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复习重点(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复习重点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医务社会工作有本质的不同。一、简答题1.简述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技术。它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提供个人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服务,建立社会体制,保证社区中每个人都能维持健康的生活标准,实现其生来就有的健康和长寿的权利。(一)卫生保健宣传。(二)各种卫生法规的制定或修订(三)各项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四)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五)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咨询帮助(六)预防传染病流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2.简述医务社会工作模式应向健康照顾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转变的原因。健康照顾的前身是医疗照顾。医疗照顾的基本涵义是有关医疗的服务活动,主要局限于临床医疗活动。健康照顾将视野扩展到医护人员以外,由医院扩展到与医院以外,有医疗机构临床治疗扩展到非临床治疗活动。由狭义健康扩展到广义健康,由单纯疾病诊断治疗扩大到医药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由单纯医疗活动扩大到医药社会文化,有消极被动的疾病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疾病预防、投资健康,反映了生活方式医学化的趋势。这样,健康照顾就是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有关健康议题所提供的健康服务活动的总称。(一)健康照顾处境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由健康照顾体系组成的医学哲学与医药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政策模式与医疗服务的总和。它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场所,是社会工作实施健康干预的地方。健康照顾处境的历史、组织、结构、功能与特点直接影响、决定着医务社会工作范围与状况。(二)预防医学、预防保健和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预防医学是预防、保护、和维护个人、群体健康的应用科学。预防保健主要关注无疾病症状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三)临床医疗、医疗服务流程与医院社会工作介入领域。(四)康复医学、康复服务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五)个人卫生、家庭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六)社区健康和医务社会工作介入领域(七)国家健康政策、社会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3.简述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与影响因素。Ø 当前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有六种:Ø 青年志愿服务。由一群专业的志愿者担任医务社会工作者为医院和患者解决问题广东人民医院Ø 从国外介绍和引进。接触到国外医务社工,院方觉得很实用。北京朝阳医院Ø 医院自行成立的社会工作部,建立公共关系、树立形象,减少医疗纠纷北京大学深圳学院Ø 通过专业实习和专业服务打动院方,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实习期间给医院解决了很多问题,使医院收益。北京六院Ø 有机结合的综合模式。不仅为了树立形象,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Ø 不知不觉地自然开展医务社会的工作服务。医院设立医务处,所做的工作就是医务社会工作。影响因素:“中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服务方式存在着诸多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可能影响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影响卫生服务质量与效果。医务社工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医师摆脱很多不应由医师承担的、也做不好的事。”4.简述什么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内容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服务,医生应当了解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了解病人对医生的期望。二是将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的服务。具体为:1. 用心倾听、开放式引导。用心倾听病人诉说,以表示医生对病人的接受与关心。2. 理解病人的症状和体验。医生必须首先接受病人的主观症状和体验陈述,让病人觉得医生对他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全面考虑和认真对待。3. 对病人做详细的解释和教育。医生有责任对病人自身问题和治疗方案与治疗过程的迷惑不解做出详细的解释。4. 让病人自己充当决策者。包括让病人了解自身的健康问题,让病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让病人确定最佳健康目标,让病人自己承担适当责任,最终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自然痊愈能力。5.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病人提供全面支持和帮助。充分了解各种可利用的资源状况,为病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5.简述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功能。Ø 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疾病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使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生理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病人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Ø 医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病人管理,参与医疗服务流程和健康照顾服务活动的过程,这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和护士合作最多的领域,是最能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文关怀的领域Ø 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延续性健康照顾、确保病人完全康复Ø 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病人管理之外,以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为主的预防服务与健康促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Ø 跨越两个学科领域,在医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6.简述复杂病例的个案工作方法的一般程序。 开案登记 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 社会个案记录 介入工作记录 评估结案7.