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共10页).doc

    • 资源ID:13985410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2008年4月13日李 霞所谓人生,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一个人是否拥有人生智慧,决定了他将怎样度过一生。从前有一个人,胡里胡涂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阎王爷查了好几遍,发现他一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不少,便说:“既然你的一生是这么度过的,我只好把你打发到痛苦的境界里去了。”这人不服,说“这很不公平!我活着的时候,没人告诉我应该怎样生活呀!”阎王爷说:“不对,我曾经三次派人给你传信,叫你珍惜生命,多做好事。”那个人说:“我没看见呀!”阎王爷说:“不会的!你应该看见一个人由年轻变成衰老的模样,这是我派往人间的第一个使者,他告诉你人会变老;第二个使者想必你也见过,他为病痛所折磨,痛苦不已,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生病;第三个使者你也见过,他两眼紧闭,面如灰土,这个使者告诉你人会死去。”那人听后默然无语。是的,衰老、疾病、死亡就是阎王爷派往人间告诉我们生命普遍规律的使者。这个无情的事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无论是思想家还是普通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考这个问题,只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高度不同而已。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呢?在道家主要典籍老子、庄子、淮南子等著作中,又为我们提供了那些人生智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一、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道家的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其观察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远远超出常人,拥有一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古代先哲进行了苦苦的探索。儒家认为,人的生死存亡以及富贵贫贱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此不同,道家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的根源有着执着的追求,并以极其广博的视野将人的生命放在无限的时空中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就是说,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是“道”,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是“德”,生命形成的内在机制是“气”。 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终极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命现象均根源于此;道家所说的“德”不同于儒家所说的道德、品德之德,而是指人类从宇宙总根源“道”那里所获得的构成自身本质属性的内在特质;“气”被古代思想家看作是构成人和万物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对于生命的形成过程,老子的观点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是将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道”这一生命总根源发挥其生命力从而形成生命的潜能;第二阶段是“道”的生命力开始转化为具体生命体的内在特质即“德”;第三阶段是生命内在特质“德”与物质因素相结合,形成形体;最后,生命体通过其所处的环境“势”来完成其生命的形成,成就具有社会内涵的现实生命。庄子同样将生命看作是道生、德成、气化的结果。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前去吊唁。谁知当惠施见到庄子时,庄子却正在盘着腿、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十分生气,说“你妻子陪伴你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着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考察人的由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宇宙万物都是由根源性的力量“道”产生的。当大道从无气息转化而为有气息、又从有气息转化为有形体、再从有形体转化为有生命的时候,人就出生了;而当大道从生命的形态转化为无生命、无形体、无气息的时候,人也就消亡了。人的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样,都是大道循环往复的表现,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为死而悲,那是不懂自然规律的表现,所以妻子死了,我不哭泣。”在这里,庄子将生命的形成放在宇宙万物产生的宏阔视野和全过程来考察,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理性的态度。道家这种立足天道、参透人生的思想智慧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高处看问题,学会跳出问题之外看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历史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生;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生论人生,而是将人道、人生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生、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看待和思考社会人生问题。正因为道家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宇宙本体论的高度,他们才能提出一套深遂的人生智慧,生存智慧、生活智慧、生死智慧和生命智慧,以下逐一介绍。