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文言文教材复习(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共7页).doc
-
资源ID:14050082
资源大小:49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高三文言文教材复习(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20课六国论专心-专注-专业1通假字。(1)暴霜露通_,_(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_,_(3)当与秦相较通_,_(4)暴秦之欲无厌通_,_答案(1)“曝”暴露(2)“毋”不要(3)“倘”倘若,如果(4)“餍”满足2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_今义:_(2)思厥先祖父。古义:_今义:_(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_今义:_(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今义:_(5)智力孤危。古义:_今义:_(6)刺客不行。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3)古义:到的结局。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4)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5)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古义:不去行刺。今义:不可以,不中。3一词多义。答案(1)动词,招致/动词,邀请/形容词,快,迅速(2)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士兵/名词,军队(3)形容词,旧的,原有的/连词,所以,因此/名词,老交情,旧交/动词,衰老/名词,缘故,原因/副词,仍然,还/副词,故意,特意(4)动词,不是/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动词,非难,责怪/副词,没有/副词,不(5)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为”,动词,治理;后“为”,介词“被”,表被动4词类活用。(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答案(1)援:动词作名词,援助。完:形容词做动词,保全。(2)理: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3)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4)礼:名词作动词,礼遇。5文言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_(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_(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_(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答案(1)(2)判断句(3)定语后置句(4)(5)省略句(6)(7)被动句6翻译句子。(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译文:_(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译文:_(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_(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_(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译文:_答案(1)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3)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4)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5)把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赂(lù贿赂)秦举(j全部,都)以予人B暴(bào残酷)霜露 奉之弥(mí更加,愈)繁C洎(jì自从)牧以谗诛 犹抱薪(柴)救火D秦击赵者再(zài两次) 为(wéi治理)国者答案D解析A举,拿;B.暴,pù暴露;C.洎,等到。2下列加点词的词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D解析A弊病/困顿;B.爱惜/吝惜;C.有人/或许;D.均意为“所以”。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内立法度,务耕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吞二周而亡诸侯今殴民而归之农而秦兵已西矣A BC D答案C解析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前两段,完成46题。4下列与“破灭之道也”中的“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B策之不以其道C伐无道,诛暴秦D臣之所好者,道也答案B解析A“取道”;C.“道义”;D.“道义、道理”;B.与例句均当“途径”讲。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解析A为“因为”;为“用”;B.为“才”;为“用”;D.为“由于”;为“来”;C.均当“用”讲。四、语言运用12重新排列下列各句的顺序。选择是一种选择争取是一种选择“要”是一种选择有比争取更重要的选择时“不要”也是一种选择放弃选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退让也是一种选择答案13请以“眼光”为中心,任选下面一个描写对象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1)爷爷看着孙子嬉戏时的“眼光”:_(2)张三看着邻居新买的小轿车时的“眼光”:_ (3)商人点数钞票时的“眼光”:_答案(1)夏夜的海滩,凉风阵阵,看到孙子在尽情地嬉戏,爷爷露出了慈祥的微笑,眼光紧盯着孙子奔跑的身影。(2)看着邻居新买的小轿车,张三投之以羡慕的眼光,由衷地赞叹:这车真漂亮!哪天我也去买一辆!(3)柜台上,一个商人接过钞票,兴奋地点起来,看他点数钞票时那专注的眼光,我想此时他满眼都是钞票了。第21课伶官传序1通假字。及仇雠已灭通_,答案“仇”仇敌2古今异义。(1)岂非人事哉古义:_今义:_(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_今义:_(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_今义:_(4)系燕父子以组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3)古义:推其根本。今义:原来的。(4)古义:绳索。今义:组织或由不多的人组成的单位。3一词多义。答案(1)归顺/回到/回去/归还(2)容易/改变/轻视/交换(3)禀告/告诉、告知/向天地或祖先祭告大事/告发、揭发(4)给/和/结交4词类活用。(a、)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函梁君臣之首_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抑本其成败之迹_(2)名词作状语负而前驱_仓皇东出_一夫夜呼_(b、)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_(2)动词的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及凯旋而纳之_(c、)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_(2)形容词作名词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答案(a、)(1)用木匣子装。订立盟约。推究。(2)向前。向东。在夜里。(b、)(1)成功的消息。(2)使兴盛;使灭亡。使收藏。(c、)(1)作乱。(2)细小的事情;有勇有谋的人物。5翻译下列句子。(1)此三者,吾遗恨也。译文:_(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译文:_(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译文:_(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译文:_答案(1)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判断句)(2)最后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被动句)(3)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告给先王。(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4)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反问句)6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答案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述事理的?答案全文通过把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第三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勖(xù)仇雠:仇人忽微:微小的事B沮(jù)逸豫:安乐仓皇:匆忙的样子C襟(jn)凯旋:胜利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D伶(lín)遗恨:留下的仇恨自然:大自然答案A解析A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此处指“微小的事”;B.沮j;C.襟jn;D.自然:理所当然。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莫能与之争D当与秦相较答案B解析B给;A、C、D均为“和”。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答:_(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答:_(3)与其所以失之者答:_(4)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答:_(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答:_(6)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答:_(7)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答:_(8)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答:_(9)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答:_(10)乱者四应,仓皇东出答:_答案(1)人事:文中指政治上的得失。今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天下:文中指政权,今指中国或世界。(3)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今为表结果的连词。(4)兄弟:文中指(订立)同盟,今指哥哥和弟弟。(5)至于:文中指以至于。