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

    • 资源ID:13991769       资源大小:395.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秋末冬初,如果你漫步街头,仔细观察道路两旁树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树木在路灯旁的比远离路灯的落叶要晚。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是()A. 光线B. 温度C. 湿度D. 土壤2. 经过大量实验观察发现,山茶、杜鹃等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存较好,而黄刺玫、木槿等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说明()A. 生物会影响环境B. 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C.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D. 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3.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作生产者的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制造()A. 水分B. 无机盐C. 氧气D. 有机物4.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能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B.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可以除去绿色C. 选用高倍物镜和高倍目镜比低倍镜能更快地找到物像D. 澄清的石灰水能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5. 在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为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A. 向左B. 向右C. 向上D. 向下6.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的相比()A. 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多B. 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少C. 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多D. 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少7. “心里美”萝卜的部分表皮为绿色,而中间肉质部分为紫红色。中间肉质部分呈现紫红色的物质位于细胞的()A. 细胞壁B. 叶绿体C. 液泡D. 细胞核8. 葡萄被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有甜味,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没有到达细胞外。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9. 病人在治疗时常常需要输入葡萄糖,萄糖进入人体后,可以被细胞中哪一结构分解后释放出能量()A. 细胞核B. 线粒体C. 细胞膜D. 叶绿体10. 人口腔上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染色体的数目()A. 加倍B. 减半C. 根据分裂次数不同减少的数量不同D. 不变11. 伞藻是一种大型海洋单细胞绿藻。科学家利用两种伞藻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切除乙伞藻的上部,并去掉下部的细胞核,然后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植过去,则新形成的伞藻应该是()A. B. C. D. 12. 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菌等由口沟摄入体内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背养B. 能够通过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C. 靠表膜内的肌细胞收缩和舒张进行运动D. 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分裂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13. 如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A端加入冰块,草履虫将如何运动?()A. 不动B. 在A、B之间运动C. 从B到A运动D. 从A到B运动14. 橘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哪种组织?()A. 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B. 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C.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D.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15.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16. 关于藻类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是()A. 藻类大部分生活在水中B. 部分藻类有假根和叶C. 海带等大型藻类几乎全身都能吸收营养物质D. 部分藻类属于单细胞生物17. 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碘液的是()A. 检验玉米种子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C.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D. 制作黄瓜果肉细跑临时装片18. 如表是烟草、蚕豆、苋菜和大花卷丹的种子在光亮和黑暗处测定的发芽率,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烟草种子蚕豆种子苋菜种子大花卷丹种子在黑暗环境中的发芽率/%2.496.896.676.5在光亮环境中的发芽率/%98.597.11.856.7A. 光线能够抑制烟草种子的萌发B. 光线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C. 光线能够促进苋菜种子的萌发D. 光线对大花卷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19. 表中数据为冬小麦和花生在各自不同生长期对X、Y、Z等无机盐的需要量。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冬小麦 花生 生长期无机盐需要量出苗返青 返青拔节 拔节开花 开花成熟  苗期开花期 结果期  成熟期 X(%) 1527  42 16 5 24 4229  Y(%) 7 23 49 21 523 50  22 Z(%) 11 32 51 6 7 22 665A. 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B. 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 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 植物一生都需要无机盐,所以施肥最好要一次性施足20. 下面有关植物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B. 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阴雨天气移栽C. 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主要是为了避免树木消耗过多的有机物D. 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21. 蚕豆的种子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A. 受精卵B. 卵细胞C. 子房D. 胚珠22. 若要发育成如图所示的花生,需要的子房、胚珠和卵细胞的个数分别是()A. 1、1、1B. 1、1、2C. 1、2、2D. 2、2、223.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B.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大气湿度和温度C. 草莓在果实形成阶段,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实形成D. 蒸腾作用能够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24.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太阳升起时,大部分气孔由状态状态B. 当气孔由状态状态,有可能会影响有机物的运输C. 植物萎蔫时,部分气孔由状态状态D. 叶片上表面的气孔数总是比下表面少25. 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横切面上变红的部位是()A. 表皮B. 导管C. 气孔D. 整个切面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6. 当鱼呼吸时,鱼的盖会张合,可以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鱼鰓盖张合的次数,得到鱼的呼吸频率,为探究”水温对鱼呼吸的影响”,三名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略。(3)制定计划: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4)实施计划:第一步:向大烧杯中倒入已经晒过的自来水,放入温度计记录温度后,将三条小鱼一起放入烧杯中第二步:向大烧杯中缓慢地加入热水,使水温逐渐上升至30并保持稳定。水温稳定2分钟后,记录1分钟内小鱼鰓盖运动次数。稍停片刻,再重复计数两次。每名学生只对一条小鱼进行观察记录。第三步:将大烧杯放入大玻璃缸中。向大玻璃缸中加入冰块,使烧杯中的水温下降并分别稳定在25、20、15、10、5,再用同样的方法,记录各温度下1分钟内小鱼的鰓盖运动次数。数据汇总结果如表。统计 水温 1分钟内鱼的鳃盖运动次数(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A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1号鱼 2号鱼3号鱼5107911691078 10 17 14 16 18 14 17 16 13 15 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20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30 198 187 190 192 185 179 197 183 172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间题。本实验中,三条小鱼的种类、生理状况应_。统计小鱼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时,为什么要在温度稳定2分钟后,才开始计数?_。用三条小鱼,各温度下统计3次的目的都是为了_。在分析实验数据时,首先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则表格最右栏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是_。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3.0分)27. 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2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且逐渐减少的。