二、珍重生命、淡泊名利的生存智慧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每个人来到人间以后都会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如何对待生命这样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只有珍重生命的价值,才能善待生命的存在,进而才能在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好好地生存下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但两者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儒家着重用道德尺度,从人与动物乃至自然万物的区别中来衡量人的生命价值;道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来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来衡量生命本身所固有的价值。道家从两个层次上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第一,道家从抽象的意义上肯定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类,在宇宙万物中居于什么地位?其生命有什么价值?老子的回答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说,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就是说,“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因此他的存在非常有价值。老子的“四大”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扬了人类生命的价值。此后,庄子提出了“天人并生”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都根源于“道”,来源于“道”的每一种存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第二,道家从具体的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道家思想有一种强烈的“重身” 、“贵生”倾向。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在他看来,只有对“身”构成威胁的才是大患,对其它方面如功名利禄等构成威胁的均不足以称为大患,因为这些均是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生命本身无关。这反映出老子是以“身”即生命作为衡量得失的唯一尺度。庄子同样十分看重人的个体生命,当时普遍存在着重物轻身的人生追求,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下尽殉也”:“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以身殉物、为追求身外之物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价值取向是极不可取的,人若连生命都没有了,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淮南子继承了老庄重身贵生的思想,提出了“大己而小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其得者”,即得到他最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所谓最应该得到的东西,不是指富贵权势,不是指生活享受,而是指守住生命之本,拥有和谐的生命状态。在“我身”(即我的生命)与天下万物的比较中,作者认为“我身”是第一位的,天下万物与我的关系取决于我能否拥有“我身”,只有拥有了“我身”,天下万物对“我”才有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重的往往是名利二字,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正如文人们所感叹的那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们纵然拥有了功名利禄,至多也不过数十年而已,何况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需费尽心机、用尽心力,乃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得与所失之间,表面上看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但实际上所得者为“末”,所失者为“本”,是本末倒置。道家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庄子列御寇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去拜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辆车子。他用这十辆车子向庄子炫耀。庄子说:“河边有户人家很穷,这家人的儿子潜入深渊,摸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知道后,让儿子拿石头把它砸了。因为像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长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下巴底下。儿子能得到这颗珠子,肯定是碰上黑龙正在打瞌睡。倘若黑龙醒着,这个儿子还能剩下一根头发吗?”庄子借此发挥说:“政治的深不可测决非只是九重深渊,宋王的凶狠也不仅仅是一条黑龙。你能得到十辆车子,一定是碰上他正在打瞌睡;倘若宋王是醒着的,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身外之物再珍贵,也不能与生命本身的价值相比。淮南子作者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高贵的地位和丰厚的利禄是一般人所贪求的,但假如让某人左手拿着代表最高权位的天下版图,而用右手刎颈自杀,会有人愿意吗?恐怕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由此可见,生命比权位更重要。道家对生命的看重,并不仅仅是对肉体生命的看重,更包括对精神生命的看重,这就是强调要维护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当外在名利与人的尊严发生突出时,应舍弃前者而保全后者。庄子一书中讲了 很多讽刺性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而丧失人格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用来讽刺他的老同学曹商的。庄子有个同学叫曹商,这个人非常贪婪、势利,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经常用自己通过卑下的手段而得到的东西去嘲讽庄子,结果却被庄子讽刺得无地自容。曹商很善于巴结秦王,一次,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作报酬,派他出使秦国。到了秦国后,他又千方百计地讨得秦王的喜心,秦王赐给了他一百辆车子。