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25张PPT).ppt
-
资源ID:13974683
资源大小:4.97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 装饰色彩|人美版(2014秋) (共25张PPT).ppt
龙泉青瓷赏析 山清水秀的龙泉凭借独特的资源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神奇的青瓷。是大自然与心灵碰撞的火花。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龙泉青瓷以敦厚的造型,拙朴的颜色和清醇艺术风格,给中国悠久的陶瓷史、手工业史增添了古朴而华丽的思想内容。(一)历史沿革: 龙泉陶瓷文明应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城区北隅牛门岗古文化遗址出土釜、瓶、碗、等陶具,有编织、叶脉方格等纹饰。 由陶到瓷,龙泉窑深受越窑、婺窑、瓯窑以及建窑影响,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已初具规模,产品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青灰白色釉青瓷。此时龙泉窑清白釉与工艺皆优于景德镇北宋的青白釉。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瓷业发展已奠定了基础。 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谓“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乞讨色,钱氏所贡,盖同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南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窑场最多最密、产品质量最优为大窑、金村与查田溪口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窑场28处,大窑村后有土名“官厂”地,民间传当时有“京官”住此监造青瓷,用现代理念讲,他就是官窑。 南宋中期以后,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注重釉色的品赏,讲究釉水质地表现,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这两种釉是龙泉青瓷中最名贵的品种。从工艺学角度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这种釉在高温中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小,适宜挂厚釉。这种厚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当光线射人釉层时,釉面会使光线发生强烈散射,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 元代 :琉田、安仁口等窑址的元代残器,有官府用文字 “八思巴文”与元大都遗址发现的青瓷刻划纹饰一致,说明龙泉元代官办窑场在烧制供奉朝廷器皿。元代龙泉窑元比宋时规模扩大了好几倍。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外,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质量不如南宋,到后期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崇尚于釉面装饰欣赏,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窑址外,(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明代,洪武年间 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当时供奉皇宫用的器皿仍由“饶 、处 (丽水龙泉)等府烧造”。龙泉青瓷从烧制技艺和艺术层面上已讲走向衰弱,胎质细密厚实、颜色呈现白中闪灰或为灰黄,胎釉呈透明、润泽光亮,胎釉较薄故表现青灰色。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明代与南宋龙泉窑青瓷相比,其釉色已经体现不出梅子青 釉、粉青釉的 艺术效果,其观赏价值已经降低。 明代龙泉窑系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图案结构疏密得 体、器物表面刻花精细。在器形上,多为大件,只有小部分的是小件,且多为日常生活器皿。 明代龙泉窑系产品大体质量相比前朝已经有所下降,尤其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兴起,中国的瓷产业中心渐渐由龙泉转向景德镇,到了清代初期 ,龙泉窑制瓷品质更是不断下滑了。 (二)传统用途: 龙泉青瓷有史以来它的用途就分两大体系,民用与官用,从而也形成两大窑系,及民窑系和官窑系。 民窑主要以百姓生活用具为主,兼有民间用的冥器、法器,生活用具主要器形有碗、盘、罐、杯、盏、瓶、钵、洗、盂、粉盒、圆形砚台等,冥、法器有五角瓶、五管瓶、塔瓶、龙虎瓶、八卦炉、屏风等。生活用具冥器 官窑器的用途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御用礼器,是朝廷用于祭祀天地的器物,主要器形有仿青铜器、玉器的觚、鬲、簋、琮等。这类器具民间是不能随意烧制的,只有官窑(古称:官厂)可以制作。 二是宫廷、官宦陈设、日用器具,种类除碗、盘、罐、杯等民间常用器具外,主要有凤耳瓶、惯耳瓶、玉壶春、梅瓶、吉瓶、荷叶罐、炉等等 .花器、香器、文房和装设陈列器具。(三)艺术特性: 古人崇尚龙泉青瓷和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 中原儒 学,遵循孔子中庸之道,为人中和;青瓷温柔含蓄,敦厚不浮,美而不艳的秉性非常符合儒家的审美观。青瓷翠绿如碧,温润如玉的色质品德也适合于儒教思想,荀子法行有孔子论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如玉之章章。诗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孔子以玉喻示仁义德行,龙泉青瓷质美如玉,为历代广泛接纳,深受青睐,从文化习俗传承也就顺理成章。 龙泉青瓷的青润之色不仅符合中原文化,绿色在漠北雪原和西域风沙流海等恶劣环境中生活的民族文化里更富有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内涵。因此,虽然在蒙古族统治中原的元朝,龙泉瓷业依然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龙泉青瓷是以釉色取悦的窑系,釉色和釉质是它艺术表现最关键的因素,传统龙窑烧制的产品由于窑位不同,各窑口胎土、釉土等因素的区别,产生各有不同的发色,有梅青、粉青、天青、蟹青、豆青、影青、灰青、米黄等釉色,其中以粉青、梅青为最佳。古代青瓷的色别是一种象征色,不是固有色,所以它的色阶是模糊的,色变也是微妙的,但作为上等瓷器拥有玉质感和釉质的厚重度是不可忽略的。 