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共11页).doc
-
资源ID:14050319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共1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优 化 资 源 配 置 调 整 产 业 结 构实 现 工 业 经 济 新 跨 越-*县工业经济考察团赴内蒙考察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县工业经济考察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以下简称“三市”),就“资源利用与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调研考察。 一、基本经验及做法“三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契机,依托极其丰富的资源禀赋,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实现优质快速发展,刮起一股强劲的“内蒙经济风暴”。2005年,呼、包、鄂“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63.5亿元、300.03亿元、202.6亿元,增速分别达30.8%、32.4%、35.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一)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三市”具有以优质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乳业为主的畜牧资源和以辽阔草原为主的土地资源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当地政府以此为依托,提出了“资源转化、城市转型、体制转轨、产业转化”的发展思路,从而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出伊利、蒙牛、鄂尔多斯、东方希望铝业、伊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改写了牧区经济发展的历史。(1)为企业创造良好创业发展环境。一是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呼和浩特通过实施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办法和关于放开放活中小企业的规定等政策,采取“放水养鱼”,利用如意区、金川区等经济开发区作为“筑巢引凤”的良好平台,为企业提供厂房及配套设施,先后引进了台资汉鼎光电公司、TCL王牌电器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鄂尔多斯规定“投资建设煤炭大项目,开采的原煤除50%的必须就地转化成煤电或煤化项目外,其余50%的原煤可运销外省”,此举不仅使投资商可以通过外销原煤获取丰厚利润,大大削减投资风险,而且还可以引导投资商将更多精力关注于高附加值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发挥蒙西地方电网优势,大力扶持高载能产业发展。包头市政府利用其自主调配的优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设施达标的高载能企业执行长期稳定的峰谷电价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积极为东方希望铝业、华业特钢等高载能企业申请自备电厂项目的立项建设,协调企业自备电厂与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保安用电、自备电厂上网供电及销售等长期协议,实现自备电网与国网有效对接,使高载能企业不能长期稳定享受电价优惠这个多年困扰地方政府的问题得以解决。三是发挥地方铁路资源优势,努力缓解运力不足矛盾。鄂尔多斯利用境内纵横交错的煤炭运输铁路网络,不仅实现境内煤炭运输畅通无阻,还积极与国家铁道部和地方铁路局等部门协调,通过对地方铁路运输网实施技术改造,实现地方网与国网的良好对接,促进煤炭企业向东部缺煤地区源源不断输送优质煤炭,实现国家与地方的“双赢”。(2)抓住技术创新中心环节,切实提升工业经济素质。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包头市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包括财税、金融、服务等内容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扶持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和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其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鄂尔多斯伊泰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紧密合作,正在建设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煤制油项目,开始完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煤制油产业化。三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包头市鼓励企业依托专利技术和优质产品创建包钢、包铝、稀土高科等知名品牌,企业通过品牌扩张,打造产业集群核心。(3)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呼和浩特已经形成乳业、电子信息、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和纺织服装、烟草、建材等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包头市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产业特征,主动放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粗加工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生产力区域化分工布局的客观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在延伸产业链条上狠下功夫。一是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高新技术,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由过去单纯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大上项目”到目前重点强调转变增长质量的集约化。通过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为重点,巩固盐硝化工,大力发展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电、铁矿石等资源,以开放引进为主要手段,对电石、硅铁、电解铝等高载能产品进行深加工,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高载能深加工基地。(4)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打造高效的产业发展基地。“三市”科学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园区发展路子,提高产业集聚度,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构筑承接产业与资本转移平台。呼和浩特通过提高园区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引导产业有序集中,形成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良好竞争格局。包头市按照“西聚、东扩、北开、南联”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地域相连,在合理规划布局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原工业园区、石拐高载能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铝业为核心的铝业生态示范园区和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包钢产品深加工园区,形成具有一定技术集中度和产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鄂尔多斯根据自身特点和产业关联度,科学确定产业定位,整合园区,形成特色明显的棋盘井、树林召、蒙西、东胜、苏里格、准格尔等6个主导产业工业园区。(二)以循环经济为载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市”拥有丰富资源,但他们深深懂得资源不可再生。因此,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体系。包头市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实际,制订出台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将重点企业纳入循环经济考核范围,为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呼和浩特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建立节约与集约的新机制,编制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建立行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产业链。(2)加强行业监督指导。一是坚决限制和清理整顿不符合产业政策、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为引进工业重大项目腾出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资源承载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依据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坚持“有保有压、进退有序”的原则,结合实际,制订出台地方性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严格市场准入标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正确引导资源投向。三是围绕特色产业及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重点项目,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四是整合煤炭资源,合理调整市场布局,关闭不符合政策要求的煤矿,促进煤炭生产经营逐步进入有序管理、良性发展的轨道。(3)围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实施一批绿色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呼和浩特以冶金机械、医药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和耗能大户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循环型企业。