简述医务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个案工作的通常包括四个过程:申请与接案、预估、计划与介入、结案与评估。医务个案工作的要旨和重点在于了解患者与家属和疾病相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家庭、情绪等问题,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建立社会心理诊断,再针对问题予以处置。(一)在遇到案主系统之前:阅读病历。由病历中先了解病人的基本资料,如姓名、年龄、病床号、地址等,住院记录中可查出病人主诉、过去病史、目前病况、诊断、治疗计划等。(二)与案主会谈1、自我介绍。介绍工作员的角色、工作内容、自己的姓名称呼等,慰问卡及简介单是可利用的有效工具。2、会谈场所的选择。注重物理环境与位置,会谈可能在病床边、会客室,但最好仍是在特殊设计的社会工作会谈室,减少干扰、便利性以及安全舒适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3、接案会谈内容。工作员除了关心、同理、建立关系、表明协助意愿以外,还应该收集下列有关资料:(1)病患及诊病经过。(2)病人及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与态度。(3)病人的家庭背景、家庭结构、互动关系、经济和资源体系。(4)病人和家庭目前所遭遇的问题及成因、该问题对病人和家庭的影响情形。(5)病人和家庭为解决该问题,曾经尝试使用的方法及其效果。(6)未来计划使用的方法及其主要执行者。(7)对社会工作者及其单位的期待和要求。在会谈过程中,尊敬、温暖与关怀的表达,音调的控制,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澄清、反映、面质等技巧,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熟练运用。(三)目前问题的评估1、列出问题。由工作员与案主一起列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案主认知的、了解的和认同的,工作员需要以商量的语气来详述问题和协商处理问题。2、排定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这时候需要考虑案主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最忧虑的是什么?最急需处理的标的问题是什么?3、社会心理诊断。包括案主家庭历史和结构、经济状况、家庭动力关系以及问题的评估。案主改善困境的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可以运用的资源状况。病人的社会角色、病人角色的适应、病人的人际关系、病人的情绪反应、能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资源等状况的诊断。(四)订立服务协议(合约)所谓服务协议(和约)是工作员与案主对于标的问题、目标、处置的策略,以及个人的角色、任务有一个共同的认定后形成文本。通常服务协议(合约)的内容主要有: (五)介入1、介入常用的技巧:同理、支持、澄清、面质、资源运用。2、介入的原则:(1)避免抽象,具体而专注在特殊的行为上将会更有效。(2)避免与医生或家中任何一个人结盟而失去客观中立的地位。(4)重视现在,淡化过去事件。(5)避免冲突的尖锐化。(6)要有弹性和灵活性。(七)转介和结案1、结束期的三大任务(1)探讨结束的感觉。(2)重新回顾和确认已经获取的成就。(3)指出未来的方向。2、结案:结案前应该与案主讨论,对他/她的情形加以评估,使其有心理准备,并允许必要时重新开案协助。结案时还要在记录中记下结案日、结案情形、案主的反应、未来还需努力的地方等等。通常,结案的条件主要如下:病人主要问题已经获得解决;问题的处理暂告一个段落,病人及其家属显然已有能力可以自行解决问题;8.简述意义追寻的小组工作方法。个人意义追寻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追寻其内在的主管经历的意义,明白患者的这些主管经历背后的感受、细想和行为,尝试与患者重新找到这背后的人生意义,鼓励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未来实现人生价值,以此成为患者康复和复原的原动力。 对由患者组成的小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小组成员就相同的事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 社会工作者鼓励患者分享个人在生命里的经历和意义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让小组中的患者分享在精神疾病症状中,在面对诊断、其他人的看法、治疗和康复中的主观经历和感觉 社会工作者在患者分享这些主管经历和感觉时,尽量让患者去表达其对背后的生命意义的探索,重新找到患病之前的生命意义 小组组员在详述其生命意义时应彼此支持、互相鼓励、互相推动,完成生命的重塑和重新定位9.简述意识觉醒的小组工作方法。意识觉醒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治疗时应刻意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对社会、对自己处境的觉醒,这种觉醒是外在的,使患者明白患病不都是个人的问题,也与社会环境的压力相关,要患者学习操控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争取到自己应有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权利。Ø 具体工作方法有:把患者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鼓励组员分享他们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看法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患病、治疗和康复的经验在分享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鼓励大家指出各人的环境对他们的发病、治疗、康复的影响,指出他们各人受这些影响后对自己的一些不良看法,如自卑、自我放弃、对自己愤怒等不良情绪,争取建立起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新环境Ø (有点问题)医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住院病人的社会及心理评估参与病房巡诊,协助完成医疗计划视病人治疗的需要,与各科医疗人员协调疏导病人情绪,解决病人的困难对病人的治疗康复状况进行评估制订出院计划协调病人康复后的相关社会生活二、实践操作题参考讲义中我们曾经在课堂上做过的4个练习。三、论述题1.论述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将社会工作引入医疗机构和整个卫生系统,是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的迫切需要。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进入医疗卫生系统正在形成一种趋势,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始成为医疗卫生服务多学科专业团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第二,中国目前存在的医患之间结构性紧张状态,既增大病人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不安全感,又造成严重经济浪费,增大社会成本。病人去医院就医和医生政治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有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存在,所以社工有着其他的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目前非常迫切需要这样一支队伍。第三,建立和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医药卫生体制总体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实现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建立医务社会职能部门等工作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第四,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价值观念,培育现代的健康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医疗健康文化,塑造现代医疗环境和服务体系。