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住宅类建筑设计中电气专业的重要性(共5页).doc

    • 资源ID:14093125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住宅类建筑设计中电气专业的重要性(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住宅类建筑设计中电气专业的重要性【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形式多样化以及对安全保障的要求愈来愈烈。这种高度安全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防盗、防犯方面,这是最为直观的安全,也最为人们所重视及关注。尤其是电气安全问题,更是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从供电可靠性、智能化布线及住户室内电气设计几个方面,分析当前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思路、设计方法,探讨当前新建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关键词】电气设计;可靠性;智能化布线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使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以前住宅电气设计的容量选择及布线等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就当前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提出一些新的看法。1 总体1.1强电设计 大型住宅小区独立设置10kv开闭所,每1.22.0万户设一座开闭所,建筑面积200300m2,用地面积500m2。室外总体根据小区总容量来确定变配电所的数量,具体采用型站、型站还是箱式变,需与当地供电部门征询后确定。如无特殊规定,优先采用箱变型式。变配电所具体尺寸不同的供电局会要求不同,供电部门针对具体项目会有详细的尺寸要求。一般情况下,型站有13m*9m和12.5m*7.5m两种规格,型站为15m*7.5m。欧式箱变500kva 一台,约为3.2m*2.5m,800kva一台,约为3.7m*2.5m,每组箱变通常为两台并列设置,箱变宜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侧或建筑物的背面等较隐蔽的场所,每组箱变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8m(上海市环保部门要求箱变开门一侧距住宅外墙不小于15m),距人行道边不小于1m,每两组间距不小于5m。1.2 弱电设计1.2.1 住宅小区总体应设置一个集中式弱电管理中心,集电信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前端于一处,便于统一管理与操作。中心机房宜设置在住宅小区内用户中心位置,并且应满足通信管线进出方便的要求。通常设于会所、门卫的一层,不应与变配电所等强磁场干扰源、水泵房及水池相毗邻。1.2.2 小区中心机房的使用面积为:500户以下30m2,5001000 户50m2,10002000户60m2,每增加1000 户,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宜增加10m2。1.2.3 中心机房梁下净高不应低于2.6m;外门应向外开启,宽度不宜小于1.2m,高度不宜小于2.1m;中心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 单体2.1 强电设计2.1.1 低压配电间 低层、多层住宅不设低压配电间。公共部位要考虑电业熔丝盒和电表箱的位置。100a200a的电业熔丝盒尺寸 600*500*200(宽 * 高 * 厚),底距地 2.0m。中高层(7f至9f)可根据容量来确定,条件允许时,优先设置低压配电间。高层(10f及以上)需设置低压配电间,其他单体(如会所、商场、车库等)根据需求设低压配电间。配电间的设置注意合理布局,节省建筑面积面积,便于进出线,且宜靠近楼梯间或坡道出口。配电间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及地面经常有积水等场所的下面。低压配电室的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0.150.30m,净高不应小于 2.6m,建筑横梁梁底不应小于2.3m,长度大于7m时,应设置两个出口,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门应向外开启,门宽不应小于800mm,并应大于设备宽(或深)200mm,高度不应小于2.1m,门上应装有弹簧锁。配电室应有高出所在地最高积水位0.3m的防洪措施。2.1.2 强电竖井。低、多层住宅可不设置竖井。中高层住宅宜设竖井,高层住宅应设竖井。竖井位置应便于管线敷设,隔墙厚度应能满足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不小于 150mm。2.1.3 住户配电箱。住户配电箱尽可能设置在门背后或餐厅不显眼处,尽量避免设在客厅内,住户配电箱暗装,箱底距地1.8m。2.2 弱电设计2.2.1 电信间。上海住宅设计要求住宅单体设置电信间,外地项目需与当地电信部门沟通确定是否设置电信间。2.2.2 弱电竖井。中高层住宅宜设竖井,高层住宅应设竖井。竖井位置应便于弱电各系统管线的敷设。2.2.3 信息配线箱。每户住户内设置信息配线箱,通常尺寸为400* 265* 120,可设置在分户门背后、储藏室内或客厅沙发的背后,箱底距地0.3m。3 智能化布线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无疑应满足这些功能需要。于是在小康住宅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智能住宅主要体现在通讯自动化、家庭办公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和社区服务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包括可连通公众电话网、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公用数字数据网、公用计算机互连网来完成语言、数据和图像的信息传输。家庭办公自动化包括室内及社区内internet 接口、共享办公系统,信息处理、文件处理和图像处理。住户可在家里进行电子通信联络、传递电子邮件、实现智能电话、智能传真和交互式会议等。物业管理自动化包括室内及社区内安防监控报警、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三表(水表、煤气表、电表)自动采集与传输、停车场自动管理、夜间巡更系统和出入口管理系统。安全是家居生活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火灾的发生、可燃气体泄漏,如能尽早检测及报警,可防止或减少人们经济和生命财产的损失。社区服务自动化包括网上购物、股票交易、远程医疗诊断、家庭教育、市民求助信息、网上休闲娱乐、视频点播 vod等。综上所述,智能住宅不仅应有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和娱乐性等特点,还应具有集成的音频/视频、计算功能、通讯功能、自动化及安全防范等。并通过各种独立而先进的自动化电子设备,把这些繁杂的功能集成到人们日常的家居环境之中,再由一个家庭网络连接起来,该家庭网络的基础是家居布线系统。四、国际上把安全、健康、舒适和美作为安居装潢的四大概念,同时把符合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和充分显示个性作为家居装潢三大目标。我认为,在工程实践中,伴随着不断暴露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装饰电气必将日趋成熟和发展健全;在避免二次投资造成浪费的同时,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建筑电气作专业,从无到有,由简单而复杂,发展到如今已经囊括了兼之强电和弱电在内的多个系统,并且随着以it业为龙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建筑业的应用,综合弱电项目的智能电气更是突飞猛进。目前,在我国建筑装饰领域,从理论到实践,从工程设计到安装施工,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建筑电气专业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装饰电气作为建筑电气的细化,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趋人文化。参考文献1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2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住宅类建筑设计中电气专业的重要性(共5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