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珠江新城国际二三期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共136页).doc
-
资源ID:14048763
资源大小:9.63MB
全文页数:1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成都珠江新城国际二三期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案(共13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目录专心-专注-专业1.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设计表1-01施工组织设计名称审定日期成都珠江新城国际A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施工图 成都珠江新城国际A区二、三期工程施工图纸。1.3相关设计变更 1.4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表1-02类 别名 称编 号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2/J270-20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工程概况2.1工程项目基本概况表2-01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成都珠江新城国际A区工程2地理位置成都市温江区东部“珠江新城国际项目”内(光华大道与天宝中街交汇处),东距成都三环路14公里,西距温江老城区中心约2公里,南接光华大道,北侧为燎原路。3建设单位成都珠江创展投资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5勘察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6监督单位成都市温江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7监理单位广东珠江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8施工总承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2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达72.3万,地下室总面积约为21.7万,地上建筑总面积约为50.6万;其中,一期地上建筑面积约19万,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3万;二期地上建筑面积约31.6万,地下建筑面积约为8.7万。整个地块主要配置由四栋超高层办公塔楼和商业mall组成,依次从地块的西侧沿南北走向依次布置,高度从南往北降低,与用地北面D地块的塔楼共同构成一个高层带,以A1塔楼(239.10m)为起点标志。地块的东侧为大型商业mall,是包含大型百货商场、影院、零售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本工程的高层部分为A1、A2、A3、A4#塔楼,A1#楼为办公楼,高度为239.10m,地上总层数为53层,标准层高为4.20m;A2主楼为公寓楼,高度为195.75m,地上总层数为54层,标准层高为3.30m;A3#楼为公寓楼,高度为168.45m,地上总层数为46层,标准层高为3.30m;A4#楼为办公楼,高度为146.50m,地上总层数为35层,标准层高为3.90m。本工程的商业部分为A0、A2裙楼,A0高度为29.50m,地上总层数为4层,局部为5层;A2裙楼高度为12.10m,地上总层数为2层;地下室为3层。2.3结构设计概况 表2-021建筑面 积A113.3万A2裙楼0.6万A2主楼9.5万A38.2万2层数A1地下3层、地上53层A2裙楼地下3层、地上2层A2主楼地下3层、地上54层A3地下3层、地上46层3层高地下一层6.6m地下二层5.1m地下三层A1、A2及裙楼为3.85m,A3为7.05m4高度(m)基底底标高A1-16.60m、-17.60m、-19.60m等筒体部位-21.60mA2裙楼-16.30、-16.50、-16.60、-16.70、-16.90、-17.10m等A2主楼-16.60、-19.40、-19.80、-20.60m等筒体部位-21.10mA3-19.80、-22.60、-23.00、-23.80m等筒体部位-24.30m建筑总高A1239.10mA2裙楼12.10mA2主楼195.75mA3168.45m5结构形 