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个人备注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 老子的思想主张;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3. 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面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 老子的思想主张;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自读、自我探究、合作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前美文欣赏】平和为美 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天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平和的人,执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内不见自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 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待人不严,教人勿高。宽严得宜,分寸得体。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 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授新课一、进一步审视“哲人”-老子 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后退隐,著老子延伸:老子其人据说,老子出生在一个有学问的家庭,在周朝的时候,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什么呢?就是相当于朝廷管理图书典籍的一个小官员。这个官因为官职太小,每次上朝的时候,大官都有座位,国王赐座位了,他的官太小了,就没有资格坐下来记东西,就靠着柱子去记录,所以有时候也叫他柱下史,如果你们有机会到河南鹿邑县去看一下,就会看到一个柱下史,就是这么来的。 据记载,孔子曾从山东到洛阳向老子请教过。别人问孔子对老子的印象怎么样?孔子讲:“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这就是说他对老子的评价很高,对老子非常敬佩。 老子虽然官不大,学问却非常渊博,是盛名远播的大学者。他观察到周朝将要亡了,觉得这个官不能再当下去了,他就准备退隐了。退隐的时候,要从洛阳经过函谷关。到了函谷关后,守官知道老子是很有学问的人,就说,你既然想退隐,我想请你把你的思想写下来,老子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所以就写了道德经上、下篇。从函谷关继续往西走就到了秦国。到了秦以后,就游历名山大川,最后选择了在风景秀丽的这一带隐居下来,进行考察讲学。后来,老子长寿而终。因为他是一个大学者,他给当地人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当地人非常怀念他,在他死了以后,有很多人去吊唁,吊唁的时候,很多人都痛哭流涕,非常伤心,唯独他的老朋友叫做秦佚的前往吊唁,既不痛哭也没有任何悲哀的感觉,大吼了三声走了。有人问他,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吗?为什么这样表现呢?怎么不痛哭呢?秦佚就解释,他说,我为什么要哭呢?人呀,适时而生,适时而走,这个完全合乎自然之道。这正体现老子的思想呀!我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二、老子的作品1、作品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2道德经的主要内容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主要为宇宙论、本体论; 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顺其自然的出现世界万物) 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 3、道德经的影响 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 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短短五千余字,其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道德经和儒家经典一样,被世人所推崇!三、课文讲解节选一:道可道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键词】:道;非常;名;徼【大意理解】:道,(如果)能够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解析】突破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意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老子中的“道”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能够命出名字的事物,就不是恒定的事物。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没有绝对真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认为有道理的东西,以后不一定还有道理。二、客观事物的真相是语言难以穷尽的,能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是有限的,语言难以完整描述所有的真理。这句话出自老子的第一章,带有开宗明义的作用。老子的“道”是老子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观的一个概念符号。【 深入思考】这里的“道”指的什么?有什么特点?【解析】在这里,“道”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宇宙的本体,“道”先于天地万物,至高无上,不依赖任何东西, “道”不是一个实体,难以用语言解释、描述、说明,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说明它,只能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有什么特点?(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全书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无”和“有”都是对“道”的说明,说他“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除了“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说它“有”,万事万物萌发于此。因此说:“道”生“无”,是一切存在(状态)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也可以说“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理解】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自然)作为法则。 “自然” :“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解析】突破二“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含意是什么?这表现了老子怎样的宇宙观? 在老子看来,“无”,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最原始状态;“有”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根子。“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一种哲学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节选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解释关键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解析】老子认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思考】 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 【解析】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本性萌生、发展。 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要妄为(胡作非为)。 用一句话概括老子这段话表达的思想: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不恃功而骄。【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又是包含一种矛盾的思想: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放弃思虑,抛弃知识,放弃情欲,放弃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抛弃“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好是反自然,正是最大的“不自然”。 【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使心忧伤,摆脱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不胡乱地消耗,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强力干涉,反对苛政扰民,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也有它的重要意义。节选三:绝圣弃智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理解】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 ,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原则法度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深入解析】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 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百姓、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老子以为智谋巧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延伸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抛弃知识、智慧,抛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自然就会产生“无为”治理效果。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不要扰民,顺其自然发展)不要去管它(无为),他就自然成长(有为)。【解析】突破三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提示】老子认为要想使社会风气淳厚清正,人民得到百倍的好处,必须抛弃聪明智慧、虚仁假义、伪诈贪欲,使人民重新回到单纯朴素、清心寡欲的原始状态,用“无为”的原则去管理。老子的主张显然是片面的。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的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 节选四: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这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这才称得上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理解】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什么道理? 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 。【思考】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告诫人们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强调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逐渐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卧薪尝胆”、“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补充: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理解:“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 “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 “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老子曰:“上善若水。”