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级数学第四五单元教案.pdf
四、统计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 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 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 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重难点、关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2 课时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 (课文第 68 页的例 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 2、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难点、关键重点:扇形统计图 .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 (1)扇形统计图(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二、探索新知教学例 1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 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B 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C 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D 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2)有人认为 A 牌彩电最畅销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 学生独立思考 ,分析题中的数量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汇报交流结果经过讨论 ,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 :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 牌更畅销的彩电 .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建议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 ,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 通过交流 ,使学生懂得 :“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建议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 ,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 ,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 题(1)说一说 ,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 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 页的例 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 :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1出示统计图。2003 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 月 26 日5 月 31 日)2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统计图?(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二、探索新知教学例 2。1出示课文例题。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7 月份到 12 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2)、7 月份:1000 元8 月份:1100 元9 月份:1170 元10 月份: 1240 元11 月份: 1300 元12 月份: 1400 元(3)、8 月份和 12 月份增加较大。(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明显。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 50 元,最高 1 格又表示 100 元,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标准不统一)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 题。(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单元测试四测试目标:1、检查了解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复习巩固第四单元所学知识。测试内容第四单元(教科书第68 页至第 69 页)测试试题AB 卷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测试时间两课时( 90 分钟)测试过程:1、分发试卷,宣讲考试纪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2、学生自由答题,教师巡视。3、收试卷。试卷讲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 页。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3.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单元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 ,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抽屉原理教学内容 :教材第 70、71 页的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2、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教学重点 :认识“抽屉原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 :若干根小棒, 4 个纸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老师组织学生做 “抢椅子”游戏( 请 3 位同学上来,摆开 2 条椅子) ,并宣布游戏规则。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一)出示例 1:4 枝铅笔, 3 个文具盒。1、观察猜测猜猜把 4 枝铅笔放进 3 个文具盒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结果?2、自主探究(1) 提出猜想: “不管怎么放 ,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 枝铅笔” 。(2)小组合作操作验证:请拿出铅笔和文具盒小组合作摆一摆、放一放。(3)交流讨论,汇报。可能如下:第一种:枚举法。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第二种:假设法。如果每个文具盒中只放1 枝铅笔,最多放3 枝。剩下 1 枝还要放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 枝铅笔放进枝同一个文具盒。第三种:数的分解。把 4 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 (4,0,0) 、 (3,1,0) 、 (2,2,0) 、 (2,1,1) ,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 2 的。(4) 、比较优化。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把5 枝铅笔放进 4 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把 100 枝铅笔放进 99 个盒子里呢?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师:为什么不采用枚举法来验证呢?数据较小时可以采用枚举法, 也可用假设法直接思考, 而当数据较大时,用假设法思考比较简单。3、引导发现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盒子的数量多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 2 枝铅笔。(二)出示例2:把 5 本书放进 2 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7 本书会怎样呢? 9 本呢?1、学生尝试自已探究。2、交流探究的结果,可能如下:1)枚举法。共有 3 种情况。在任何一种结果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 本书2)假设法。把 5 本书“平均分成 2 份” ,5 2=2 1,如果每个抽屉放进2 本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还剩下 1 本。把剩下的这1 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本书了。由此可见,把5 本书放进 2 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 3 本书。同样,72=3 1 把 7 本书放进放进 2 个抽屉中, 不管怎么放,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 本书。92=4 1 把 9 本书放进放进 2 个抽屉中,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 5 本书。3、观察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只要用“商+1 ”就可以得到。4、介绍原理。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这一发现,在数学里被称之为“抽屉原理” ,也叫做“鸽巢原理”,最先是由 19 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它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呢。三、应用原理,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 72 页 “做一做”第 1 题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课后反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第二课时抽取游戏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2.找到抽屉原理问题中被分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一天晚上, 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 10 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学生思考、发言。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二、活动探究、深入了解:(一)出示例 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 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 2 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1、学生提出猜想。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4、小组反馈,师相机板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3、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二)研究规律师:如果盒子里有蓝、 红、黄球各 6 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分小组讨论后汇报。再出示做一做第 2 题,汇报后得出: 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小结:确定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体是解决抽屉问题的关键。三、巩固训练,促进内化1、做一做2、解决课前有趣的问题3、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 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课后反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第三课时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学重难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 (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引出课题。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师: 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 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一分钟大约滴水50 毫升)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时间 1 分钟 1 小时 24 小时 1 年水量(升)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 立方米约重 1 吨)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4、 (课件出示)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 秒,用水约 6 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 口杯水,每杯用水约0.2 升。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刚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B、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 30 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 吨计算,够你家用几天?(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1、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节水片段。2、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课后反思:单元测试五测试目标:1、检查了解学生对第五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复习巩固第五单元所学知识。测试内容第五单元(教科书第70 页至第 75 页)测试试题AB 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测试时间两课时( 90 分钟)测试过程:1、分发试卷,宣讲考试纪律。2、学生自由答题,教师巡视。3、收试卷。试卷讲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