除瓷釉外,形和功也是龙泉青瓷艺术表现的两大要素,成形工艺是所有陶艺的基础,但如何与龙泉青瓷的釉色相匹配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总的来说十六字:形体端庄,线条流畅,大小适宜,感觉灵动。 我这里讲的功和工是一回事,工艺技巧是陶瓷艺术创作整个流程的关键,但它是用功的结果,所以我把工和功何为一体,艺术要讲究得体,就龙泉青瓷而言,不是越大越好、越小越好,也不是越薄就好,凡事都要有度,品赏龙泉青瓷釉和形是以视觉为主的过程,看工艺技巧会有触觉过程。人欣赏物体时都会根据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来预知物体的厚薄轻重,在触摸瓷器时离自己预感太远,会对器物产生反感,太厚重有笨拙感,太轻薄显得小气、脆弱,因此艺术创作要讲究得体二字。(四)技艺传承: 现代龙泉青瓷在 1957 年后兴起,民国后龙泉青瓷仅在宝溪、孙坑等地残留了一丝气脉,但它奠定了恢复龙泉青瓷的基础,上洋瓷厂、青研所、540,这些造就现代陶艺大师的圣地,虽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的创业精神在龙泉青瓷人的身上永志不忘。1957年周总理批示恢复龙泉青瓷生产以后,龙泉青瓷走上了复兴之路。在全社会的不断关怀下龙泉青瓷日益走向辉煌,尤其是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选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龙泉青瓷代表中国陶瓷文化步入世界文化舞台。 2012年在11月9日召开的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上,被誉为“五大名窑”中谜团最多的哥窑终于有了新定位,依据近年来对龙泉黑胎青瓷的考古发掘成果,20余位国内专家论证后认为,古文献中记载的宋代哥窑就在浙江龙泉。 随着宋代哥窑在龙泉的定论,无疑把龙泉青瓷的品味提高到新的层次。龙泉青瓷包揽了宋代五大名窑的官、哥两大窑系。其实明代陆深的春风堂随笔 早对“哥窑”的产地、产品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哥窑,浅白断文,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1、上洋瓷 1957年7月遵循周总理的指示恢复龙泉窑生产后,在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院、故宫博物院、浙大,浙江博物馆等部门的关怀下,尤其是在周轻鼎、邓白、张守智、韩美林等等艺术大师亲临上洋瓷厂进行创作指导,使上洋瓷形成别具风格的艺术魅力。2、仿古瓷 现代仿古的根在宝溪,1959年9月为了加强国营瓷厂龙泉本土青瓷元素生产技术,从宝溪抽调李怀德、龚庆平等老艺人成立“青瓷仿古小组”从事传统青瓷工艺及釉色的制作和研究。市场经济后民间仿古艺人不断涌现,从宝溪、木岱口、上洋、城区一线,到大窑、小梅、查田仿古瓷可做到以假乱真,仿古瓷业的发展从另一角度看,促进了龙泉青瓷传统釉水的研究和推广。3、现代工艺的交融 现代龙泉青瓷的工艺理念,还是忠实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化,在和其它窑口交流中,不知觉的融入异地文化,如:灰釉的的介入,德化泥的运用,紫铜釉、乌金釉、虎斑釉、赫色釉、茶未釉、和天青釉等釉色的融合。工艺装饰上融和了轻重跳刀、多层镶嵌、薄胎刻画、玲珑刻画、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手法,丰富了现代龙泉青瓷的创作内容。(五)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家永远的话题。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毫无疑问现阶段传承重于创新。原因是传统烧制技艺是龙泉青瓷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当今虽然运用科技手段使烧制技艺可控性增强,但釉色、釉质的艺术感染力,与南宋龙泉青瓷顶峰之作,还无法望其背项。所以,龙泉青瓷首先需要做好历史的传承。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的,传承不等同于模仿,应该揉入制作者一些自身的性格因素。因为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发展规律是不同的:科技的发展是线性上升的,后人总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一代代不断改进。而文化艺术是点状的,我认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应分文化群体和文化层面区别对待,顺其自然发展。 1、群体的区别:面对不同市场的需求,自然派生出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高仿古董的仿古群体,二是针对收藏市场的高端艺术品创作群体,三是一般工艺品生产群体,四是日用品生产群体。 2、层面的区别:从文化层面上分析,龙泉青瓷老一辈从艺者,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较多,又长期从事于传统技艺,容易做到正本归源,自然传承会重于创新。而新生一代陶瓷从艺人员,尤其是科班出生者,观念新、思路广,对新思潮文化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创意多于继承。(六)产品的变迁: 龙泉青瓷经历了国营瓷厂时期的积累,以及瓷厂改制之后的市场自由发展时期,龙泉青瓷呈现建国后空前的繁荣。时下,由于外地技术工人、胎土原料、高温色料、浮雕技艺等涌入,使龙泉瓷在釉、形、工上都有所变化。使龙泉瓷业大放异彩。外地技艺的融入,要做到合理利用,才不会使龙泉青瓷偏离核心价值。他就是龙泉青瓷的灵魂:温润如玉、典雅高贵的釉。目前,龙泉青瓷业已发展到400多家,一批年轻艺人理念新颖,敢想敢为,引领着艺术品日用化,日用品艺术化的新思维,茶器、香器、花器、首饰等拥有现代生活潮流用品相继应运而生。这也是潮流,龙泉青瓷产品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迁。(七)发展方向: 未来龙泉青瓷应该是多元化发展,原市委书记赵建林对青瓷发展提出过三个目标,我认为还是今天的发展方向:“一是其艺术水准要创历史新高;二是提高龙泉青瓷产业化程度,日用瓷、包装瓷、工业瓷百花齐放,成为浙江省青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争取成为国家级的青瓷生产基地;三是努力使龙泉的瓷文化和青瓷精品走向世界,并把青瓷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使龙泉青瓷成为龙泉、浙江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张金名片。” 龙泉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陶瓷艺术文化绽开的一朵绚丽奇葩。宋代龙泉诗人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被传为千古绝唱,龙泉青瓷也如一枝红杏引领着陶瓷业的风骚,这是中华民族骄傲,更是龙泉人民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