曹商非常得意,跑到庄子那里挖苦说;“住在偏僻的小巷里,靠打草鞋维持生存,饿得面黄肌瘦,这是我做不到的事;与万乘大国的君主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一百辆车子,这才是我的本事。”庄子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替他破脓穿疖的可以得到一辆车,替他舔干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治的病越是肮脏卑下的地方,得到的车子就越多。你难得是帮他治疗好了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车子呢?”说得曹商面红耳赤。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人作为一种有人格、有尊严的生命,应该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荣华富贵固然好,但人格、尊严更重要;物质享乐固然好,但精神高洁更重要。人对荣华富贵的贪图如果到了不择手段、不讲人格、不顾尊严的程度,那他同行尸走肉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三、顺应自然、恬淡无累的生活智慧(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道家力图从宇宙的根源处来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基础,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所谓法自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顺应自然。道家所谓“顺应自然”并非指随心所欲、按照人的本能生活,而是主张在日常行事中保持一颗本然率真之心、从容平常之心和遇事随缘之心。所谓“本然率真之心”,就是指没有矫揉与做作、亦无伪装与欺诈的自然真心,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童心”。人来到人世,原本都有一颗童心,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天真之情和率直之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一点一滴地接受着社会环境和成人意识的熏陶,其孩童之心被漫漫裹上一层层外衣,渐渐变得隐蔽、曲折、虚伪和世故。其实,天真比世故更可爱,儿童的可爱首先就在于其天真烂漫、心灵透明。同样,率直较虚伪更难得,人间的真诚与率直密不可分,与虚伪则是两相对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一个人要变得成熟世故并非难事,而要保持一颗率真之心则非易事。惟其不易,老子才万分留恋人类的“赤子之心”,庄子才提倡“率性自然”。所谓“从容平常之心”,就是在遇到任何情况和境遇时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人生在世,不管是达官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要经历一些人生变故。人总是有喜怒哀乐之情,喜得而恶失、喜宠而恶辱、喜誉而恶毁,乃是人之常情;得意便忘形、失意便沮丧,遇宠则骄、遇辱则怒,亦是心之常态。但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总是祸福相依、得失相伴、苦乐相随,纯粹的“得”与纯粹的“失”、永恒的“福”与永恒的“祸”、绝对的“乐”与绝对的“苦”都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一道理之后,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和事、不管遇到何种的境遇,都应保持一种从容平常的心态。保持从容平常之心,就是要像道家所提倡的那样,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做到宠辱不惊、毁誉置外。一个人只有时时保持一颗从容平常之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的主人而非世事的奴隶。所谓“遇事随缘之心”,这里的“缘”是指因缘、机缘,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缘”则是三者俱含,既代表天时(时机、机遇),亦代表地利和人和(环境、境遇)。遇事随缘并非指随波逐流或消极应世,而是指理性地对待外在境遇,根据客观机缘采取相应的态度,能行则行,该止则止;可进则进,需退则退;该担当时则能两肩挑重任,该放下时亦可无事一身轻。每个人来到人间,都会拥有一些东西,或是财富、或是职位、或是荣誉、或是情感,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或多或少地同时拥有。但我们要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拥有这些东西,是因为自己遇到了特定的“缘”。然而,世间的因缘并非一成不变,人世间的法则并非象自然界的规律那样客观永恒。当我们于此时此地遇到某种因缘时,我们就能成就某些事、就能拥有某些东西;而当我们于彼时彼地失去这些因缘时,就会失去这些东西。所以,对于已经拥有者,我们应倍加珍惜;对于已经失去者,我们则应轻松放开。人的一生,遇事上千,行程过万,既要学会“拿得起”,更要学会“放得下”; 人生百年,若只“拿”不“放”,岂不要被活活累死?参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减少生活的沉重,增加人生的乐趣。道家这种生活态度对我们确有诸多启发。(二)恬淡无累的生活方式很多年以来,一直听到人们说着同一句话:“我活得很累”。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与“累”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轻人累于爱情、累于事业;中年人累于家庭、累于责任;即使是孩童,也都无法幸免于累,他们累于沉甸甸的书包,累于家长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所谓“业余爱好”;而年过花甲、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在放下自己的种种负累之后,仍要累于儿孙之事。更何况,人们还要累于人际间的纷争、累于职场中的竞争、累于种种烦恼的困扰。人生在世,几乎一切内容都与“累”字相关联,一个“累”字道出了人生的多少酸甜苦辣!庄子对此体悟得很深,他无比感叹地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是说,人的形体、生命一旦形成,就只有毫不躲避、顺其自然地等到终结。人们整天与外物相互摩擦斗争,像快马一样飞奔而无法停止,这不是很可悲的吗?人们一辈子忙忙碌碌而而不见得有所成功,终日疲劳困顿却不知道最后的归宿,这不是太可怜了吗?这种人即使说他没有死,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形体天天在发生着变化,慢慢走向衰老,他的精神也跟着发生变化,这不是莫大的悲哀吗?人的一生都该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糊涂,另外还有不糊涂的人吗?