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教学计划(共1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色彩基础教学计划蒋清钰 一、说明1、适用对象:图形图像设计类专业学生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图形图像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绘画色彩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表现,使画面色彩统一协调、鲜亮明快,层次丰富,并注重培养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 3、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不同形状、题材、颜色、质地、明度的景物进行组合写生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审美。4、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色彩表现能力。 难点: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培养。二、分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不同形状、题材、颜色、质地、明度的景物进行组合写生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审美。2、教学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色彩基本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色彩的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等,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当中去。 难点:掌握色彩三要素,在实际绘画中能充分利用这些原理。一、色彩的概念 色彩的形成颜色,实际上是我们所感觉到的光波,由于物体所吸收光波长短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五颜六色不同的色彩。我们所看到的是未被物体吸收的光波,即被反射出来的那部分光波。 (一)色彩的概念1、三原色 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原色,不能有其它颜色混合而成,是最纯的颜色。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出其它种色彩。 2、间色 橙色、绿色、紫色是间色。三原色种的两种等量混合而成就是间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补色 一种原色与另外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形成的间色,它们之间相互成称为补色:红色与绿色互为补色,黄色与绿色互为补色,蓝色与橙色互为补色。 4、复色 两种以上的间色或补色相互混合称为复色。 (二) 固有色与条件色1、固有色 固有色也称概念色。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成份不同,使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称为固有色。我们平常所说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就是固有色.通常情况下,固有色决定和支配着物体本身的基本色调.诸如,香蕉苹果、菠萝在受到光源和环境色彩的影响后,仍然橙黄色,红色和绿色,也就是说基本色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支配着物体的外形。可以说,固有色是认识色彩的第一根据。2、条件色 由于物体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中,物体所呈现的色彩随之发生变化。光源色、环境色、反光等都会对物体的色彩产生影响。 光源色: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它所呈现的颜色也相应发生变化。光源色就是光的颜色。物体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呈现明暗和色彩,没有光就看不到颜色,当然我们也无法观察和识别色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决不会在没有光源的条件下作画。通常我们是以日光(日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色光组合而成的反光,雨后的彩虹就是七色光的反映)作为正常识别色彩的光源,自然界中的一切色都受到这种光线的照射,吸收其中的某些光线,才显示出自己的固有色。如果物体本身不吸收任何光,及反射所有的光,那么它的固有色就是纯白色。而纯正的黑色则正是吸收了全部的光而无任何反射的缘故。又如,黄色物体受到日光照射后,便吸 收了红、橙等颜色而仅仅反射出黄色,从而使物体呈现也是如此。