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保护医院、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制度创新与服务发展,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就临终关怀工作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濒临死亡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融合了缓和性照顾和支持性照顾的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信仰等几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优先对象,包括重病人及其家属、老年人、意外死亡者、动物等。另一种是积极层面对象,包括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临终关怀照顾的地点可能是在医院或者根据患者意愿在家里。我认为其照顾的方式应该是团队式的,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受过培训的志愿者等多方面人员组成。(后边可省略)医生和护士的主要任务是给患者提供好的最好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尽量延缓疾病发展。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师的任务是为患者缓解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以及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等。受训过的志愿者可以当患者在家里时,为其提供专业的照顾,我认为一些医学院的志愿者很适合为病人提供这样的服务。临终关怀工作的具体方法包括:1.满足临终病人的要求。Ø 生理需求的满足:环境、饮食、卫生等等。通过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照顾减轻患者病痛,再配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尽量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延缓疾病发展。Ø 心理需求的满足:心理抚慰,满足病人未竟的心愿。并给病人提供更多关心和陪伴,减轻其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为了不让患者留下遗憾,尽量完成患者的最后心愿,来消除其埋怨、牵挂等心理。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2.对临终病人进行死亡教育 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要多与患者交谈,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最后要让患者正视死亡,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 对社会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让社会各界人士对临终病人给予关心。包括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3.陪伴临终病人直至最后一刻 帮助临终病人回顾生活,完成未竟的事情,缓解抑郁 安慰临终病人告诉他们说已完成所有事情,让其安心度过,没有痛苦、遗憾,安详舒适 运用放松技巧处理临终病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让医生采用充足、适时的镇痛药物缓和对死亡的痛苦恐惧4.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辅导 家属的临终关怀辅导,鼓励家属对病人提供尽量好的健康照顾和心理安慰,给病人补充健康的饮食。 家属的悲伤辅导: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形式,协助当事人认识失落。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感情。 鼓励和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允许时间去悲伤。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允许个别差异。提供持续的支持。查现存的防御机制及调适形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让他们明白死亡的意义,并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因此,临终关怀对濒临死亡病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论述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部门领导还未把医务社会工作当作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来发展,由于相关宣传报道较少,社会大众对其重要意义并不熟知,政府部门并未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来发展;医院管理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认识不足,社会成员对医务社会工作较为陌生,医务社会工作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次,我国目前全民健康保障支持系统未完善。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相对较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需要;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不太愿意建立这样一个部门的一个原因,除了对于社会工作不了解之外,还认为社工工作部门是个“支出性”的部门,不像医生可以会给医院创收。医务社工普遍面临缺乏归属感的困境。 第三,缺少职业化队伍和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及体制保障,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无法律依据,不利于吸引专业人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大多数未接受正规社会工作教育和训练,而社会工作教育培养出的专业人员又没有系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在医疗机构工作影响了他们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和服务。目前仅有首都医科大学等3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且课程设置中缺乏疾病心理学等相关内容,使学生难以胜任医务社会工作。“从1986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但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在高等院校中,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是以选修方式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社工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系统的更是凤毛麟角第四,缺乏本土经验。目前我国内地有近20家医院建立了社会工作部(或社会服务部),基本都是吸纳外国经验或者直接照搬,因此还未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医疗社会工作实务。 4.论述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由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是在静态的、抽象的层次起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常常会遇到很多变化的情况,他们可能会在实际工作中举棋不定,陷入伦理抉择的两难境地。1.