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复习大纲(共9页).doc
-
资源ID:14068084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1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复习大纲(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1年物流工程与管理概论复习大纲第一章 绪论1.物流的定义(名词解释题)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贮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2.物流的目标:5S目标(简答题)1)优质服务(service):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便宜。2)迅速及时(speed):按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送达。3)节约空间(space saving):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以充分利用空间和面积,缓解城市土地紧 缺的问题。4)规模适当(scale optimization):物流网点的优化布局,合理的物流设施规模、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5)合理库存(stock control):合理的库存策略,合理控制库存量。3.物流六要素:流体、流量、流速、流向、流程、载体(填空题)4.物流分类:(判断题)² 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第一、二、三、四、五方物流等² 按物流的范畴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三大类² 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² 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² 按物流的流向不同,可以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² 按物流活动地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² 按物流活动所属产业分类,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和第三产业物流5.物流的效应(效用):(论述题)² 时间效用;² 空间效用² 形态效用² 品种效用² 信息效用² 风险效用² 品牌效用6. 物流提供的增值服务(简答题)7.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系(简答题)第二章 物流的产生和发展1. 现代物流特点:(论述题)² 经营全球化: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竞争策略,加强核心技术;物流业务从制造业中分离有利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强核心业务能力也是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² 系统网络化:物流网络是高效物流系统的基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资源为物流网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物流网络建设是长期的任务;物流结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² 供应链的简约化: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过程中,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系统;互联网技术为供应链所有环节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生产者、最终消费者和中间经营者都能够及时地了解供应链的全部动态;由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支持,供应链中原有的多余环节将被消除,因此,供应链将变得更为紧凑;企业组织扁平化。² 企业规模化:多品种小批量、电子商务Þ规模效益;强强联合,扩大规模;等待中国物流“航母”的出现。² 服务一体化:物流系统的输出产品是服务;服务水平是衡量现代物流系统的主要指标;一体化服务;增值服务内容及其意义;扩大的增值服务使物流企业成为供应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第三章 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体系1. 物流学科体系 (论述题)(1) 物流基础学科:物流基础学科研究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普遍性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包括物流的本质与职能,物流的内容与目标,物流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等基础内容。物流基础学科具体包括:物流学原理(或物流系统论)、商品学、物流史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地理等。(2) 物流应用学科:物流应用学科研究物流运作理论和方式,它应该以物流的功能要素作为贯穿主线,并进而展开和融合。物流应用学科又可以包括功能性和支撑性两大类。具体包括:1)功能性物流应用学科:物流采购、物流运输、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营销、物流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2)支撑性物流应用学科: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和方法、物流信息、物流成本、货运代理、物流法规、物流外语等。(3) 物流专题学科:物流专题学科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物流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的需要,运用物流基本理论对特殊物流活动和特殊行业物流活动进行专门研究,它包括如奥运会物流、世博物流、危险品物流、新鲜食品物流等。2. 物流工程学科性质(判断、填空题)² 物流工程属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² 经济学属性:物流涉及到许多经济学专业,比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² 管理学属性:物流与许多管理学类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等。 ² 工学属性:它涉及到工学类的许多专业,比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² 理学属性:商品的检验、养护、鉴定、流通加工等作用环节都需要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的指导。同时,研究流体的理学属性,可以为设计、制造承载流体的载体、为用户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和指导。² 物流工程还与其他许多学科有关,比如哲学、法学等,但就物流工程整体而言,它是具有以上四种属性的新型交叉型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3. 物流工程的9大原理(判断、填空题)² 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要素集成化、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接口无缝化、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物流运作规范化、物流经营市场化和物流服务系列化。4. 物流经济学研究内容(简答题)物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特指发生在物流领域中各种经济现象所体现的经济的与社会的关系、物流经济活动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和运动规律。这些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² 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物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² 物流业的性质。物流业产业性质及行业特点、物流劳动的性质及价值创造等。² 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关系。物流业与农业、物流业与工业、物流业与商业服务业的关系等。² 物流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物流市场机制、物流市场供给、物流市场需求、物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² 物流市场与营销策略。物流市场功能与特点、物流市场竞争要素、物流市场预测与分析、物流市场营销策略等。² 物流服务与物流效率。物流服务的内涵、物流效率的内涵、物流服务与效率的关系、影响物流效率的因素分析、物流服务与技术创新等。² 物流行业与行业管理。物流行业及企业的概念、物流行业管理的内容和手段、我国物流行业管理的概况等。² 中外物流业比较。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概况、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等。5. 物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简答题)²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回答“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一理论假设是否被证实或真伪的问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物流经济现象的观察,感知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的变化。²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着重研究物流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发展,对制约物流发展社会背景、体制和制度背景进行描述和分析。