以上所讲的知识理论推理,而在实际中,物体本身是没有纯正固有色的,光线照射后物体也不是全反射和全吸收,只是一种持半吸收或半反射的状态,因而自然物中很难有纯正的黄红等颜色,更不存在纯正的黑白。不论颜色多么鲜艳,白得多么亮,黑得多么暗,其本身都带一定的其它色彩成分,对所有的光不会全吸收或全反射。在会中不用纯粹没有调配的颜色,这不仅是物体本身固有色的要求,同时也是与光的强弱、冷暖、距离、方向等有关系的。例如,一位穿白裙子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强烈的红光和绿光分别照射她身上时,它的衣裙已不再是白色,而成了红色和绿色。由此可见,光线与物体色彩的相互关系,只有在实验室的理想环境中,我们才能看到比较纯正的物体本色。固有色与光源色社一种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明确这一关系,对我们观察和使用色彩作画是极为重要的。 环境色 在一定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相互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环境色。它是决定物体色彩的第三因素。因为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同周围物体和环境环境发生联系,相互影响着。色彩当然也不例外,周围的环境色也一定会相互反射,相互影响。自然界中的不同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各自放射出不同的反光,它们相辉映,纷乱错杂,影响了物体本身色彩的个性。 一个物体的亮面与暗面对色光的反应是不同的,亮面反映的光源色,而暗面反映的是环境色,暗面的色彩最丰富,也最难处理与表现。因为,我们在作画过程中,对色彩的观察要仔细,既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固有色,也要充分考虑到光源色和环境对物体本身色彩的影响,切忌鼓励片面的对待某一种色彩。反光物体的暗部,受到周围环境所反射出来的光线及色彩的影响,使暗部变亮,并且在色彩上发生了变化。(三)补色关系 色彩的冷暖关系以及补色关系。人的视觉要求适度的光线的色彩,这也和人对温度的要求是一样的,太热了想凉一下,太冷了想暖一下。光线强烈刺眼,则虚弱光补充;光线暗淡虚弱,则需强光补充。色彩太暖了需要冷光补充;这种要求构成了人在视觉上的补色现象。当你长时间注目于阳光,然后在转向别的东西使,你的眼睛必然发暗而看不清其它东西。这是由于人的眼球中视觉细胞受到阳光的强光的刺激之后,对反光已经疲惫,继续另一种光线来加以补充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状态,黑和白不属色彩,是两个极色。可以说,再无色系里,黑白互为补色。又如,在白色墙面上,打出一束鲜眼的红光,当你长时间注视这束红光时,突然把这红色光束挪开,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与红色光束相似轮廓的绿色幻影。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视觉残像原理。而在色彩学中称为补色原理。因此,红与绿互为补色,还有黄与紫蓝与橙也是互为补色的。补色是有规律的,表现在色相环上,凡是直径两极的两色均为补色。这些原理为我们对色彩的观察提供了极大的提示和启发。 在了解上述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该用一颜色既画物体的受光部又画物体的背光部。要用冷暖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冷暖越鲜明,其补色关系越明显,反之亦然。初学者往往在处理画面时,对亮部一味地加白,暗部一味地加黑,忽略画面的冷暖补色关系,使画面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色彩韵味。 肯定的说,补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点已被现代摄影所证实。照片上的人如果穿的是红裙子,其胶卷底片上的裙子正好是绿色。其实彩照本身的色彩冷暖明暗也是补色,照片与底片本身表现出来的色彩冷暖、对比变化比我们的视觉感受要细腻的多,这是勿容置疑的。(四)色彩的冷暖变化 物体的色彩关系,其实就是“冷暖”关系。我们在光的帮助下,看到了物体的形状和固有色,物体受光而产生明暗,呈现立体,出现深浅不同的色彩。也是由于光而产生了环境色的相互散射和影响,各种冷暖不同的色彩相互辉映和交流。但应该指出,光源的冷暖对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光线的照射下,一般规律为:在暖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冷色相,而它的暗部呈暖色相。如果色光的冷暖不明显,就应按照两色光的强弱来区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灯泡光、火光等为暖光,中午的阳光,天光、日光灯光为冷光。为避免理解冷暖上的绝对比,还应明确:在“冷色相”的范围里,常会出现暖色相的细小部分;在暖色相的范围里,也常常呈现冷色相的细小部分,从而形成色彩冷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变化。