今指表示另提一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6)从事:(古)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今指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7)前驱:文中指走在队伍前面,今指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8)成功:文中指大功告成,今指获得预期的结果,与失败相对。(9)意气:文中指气概。今有三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10)乱者:文中指作乱的人,今指没有秩序,没有条理。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一夫夜呼 B函梁君臣之首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答案B解析A、C、D三句中的名词“夜”“东”“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B句中的“函”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木匣子装”。5下列句子,补出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他)还矢先王,而告以(之)成功B(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以(之)成功C(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D(他)还矢(于)先王(矣),而告以(之)成功(也)答案C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的三、四两段,完成68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来。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答案C解析本:推究。7对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及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在上文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经历作了鲜明的对比之后,为照应全文的中心论点而提出的两个问题。B前一句以反问句的形式,排除、否定了“得之难失之易”这一着眼于现象、大而浮泛的说法。C后一句用“抑”字领起,目的在于使语气委婉,诱发读者深入思考;这一问句的特点是寓答案于疑问之中,即庄宗的盛衰异变、成败之迹,“皆自于人”,从而以庄宗的实例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D这两句话之后作者用了引证法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而“忧劳可以兴国”两句则揭示了全文中心论点中“人事”的内涵。答案D8课文到第三段已完成了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论证,作者为什么又写第四段,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进一步深入议论,从庄宗强弱兴亡的强烈对比中,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深刻的历史教训。B“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哪里仅仅是溺爱伶人会如此呢?这个结尾强调了庄宗提供的教训的普遍意义,任何沉溺于逸乐(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至理的行为,后果都不堪设想。C联系这篇史论的写作背景,还可以看出作者构思这一段的良苦用心在于,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体现了这是一篇有现实针对性的史论。D这一段与第三段在论述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供庄宗小看“忽微”、沉溺于逸乐的史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的力量。答案D四、语言运用13调整画线句子的语序,并做到各句子的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加)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你的耐得住寂寞决定你的忍性。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1)_句修改为:_。(2)_句修改为:_。(3)画线句子排序应为:_。答案(1)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严密(2)你的忍性决定你的耐得住寂寞或者:(1)你的豪爽干练决定你的奔放(2)你的热情奔放决定你的开朗(3)14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自选两种事物,造两个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警句。例: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篮球有时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竹每攀登一步,就作一次小结。(1)_(2)_答案(1)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2)烟花在生命的奉献中闪耀动人的光彩。第22课祭十二郎文1通假字。(1)远具时羞之奠通_,_(2)皆不幸早世通_,_(3)敛不凭其棺通_,_答案(1)“馐”美味食物(2)“逝”去逝(3)“殓”给死人穿衣入棺2古今异义词。(1)明年,丞相薨古义:_今义:_(2)志气日益微古义:_今义:_(3)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义:_今义:_(4)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古义:精神。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3)古义:过了不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4)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3一词多义。答案(1)知道/看望/减少(2)表达/使来/达到/思想情趣真实的(心意)(3)诚意,名词/如果,果真,连词/实在,确实,副词/真实(4)前往/就职上任/接近/赴任,担任/成功4词类活用。(1)将成家而致汝:_(2)强者夭而病者全乎:_(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_(4)长吾女与汝女:_(5)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_(6)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_(7)莫如西归:_答案(1)动词使动用法,“使来”的意思。(2)形容词作动词,保全。(3)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4)使动用法,使长。(5)名词作状语,在远方。(6)使动用法,使夭亡。(7)名词作状语,向西。5文言句式。(1)惟兄嫂是依。_(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_(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_(4)从嫂归葬河阳。_(5)未可以为信也。_答案(1)宾语前置句,“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惟依兄嫂”。(2)宾语前置句,应为“尤何”。(3)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4)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5)省略句,应为“未可以之为信也”。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归取其孥(nú) 形单影只(zh)不省(xn) 所怙(hù)B衔哀致诚(xián) 万乘之公相(shèn)丞相薨(hn)C其余奴婢(bì) 冀其成立(jì)兄殁南方(mò)D令守汝丧(sàn) 丧之七日(sn)辍汝而就(chuò)答案D解析“令守汝丧”应读sn。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答案C解析A“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应”解释为“应付”;D.“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B/C/D/答案C解析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4下列各句中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吾与汝俱少年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C又可冀其成立邪D而汝报无涯之戚答案D解析A“少年”古义为“年轻”,今义为“人生一年龄段”;B.“几何”古义为“多少”,今义为“几何学的简称”;C.“成立”古义为“成长立业”,今义为(组织、机构等)的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7题。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克:能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C敛不凭其棺 凭:凭借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答案C解析凭:临。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C传之非其真邪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答案D解析D为助词,的;其余三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B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C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D第二段选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特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答案D解析只是表明自己悲痛之极并非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四、语言运用12仿照下面的句子,保留加点的词,另写一句话。该如何形容韩愈呢,他堪称中华民族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答案该如何形容鲁迅呢,他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名斗士,又是革命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加点词必不可少)13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少于50字),向没有见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的内容。答案示例:这幅漫画的标题写在画的左下方,叫“乌鸦救人”。画的正中间画了一口井,井里有一个站在水里的人,井壁上有梯子。在井口的地面上有两只正衔着石子往井里投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