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试题汇编(答案解析)一透镜及其成像(共7页).doc
-
资源ID:14073095
资源大小:79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中考试题汇编(答案解析)一透镜及其成像(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考透镜及其成像汇编一 选择题1.( 衡阳)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2.(2005连云港)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D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 湖北)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最小答案:b c2(四川乐山市)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_ _(选填“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灯泡的作用是:_ 。3( 江苏扬州,第17题)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面,应该利用 透镜矫正。答案:凸 前 凹4(广州)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15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14标出物距以及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2)墙上的喜羊羊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5.( 盐城)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 (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17、凸 倒立 照相机 三、实验题1( 德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答案:(1)照相机(2)D(3)近视眼镜(4)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2( 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镜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答案(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左 缩小 照相机(3)远离3.( 枣庄)小娟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娟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 高度 (2)将蜡烛移到适当位置,改变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通过实验小娟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她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4)小娟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5)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小娟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推测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填选项序号) A8cm B15cm C.20cm D.40cm答案(1)同一水平(2)幻灯机(3)远离(4)凸(5)A4. ( 福州)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 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 像(选填“实”或“虚”) (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 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 答案:(1)11.5(2)高度 实(3)远视5.( 常德)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答案: (1)10(2)缩小(3)照相机(4)完整6.( 聊城)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答案:(1)上 (2)10 (3)缩小 照相机 远离(4)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7( 潍坊)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 、 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答案 倒立 放大 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8.( 广东)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题17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cm像的性质13015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 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9.( 连云港)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如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13015220203153045/(1) 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答案(1)正立、放大的虚像 (2)靠近 远离 (3)远离10。( 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 上(3)缩小(4) L0-2L11( 宜宾)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 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次数12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焦距/cm8.04.0答案:(1)10(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紫(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12( 上海)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L像(厘米)像距与物距之比(v/u)物距与像距之和(u+v)(厘米)160.012.00.600.2072.0250.012.50.750.2562.5330.015.01.500.5045.0418.022.53.751.2540.5516.026.75.001.6742.7614.035.07.502.5049.0根据实验需要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答案:像距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物高与像高的比值等于物距与像距的比值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距变化量u大于像距变化量v 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与物距的和(u+v)先变小后变大四.作图题1( 广东)请在题15-2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 岳阳)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3.( 孝感)(1)如图1,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4.( 淮安)(1)画出图甲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5.( 德阳)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6.( 泰州)(1)如图甲,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