式基础类型A1、A2、A3主楼部分:筏板基础A2裙楼及裙楼部分:柱下独立基础、联合基础结构类型A1、A2、A3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裙楼、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混凝土强度等级柱C60、C50、C40等剪力外墙抗浮板顶标高-18.80处为C30、P10,其余部位为C30、P8梁、板C30主楼剪力墙A1为C65,其余为C60筏板及防水板A1、A2主楼部分为C40、P8 A3主楼部分为C40、P10其余裙楼部分为C30、P87结构断面尺 寸基础厚度A16.0m、4.0m、2.0m、1.0mA2裙楼0.7m、0.9m、1.0m、1.1m、1.3m、1.5m等A2主楼5.5m、5.0m、4.2m、3.8m、1.0m等A35.5m、5.0m、4.2m、3.8m、1.0m等外墙厚度800mm 、500mm内墙厚度200、250、300、350、400、425、450、500、900、1100、1200、1500mm等楼板厚度120、150、180、200、250、300、350mm等柱截面以下为钢筋混凝土柱:450×1200、550×800、600×600、600×1000、700×700、800×800、800×900、800×1000、800×1200、800×1500、900×900、900×1550、1000×1000、1000×1200、1000×1600、1100×1200等以下为型钢混凝土柱:1100×2400、1100×2600、1200×1800、1200×2400、1400×2600、1200×3800、1400×2000、1800×2400、2000×2000、2100×1900等梁截面以下梁为钢筋混凝土梁(详各层梁图):200×400、200×500、250×500、250×550、300×400、300×500、300×600、300×650、300×700、300×750400×600、400×700、400×800、400×1400、400×1800500×600、500×700、500×800、500×900、500×1000、500×1900、650×700、650×800、650×900、650×1000、650×1200、800×1000等以下梁为型钢混凝土梁(详各层梁图):500×800、500×900、500×950、500×1000、500×1100、500×1200、500×1300、500×1800、600×800、600×900、600×1000、600×1500、900×600、900×700、900×800、900×1500、1100×600、1100×800、(1500、1525、1550)×700等2.4施工特点1、由于建筑物占用施工场地较大,施工现场的场地相对较小,因此对模板材料搬运、加工及施工管理和文明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2、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高,争创四川省“天府杯”标准。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因此需制定详细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强化质量节点预控和过程控制、消除质量通病。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本工程质量目标要求高,事后剔凿、返修都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本工程的审图中,一定要将建筑图和结构图紧密结合起来。接到施工图纸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质检员、工长、测量员、外协技术骨干等一块进行图纸自查,对设计疑问及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并做好记录,尤其是专业留洞问题。请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由甲方、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确认(签字)形成记录,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2、针对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缝的留置等有关问题和设计、分包洽商,达成共识。3.2机具准备模板工程使用机具一览表 表3-01序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范围数量备注1单面压刨床120mm木工车间4台2单面木工平刨床MB504木工车间4台3手动进料圆锯MJ105-1木工车间4台4砂轮机Y100-2木工车间4台锉锯片5手提电钻B6510现场8个6空气压缩机1.2/8现场4台7气泵W-2.85/5现场4台3.3材料准备模板工程主要材料一览表 表3-02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使用部位1覆膜板1830×915×18mm柱2九层板1830×915×18mm54000墙3九层板2440×1220×15mm梁、板、楼梯底板4钢管48×3.010000t墙、柱、梁、板主龙骨及墙体支撑、地下室墙体模板背楞5木方50×100×4米长8700m3梁、板、楼梯模板次龙骨6扣件直角、旋转、对接个钢管连接7U托38,L=600mm个顶板支撑8外墙止水螺栓M1480000根地下墙体模板9型钢砼柱对拉螺栓M1615000根地下型钢混凝土柱10钢筋砼柱对拉螺栓M1452000根地下钢筋混凝土柱11内墙对拉螺栓M149400根地下墙体模板12框架梁对拉螺杆M1440000根梁模板13脚手板50×200×40006600块垫下脚3.4模板周转木模板的周转次数为3次。