我想,庄子在说这段话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那么在道家看来,这种状况是不是就是人类生活的宿命呢?并非如此。在道家看来,人生的许多负累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内在的欲望,能理智地看待外在的得失,我们就可以免除很多人生负累。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列方法,在此仅说两点:首先,要想活得不累,就要恬静少思。老子说“静为躁君”,意即虚静是躁动的主宰,主张人的生命应经常保持虚静状态。庄子进一步发挥说,人生的虚静并非指形体,而是指精神,万物不足以扰乱内心才是真正的虚静。当然,人是一种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思想意识,有心念活动。但若心念太多,整天挖空心思,不是谋划自己,就是算计他人,人便会活得很累。心念太多的人容易以己度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整天陷于猜忌之中,会使人精神疲惫。心念太多的人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所谓小事聪明,就是凡事斤斤计较,总想便宜占尽;所谓大事糊涂,就是不懂得为人处世的根本道理,不懂得人生的辩证法,最终会因小失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这个意思。人要想活得不累,就必须减少心念,尤其是要超越不良心念,时时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心念一旦放下,一切的痛苦和烦恼都会随之放下。其次,要想活得不累,就要少私寡欲。人生而有欲,适度与合理的欲望,大而言之会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杠杆,小而言之会成为个体自强不息的动力。但若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前进的包袱,造成人生的负累。财欲过盛会为财所累,权欲过盛会为权所累,情欲过盛会为情所累。因为人的本性往往是欲壑难填,一个欲望实现了,马上又会产生更大的欲望,如此便会永远处于烦恼痛苦之中,亦会永远处于奔波劳累之中。老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三条生存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无所欲,才能无所求,从而保持宁静的心态。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只有天机深厚,其生命力才能强盛;而一旦嗜欲充盈,天机就会浅陋,生命就会受到损害。淮南子也认为,如果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人的精力、体力和心志就会日益消耗,所危害的决不仅仅是感官本身,而且会影响到人的血气、五脏和精神,会对整个生命造成危害。所以道家一再告诫人们,要过一种恬静淡泊的生活,只有恬静淡泊,才能轻松愉快。四、乐观通达、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人生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死问题,道家非常重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们的生死观非常理性,非常深刻,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一)生死辨证观老子对生死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他认为除万物的总根源“道”而外,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有生必有死,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物及人类是生是死,取决于其与“道”的关系。只有按照“道”的规律生存,其生命才能存在和持续;如果违反了“道”的规律,就会走向死亡。老子认为,对于死亡,没有人愿意接受,但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结果却走向死亡的却大有人在。老子第67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也,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人的一生,属于生的方面的,占十分之三;属于死的方面的,也占十分之三;原本是属于生的方面,因自身把握不当,结果却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将生看得太重,违背生命发展的固有规律而过度养生的缘故。老子的生死观最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生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化。生与死虽是生命的两极,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事实上,生命现象在“生”出现的同时,就已经包含了“死”的潜在因素。生命体每生长一天,同时也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一步,只是在生命极盛期到来之前,生的因素占据了生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明显状态;而死的因素则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隐伏状态。等到生命发展到极盛期以后,则生死矛盾关系开始发生转化,生的因素逐渐退居矛盾的次要方面,死的因素渐居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到死亡来临之际,则死的因素压倒了生的因素,生死矛盾严重失衡。但当死亡真正发生时,也并非只有死而无生,而是在死的同时也向新的生命形态转化。生死矛盾双方就这样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中,两者的矛盾统一就构成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庄子将生与死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概括为“死生为徒”。庄子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老庄这一论断看到了生死矛盾的辨证性,提示人们对生死问题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告诫人们要遵循生命的自然之道和固有规律,使自己的生命沿着正常的轨迹发展下去。(二) 生死物化观道家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视作一种物质之变。