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作业管理制度(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脚手架作业管理制度1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范围内检维修用脚手架和吊篮的搭设、验收、使用、拆除工作流程、引用标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本制度适用于*范围内检维修用脚手架和吊篮作业管理。2 引用标准Q/SY WH L4276-2011脚手架作业管理标准3 职责3.1 根据设备副主任和设备组成员负责制订和修订本制度及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3.2 脚手架作业所在单位负责所辖范围内脚手架作业具体过程安全管理和验收检查。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一般要求4.1.1所有从事脚手架和吊篮搭设的作业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从事脚手架及吊篮搭设、拆除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规定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特种工作业资格证书。作业前车间须对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确认。4.1.2脚手架作业人员健康条件应符合高处安全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以及感冒、患病期间服用含有影响精神和判断力药品的人员不得进行脚手架或吊篮作业。4.1.3脚手架及吊篮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作业前须按照作业许可管理标准的要求办理作业许可证。如涉及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专项内容还需办理其他相关专项作业许可票证。4.1.4高度超过24米的脚手架,作业单位应编制脚手架作业技术方案;高度超过50米的脚手架,应进行设计计算,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4.1.5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前由脚手架作业单位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工作安全分析)。风险评估至少应考虑到以下内容:高处作业;现场存在的电力线路、工艺管道或工艺设备;危险区域划分;作业环境;临近工作人员的相互影响;脚手架基础或邻近区域挖掘作业的影响;气候的影响。4.1.6在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提前做好防护措施,设置警戒带和警示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4.1.7脚手架搭设、拆除和在架子上进行高空作业时,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上、下脚手架时如需携带物品,须将物品放入工具袋背在身上。严禁徒手携带物品(工具、材料等)上下脚手架。脚手架上下传递物品应使用绳索或吊篮,严禁抛送传递。4.1.8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浓雾、大雪及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脚手架作业。4.1.9脚手架作业当日不能完成的,在收工前应进行检查,并采取临时性加固措施并悬挂禁用警示牌。脚手架或吊篮搭设完毕,经搭设单位、使用单位、属地车间按照附录1脚手架验收表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意见,在脚手架或吊篮显著位置悬挂绿色脚手架准用牌方可使用。脚手架或吊篮搭设不合格或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挂红色禁用牌。4.2脚手架材料和组件的基本要求4.2.1搭设脚手架的受力杆件一般应优先选用无缝钢管、成品门架,特殊条件下也可选用木杆。成品脚手架应有出厂合格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钢管优先采用48×3.5规格钢管,也可采用51×3.0或51×4.0的钢管。严禁使用变形、打有孔洞、有裂纹的钢管。特殊场合必须使用木质脚手架时,须使用无开裂、弯曲的杉木或松木做主要杆件。木杆大头直径180mm,小头直径70mm。同一脚手架不得使用材质不同、规格不同的杆件。4.2.2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质材料制作,并符合作业方案中对承载力的要求。如使用木脚手板宽度必须200mm、厚度50mm,并且两端用4mm的镀锌钢丝各箍两道。严禁使用腐蚀、破损、开裂、变形、连接紧固件变形损坏和强度不足的脚手板。竹架板不得存在散片、局部断裂、严重弯曲变形等缺陷。长期使用的脚手板应定期进行承载实验,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严重的不得使用。脚手板除了用做铺设脚手架外不可它用。4.2.3脚手架底部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两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因条件所限采用单独立杆垫板时,垫板尺寸应大于200×200mm。在泥土、沙地、设备平台进行脚手架搭设和搭设高度超过24米的脚手架时,影响对基础进行加固夯实,且必须使用垫板。4.2.4扣件应选用有生产许可证厂商的产品,使用可锻铸铁制作,且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用力矩扳手);严禁使用滑丝、局部断裂、缺损的扣件。搭设木质脚手架选用8号(4mm)镀锌铁丝,严禁重复使用。4.2.5脚手架材料和部件在入库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任何有缺陷的部件应及时修复或销毁,在销毁前应附上标签避免误用。4.3脚手架搭设和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4.3.1搭设和使用脚手架,须确保与附近的架空输电线路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06.08.010154.3.2脚手架设置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规定安装防雷装置。4.3.3下列情况不宜搭设单排脚手架:(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毫米;(2)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4)钢制储罐。4.3.4脚手架必须搭设在基础夯实、经过找平的基础上。立杆应设置底座和(或)垫板。不能用设备、管道、井盖、地沟盖板、篦子板等作为立杆的支撑基础。未经核算的设备平台、支架、支墩等不能作为脚手架的承力支点。受现场条件限制必须使用设备、管道、地沟盖板等作为受力支点时,脚手架搭设单位要提出申请并进行载荷计算,设置整体垫板,做出安全保护方案,报机动科审核后方可实施作业。4.3.5严禁使用脚手架作为起重设备的锚点。严禁将缆风绳、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电缆等设施、设备固定在施工用脚手架上。4.3.6扣件钢管式脚手架必须搭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座小于200mm,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不应大于1800mm。如因现场条件限制立杆间距大于1500mm时必须经过单独核算,但最大立杆间距应在有效安全控制范围内。