4.施工安排4.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具体部署详见施工组织设计中总进度计划。4.2流水段划分成都珠江新城国际A区二、三期工程地下部分划分为南北两个施工区域,具体划分区域如下:北区:D-bD-v/D-7D-35轴;南区:D-AD-b/D-1D-35轴;南北区各区域施工段划分如下图所示:二、三期北区流水段划分图二、三期南区流水段划分图4.3模板配置原则基础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底板及导墙部分使用砖胎膜,地下室柱采用1830×915×18mm厚覆膜板、地下室墙体及挡土墙采用1830×915×18mm厚九层板,梁、顶板采用1220×2440×15mm厚九层板。楼梯及电梯井筒模模板为两种型号15mm、18mm厚九层板。4.4混凝土施工缝的做法4.4.1墙体、柱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位置:墙体水平施工缝留置在顶板底面或梁底面处,遇梁时留设好梁窝,地下三层外墙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均应留在每层板面向上500mm,内墙留设在每层板面上,地下外墙竖向施工缝留设在后浇带位置处,地下室内墙竖向施工缝留设在外墙向内800mm处。4.4.2梁板施工缝留设在后浇带部位,如果由于特殊原因临时设置施工缝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楼梯的施工缝留设在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范围内,另一方向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4.4.3施工缝(水平、竖向、梁窝)的处理:首先弹出墙线向内2mm的位置线,然后用切割机沿线切23mm深,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清除干净,并充分润湿、冲洗干净并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积水。 4.4.4外墙施工缝采用止水钢板,槽口向外。4.4.5施工缝的处理: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浇筑前应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细致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内墙水平施工缝 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梁板竖向施工缝4.5职责分工4.5.1管理层负责人项目土建工长:负责模板方案的落实,提出模板材料计划,组织施工,并做好现场模板质量预控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模板工程的预检、报验。4.5.2劳动层负责人模板工程的负责人:木工工长。负责具体调配人员并积极配合现场土建工长的工作。5.模板设计5.1模板设计原则5.1.1地下室结构 模板及支撑选用表 表5-01序号部位模板选型支撑类型1基础底板外侧240砖胎膜,导墙15厚九层板、48×3.0钢管、50×100木方扣件式钢管支撑2地下室外墙1830×915×18厚九层板M14止水对拉螺杆扣件式钢管支撑3地下室内墙1830×915×18厚九层板M14对拉螺杆扣件式钢管支撑5框架柱钢筋混凝土柱柱截面宽度为700、800、900的两两组合。组合钢模板除能用组合钢模板之外的柱子 18厚覆膜板48×3.0钢管50×100木方M14对拉螺杆扣件式钢管支撑型钢混凝土柱18厚覆膜板、48×3.0钢管50×100木方M16对拉螺杆扣件式钢管支撑6顶板15厚九层板、50×100木方、48×3.0钢管扣件式钢管支撑7框架梁板底梁15厚九层板、50×100、100×100木方扣件式钢管支撑8门窗洞口钢木组合模板伸缩式工具支撑9楼 梯15厚九层板、50×100木方扣件式钢管支撑10基坑单侧支模15厚九层板、50×100木方48×3.0钢管M14对拉螺杆扣件式钢管支撑5.1.2模板与支撑配置数量地下室内外墙及柱全部配置18厚九层板。顶板、梁各配置两层模板的量,两层钢管的支撑。5.2脱模剂的选用立面模板和平面模板均采用水性脱模剂。