包头市以典型试点示范为先导,围绕重点企业节能、节水,重点行业和区域粉煤灰、煤矸石、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施一批绿色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废物回收处置与再生的环保产业。同时还通过对冶金、稀土化工等高污染企业的审核把关,创造一批“零排放”企业。(4)充分发挥试点企业和生态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包头市充分发挥包钢、包铝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国家生态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形成园区内部物质循环产业链及企业资源循环体系,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5)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节能降耗。呼和浩特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实施总排水治理、高炉煤气全压发电、氧化铝干法净化烟气等一系列技改项目,关闭全部自焙电解槽,采用国内领先的320KA预焙阳极槽,减少能源消耗量和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实现清洁生产。(6)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调整工业布局,推动集约化发展。包头市通过能源、设备的集成和共享,实现运行的低成本、高效率,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按照“东铝西铁生态推进,北退南进工业集中”的思路,对全市工业的总体布局进行新的规划和调整,进一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工业集中度,形成东部以包铝为核心的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通过发展“铝电联营”,打造以铝业为龙头、电厂为基础的高载能、高技术、低污染、环境美的生态工业园区;西部以包钢为核心的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整合区域钢铁和稀土资源,建造循环圈,使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南部围绕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中建设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地区高载能、高污染工业项目全面退出。(7)加强废弃物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循环经济理念,包头市实施了一批中水、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程。一是先后建成4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促进工业用水再利用;二是将电厂蒸汽用于居民供热、加气混凝土的高压蒸汽养护等产业,形成煤炭发电粉煤灰制建材、电厂蒸汽用于居民供热的循环链条。(8)加强节能降耗监察,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呼和浩特综合运用法规、规划、价格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水源、矿产等重要资源。包头市加强对重点耗能行业用能管理和能耗监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以大企业为龙头,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三市”都拥有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如何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兼备,现代化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 “三市”强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使中小企业成为振兴经济的生力军。(1)打造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包头市结合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包钢、包铝、一机、二机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配套中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档次,形成集群优势,全面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通过园区带动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包头中小企业以稀土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的稀土产业集群已经显现出其产业优势,基本形成了集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等终端应用产品为主、科研开发和生产为一体、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呼和浩特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实施“集中攻坚,集聚联动”发展战略,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三是通过专业市场带动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将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头建成以“豪德招商城” 为商贸中心,形成五金、机电、家具、商贸产业集群,带动周边数千家大大小小的五金、机电、家具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发展,直接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四是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呼和浩特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产业基地、专业镇、工业园区为载体的面向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夯实各种特色产业基地的技术基础。以区域性开发中心、服务中心、检测中心等为主体,加快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五是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增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后劲。包头市大力宣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拓展投资者咨询渠道,扩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广泛吸引国际国内投资者投资。(2)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包头市从服务和协调入手,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由对中小企业管理转向服务,突出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根据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地方性实施意见,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施“12235”工作责任制,即每位市级领导引一个重点项目、帮扶两户非公有制企业、搞好两个调研、抓好三个典型、办成五件实事,从服务和协调入手,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呼和浩特通过不断完善政、银、企协调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建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银行授信投入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争取资金支持;制订奖惩考核办法,逐级签订责任状,年底考核验收。鄂尔多斯通过调控政策,鼓励企业家积极创业,想方设法引进市外、省外、境外“块状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扶持成长型、科技型、加工型、创汇型、配套型、就业型等“五类”中小企业,培育一批能够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发展我市工业经济的启示与内蒙“三市”相比,遵义同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同属资源型城市。我们虽在区位优势、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上相对较弱,资源拥有也相对不多,然而在资源配置、循环经济、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却有所启示:(一)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随后出台了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决定和“六大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业经济以两位数增长速度一路攀升。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符合我市实际,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近,市委在原“三化一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新一强”的思路。其中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其内涵,扩展其外延,适应新形势,推动新跨越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客观地说,遵义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工业结构,与内蒙“三市”极为相似,别人为什么能做大做强,遵义当然也能办到。这不但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和全市人民的艰苦奋斗。要坚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为载体,以大项目为支撑,以打造“六大基地”、“六大标志工程”和“六个百亿行业(企业)”为目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加快建成“六大标志工程”,打造“六个百亿行业(企业)”,建设“六大基地”。