高度超过6米的脚手架,立杆间距超过2000mm以上的特殊脚手架须有独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并经过主管部门审批。4.3.7脚手架必须设置供人员上下用的斜道或安全爬梯,爬梯蹬杆间距400mm。4.3.8脚手架高度超过其最小基础尺寸4倍时,须采取增加抛撑、连墙件等防倾覆的措施。脚手架高度超过8m必须设置剪刀撑、斜撑和抛撑。如果剪刀撑架杆有搭接,搭接长度须1m。4.3.9脚手架作业层必须设置护栏,上护栏的高度为1.2米。作业平台高度超过1.8m的脚手架必须设置挡脚板以防坠物伤人,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若作业层内侧距墙面距离大于200mm时,也应设置双层护栏和踢脚板。4.3.10作业层的脚手板应满铺、铺牢并进行绑扎和固定;在高温或有火星、焊渣掉落的环境使用的脚手架应采用钢质脚手板。如采用竹串片或木脚手板须采取可靠的防燃烧措施。当脚手板长度大于2m时脚手扳须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支撑工作平台的小水平杆必须放在大水平杆的上面。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并用8号(4毫米)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件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脚手板采用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3.11建筑用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脚手架上不得放置任何活动部件,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工器具等。4.3.12可移动式脚手架必须设置脚轮、斜撑、水平面交叉斜撑(平面撑)。脚轮必须有锁定装置和垫铁,以便在工作时承担脚手架重量。可移动式脚手架只允许用于平坦坚固的平面地面上。移动时严禁架上有人、载物。4.3.13拆除脚手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4.4脚手架的检查验收4.4.1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架设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脚手架检查清单(见附表1)逐项检查确认。检查确认应分阶段进行:分段搭设的脚手架,在每段搭设完成后。每搭设完1013米高度后。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脚手架搭设完应由搭设单位、使用单位、属地车间三方验收,验收内容按照附表1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脚手架检查合格交付使用前,必须在斜道或爬梯入口等醒目处悬挂绿色警示牌。4.4.2长期使用的脚手架,属地车间必须根据脚手架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周,并在准用牌背面填写检查记录。4.5 脚手架的使用4.5.1脚手架的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脚手架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等。使用者身体条件符合高处作业要求并办理相关票证后方可进行作业。4.5.2脚手架使用单位、属地车间均不得对脚手架的结构、扣件、脚手板、护栏、挡脚板进行任何改动。4.5.3脚手架使用者应通过安全爬梯或斜道上下脚手架。严禁爬出脚手架以外。4.5.4使用者只能在工作平台内作业,不得在脚手架上再次架设登高作业。4.5.5脚手架上的载荷不允许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工作载荷(脚手架平台质量载荷300kg/,含脚手板自重)。4.5.6在脚手架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还应同时执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4.5.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的下列情况时,作业技术负责人应检查脚手架,并根据检查结果设置警示牌:遇有大雨、六级以上(含六级)风后,寒冷地区解冻后;每一班次作业开始之前;作业平台上施加载荷前;脚手架改动后;每隔7天或停用超过一个月。脚手架检查可按照附录1的要求进行,并在警示牌背面填写检查记录。如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设置红色警示牌,并及时修理,确认合格后,重新设置绿色警示牌。4.6吊篮作业规定吊篮作为外墙施工用可移动式特殊作业平台,与外墙面满搭钢管脚手架相比,具有搭设速度快、节约大量脚手架材料、节省劳力、操作方便、灵活、技术经济效益较好等优点。使用中须遵守以下规定:4.6.1一般要求吊篮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40;吊篮平台在工作处阵风风速不大于10.8m/s(相当于6级风力);吊篮的制造应按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进行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和使用;吊篮出厂时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图、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说明书、产品必须有清晰醒目耐久的标牌、标牌上应写明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制造日期、出厂编号制造厂等技术文件;吊篮操作人员必须是适合于高处作业并经过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4.6.2吊篮平台的要求吊篮平台的结构应能承受2倍的均布额定载荷出厂前必须做负载试验并应检查焊缝是否开裂和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吊篮平台主要受力构件的焊缝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焊缝达到设计要求吊篮平台的底板必须有防滑措施吊篮平台与提升机构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并应经常检查吊篮平台内应设有安全带和工具的钩挂装置吊篮平台内最小通道宽度不小于400mm,底板有效面积不小于每人0.25m2吊篮平台上须装有固定式的安全扶栏靠建筑物一侧的高度不小于800mm,后侧及两边的高度不小于1100mm,扶栏应能承受1000N水平移动的集中载荷吊篮平台安全扶栏所有构件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沿吊篮平台底板四周应装有高度不小于100150mm的挡板,挡板与底板间隙不得大于5mm吊篮平台应有在建筑物表面滑动的导轮或配备缓冲装置保证吊篮平台的稳定以避免与墙面撞击吊篮平台如果装有门,其门不得向外开门吊篮平台正常运行操纵装置应安装在吊篮平台上4.6.3吊篮搭设完成后,未开始作业前进行抗倾覆计算抗倾覆系数等于配重矩比前倾力矩,其比值不得小于2,合格后附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双方签字后,方可开始进行吊篮作业。4.6.4在搭设吊篮的桁架时及使用过程中,应确保安全监护措施到位,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到位,防止破坏屋面防水层。5 检查与考核车间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执行本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