5.3模板设计5.3.1模板设计通用设计模板配置要求面板对接必须硬拼缝,在墙顶部八字角、门窗洞口模侧面拼缝处使用海绵条;楼板模板纵向拼缝搁置在背楞上,梁、板模板的四周形成围楞(封闭的边框)。5.3.2底板模板设计5.3.2.1一般底板模板设计二、三期地下室裙楼防水板厚为500mm,基础底板立面外侧模板采用砖胎膜,砖墙厚240mm,座落在垫层上,砖为页岩实心砖,砌筑M5.0水泥砂浆,砌筑前先在垫层上放出底板处轮廓线,砖模内侧边线比底板外皮线大40mm,为防水保护层预留空间。砖模内侧考虑2025mm厚1:2.5水泥砂浆防水找平层压光以及20mm厚1:2.5防水保护层竖向拉毛,八字角做成弧形。地下室外墙导墙高500mm,同底板一起浇筑混凝土,外墙导墙部分,用18厚九层板支模,钢管组合支撑。外墙导墙模板图因二三期地下室A3主楼筏板、水池壁及其他小基础与其附近防水板存在高低跨,因此该部位采用单侧支模,具体做法如下:板面采用15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48×3.0mm双钢管竖向间距600mm,水平间距500mm,;模板采用M14螺栓与钢管斜撑支撑,先将M14螺栓与14钢筋焊接,再将14钢筋与斜坡底铁钢筋焊接牢固,钢管支撑采用预设钢筋地锚及U托紧固牢固。具体做法见下图:高低跨处单侧模板支撑图5.3.2.2 A3主楼架空板部位模板支设: A3主楼d-3d-9/d-Ad-B处-18.800-15.600区域为架空板,人防墙与筏板挡土墙将此区域围成封闭空间,具体平面位置如下图:A3主楼-18.800-15.600架空板平面位置图架空板部位模板支设时采取分段施工,根据人防墙分割区域划分为3段,在、段板上预留1000×1000m洞,以便操作人员进出,预留洞预留位置由现场确定,预留洞处钢筋进行预留,恢复洞口时,钢筋搭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各段施工线路如下:各区段施工线路图架空板区域内梁、板、柱、墙等模板支设时,周转材料需进行特殊加工处理以满足施工要求,具体做法同其他部位,因架空板下为封闭区域,模板施工完以后人工无法进入拆出所有钢管架体及模板材料,因此所有周转材料均为一次性投入使用。板上预留洞的模板支设:在架空板其他部位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板上预留洞的封堵,板上预留洞模板支设采取吊模,具体做法如下:在进行其他区域时,同时将洞口吊模预留在洞下,模板采用15厚木板,模板尺寸为1200×1200mm,板底采取横向3根50×100平直方木(两端伸出洞口100mm)、9根6钢筋拉结体系,先将方木与模板固定,再在木方上穿孔并将6钢筋与其绑扎牢固,形成整体,等操作人员出来再进行最后的整体固定,钢管、钢筋拉结体系做法见下图:吊模拉结体系做法5.3.3独立基础承台及电梯基坑、集水坑模板设计独立基础柱基、集水坑、电梯井等竖向外侧模板采用120厚页岩实心砖用M5水泥砂浆砌筑胎模,砌筑前先在垫层上放出轮廓线。砖模内侧边线比基坑外皮大40mm,做为防水及保护层的空间;当独立基础开挖深度1.2m时,砌筑120mm厚砖胎膜。当独立基础遇集水坑、电梯基坑时,开挖深度在1.2m-2m之间,砌筑240mm厚砖胎膜;特殊部位独立基础开挖深度2m以上,砌筑370mm砖胎膜,具体方法见示意图。独立基础砖胎模示意图电梯基坑、集水坑砖胎模示意图特殊部位独立基础采用下图所示的砖胎模砌筑方式:深基坑砖胎膜示意图独立基础竖向砖胎模与抗浮锚杆相遇时,需保证独立基础的尺寸,因此,砖胎模向外做一道圆弧,让抗浮锚杆进入独立基础内,以便做抗浮锚杆处的防水。砖胎模的砌筑见下图所示:独立基础竖向砖胎模与抗浮锚杆相遇时做法5.3.4基础底板的电梯基坑、集水坑内模板设计基础底板的电梯基坑、集水坑内模板采用18mm厚九层板,50×100木方作背愣,钢管支撑,详见下图:60°-15.600电梯基坑、集水坑内模板支撑图5.3.5墙体模板设计地下室墙厚200、250、300、350、400、425、450、500、900、1100、1200、1500mm的墙体,模板均采用18厚九层板。采用双排48×3.0钢管作横、竖向背楞和支撑,横楞间距450mm。外墙及人防墙体采用直径M14止水螺栓双向对拉,水平间距450mm,竖向间距450mm。另沿高度方向设三道抛地斜撑,间距700,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尽量控制在45°-60°之间,上下排交错布置,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25锚筋上或土方边坡上,调节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刚度和稳定性。墙体模板安装前应弹出模板就位线,在墙外侧做1:2水泥砂浆找平H=20mm,宽度=100mm,同时找平层可以防止模板穿墙螺栓高低错位及模板下口跑浆。模板安装要对号入座。当每道墙体有一块模板就位调整后,即可穿入螺栓杆,当另一块模板就位调整后,对准螺栓孔眼进行固定;当全部螺栓穿通并固定后,一起进行均匀、适度地紧固。为保证墙体的厚度,墙体内用与墙厚相同的12的钢筋间距600mm做顶模棍,12钢筋两端必须刷防锈漆以防后期混凝土墙面返锈。 