历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对物流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出现泛泛而谈或研究不深入等现象。对物流经济的研究需要将历史研究方法与理论演绎结合起来,用理论方法观察、解释历史,以便于挖掘物流经济活动中的新要素、新问题、新理论。²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物流经济研究中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对国内外物流的比较,传统与现代物流的比较等等,非常普遍。²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一个具体的物流经济活动或事例,对物流经济活动的行为、物流经济政策、物流经济制度等作出详细的描述或深入剖析。6. 物流服务的5R(简答题、填空题)² 合适的产品(Right Product)² 以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² 合适的价格(Right Price)² 在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² 送到合适的地点(Right Place)7. 物流服务包含三个要素(填空题)² 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备货保证);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在客户所期望的时间内送达产品(输送保证)8. 物流服务的基本特点(填空题)² 产品的可得性、运作绩效以及服务的可靠性。9. 产品的可得性的性能指标(填空题)² 缺货频率、满足率、发出订货的完成情况。10. 运作绩效(填空题)² 运作绩效涉及根据客户的订单送付货物所需的时间。企业都可以从运作速度、持续性、灵活性以及故障的补救等几个方面来衡量运作绩效。11. 服务的可靠性(填空题)² 服务的可靠性体现了物流的综合特征。除了货物的可得性和运作绩效以外,服务的可靠性还表现为以下特征:完好无损的到货;结算准确无误;货物准确地运抵目的地;到货货物的数量完全符合订单的要求等等。另外,服务的可靠性还包括企业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向客户提供有关实际运作以及订购货物的准确信息。第四章 物流系统及其功能1.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题)²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括安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 物流系统的特征(简答题)²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²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²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²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²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²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3. 运输(transportation)(名词解释题)² 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4. 运输的地位(简答题)²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²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²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场所效用的含义是: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最大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出投入比,这就称之为“场所效用”。 ²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5. 运输方式的分类(判断、填空题)6. 合理运输的“五要素”(判断、填空题)7. 不合理运输(判断、填空题)²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我国存在主要不合理运输形式有: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8. 储存的地位与作用(简答题)² 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在物流中,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重任,物流的另一个重任,即改变“物”的时间状态是由储存来承担的。所以,在物流系统中,运输和储存是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被称做物流的两根支柱。储存具有以下功能:物资保管的功能 ;供需调节功能;价格调节功能;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9. 不合理存储形式(简答题)² 储存时间过长:储存时间从两个方面影响储存的效果, 一是经过一定的时间,被储物资可以获得“时间效用”,但是时间继续增加,效用也会出现减缓甚至降低;另一是随着储存时间增加,有形及无形损耗加大 。² 储存的数量过大:储存数量也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储存这一功能要素的效果,这两方面利弊的消涨,使储存数量有一个最佳的区域,超过这个数量区域的储存量,是不合理的储存。² 储存数量过低 :储存数量过低会严重降低储存对供应、生产、消费的保证能力。储存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由于保证能力的大幅度削弱会引起巨大损失,其损失远远超过由于减少储存量来防止库损、减少利息支出损失等带来的收益。所以,储存量过低,也是会大大损害总效果的不合理现象。² 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储存条件也从两方面影响储存这一功能要素的效果,这两方面利弊消长的结果,也决定了储存条件只能在恰当范围内,条件不足或过分,都会使储存的总效益下降,因而是不合理的。² 储存结构失衡:储存结构是所储存物资的品种、规格、花色在储存期、储存量的比例关系。10. 储存合理化的措施(简答题)² 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其实质是保证储存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达到尽量少的投入。实现储存合理化的好处是: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等,具体途径如下:² 储存物品的ABC分析;² 追求经济规模,适度集中储存;² 提高储存密度和仓容利用率;² 建立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² 采取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² 运用现代储存养护技术;² 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组合化储运方式。11. 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措施(简答题)² 防止无效装卸;² 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² 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和装卸搬运速度;² 装卸作业的机械化;² 推广组合化装卸。12. 包装(package/packaging)(名词解释题)² 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所以对包装的理解,不仅包括包装物或包装容器,还包括对物品包装的过程。13. 包装的分类(判断、填空题)² 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划分,包装可分为商业包装和运输包装。² 按包装的通用性划分,包装可分为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² 按照包装在不同层次的保护作用,包装可以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和外包装。 ² 按照包装的硬度划分,包装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² 按包装容器结构形式划分,可分为固定式包装和可拆卸折叠式包装。² 按包装容器的使用次数划分,可分为一次性包装和周转性包装。² 按包装形状分类,可分为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玻璃罐和包装瓶等。14. 包装合理化及包装合理化的途径(简答题)² 包装合理化是指一方面要考虑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降低包装成本;另一方面要在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前提下,用整体物流效益与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使包装与装卸搬运、运输、仓储等其他物流活动相协调,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² 包装合理化的途径如下:包装轻薄化;包装标准化;包装机械化;防止包装不足或包装过剩;包装绿色化;包装组合化。15. 流通加工的概念(名词解释题)²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流通加工下的定义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16. 配送的定义及其特点(简答题)² 定义:配送(Distribution)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² 配送的特点: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配送是由物流据点完成的。/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送货,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配送是以供给者送货到用户的服务性供应。/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对物资配送的要求包括数量、品种、规格、供货周期、供货时间等进行的运送。/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17. 配送的分类(判断、填空题)18.