【理解】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节选五:小国寡民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理解】 国家小,人民少,有各式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徒。虽有车船,没有地方乘坐它;虽有武器,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喜欢习俗。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到,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思考】本章全面阐述了什么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做法是什么?总的措施是:弃用各种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船车,使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避免战争;不用文字,把事情简单化,让百姓无忧无虑,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突破五【思考】怎样评价老子这种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四、主旨归纳 节选的<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这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五、【研读探讨】1、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区别联系一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 政治上主张“礼” 孟子:主张“仁政”“王道”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区别联系二儒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 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道家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区别联系三儒家: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道家: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区别联系四儒家: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道家: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区别联系五儒家: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道家: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突破五【思考】怎样评价老子这种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区别联系六万事万物自行发生,任其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发展),而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儒家论“天道”】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 如荀子·天论篇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儒道互补在治国上的体现:汉宣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南怀瑾【思考】在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入世之态,出世之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六、 布置作业:一、 阅读、理解老子五章,并背诵、默写二、 课后练习二、三了解,练习四落实在课本上三、 完成课时小练四、 完成学习指导。(2)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2、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3)你知道孔子那些教育思想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 作家作品介绍1、孔子,名 丘 ,字仲尼 , 儒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 以礼治国 ,鼓励人们 入仕 ,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三、 自主学习检测(1)字音论语 lún饥馑 jn 曾皙 x 哂 shn 舞雩 yú 铿尔 kng 小相 xiàng 沂yí冠者 guàn 喟 kuì 俟 sì 撰zhuàn摄 shè 比及b 毋 wú 冉rn(2)、重点字义如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或者方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 纵横6、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正道,是非标准 (礼仪)。与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成8、唯求则非邦也与? 通“欤”,相当于“吗”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比2、摄乎大国之间 在3、异乎三子者之撰 跟、和4、浴乎沂,风乎舞雩 到,在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 .的样子,相当于“然”3、鼓瑟希,铿尔 铿的一声,象声词4、尔何如 你(3)、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穿着礼服 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 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走4、冠者五六人 行冠礼5、浴乎沂,风乎舞雩 吹风,乘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是非标准,正道,译作为人的道理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事,大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使.富足四、 课文梳理1、 释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陪长者闲坐) 由 点 求 赤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者自谦2、师生合作翻译课文参考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事呢”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师生合作熟悉了孔子及论语,归纳了重要文言现象,并且合作翻译了课文,这就为我们下一节课理解孔子的思想做好了准备,希望大家下去以后熟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六、 板书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陪长者闲坐) 由 点 求 赤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者自谦 时称名七、 作业布置:完成学习指导基础部分,熟读课文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儒家化民成俗,以礼治国的思想。课时重点:理解儒家化民成俗,以礼治国的思想。教学过程:一. 导入:复习导入新课二.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1、 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孔子和弟子谈话的情景2、 孔子和弟子们集中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各言其志3、再读课文,四位弟子各言了 什么“志”?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指定学生翻译各自的话并且说说孔子四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子路(仲由)志: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侧重强国性格: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冉有(求)志: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赤)志: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性格: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4、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 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曾皙(点)志: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春游图性格: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三、合作探讨:1、形象地复述曾皙的话: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2、这种生活理想的魅力在哪里?闲适、祥和、安宁、轻松愉悦儒家鼓励人们入仕,出来做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难道这和儒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是相悖离了吗?A、曾皙的回答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纯朴,生活祥和,天下太平,是“礼治”的理想结果。它与“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合。为何与点呢?太平盛世的缩影 不想做官 逍遥生活 还是在讲治国B、也可以理解为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喧嚣,深入自然,追求一种精神的清洁和灵魂的自由。四、拓展延伸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民可,使由之。论语小结: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内容。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课文围绕“志” 展开,问志,言志,评志五、能力提升:“陪长着闲坐”孔子师生的一次闲坐言志,你喜欢这样的课堂吗?说说为什么?“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循循善诱明确:“陪长着闲坐”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各抒己见。老师不摆架子,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也没有做过多的评论。平等的人格,师生相互尊重。以生为本,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模式。为何“哂”子路? 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六、小结: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七、 板书设计:问志 言志 评志八、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作业二、三、四题九、课后反思:专心-专注-专业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主备人:王 花 粉 持有人: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