庄子认为,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在本质上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庄子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事实上,孟孙才不因母亲的死去而哭泣,正说明他是一个最清醒的人。庄子借此寓言说明,生死皆物化,生死变化的主体好象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在化,是“气”在化。“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三)生死顺化观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讲了一个“秦失吊丧”的寓言:老子去世了,秦失去吊丧,哭了三声就跑出来了。弟子不解地问:“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又问:“既然是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人在哭,像可自己的儿子;有年轻人在哭,像哭自己的母亲。事实上,这是逃避自然,违背真情,忘掉了我们所受的禀赋,古时候称这种行为叫逃避自然的惩罚。自然的规律是,该来的时候,老子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子顺时而死。明白了生死之变乃是自然规律,也就没有什么好哭泣的了。这实际上是上天在解除人的倒悬之苦啊!在这则寓言中,庄子借秦失之口,将人的出生看作是应时而来,将人的死亡看作是顺时而去,认为能安于时运,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这是解除生死苦恼的根本途径。(四)生游死归观在庄子看来,生命好比一次旅游,旅程虽有长短之分,但总是有限度的,同永恒的大道相比,同无穷的时间相比,生命之旅总是有限的,人生之游总是短暂的。生是“游”,就决定了生的短暂性,只有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庄子由此而产生了生游死归的观念。他指出,在大千世界之中,人类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物质忽然化为生命,生命转瞬之间又归于死亡,这对于有情感的人类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如果站在永恒的宇宙大道的角度来看,人生原本就如白驹过隙,死亡才是归于永恒。因为死亡不是复归于虚无,而是回归大道,而大道是永恒的。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对于死亡的到来也就不必过多地悲哀。庄子感叹地说:“我怎么知道恋生不是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自幼沦落他乡而老来不知回归故里那样呢?”淮南子也指出,死亡就是返归生命之本,也就是融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生命。生为游世,死为归道,道家这种生死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既能滋生视死如归的壮烈,也能滋生生寄死归的悲哀,这两种生死观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是相当普遍的。(五)生死俱善观道家生死观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不仅看到了生的价值,也看到了死的价值。这在庄子和淮南子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乐生恶死的生命观,从生存是一种负累,而死亡是一种安息的角度凸显了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不仅如此,庄子还进一步提升了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不仅仅是一种安息,它还因对种种人生负累、束缚和压力的解除而使人获得一种安乐。庄子由此提出了一种与一般人的观念截然相反的快乐观,就是视死亡为快乐。他写了一篇至乐的文章,其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庄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具骷髅,便问他为何而死:“先生是因为贪生怕死而违背情理以致于死的呢,还是因为国家灭亡、遭到战乱而死的呢?是因为做了坏事、愧对父母妻儿而自杀的呢,还是因为挨饿受冻而死的呢?或是因为上了年纪而自然老死的呢?”问完之后便枕着骷髅而睡。半夜入睡后,庄子梦见骷髅对他说:“你所说的都是人生的拖累和灾祸,死了就没有这些拖累和灾祸了。你想不想听听死后的情形呢?”庄子说:“想听。”骷髅说;“人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仆,也没有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自然随意地与天地共存,即使是做君王,也比不上这种快乐呢!”庄子不相信,便说:“我让掌管生命的神恢复你本来的形体,还给你骨肉肌肤,把你送到你的父母、妻子、故乡、朋友那里去,你愿意吗?”骷髅听了,顿时皱起眉头,忧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国王般的快乐而再去遭受人间的痛苦呢?”通过这一寓言,庄子表达了这样的生死观:生为负累,死为安乐,死亡并非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生负累的解除,死亡因此而具有了生命的价值。淮南子具有类似的思想,作者将人的生命放到宇宙中去考察,认为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物,活着时在宇宙中占有一定位置,死去后在宇宙中也占有一定空间,故不必悦生恶死。这的确是一种别具特色的生死观。儒家也赋予死亡以价值,并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死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生的价值。当生命与仁义道德不能两全时,当牺牲生命可以保全仁义道德时,死的价值便超过了生的价值,故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从道德层面肯定死亡的价值。与此不同,道家是从生命本身的意义上肯定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可以解除人生的负累和重压,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可以使人悠哉游哉地在另一种状态下存在,生命体在生存状态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死亡状态中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六)生死通达观基于生死俱善的生死观,庄子提出了“达生”的主张,他写了一篇达生的文章,解释“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即真正通达生命之情的人,不会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达生”不仅仅是指通达人生之理,也包括通达生死之理,对生死能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将其置之度外,追求一种安于自然造化的精神境界。