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共26页).doc
-
资源ID:14048984
资源大小:67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共2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出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 如何进行出诊接待(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1、合理的配置咨询场所。2、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既不可板面孔,又不可喜笑颜开)3、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咨询位置。4、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 )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能否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2、保密例外。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不饮酒或服用兴奋剂。不能东张西望,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 3、会谈法注意事项:(1)会谈中听比说重要。(2)非批判性态度;非要表明态度时,态度是中性的“理解”。(3)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别和鉴别。会谈法的的种类摄入性谈话法-了解病史健康工作家庭等状况鉴别性谈话法- 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治疗性谈话法-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除注意谈话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法则。咨询性谈话法- 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择业、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 的问 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危机性谈话法 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事件。如遭强奸、想自杀、突然受精神创伤等。应急求助,或进行自杀干预。最常用的是“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4、摄入性会谈(1)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2)确定提问方式 一般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有时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3)倾听 全神贯注的倾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倾听时要有思考,判断其是否合乎常理、逻辑。(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控制下进行,也就是说会谈的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转换话题技巧: 释义:也称“内容反应”,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重复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不正确的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中断:中断指在会谈时休止一下。当求助者因为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够强迫使他停止会谈。可以替他倒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者建议他换一个地方在继续谈。情感反射指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引导:由目前的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 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5)对会谈内容归类 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的笔录,非经求助者同意,也不能录音和录像,会谈结束后依靠记忆整理。(6)结束会谈(结束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再次重申保密原则:“我可以负责地说,依据我们的道德和相关法律,今天我们的全部会谈绝对保密,请您放心。” 征求求助者同意,会谈是否要继续;讨论咨询方案或让其回去考虑;若发现有其他疾病应向求助者说明;结束语。5、摄入性会谈应注意哪些内容。答:(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6、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答: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可因为处于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7、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答:(1)“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8、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答:(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9、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如何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2)为了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 (3)为了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10、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答:(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对照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10、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生地、生日,职业、收入、经济、教育,宗教、民族、婚姻,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联系方式。 (2)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 (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心理相容度)、重大事件、家庭成员分工、作用,道德和文化因素 (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兴趣、满意度、改变职业、理由?(5)社会交往:社交网、兴趣、活动、内容。与己交往最多、最密的有几个人?举例,相互影响。互相在道德、法律责任感?集体活动兴趣?给求助者帮助或求助者帮助有几个人? (6)娱乐活动。最感愉快的活动或情绪体验、描述是否恰当 (7)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享乐、责任、精神生活质量)理想(已行动的理想)对未来看法希望明年及5-10年内发生什么事(9)其他资料 (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情况,包括母体、服药、顺产情况 (2)童年生活。走路、说话时间;重大事件;身体严重疾病;家庭生活-父母关系是否和谐;童年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 (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挫折 骄傲与耻辱事件 性萌动体验与对待 严重疾病 与成人关系-不愉快事件或记恨的人 兴趣、游戏、同伴关系 (4)青年期。崇拜人;爱情生活;喜读的书;挫折(学习、就业、婚姻);最好的朋友状况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强调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表现。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家庭生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第二节初步诊断 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答:(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2、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自知力/无自知力);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心理过程(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外部原因,人格的稳定性出了问题)。2、典型症状及行为。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不正常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躁郁症)其他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歇斯底里症) 3、心理问题分类:分类活动性质冲突性质病程是否泛化社会功能一般心理问题正常不健康常型持续<1个月间断<2个月未泛化基本不影响严重心理问题正常不健康常型持续<2个月间断<6个月泛化轻度受损可疑神经症正常不健康开始变形持续<3个月严重泛化中度受损神经症异常,非精神病性障碍变形持续>3个月完全泛化中度受损4、一般心理问题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程度:1)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2)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工作,但是效率有所下降。3)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一) 分析求助这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二)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三) 分析求助者的 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问题相鉴别(四)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已经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进行鉴别(五)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六) 形成初步诊断例如: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需进一步了解其既往医学史,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状态正常,没有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趋避式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问题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仅局限于与现女友的关系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映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一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根据以上分析,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严重心理问题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程度:1)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2) 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 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一) 分析求助这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二)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三) 分析求助者的 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问题相鉴别(四)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已经泛化,若已泛化,需分析泛化的具体表现(五)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六) 形成初步诊断例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需进一步了解其既往医学史,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状态正常,没有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求助者的内心冲突都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问题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经泛化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反映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4个月,社会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6、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的性质现实因素(一般事件)现实因素(相对强烈)持续的时间两个月以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的强度不良情绪、可以控制痛苦情绪、难以控制是否泛化未泛化已泛化 7、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特点:1)有自制力2)精神痛苦3)持久性4)妨碍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临床分型: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强迫症 神经衰弱 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恐怖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神经衰弱症状2)严重标准:主观上无法摆脱的精神、情绪、内心痛苦;客观上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1个月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障碍、严重精神障碍1分2分3分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3分,不是神经症;4-5分,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病程短程(小于3个月)中程(3个月到1年)长程(1年以上)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可自己摆脱)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8、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9、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专心-专注-专业.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包括:建立关系 确定目标 制定方案 实施咨询 评估效果咨询关系建立受:心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相互影响核心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一、建立咨询关系1、正确的五种咨询态度是什么?答: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如何做到恰当地表达尊重?答: (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尊重意味着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意味着真诚。3、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在初诊接待中打好热情的基础。 (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最好的表达。