到“十一五”期末,能源工业装机容量达到1100万千瓦,煤炭产量3000万吨以上,能源行业销售收入100亿元;食品行业以技术改造为动力,整合酒行业,发展地方特色天然有机绿色食品,使食品行业销售收入上100亿元;铝工业行业依托本地铝土矿资源优势,推进技术改造,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原材料行业加快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化工行业实施多元发展和煤化工基地建设,销售收入达100亿元;机电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与转化、产品研发,销售收入上100亿元。培育出60户销售收入超5000万的企业,其中超亿元的达20户以上,真正形成“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特色鲜明的食品基地,矿冶结合的原材料基地,比较优势的机电基地,多元发展的化工基地以及中西结合的制药基地,实现我市工业经济新跨越。(2)资源综合利用,结构优化合理。一是坚持运用高新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路子,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煤、电、酒、食品、医药、化工、机械、原材料产业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向高标准冲刺。二是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立足省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体系,提高发电用煤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3)自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对经济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重要产业技术,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发展之路。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和市场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原材料深加工、资源再利用、生物制药、能源转化等产业,培育更多、更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重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重点扶持赤水竹桨林纸一体化工程、绥阳循环工业基地、桐梓煤化工基地等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全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整体提高。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4)优化产业布局,挖掘发展潜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通过调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东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西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工业,着力振兴原材料加工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首先是发展,其次才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五个转化”:由资源型向效益型转化,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由污染向清洁转化,由物质资本向非物质资本转化,由普通资源向再生资源转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结合遵义实际,正确处理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关系。既要有发展的目标体系,又要有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产品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标准,从而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增加值比重38%以上,能源单耗下降20%的目标。(1)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研究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延长产业链、相关产业链结、“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降低成本技术等重点环节有新突破。在技术研究和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开拓新的发展领域。(2)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十一五”期间,桐梓煤化工基地、绥阳循环重化工基地、习水二郎电厂将相继建成,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要研究如何走出一条煤电一体化的路子,即延长“纵向产业链”煤、电、焦化,煤、电、铝、磷延续发展,拓宽“横向发展幅”产业集群、聚积人口形成基地或园区,发展城市、推动区域循环经济成型,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形成区域的特色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的园区、循环经济的企业。围绕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突出建设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煤炭、医药等六大重点行业,同时,实施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项目,努力使磷渣、铝渣、铁合金渣、电石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污染物变废为宝,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调控和引导,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遵义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淘汰落后工艺、关闭“五小”、环保整治等工作,坚决取缔土法炼锌和土法炼焦,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和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的铁合金电炉、敞开式和生产能力低于万吨以下的小电石炉、20吨以下炼钢转炉等落后工艺和设备。重点推进我市钢铁、电力、有色、化工、煤炭、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调整高载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载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加快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等的生态保护,加快建设*县坪桥循环经济型新材料生态工业基地、*县桐梓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遵义循环经济型铝工业生态工业基地、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等。继续鼓励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利用粉煤灰、矿碴、炉碴等工业废渣,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践、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遵义实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三)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带动,培育中小企业产业群遵义“六大百亿产业(企业)”的提出,实际是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载体,以“六大标志工程”为支撑,必须要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入和聚集,才能真正形成“六大基地”。要结合遵义特点,选择突破口,多形式、多方式地培育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发展。(1)培育壮大重点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加快中小企业集群化进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配套服务等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挂大靠强,主动承接“六大产业集群”和大企业的辐射、转移,形成产业链,在参与集群、融入集群中发展壮大自己。突出做大做强食品、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医药、原材料等“六大基地”的中小企业经济板块,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群和重点骨干企业,形成重点骨干企业带动、梯次发展的企业群,促进中小企业总量扩张和效益提高。(2)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技术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中小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重点项目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后劲,帮助其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分工协作关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3)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配套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内资高新项目和税源型项目。同时抓好在谈、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4)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和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中小企业管理者创新管理体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品牌经营和资本运营;指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创建国家级、省级驰名商标及名牌产品,提高名牌产品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