但冷色相以冷位统治色,暖色相以暖为统治色,不能把色彩冷暖两大色系相互混淆,物体的明暗交界线上在色彩关系上市冷暖交界的边缘,而高光电的色相,是光源色的直接体现。色彩的三要素一、色相 色相就是物体色彩本身的外形。人们为了区别色彩的不同外形分别给它们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在各种色彩中,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其它色彩都不能调配出其它色彩。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也称母色或第一次色。 在三原色中,两种色彩的混合所得到的色彩为第二色,也称中间色,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色彩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是相反的,色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混合的色光越多就越亮,越接近白.太阳光就是 七色光混合而成的白色.二、明度 明度是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色彩明亮程度。同一色相,由于受某些不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明暗差别,所以不同的深浅色彩差异,称为色阶。三、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色彩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原色重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刻降低,变灰。物体本身的色彩,有纯度高低之分。四、知觉度 知觉度人们对色彩所产生的冷暖感觉的程度。人们常说的“骄阳似火”,就是人们从感觉出发,产生联想而把太阳比喻成火。倘若从色彩冷暖度上来分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太阳光一般在炎热的中午时橙色的,而它周围天空的颜色则为蓝色,两种色的对比是很明显。天空的颜色较蓝,人就觉得太阳得橙白色越暖,越觉得似火。“万绿丛中一点红”也就是人们从冷暖感觉上来讲的,绿色与红色相比,绿色显得冷,红色显得暖,在大面积的绿色中出现一点红,通过对比,这一点点暖色显得尤为突出。第二部分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粉的特性并熟练运用色彩基本知识作画。教学重点、难点:水粉的特性、运笔技巧。 学习建议:水粉画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决定他的技法中多样,因人而异,并且在不断的创造发展。在写生联系中要根据表现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而不要把他们当成不容改变的刻板公式。并且只有丰富的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它。 一、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 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1、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 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2、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二、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三、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四、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第三部分 静物的写生教学目的: 综合所学色彩理论知识,通过写生实践,熟练掌握色彩绘画技巧,把握好色彩关系,用色彩塑造对象。教学难点: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色彩关系,理解地去画,不刻意追求“像与不像”。教学内容:一、静物的取材与摆设,主要讲究以下几点:1、内容的配合2、色调的配合3、形体的配合4、质感的配合5、光(明暗)的配合二、 表现手段: 一组静物,呈现出某种特殊的美感,但如何表达呢?表现手段,作为画家与观众情感沟通的媒介,应该要有适合的选择。具有美感的对象,固然是由多方面美的因素构成,但总有突出的,强烈的或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须以客观最动人,主观感受的方面作为表现的前提。首先,要决定画面的基调、情调与表现的基本手法。作画面的效果,首先在脑海里想象出将会在画面出现的明亮或晦暗的调子,轻快泼辣或稳重深沉的笔调,强烈的对比或柔和的谐调等效果。这基本表现手法的选择,往往会成为一幅画创作的成败,格调的高低的关键。但我们必须从艺术效果的完整性这一观点去通过思考,因为只有综合了造型与色彩的各种因素,完美的表现形式才会出现并获得成功。