在相同条件下,如图所示食物网中积累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若此生态系统受到了污染,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原因是该生物在食物链中的_。(3)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4)图3中的A在生态系统能进行两种生理过程,则依次表示_和_,这两种生理过程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28.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甲、乙、丙、丁)间的关系示意图。(1)在a过程中,_先进行复制,该物质是_的载体,位于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2)构成乙中四幅图片所示结构的细胞虽然在_、_和_上有明显差异,但都由同一种组织_(填组织名称)发育形成的,这是_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_(填“相同”或“不同”)。(3)人体中的大脑所属的结构层次相当于图甲、乙、丙、丁中的_。29. 图中甲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乙为玉米种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乙中,胚的结构包括_(填写图中标号)。(2)在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先膨胀起来,这是因为种子从环境中吸收了大量的_;接着图甲中_最先突破种皮。(3)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种子去除水分后的净重为干重)会出现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时,_增强,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此时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_。(4)菜豆幼苗若要继续生长,则需要通过根尖吸收大量的_和通过叶片吸收的_来进行光合作用。30. 如图为胚珠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花的功能分析,花的主要结构包括_和_。(2)杨树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且柱头有分叉和黏液,由此可以推测杨树的花属于_(填“风媒花”或“虫媒花”)。这种现象还说明,生物体的_是与其_相适应的。(3)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依次是_、_和_。3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的距离(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置图中的营养液时,加入最多的无机盐应该是含有_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运输这些无机盐的动力来自于番茄苗的_。(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番茄苗的绿色部分,这是因为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能捕获光能的_。(3)将图中的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移动的方向是_,这是因为番茄苗通过_消耗了装置中的_为幼苗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红墨水的位置没有发生移动,原因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深秋季节,光照不足,叶绿素在逐渐被分解使叶片变黄而落叶早,夜晚路灯旁的树叶利用灯光的光能合成少量叶绿素,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落叶。 故选:A。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的是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完成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2.【答案】D【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山茶、杜鹃等在土壤偏酸性条件下生存较好,而黄刺玫、木槿等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表明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由此说明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 故选:D。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据此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3.【答案】D【解析】解: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被固定下来,并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故选:D。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能量和氧气,被称为“生命之母”,属于生产者。明确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A正确; B、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B正确; C、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中央,在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清楚,C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能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低倍镜观察的范围的更容易找到物像。 (4)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5.【答案】A【解析】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图中草履虫向左移动,为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 故选: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即可。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6.【答案】D【解析】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亮,观察范围大。 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5×10=50(倍),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 故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范围大,视野亮,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亮,观察范围大7.【答案】C【解析】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B正确; 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中间肉质部分呈现紫红色的物质位于细胞的液泡中,C正确;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C。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解答即可。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C、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能传递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选: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如图: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据此解答。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B【解析】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 B、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所以病人在治疗时常常需要输入葡萄糖,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可以被细胞中线粒体分解后释放出能量,B正确; C、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C错误;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D错误。 故选:B。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有的细胞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和原有细胞相同。故选:D。(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1.【答案】B【解析】解:科学家利用两种伞藻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切除乙伞藻的上部,并去掉下部的细胞核,然后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植过去,由于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因此一段时间后,乙伞藻再长出的新帽会是与甲伞藻相同的伞形帽。可见B正确。 故选: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掌握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2.【答案】C【解析】解:A、草履虫以水中的细菌为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B正确; C、草履虫靠表膜呼吸,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C错误;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通过分裂生殖,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D正确。 故选:C。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3.【答案】D【解析】解: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在草履虫培养液A端加入冰块,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从A到B。 故选:D。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草履虫的应激性。14.【答案】C【解析】解: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 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番茄的果肉中的一条条筋络,就是输导组织。 故选:C。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的分布和功能15.【答案】C【解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故选: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重点,其他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也要注意掌握。16.