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国学典籍》期末复习资料之国学基础(共2页).doc
-
资源ID:14025033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华师《国学典籍》期末复习资料之国学基础(共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Ø 国学一、“国学”是我国传统学术或固有学术的简称,近代以前中国学术的总称。1、“国学”是民国西学进入中国后,中国学人对本国固有学术的一种称谓或坚持,是晚清流行的“中学”概念的继续。其研究对象、主体都带有明确的“中国特色”的指向或意蕴。2、“国学”概念是近代中西学术二元架构的产物,没有西学,就没有国学。3、在与西学交流共存中成长,动态的、开放的,不意味固步自封、排斥西学,简单“复古”。二、四库全书按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代表典籍为:1、十三经:的十三部,即、。2、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周书;宋书北齐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三、先秦时期诗与乐的关系: 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四、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 雅文化与俗文化并不是一对固定的范畴,二者没有十分严格的划分标准。诗经是雅文化,但其中的国风却是来自民间,乐府是雅文化,但当时却是民间文化。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中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人们的眼中都是高雅与经典之作,所以民间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俗文化。历史上的儒家学士也不全都是歧视俗文化的,诗经中的国风、乐府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稚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他们也已认识到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了俗文化不但具有浅显易懂,能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还具有审美力量,所以他们注意从民间文化中极取营养,还派专人采集民歌、民谣,经过其加工、润色,使之流传干世。俗文化的作者不求名利,只为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大自然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雅文化与俗文化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雅文化与俗文化对立起来,以雅否定俗,这是统治阶级的偏见。Ø 文献载体:是记录文字符号的物质材料,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一、甲骨文献 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是已知的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内容为银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或记事文字。刘鹗铁云藏龟二、金石文献刻在礼器、石头上的记功文献,从殷商后期到西周,以西周最盛行,为贵族服务。宋代形成“金石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1、金文文献 殷周金文集成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商至战国时代以青铜器为载体的文献,进步意义体现为有意识地进行历史记载。2、石文文献 以石为载体,用雕刻方式记录知识。熹平石经三、简帛文献从西周开始沿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德文化的产物。 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1、简牍文献产生于商至东晋末,以经过整治的竹、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竹书纪年穆天子传2、缣帛文献 产生于春秋至东晋末,以丝织品记录文献,帛为染色的丝织品。四、纸本文献产生于东汉,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的方式记录文献。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五、电子文献 最大特色是无形和存储量大。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