外墙模板支撑立面图内墙模板支撑剖面图人防墙模板支撑剖面图5.3.6框架柱模板设计5.3.6.1钢筋混凝土柱模板设计钢筋混凝土柱模板采用18 mm厚覆膜板后背50mm×100mm木方做成定型模板,相邻两块模板相接采用子母扣,子母扣间的缝隙粘贴海绵条。首先按柱位置线及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并按照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安装柱模板时,通排柱要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校正完毕开始安装柱箍,在加固柱箍时要将柱箍放水平,以免受到侧压力后摆平造成涨模,如发现木方与柱箍之间有缝隙,须用木契将其塞紧,然后加装对拉螺栓拉紧。为了保证柱子的垂直度,柱子四周要加斜撑,斜撑固定在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上。为了保证斜撑的稳定性,斜撑之间用斜拉杆连接。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单位): 600×600、600×1000、800×800、900×900、1000×1000、800×900、800×1000、900×1100、900×1550、1100×1000、1000×1600、800×1700等。各柱截面模板设计按下表选用。 表5-02柱截面宽度B或H(单位:mm)该方向柱内对拉螺栓道数所用材料做法详图B7000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50mm,M14对拉螺栓。700B10001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50mm,M14对拉螺栓。1000B17002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50mm,M14对拉螺栓。各详图如下所示:详图 详图详图钢筋混凝土柱侧面支撑图5.3.6.2框架柱钢模板设计二三期地下室的部分柱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每块钢模板的平面尺寸为3100×900和1550×900两种型号,拼接以满足不同层高的需要。二三期地下室裙楼部分的柱截面尺寸为(单位):600×600、800×800、900×900、1000×1000、800×1000、900×1100、900×1550、1100×1000、800×1700等,而截面尺寸900×900的占大多数。因此,截面尺寸在900×900及以下的框架柱(不包括600×600柱),均采用钢模板,其余尺寸则采用覆模板。钢模板尺寸型号如下:平面模板3100×900尺寸图平面模板1550×900尺寸图模板周边留有螺栓孔,钢模板安装时,则根据柱截面尺寸,调节不同的螺栓孔位,进行组装截面尺寸不同的框架柱。平面模板可调螺栓孔位剖面图 框架柱钢模板拼接图 900×900框架柱钢模板组合图 800×800框架柱钢模板组合图 700×700框架柱钢模板组合图 图1 钢模板棱角拼接外观图 图2 钢模板内侧拼接图地下三层中,负三层层高为3850mm,除去主梁高度700mm,还有3150mm,而钢模板高度有3100mm,需要在钢模板底部垫一块100×100方木,以满足浇筑柱混凝土高度的需要。负二层层高5100mm,除去主梁高度700mm,还有4400mm,可用一块高度为3100mm和高度为1550mm的钢模板进行拼接;负一层层高6600mm,除去主梁高度700mm,还有5900mm,可用两块高度3100mm的钢模板进行拼接。负三层钢模板底部处理见下图:负三层框架柱钢模板底部处理图钢模板吊点位置示意图木模板吊点位置示意图注:若在该柱中部有梁或板时,该柱采用木模板,具体做法详见5.3.6.1。5.3.6.3柱模板浇筑架设计二、三期框架柱,有部分框架柱是采用单独浇筑,在浇筑框架柱时,需在框架柱四周搭设混凝土浇筑架。柱浇筑时四面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距柱边为300mm,48×3.0mm立杆横向间距为800mm,立杆纵距为750mm,立杆步距为1200mm,并加设离地200mm扫地杆。脚手架搭设高度比柱顶高约1.8m,并在柱顶标高处铺设脚手板;离脚手板上1.8m范围内按规范要求搭设护身栏杆。如下图所示:柱模板浇筑架示意图5.3.6.4型钢混凝土柱模板设计因型钢混凝土柱内型钢腹板均为封闭腹板,对拉螺栓无法穿过腹板,经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同意在型钢腹板开孔,由厂家负责开孔完成后运至现场,型钢柱腹板具体开孔定位详见附表1-型钢柱腹板开孔定位表。型钢混凝土柱模板采用18 mm厚覆膜板后背50mm×100mm木方做成定型模板,相邻两块模板相接采用子母扣,子母扣间的缝隙粘贴海绵条。