施,不少学生迷恋上网,甚至留宿网巴,众多家长十分痛苦而又十分无耐。三、思考与建议根据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确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当前现状看,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远不是开几节心理课、搞几次讲座就可以奏效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在广泛重视全员认同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启动和渗透,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才能显示成效。要把加强“心育”与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向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中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日益突出。因而,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不可替代性。大量的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指一套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人文情怀和未来发展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将有助于教育者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方法的改善,并且必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决定及意见的精神,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全面、稳定、健康的发展,在科学规划、求真务实的前提下,积极行动,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1、科学规划、统一领导,形成协调、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努力探索中已走过了十多年的艰难历程。这十多年来艰辛告诉我们,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大的教育效力,必须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要有统一领导作保证。全省市各区、各学校要在市教委和各区教委的领导下努力做到:(1)分管领导到位:各区、大系统教委要有领导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保证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协调。(2)组织机构健全:各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教科的管理范畴,充分发挥区教科室的作用,全面加强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各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在实处。(3)辅导教师落实:各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安排1名以上的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形成协调、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2、强化培训、规范运作,建立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建立一支以班主任、团队干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同需要,通过普及型培训让学校全体教职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通过提高型培训让学校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专业型培训提高专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必须在有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办法的前提下开展培训,并尽可能将此培训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序列中。3、加强科学研究、倚重专家指导,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态度、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逐步树立以科学研究带运教育实践的思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各地所处的地域优势,发挥地区高校和科研部门专家们的指导作用,建立一种定期、定点的科研活动全程指导的制度。中小学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摆脱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主义和教育科研中的“纸上谈兵”。要逐步形成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和水平。4、注重教育实践,鼓励教育创新,形成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无太多成规可循的教育。要在深刻领会,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工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及管理,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这些学校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共14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