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填空(共6页).doc
-
资源ID:14019322
资源大小:35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填空(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2、性质:(1)分子 很小;分子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 (2)分子之间存在 ; (3)分子不停的做 ;(4) 。 3、一般的, 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 。4、扩散现象说明了 。分子的运动与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5、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_100ml。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的原因?6、物体是由物质组成, 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 决定的,质量是 。它不随 的变化而改变。 7、国际上质量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1吨= 千克 1千克= 克= 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g,成人: Kg, 大象: t; 一只公鸡 Kg.8、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 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 测量质量。9、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A: B: C: D: E: F: 10、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 上。归零:将游码拨至横梁标尺的 处,调平: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称量: 物体放在 盘,往 盘加砝码,加砝码时,先估测,用 由 加到 ,并调节 直至天平平衡。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 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注意: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向 ,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 。如果取用一定质量的药品,则要先放好相应砝码和游码,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 ,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向左移动)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如何求算?将上述公式变为 右盘物体质量= 若砝码磨损了,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 ,如果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11、 密度定义: 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 ;12、 密度的公式: (公式变形: )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的密度为1 ×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 ,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3、密度的单位: (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 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2)两者的关系: 1克/立方厘米= 千克/立方米 1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 (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 (4)单位转化: 1毫升 = 立方厘米 = 立方米 1吨= 千克= 方克 1毫升 = 升 1升10-3立方米 1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 (2)测量步骤(固体):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v;计算m/v(3)测量步骤(液体,用剩液法):烧杯里取一定量液体并称质量M1倒掉V体积液体称量剩余液体质量M2计算液体密度(M1-M2)/V练习:如图是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示意图。(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 (填左或右)调;(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为 ;(3)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克,体积是 厘米3,密度是 克厘米3; (4)若在称小石块的质量时,石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码及游码数值不变,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 克。15、密度知识的应用: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1) =m/v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2) m=v 可用于计算质量 (3) v=m/可用于计算体积 一个空瓶恰好能装下1kg的水,那它肯定也能够装下1kg的 ( )A.酒精、B.豆油、C.酱油、D.汽油练习:1、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为100g,体积为6cm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其他常见金属)制成?( 金19.3×103kg/m3)。2、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 g,蜡的密度为0.9 ×1 0 3kg /m 3 ,那么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多少kg铁?(铁=7.9×103 kg/m3) 判断空心还是实心:有一体积为3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8.9g/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同体积问题: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 (酒=0.8×103 kg/m3 )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 氧气瓶问题 假设钢瓶内储满9 kg液化气,钢瓶容积为0.3m 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液化气密度为多少? 冰水问题 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大?.体积为1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大? 比值的计算 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_。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_。 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则甲球密度是乙球密度的( )倍 16、 叫热量。单位: 性质:热量从 向 传递。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 、 和 有关。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一满壶水需要提供的热量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B一杯水喝得只剩一半,杯内的水的比热容降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多的物质比热容大D水和冰属同种物质,比热容就相同17、比热图的阅读: 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 不同物质的比热是 。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 ,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3、利用物质的比热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早晚温差小;早稻育秧田中晚上灌水,白天放水;练习:1、如图所示,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且用相同的火焰加热: (1)若使水和煤油都升高相同温度,则 需要加热时间长。 (2)这表明 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的,这是由不同物质的 不同决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 。2、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用相同容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得出甲、乙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得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c甲、c乙大小的关系是 ( ) A. 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判断18、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 、 、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 。19、我们把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做熔化;由 变成 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熔化过程要 热量,凝固过程要 热量。20、具有 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2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 叫做凝固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水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晶体在融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 ,状态是 。海波的熔点是 。水的熔点是 。举例 晶体有: 非晶体有: 练习: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反映一个共性是 。2、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C. 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4、如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图象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EF段:_ _、_ _ FG段:_ _、_ GH段:_ _、_ _22、物质由 变 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汽化 热,液化 热。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 。23、蒸发是在 下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 进行的。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 、 。沸腾是在 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时温度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 ;b继续 。24、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沸腾的微观解释:液体表面的分子要脱离液面跑到空气,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水分子也要跑到气泡中,沸腾是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25、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沸点,炼油中的分馏技术就是利用原油中各种物质的 不同,使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沸腾发生汽化,而将它们分离出来的。26、汽化要吸热。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药液在运动员皮肤上迅速 ,从皮肤上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受伤部位组织骤冷暂时失去痛觉。27、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 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28、液化要放热。液化的方法有: 、 。气体液化的优点:可以减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 ,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 ,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热量“搬”到冰箱外面的。项目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要求剧烈程度影响因素29、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 ,在低端 。练习:1、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衣服要挂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容易干?冬天凉在家里的衣服时间长了也会干吗?为什么?为什么洗完澡后从水中爬出来比在水中还冷?打火机中的液体是怎么来的。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才能看见?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30、升华,物质直接从 变成 的过程。要 热量。 凝华,物质直接从 变成 的过程。要 热量。31、升华现象:樟脑丸 ,干冰 ,冬季结冰的衣服 ,白炽灯用久了 。 凝华现象:冰棍外的 、灯泡 、 的形成。32、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聚集成云。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或小冰晶 。雪,空中温度较低, 成雪。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 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 成小水珠,形成雾。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 成霜。练习: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湿衣服变干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冬天,水结成冰 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2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3.农彦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4.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主要原因是它遇热产生 现象,要 大量的热量,并隔绝 使火熄灭。5.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度膜,即在真空环境下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上,从而度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膜可以改善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能度上去的原理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时附着在玻璃镜头上的 D、金属凝固到粘到玻璃镜头上的33、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34、不需要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只能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包括 、氧化性、酸性、碱性等。35、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 ,但物理变化中不存在 。练习:1、 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哪种性质?这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2、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3.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形式,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是化学变化6、(温州-30)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童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休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来源:学科网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克毫升(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7、(杭州-35)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