由忠诚的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代表医疗机构的利益,必须站在医院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又代表患者的利益,要为患者的权益着想。当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当站在哪一方呢?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当首先忠诚于患者还是医疗机构? 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还是医疗机构的利益? 这些问题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经过周密考虑后做出抉择。2.由“患者有知情权”导致的伦理困境“, 患者有知情权”是指患者有权从医疗机构获得有关自己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所有资料。但是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把握。因为一些患者对疾病的某些重要的环节和结果的误解有可能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医疗纠纷,而且如实告知病情有可能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或引发不良后果,但哪些是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情形呢? 究竟应该让患者知道多少有关其病情的资料?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掩饰部分病情资料? 医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各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尊重患者对医疗过程的参与,维护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晓权,这些都可能将医务社会工作者置于伦理选择的两难困境之中。3.由“患者自主决定”引发的伦理困境“患者自主决定”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一条基本伦理守则,它来源于“每个人生来都是有尊严的”信念,认为患者有权利表达他们的观点并按照自己的观点行事,只要他们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患者选择了治疗方案,同时要求患者服从、配合治疗,患者的选择只限于接受或不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医务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什么样的协调方式更合理?又如:生命垂危的患者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是否有权自我决定获准安乐死?如何处理好这类问题,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4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理孕母等辅助生殖技术在给不孕夫妇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现有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伦理道德和亲属关系等带来巨大的冲击。此类伦理困境随着将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扩展,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5.论述医务社会工作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对个人防病治病、改善健康状况,对建立健全现代健康照顾体系,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社会福利,对促进宏观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建构和谐社会的贡献良多,其服务内容包括预防、医疗、康复、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广泛的领域,覆盖个人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覆盖个人工作、生活所有领域,覆盖人群健康状况的所有方面。1.在疾病预防方面,医务社工配合社区医院医疗计划,在社区中开展各种老年疾病知识的讲座和咨询活动,提供医务人员与社区老人互动的平台;医务社工可担当社区宣传者的角色,倡导健康理念模式,在社区内推广健康教育,组织老年人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减少老年人因耽误治疗而付出较多的医疗成本和健康成本。2.在疾病治疗方面,医务社工已发展一种社会医疗诊断模式,应用社会系统的观点,集中于对病人的个别分析,对疾病的重点分析,以及疾病对病人与其社会环境影响之分析,医务社工一方面考虑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情绪与精神各方面的完整性;一方面注重病人的角色关系、资源及对于疾病反应等方面的独特性,尤其注重其价值观念。同时,医务社工关注病人及其家属对于问题的看法及其目标,病人的家庭及其亲友等各种社会关系,尤其关注这些关系对病人复原动机的影响。最后是评估病人支付医疗费用与维持家庭生活费用的能力,病人的居住设备与社区环境中影响到其身心情绪的因素,病人在职业、教育、宗教、社会等各种活动方面可能给予支持的机构,还有就是病人之亲友及社交团体,寻找足以影响病人的经验与态度及应付能力者。Ø 在工作手法上,医务社工可通过个案咨询和在社区中开展互助小组帮助病患老人及其家属疏缓心理压力,以积极心态迎接疾病的挑战。在个案工作方面,医务社工在医院系统内与患者建立专业关系,通过问卷和面谈的方式了解患者患病经过、心理感受历程、家庭成员情况和经济状况,整合医院资源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医疗方案,并在患者因疾病疼痛或对治疗方案不了解而出现恐慌、失望、沮丧等消极情绪时,提供心理支援服务。Ø 在小组工作方面,根据患者和家属需求,协助患者组成自助性小组,鼓励小组中组员通过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历,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寻找心灵的共鸣,使得他们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患病的事实,适应医院环境,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当然,医务社工在医院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限于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在医院系统中工作、承受巨大压力的医护人员,医务社工也可以介入其中,帮助其缓解压力,和谐医患关系。3.此外,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医务社工工作的重要方面。临终关怀强调为患者提供“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队、全程照顾。“全人”即要看到患者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还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各层面的需要。医务社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整合者和沟通者的角色,通过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协助患者实现各个层面的需求,如临终老人的社区照顾、老人生前意愿的达成、死后的各项事宜、家庭医疗财务负担等,最大可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全家”即医务社工在缓解患者病痛的前提下,也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全队”是指医务社工要联合一组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和受过训练的志愿者来提供服务。而强调“全程”是指照顾患者从死前到死后的整个过程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