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名词解释题)² 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² 物流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流将物流活动联系起来,实现四流合一。第五章 物流应用系统1 企业物流定义(名词解释题)² 根据国标定义,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² 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2 生产物流定义(名词解释题)² 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贮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内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流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这样就构成了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所以生产物流的边界起源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贯穿生产全过程。3 区域物流的定义(名词解释题)² 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或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或一个城市的物流,它们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因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都有其区域的特点。研究各个国家的物流,找出其区别及差异所在,找出其连结点和共同因素,这是研究国际物流的重要基础。物流有共性,但不同国家有其特性。4 国际物流的概念(名词解释题)²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与消费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贸易或国际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目的,即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5 国际物流的特点(简答题)² 国际性² 复杂性² 风险性² 政府管制多² 技术含量高6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简答题)² 第三方物流企业形式多样、功能各异,对其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² 按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分类可分为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² 按是否以自有物流资产为基础提供服务分类可分为资产型物流企业和代理服务型物流企业。² 按服务对象和内容分类可分为操作型物流企业、行业型物流企业、多元化物流企业和顾客导向型物流企业。² 按主体性质分类可分为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股份制(上市)物流企业和外商独资及合资物流企业等。7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体现(论述题)² 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²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²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散价值² 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提升价值² 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第六章 物流工程技术与方法1. 设施规划与设计定义:(简答题)² 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对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规划、论证、修改和评价,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经济、安全地运行,实现各个组织制定的预期目标的一门工程学科。2.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步骤:(简答题)² 第一步是设施选址;² 第二步是进行平面布置设计;² 第三步是完善设计和分系统设计3. 影响布置设计最基本的要素(简答题)² P(Products),系统中物料的种类,包括在制品、原材料和产成品;Q(Quantity),数量,指物料在单位时间流动的量,也指物料的总量;R(Routing),路线,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流程、各工件的加工路线以及形成的物流路线;S(Service),公用设施、辅助部门及与周围环境有关的非物流部门,如维修部门、搬运设备、信息传递的设备部门等;T(Time),时间安排和时间性因素。4. 几种最常用的库存控制模型(判断、填空题)²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该模型目的是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使订货的总成本最小。² 定量订货模型(连续检查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是:连续不断地监测库存水平的变化,当库存水平降到再订货点R (Rcorder point)时,就按照领先确定好的量Q进行订货,经过一段时间L (订购周期),新订货到达,库存得到补充。定量控制系统有时又被称为再订货点系统,或连续检查控制系统。² 定期订货模型,工作原理是:按照预先规定的间隔P定期检查库存,并随即提出订货,将库存补充到目标库存量T。在这种系统中,库存水平被周期性的,而不是连续性地观测,每两次观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但是,由于需求是一个随机变量,所以两次观测之间的需求量是变化的,从而每次的订货量也是变化的。5. MRP (简答题)² 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利用生产日程总表(MPS)、零件结构表(BOM)、库存报表、已订购未交货订购单等各种相关资料,经正确计算而得出各种物料零件的变量需求,从而提出各种新订购计划或修改各种已开出订购计划的物料管理技术。第七章 物流管理1. 物流管理的定义及内容(简答题)² 定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² 内容包括:² 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运输管理² 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六大要素的管理²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2. 物流战略分类:(简答题)² 从发展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增长(发展)战略、维持(稳定)战略和收缩(撤退)战略三大类;² 按业务相关性可划分为集中经营战略和多样化经营战略;² 按管理模式可分为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与横向一体化经营战略。² 不同的类型进行组合还会产生不同的战略类型,常见的有机下几种经营战略:增长型的集中经营战略;增长型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相关与非相关多样化经营;纵向一体化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3. 物流成本结构(简答题)²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1) 固定成本: 当业务量变化时,或者至少在一给定业务量范围内,该成本趋于保持不变;(2) 可变成本: 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²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1) 直接成本: 和特定的产品相联系的成本。最明显的例子是直接人工和直接原料。(2) 间接成本: 分配了直接成本后,所有剩余的成本。² 工程成本与酌量成本:(1) 工程成本: 存在清晰的投入产出关系。换句话说,某一给定成本的收益是能够衡量出来的。(2) 酌量成本: 没有清晰的投入产出关系。第八章 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简答题)²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²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物流(logistics,主要指运输和存储)和需求(demand)四个领域。² 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2)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3) 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 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和需求管理;(5)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和制造管理、生产集成计划、跟踪和控制;(6) 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7) 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8)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2. 绿色物流的定义(名词解释)²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3.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名词解释)² 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物流培训等系统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就是第四方物流。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