而在表现的过程中,则要围绕表达的目的而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绝不应接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甚而在画法上可充分收国画、油画、水彩或其他画种画法,视表现对象的须要而运用湿、干平涂、准砌、单层、多层、厚画、薄画都无不可。在工具运用上可随意驱使各种笔,刀乃至手以及某些特殊画具。三、概括与夸张 自然形象绝不等于艺术形象。前者是自然的呈现后者加工凝练后的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形象不可能是纯客观地反映,它必然是自然形象的不同程度的概括与夸张。也可以说,没有概括一夸张则不核能成其为艺术形象。静物画表现对象亦毫不例外。艺术形象绝不同于客观对象。艺术形象要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念对实体进行概括与夸张,通过艺术提炼强调那些。能够反映客观对象实质的因素使之凝聚而呈现真实的美感。一切艺术想象都应该是特色鲜明而富于典型的。因此,艺术概括与夸张就必然反映出作者的审美观念与原则。从写生的角度来说,概括就是从客观景 物的可见方面,如形体、色彩、质感、空间等方面选和典型的方面的意义,而去掉重复,繁杂和非本质的加以表现。这就要凭作者对对象的理解结合着自己的想象去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概括不是简单的省略,夸张更不是肆意的窜改和编造,两者都必须保持对象的特点,譬如画一个柳条编织的果篮,可以将编织纹作为必要的概括而不比如数地画柳条,但概括的程度要以不失其肌理特点为准。倘若概括的结果,不能使观众更鲜明的感觉到果篮的肌理特点却适得其反,这就不算是概括,处理色彩也如此。一瓶白色的鲜花,所处环境会使它的色彩关系复杂话,有意识的夸张某些环境色,有可能使白花取得更丰富的色彩效果 。但如果夸张的结果使观众感到它不是白花,那就是不适宜的夸张。为了突出白花,可以对环境色彩进行弱处理,或强调花,花与环境的明度,对比关系而强调白花的明度,这在感觉上就是夸张了“白”。四、水粉画学习步骤:1、小色稿 初学时,小色稿特别锻炼眼睛的敏锐,用概括的眼光去归纳颜色,把颜色找准,用大色块将画面完成。2、水粉画写生一般步骤:水粉画要求色彩鲜明、柔润、水粉色变化显得若难以衔接,这都要求做画时不宜随便和过多的修改。而要求作画时胸有成竹、循序渐进,掌握好作画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当然更是如此。概括步骤分为以下五大阶段:(一)观察构思 (二)起稿构图(用单色淡色起稿,画出大的明暗、体面和空间关系)(三)铺大调子 对初学者而言:建议先采用从暗部、阴影画起,逐步推向中间色和亮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下面几个好出:一是画纸是白色,先画暗部比较容易掌握住大的明 暗(黑、白、灰)关系和立体感;二是先画暗部,阴影比较容易保持住轮廓位置,三是先画暗部、阴影,用色薄而透明,与亮部后面的厚实色彩形成厚薄相间,使色层富于变化,有利于形象的塑造,而且不易产生“粉”“灰”“脏”的毛病。铺大调子时最好要有一段完整的时间、颜色等工具要事先准备好,宜一鼓作气,一次铺完。铺大调子时着重色彩、多凭感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满怀激情,胆子大,放的开,不拘谨。用色稀薄一些,尽量少调白色,用大号笔大块大块的画,需要尽可能准确、生动有序画出对象的基本色调和色彩大关系。先不顾细节,放松些。铺大调子是为了下一步深入刻画做铺垫,对是否能抓住色调,色彩关系是否丰富生动关系极大,是水粉写生中很关键的一步。铺大调子,快而准,可缩短整个作画时间,画面也显得自然生动。如果发现大调子铺的不好,可以不急于进入深入刻画。注意:在已经铺好的色层很薄,不含粉质,可以在上面再铺。否则,要先洗一遍,已铺的色层,然后再重铺。 暗(黑、白、灰)关系和立体感;二是先画暗部,阴影比较容易保持住轮廓位置,三是先画暗部、阴影,用色薄而透明,与亮部后面的厚实色彩形成厚薄相间,使色层富于变化,有利于形象的塑造,而且不易产生“粉”“灰”“脏”的毛病。铺大调子时最好要有一段完整的时间、颜色等工具要事先准备好,宜一鼓作气,一次铺完。铺大调子时着重色彩、多凭感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满怀激情,胆子大,放的开,不拘谨。用色稀薄一些,尽量少调白色,用大号笔大块大块的画,需要尽可能准确、生动有序画出对象的基本色调和色彩大关系。先不顾细节,放松些。铺大调子是为了下一步深入刻画做铺垫,对是否能抓住色调,色彩关系是否丰富生动关系极大,是水粉写生中很关键的一步。铺大调子,快而准,可缩短整个作画时间,画面也显得自然生动。如果发现大调子铺的不好,可以不急于进入深入刻画。注意:在已经铺好的色层很薄,不含粉质,可以在上面再铺。否则,要先洗一遍,已铺的色层,然后再重铺。三、总体教学安排1、本学期教学周数:15周,总课时60节。2、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与时间安排;本课程为理论7课时;实践53课时;3、教学考核办法:平时40%,实践作业60%;4、教学进度表:周次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讲授实践作业合计教学方法1色彩静物临摹1728讲授、示范、实践2色彩静物写生4361040讲授、示范、实践3色彩风景临摹210312讲授、示范、实践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