首先按柱位置线及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并按照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安装柱模板时,通排柱要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校正完毕开始安装柱箍,在加固柱箍时要将柱箍放水平,以免受到侧压力后摆平造成涨模,如发现木方与柱箍之间有缝隙,须用木契将其塞紧,然后严格按照厂家开孔定位对拉加装M16对拉螺栓拉紧。为了保证柱子的垂直度,柱子四周要加斜撑,斜撑固定在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上。为了保证斜撑的稳定性,斜撑之间用斜拉杆连接。 型钢-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单位):1100×2400、1100×2600、1100×3800、1200×1800、1200×2400、1400×2600、1200×3800、1400×2000、1800×2400、2000×2000、2100×1900等。各柱截面模板设计按下表选用。 表5-03主楼号截面尺寸所用材料支撑详图A1#KZ1(SRC)2000×2000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00mm;M16对拉螺栓。 KZ2(SRC)1900×2100 KZ3(SRC)1800×2400 A2#KZ1(SRC)、KZ1a(SRC)1400×2600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00mm;M16对拉螺栓。KZ2(SRC)2000×1400YAZ1(SRC)1100×2600A3#KZ1(KZ1a)1200×240018mm厚覆膜板;50×100mm木方间距250;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00mm;M16对拉螺栓。KZ21800×1200YAZ11100×2400各详图如下所示:详图 详图详图详图 详图详图 详图详图详图 型钢柱侧面支撑图对于A2#、A3#楼的YAZ3尺寸为1200×3800的型钢柱模板设计如下:面板采用18mm厚覆膜板;次楞用50×100mm木方间距250;主楞用双排48×3.0mm钢管,竖向间距450mm;截面宽为1200方向上在柱内加1道M14对拉螺栓,截面宽为3800方向在柱内加4道M14对拉螺栓如下图所示:1200×3800型钢柱模板设计图特别说明:因所有型钢柱厂家开孔定位是从-3层基础顶面开始第一道距板面200或300,然后以上间距均为400,且各层层高及板厚不一致,因此以上各层露出板面上的第一个预留对拉螺栓孔距该层板面距离不定,当型钢柱某个方向上露出本层该位置板面的第一个预留对拉螺栓孔距板面太小(100)或太大(350)时,太小对拉螺栓不便于施工,太大或许导致模板涨模影响工程质量,故应在该方向上距板面200mm高处采取加固措施,即在本层板面距离柱边1300mm处下25地锚,沿柱边间距600mm,再用1米钢管配合U托在地锚位置处侧面顶住柱箍,柱箍采用双排48×3.0钢管,在柱外侧用M16对拉螺栓拉紧,柱边4各方向做法均如此,具体见下图:型钢柱柱脚加固做法5.3.7梁柱接头模板设计梁柱接头的模板采用八片定型模板,在后台(木工加工车间)批量制作,充分保证加工精度,以保证此处构件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外观质量。梁柱接头模板采用18厚九层板做面板,50×100木方做背肋,做成八块L形模板,八块L形模板靠紧定位卡后用钢柱箍固定,在模板和柱混凝土之间加海绵条,防止漏浆。做法示意见下图:梁柱接头模板M14对拉螺栓18mm厚九层板15mm九层板15mm厚15mm厚九层板板15mm厚多层板 5.3.8顶板模板设计地下负三层除A3主楼外其余大部分结构层高3.85m, 顶板厚度取150mm,结构净高为3.70m,楼板模板采用15 mm厚九层板做面板。次龙骨均为50mm×100mm木方,中心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2根48×3.0钢管,间距为900mm。支撑采用3.2米钢管脚手架支撑,48×3.0mm立杆间横距900mm,纵距900mm,每隔1350mm纵横方向布置一道横杆,并加设离地面200mm高的纵横向扫地杆。地下负三层A3主楼结构层高7.05m,顶板厚度取120mm,结构净高6.93m,楼板模板采用15 mm厚九层板做面板。次龙骨均为50mm×100mm木方,中心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2根48×3.0钢管,间距为900mm。支撑采用2米4.5米钢管错缝对接脚手架支撑,48×3.0mm立杆间横距900mm,纵距900mm,每隔1200mm纵横方向布置一道横杆,并加设离地面200mm高的纵横向扫地杆。 地下室负二层结构层高5.10m,顶板厚取150mm,结构净高4.95m,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层板做面板。次龙骨均为50mm×100mm木方,中心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间距为900mm。