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4、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答: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3)真诚应该实事求是。(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5、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什么?答:(1)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征。(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于求助者产生共情。6、使用积极关注时应注意什么?答:(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就看待求助者。(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3)避免盲目乐观。 (4)反对过分消极。 (5)立足实事求是。 第二节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二、确定咨询目标程序:(一)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1、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7H” Who- 人口学资料、人格特征、家庭背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背景因素What-具体情况、是否常发生、什么情况发生When-何时开始、时间顺序的重要线索、之前或之后的情况如何、反应模式如何Where-什么情况、条件下发生、和谁在一起发生Why-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表层原因、深层原因Which-与哪些人相关、与其关系如何How-如何演变、如何认识、情绪、行为反应如何、社会支持如何2、全面了解求助者需要考虑哪些特征?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3、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4)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原因。(二)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三)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1、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 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四)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1、有效咨询目标的几个要素。(已考)(1)具体的。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目标是应该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 (2)可行的。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 ,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很难达到,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 (3)积极的。 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 (4)双方可以接受。 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师无法认可,也可以终止咨询关系或者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5)属于心理学性质。 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6)可以评估。 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其为目标。即使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发现不足,及时的调整目标或者措施。(7)多层次统一。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统一的。 5、咨询师对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答:(1)有些咨询师认为咨询师应该完全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2)有些咨询师认为咨询师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一)划分咨询阶段(共三段) 1、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 2、第二(中期)咨询阶段 3、第三(后期)巩固阶段 1、咨询方案的内容。答:(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5)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其有关说明。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什么?P74答:求助者的: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4)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按照规定缴纳咨询的相关费用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4)有收取咨询相关费用的权利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四、咨询方案的实施参与性技术:答: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计数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理解和把握。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 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倾听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用心,认真,关注,机警,共情,设身处地的听,表示理解,不带偏见,不作价值判断,适当参与,鼓励。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容易出现的错误(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问题作道德或正确的判断、不恰当的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面质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包括理想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注意事项:(1)要有事实根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1.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更多资料,咨询中常用这样的提问方式。2.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常用来澄清事实,获得重点,条理化,缩小谈论范围,避免偏离正题。解释解释,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举例:“是你的非理性观念在影响你的情绪。”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向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所以会失眠。鼓励和重复技术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促进会谈继续和深入或选择性关注。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重复技术:重复求助者的话,让其重视和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指导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内容反应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内容表达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情感反应情感反应:与释义很接近,但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扑捉瞬间感受。情感表达情感表达: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让求助者明白。具体化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用情况:来访者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自我开放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包括:咨询师把自己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咨询师暴露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参与性概述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影响性概述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为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内容,借助于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其或伴随言语内容一起出现,对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地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用: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情感。 如何有效倾听.答:倾听要以接纳为基础,只有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才能很好的倾听;积极的听;关注的听;认真的听;适当的参与;用心听。1、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2)急于下结论。 (3)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2、内容表达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虽然内容反应中也含有咨询师所施加的影响,但比起内容表达来,则要显得隐蔽、间接、薄弱得多。解释与释义的差别,与内容表达的关系: 释义是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求助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解释则是在咨询师的参考框架上,运用自己的理论和人生经验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理论、方法。 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作理论上的分析;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建议、反馈等。10、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答:(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阳性强化法、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已考)1、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如代币法。操作步骤、程序:(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注意事项: 目标行为单一具体,所选择的强化行为应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所选择的强化物要与被试的需要相吻合,在所需行为发生之后,应及时呈现; 随着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话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给予强化物时,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口头赞扬)结合起来进行;强化时,在数量上应把握好分寸,既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又不使强化物很快失去吸引力;在撤销强化物时,可采用逐步消除的方法,或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2、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17、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答:1、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2.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D辩论;E治疗效果)3、工作程序:( 1)、心理诊断阶段:找寻求助者问题的ABC;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解说ABC理论,并使求助者本身认识到A、B、C的关系,并能结合自己分体予以初步分析。(二)、领悟阶段: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注意把它同求助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使其达到三种领悟: 使他们认识到信念引起情绪及行为后果,而非诱发性事件本身 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的各种症状。(三)、修通阶段:是最主要的阶段。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者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一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到减轻或者消除。1、于不合理信念辩论: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 苏格拉底辩证法“产婆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放松训练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系统脱敏修通阶段 RET自助表 常用技术 家庭作业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自我管理技术 其他方法 停留于此什么是苏格拉底辩证法,即“产婆术式”答:先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你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从而使你认识到你先前认知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一般从“按你所说······”,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即所谓的“三段论”推论。在上述辩论过程中,当涉及求助者对周围人或环境方面不合理的信念时,咨询师可运用“黄金规则”来反驳求助者对别人或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所谓“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四)、再教育阶段:重建,建立新的反应模式。 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个体达到哪几个目标(个体心理健康重要指标):自我关怀 自我指导 宽容 接受不确定性 变通性 参与 敢于尝试 自我接受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1、阻抗的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2、产生阻抗的原因。答: (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3、如何应对阻抗?答:(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的对待阻抗;(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4、求助者沉默的类型有哪些?答: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5、多话时有关求助者的几种原因。答: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 34、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 答: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2)在咨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