用庄子的话说,这种境界就是“外死生”、“生而不悦,死而不祸”,即不让生死之变干扰自己的情绪,扰乱自己的心境。要达到通达生死的境界,就必须超越个体生命的生死现象本身,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观照生死,将个体的生死之变纳入到宇宙的大化流行之中去。庄子自己是做到了,他不仅能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去,而且当死亡即将降落到自己头上时,也能平静而又快乐地接受它。庄子列御寇记载: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隆重安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成棺椁,把日月当成璧玉,把星辰当成珠玑,把万物当成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什么能超过它们呢?”弟子们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来吃先生。”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在地底下被蝼蛄蚂蚁吃,你们要夺去乌鸦老鹰的食物去喂蝼蛄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呢!”死后连葬具都不要,而愿面对青天,背靠黄泉,非对生死有大彻大悟者,决不可能有这样的通脱。庄子之所以能超脱常情,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宇宙之变的高度来审视人的生死,参透了生死的本质。五、放飞心灵、逍遥自由的生命智慧人生观的落脚点是人生境界问题,每一个人、每一种哲学乃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国哲学尤其注重人生境界的建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按照这种划分,道家追求的境界被排在最高的等级天地境界。那么,道家所追求的天地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自由。庄子写过一篇文章叫逍遥游,是专门论述自由境界的不同层次的,文章列举了三组对比关系,说明自由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第一组对比是小雀与鲲鹏的对比。文章说: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鹏。它的脊背像高大的山,它的翅膀像垂天的云,它搏击长空,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然后驾着云气,背负青天,向南飞去,它要飞到南海去。小雀见了讥笑说:“它是要飞到哪里去才需要这么费劲呢?我腾地一下就飞起来了,大不了飞到几丈高就下来,在杂草之间飞来飞去,这也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要冲上九万里高空才飞翔,这是要飞到哪里去呢?”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的眼界不同,心界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就不同。只有目光远大,志存高远,才能活出高远的境界。就好比小雀,它的目光是那么狭小,它的能力是那么低下,它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鲲鹏的眼光和志向。可悲的是,它却自以为是,将自己的飞翔看作是最好的飞翔,反而认为鲲鹏高飞九万里是一种愚蠢之举,这就决定了它们所达到的境界根本不同。事实上不仅小雀是这样,天下很多人也是这样。很多人总是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小聪明为耻,反以别人的大智慧为蠢,庄子认为这是最可悲的了,于是发出感叹:“不亦悲乎!”第二组对比是俗人与高士的对比。庄子说,有一些人,其才智可为一方长官,其品行可统一乡之众,其德性可为一郡之主,其能力可做一国之君,这种人看待自己,就像小雀一样,自认为达到极限了,但宋荣子却会嘲笑他们。宋荣子是一位超凡脱俗、境界高远的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天下的人都颂扬他,他也不会得意;天下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沮丧。他明白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的分别,善辨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他已经达到了只着眼大处、不经意小事的境界,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博大胸怀,他因此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份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人生要想活得自在、得到自由,就必须超脱世俗的是非纷扰,不为物喜、不以己悲,拥有一颗超越的心灵。人生能否获得自由,关键不在外在的环境,而在于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在于自己的心态。第三组对比是列子“御风而行”与“无待者”的对比。传说列子善于飞行,他能腾云驾雾,一飞就是十五天,什么福呀祸呀、大呀小呀,世俗的一切分别,他全不放在心上,这种人已经达到了行不用足、一切都置止度外的境界了。但在庄子看来,他仍有不足之处,仍是“有待”,因为他还要依靠自己本性之外的东西,这就是云气,并且他一次也只能连续飞十五天,就要返回来。而真正达到“无待逍遥”境界的人却不是这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说,只有合于天地之道,顺乎自然之变,超越时空局限,游于无限的时空,这才是真正“无待”的自由,即无需凭借任何外在条件的自由。这组对比意在说明,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超越一切物质条件与现实环境的束缚、最大限度地超越世俗观念和荣辱得失的纠葛、最到限度地超越生命形体和主观精神的局限,才能达到与天地之道相融合、与自然之变相和谐的绝对自由境界。一句话,在庄子看来,只有超脱物质的束缚,摆脱心灵的枷锁,放飞心灵,志存高远,才能获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换言之,只有拥有一颗超脱的心灵,才能拥有一种洒脱的人生,这是道家人生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启示。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道家哲学中的人生智慧(共10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