支撑采用4.5米48×3.0mm立杆间横距900mm,纵距900mm,每隔1350mm纵横方向布置一道横杆,并加设离地200mm高的纵横向扫地杆。地下室负一层结构层高6.60m, 顶板厚取150mm(局部顶板厚度为250mm等),结构净高6.45m,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层板做面板。次龙骨均为50mm×100mm木方,中心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48×3.0双钢管,间距为900mm。支撑采用6米48×3.0mm立杆间横距900mm,纵距900mm,每隔1100mm纵横方向布置一道横杆,并加设离地200mm高的纵横向扫地杆。各层模板支撑尺寸如下表所示: 表5-04地下-3层除A3主楼外部分(结构层高:3.85m) (结构净高:3.70m)木 板 50mm扫地杆 200mm步 距1350mm×2道方 木(次龙骨)500×100mm双钢管(主龙骨)按50mm算U托自由高度0.30m地下-3层(A3主楼)(结构层高:7.05m) (结构净高:6.93m)木 板 50mm扫地杆 200mm步 距1200mm×5道方 木(次龙骨)500×100mm双钢管(主龙骨)按50mm算U托自由高度0.23m地下-2层(结构层高:5.10m)(结构净高:4.95m)木 板 50mm扫地杆 200mm步 距1350mm×3道方 木(次龙骨)500×100mm双钢管(主龙骨)按50mm算U托自由高度0.25m地下-1层(结构层高:6.60m)(结构净高:6.45m)木 板 50mm扫地杆 200mm步 距1100mm×5道方 木(次龙骨)500×100mm双钢管(主龙骨)按50mm算U托自由高度0.25m地下室各层楼板模板支设,如下图:各楼层顶板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3层顶板(除A3主楼外)1-1支撑剖面图-3层顶板(除A3主楼外)2-2支撑剖面图-3层顶板(A3主楼)1-1支撑剖面图-3层顶板(A3主楼)2-2支撑剖面图-2层顶板1-1支撑剖面图-2层顶板2-2支撑剖面图-1层顶板1-1支撑剖面图-1层顶板2-2支撑剖面图5.3.9梁模板设计5.3.9.1钢筋混凝土梁模板设计对于300×600mm的次梁,梁侧模采用15厚九层板做面板,侧模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次龙骨4根布设;主龙骨双排48×3.0钢管,用一道M14对拉螺栓沿梁跨度间距900mm拉紧,对拉螺栓离梁底为250mm。梁底小横杆为48×3.0钢管,间距900mm;梁底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沿梁纵向支撑根数为3根; 梁底加设一根承重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900mm;梁底沿梁跨度方向,再加设一道“步步紧”9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1150mm,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900mm;斜撑采用钢管支撑,间距700mm。如下图:±0.00以下300×600次梁支撑图对于650×700mm的主梁,梁侧模采用采用15厚九层板做面板,侧模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次龙骨4根布设;主龙骨为双排48×3.0钢管,用两道M14对拉螺栓沿梁跨度间距450mm拉紧,对拉螺栓第一道离梁底为200mm,第二道离梁底为400mm。梁底小横杆为48×3.0钢管,间距900mm;梁底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沿梁纵向支撑根数为5根;梁底加两根承重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900mm。梁两侧立杆间距1300mm,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900mm;斜撑采用钢管支撑,间距700mm。如下图:±0.00以下650×700主梁支撑图对于人防区域的高梁,尺寸为400×1400、400×1800、500×1000、500×1900、650×1200mm等的高梁,梁侧模采用15厚九层板做面板,侧模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次龙骨布设间距不大于250mm;主龙骨为双排48×3.0钢管,用M14对拉螺栓沿梁跨度间距450mm拉紧。对拉螺栓第一道离梁底为200mm,然后每隔400mm布设一道对拉螺栓,直到布满为止。梁底小横杆为48×3.0钢管,间距900mm;梁底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沿梁纵布设间距不大于2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