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共5页).doc
-
资源ID:14069583
资源大小:14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李仕才知识梳理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反应,Al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与H2反应,F2与H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2与H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2与H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2与H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2>Cl2>Br2>I2。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不相同,可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进行判断:氧化产物的价态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2Fe3Cl22FeCl3,FeSFeS,则氧化性:Cl2S。(1)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性越强,相应单质越活泼(×)(4)难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易得电子(×)(5)NO2和NH3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产生N2()(6)含硫化合物X、Y的转化关系SNaOHXYH2O中,硫单质的化合价最低(×)(7)锌粉加入硝酸铁、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首先与硝酸铁反应置换出铁(×)(8)硝酸铜分解的产物可能是CuO、NO2、NO(×)外因对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Cu与HNO3溶液Cu与FeCl3溶液Zn与H2SO4溶液Fe与FeCl3溶液 Cl2和NaOH溶液Fe和HNO3溶液Fe和H2SO4溶液Na和O2(1)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序号,下同)。(2)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3)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_。答案(1)(2)(3)解析Fe和浓HNO3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Fe和稀HNO3反应,HNO3被还原成NO。Fe和浓H2SO4常温下钝化,加热继续反应,Fe和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Tl32Ag=Tl2Ag,AgFe2=AgFe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ATl3>Fe3>Ag BFe3>Ag>Tl3CTl>Ag>Fe2 DTl3>Ag>Fe3答案D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判断反应能否发生)(2018·延安质检)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答案A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判断B中氧化性:Cl2>I2;C中氧化性:Co2O3>Cl2;D中氧化性:Fe3>I2,这些结论与题给信息一致。对于A,由于I的还原性强于Fe2,所以Cl2应先氧化I,而不应先氧化Fe2。3(结合宏观现象判断微观变化)已知: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A解析反应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反应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项错误;实验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明其有氧化性,D项错误。4(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探究)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1)过程的目的是_。(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_。(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填“甲”“乙”或“丙”)。过程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甲有Fe3无Fe2有SO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丙有Fe3无Fe2有Fe2答案(1)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2)NaOH溶液(3)MnO24HCl(浓)MnCl2Cl22H2O(4)2MnO5SO22H2O=2Mn25SO4H(5)乙、丙解析(1)通入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是有毒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3)A中发生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4)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乙中过程B溶液中既有Fe3又有Fe2,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过程B溶液中含有SO,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二氧化硫;丙中过程B溶液中有Fe3,无Fe2,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过程B溶液中有亚铁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铁离子的氧化性大于二氧化硫。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