【答案】B【解析】解:A、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A正确; B、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 C、海带等大型藻类几乎全身都能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 D、藻类植物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等,D正确。 故选:B。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调节碳氧平衡,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用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答案】D【解析】解:A、观察人洋葱内表皮细胞,为了使观察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A不符合题意;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B不符合题意; C、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C不符合题意; D、染色是为了把细胞的无色结构变成别的颜色,黄瓜细胞的结构基本为绿色,因此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碘液,D符合题意。 故选:D。在实验中常常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淀粉是否存在,同时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18.【答案】B【解析】解:A、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光,A错误; B、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有光无光均可),B正确; C、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苋菜种子萌发不需要光。C错误; D、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光线会降低大花卷丹种子发芽率,D错误。 故选:B。(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的特点。19.【答案】D【解析】解:A、据表中的数据,从纵向看,同种植物每一列的数值均有差异,说明了同种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不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A正确; B、从横向看,每一行的三个数据均不相同,说明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B正确; C、比较冬小麦与花生在在苗期对无机盐的需求量,得出结论:不同植物在同一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C正确; D、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烧苗”,甚至引起植物死亡。因此要合理施肥。D错误。 故选:D。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解答即可。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无机盐是不同的。20.【答案】C【解析】解:A、移栽时带一较大的土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A正确; B、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气移栽,B正确; 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不是为了避免树木消耗过多的有机物,C错误; 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成分为水分和无机盐的营养液,应将针头插入其木质部,因为木质部内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即输导组织,D正确。 故选: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21.【答案】D【解析】解:一朵花经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下:可见,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卵细胞是生殖细胞,子房发育成果实,故D符合题意。故选:D。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据此解答。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C【解析】解:传粉受精的过程是: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黏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此时,伸长的花粉管中含有两个精子。到达胚珠的花粉管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在一朵花中能否成果实的是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一个果实中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多少,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1个子房、2个胚珠和2个卵细胞。综上所述:A、B、D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为:花的结构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成是中考的重点,应主要比较掌握。23.【答案】C【解析】解:A、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 B、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B正确; C、草莓在果实形成阶段,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也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D、蒸腾作用能够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D正确。 故选: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解答即可。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24.【答案】D【解析】解:A、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转为状态,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A错误; B、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是筛管运输的,B错误; C、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植物萎蔫时,体内水分散失较多,部分气孔由状态状态,C错误; D、一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总是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这样可减少水分的散失,D正确。 故选:D。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是气孔张开、是气孔闭合,解答即可。气孔的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25.【答案】B【解析】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B。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关键点: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26.【答案】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水温   相同   使鱼适应新的水温后再进行实验,使实验结果准确   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平均值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解析】解:(1)根据资料可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据表中数据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温。 (4)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 为使鱼适应新的水温后再进行实验,使实验结果准确,因此恒温2分钟后才开始计数。 我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表中的A表示平均值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会增多。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故答案为: (1)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3)水温; (4)相同;使鱼适应新的水温后再进行实验,使实验结果准确;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平均值;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27.【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太阳能   草鼠蛇鹰   鹰   营养级别最高   鼠   捕食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2中仅包含生产者、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图一所示食物网中积累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       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鼠。鹰吃鼠属于捕食关系。 (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表示分解作用、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太阳能 (2)草鼠蛇鹰;鹰;营养级别最高 (3)鼠;捕食 (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1、解答该题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二是食物链的概念及食物链数目的计算,三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表示分解作用、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8.【答案】染色体   DNA   细胞核   形态   结构   功能   分生组织   细胞分化   相同   丙【解析】解:(1)a过程是一个细胞变为两个,所以这个过程为细胞的分裂,a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该物质是DNA的载体,位于细胞核(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2)构成乙中四幅图片所示结构的细胞虽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差异,但都由同一种组织分生组织(填组织名称)发育形成的,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3)人体中的大脑,属于器官,所属的结构层次相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