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共9页).doc
-
资源ID:14109485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复习大纲(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学生物部分总复习知识点(浙教版)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 )有螺纹,( )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 )( )没有螺纹,( )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 ),且变化明显向前转,镜筒( ),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 )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 ),视野亮;光圈( ),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 ),视野亮;( ),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 ),看见的细胞数目( );高倍镜,视野( ),看见的细胞数目(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 )装片( )观察( 收镜整理(在对光时,强光用( ),光线较暗用( );调焦先粗再细)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 )、( )、目、科、( )、种,(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 )。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 ),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没有( ),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病毒:仅由( )和( )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 )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细胞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物的特点。第二节 细 胞 1、(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 )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3、细胞的基本结构:(1)( ):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 ):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4、动植物细胞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1)植物细胞有( );(2)植物细胞质中有( )和( )。5、细胞壁的作用:( )和( )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 )的场所。 液 泡:内含( )。6、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 )和( )提出了“细胞学说”。第三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其功能有:( )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特点是( ),( )。2.保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第一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1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2不同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化 肥对植物的作用缺乏时的症状( )枝叶茂盛叶片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 )发育良好,提早结果成熟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减少(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或叶弯卷( )参与酶的合成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1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部位在( )。2. 韧皮部中含有( ):输送( ),自上而下。3 .形成层:在( )部与( )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 )活动结果。无形成层的植物不能够长粗,如( )、( )等一年生植物。4.木质部:导管:运输( )、( )的由下向上运输到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通道木纤维:有( )作用,使得树木坚硬5.髓:茎中心由( )构成,有( )作用。6蒸腾作用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和促使水在体内运输的主要( );促进溶解在水在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 );可以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 ),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造成灼伤。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 )等。8光合作用的意义:完成了两大转变:(1)( )转变: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 )转变: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9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了呼吸作用。10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种子的储藏,可采取( )、( )等方法降低呼吸作用。第二节 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消化系统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消化道主要有:口腔( )食道( )( )大肠( )。消化腺主要有:( )、胃腺、( )、( )、肠腺。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场所( )消化酶蛋白质( )小肠场所( )消化酶消化酶淀粉( )( )小肠小肠消化酶( )( )+( )胆汁脂肪 二生物催化剂消化酶1特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 ),并受( )和( )等外界条件的影响。2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呼吸道包括( )、咽、喉、( )、( )。(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循环系统的组成:由( )循环系统和( )系统组成。4血管的种类动脉:与( )相连,将血液送出心脏血管,与此相适应,动脉管特点:( )静脉:与( )相连,将血液收回心脏血管,静脉管特点:(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质的场所,因此管壁最薄,管径最小,仅容红细胞逐个通过,血流慢。5.体循环:( )主动脉分支动脉除肺以外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肺循环:( )( )肺部的毛细血管( )( )。6.血液组成:( )和( )胞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 细 胞白 细 胞血 小 板血 浆特点无核,两面凹圆饼形,质中有血红蛋白有核,比红细胞大,有多种最小,无核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作用运输( )、部分( )吞噬异物,参与( )促进止血,加速( )( )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三泌尿系统和尿的排泄1泌尿系统组成:泌尿系统:( )、( )、膀胱和( )。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是尿生成的重要器官,不仅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物排出体外,并且对调节体内( )与( )和维持血液的(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血浆(肾小球)原尿(肾小囊腔)尿液(肾小管)( )的过滤作用( )重吸收作用2尿的形成(1)过程:图解如下:3尿的排出肾小管 ( ) ( ) 膀胱 ( ) 体外逐步流入四新陈代谢同 化 作 用异 化 作 用物质转变环境物质( )自身物质( )能量转变( )能量( )能量举例光合作用、消化吸收呼吸作用、排泄。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 )、向地性、( )、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植物激素有( )、赤霉素、( )等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第二节 人体神经调节 1.人体神经系统:由( ) 和( )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脑又分( )、( )和( )2.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 (1)大脑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表面有许多( )和( ),能增大大脑皮层的面积,具有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等中枢。(2)( )负责协调肌肉活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3)( )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 )的运动。(4)( )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一般受大脑控制。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它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可分( )和(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 ),它包括感受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 )。第三节 人体激素1. 激素:由( )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功能及不正常带来的疾病对比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作用分泌异常时疾病主要症状脑垂体生长激素 促肾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控制生长发育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促进性腺的发育生长激素:幼年不足:幼年过多:成年过多侏儒症巨人症指端肥大矮小,智力( )身高特长手脚指粗大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足分泌过多( )( )矮小智力低下易激动紧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加快心跳、血管扩张胰岛胰岛素加速血糖分解促进血糖( )过多过少低血糖症( )性腺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 )体温的调节:人体的体温恒定受( )和( )的调节。体温恒定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第三章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克隆技术与试管婴儿区别克隆技术-( )繁殖,1997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绵羊“( )”;试管婴儿-( )生殖。遗传与进化1、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位于( )的染色体上,而染色体由( )与( )共同组成的。DNA全称叫( ),是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的一种,它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其分子由两条螺旋状长链组成。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 ),基因决定生物体的各种性状,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 )。2、基因、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1)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 )的片断,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与特征。(2)基因工程 就是重组( )技术,按照人类的意愿实现对基因进行自如地操作、转移、重新组合基因,从而定向地创造具有新性状和新生物的技术。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3、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内因是( ),外因是( )。第四章第五章 人、健康与环境第一节 人体保健1.免疫的功能:( ),( ),( )2、免疫可分为( )和(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 )。(2)特异性免疫,人为地把菌苗、疫苗、类毒素或抗毒素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这种通过人工接种建立起来的免疫力称为( )。其主要类型有:( )免疫和( )免疫。( ):进入人体后河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外来物质。(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具有特异性。( ):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等特殊( )(免疫球蛋白)3平衡膳食。(1)营养素的分类人体所需营养素可概括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 )、( )、( )、水、和( )。(3)七大营养素的基本功能蛋白质:人体组织的形成、生长、发育、以及当作能源和提供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酶物质。糖:是人体( )的重要来源。脂肪:比糖和蛋白质更高的能量源泉,但它是人体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生物体内( )能量的物质。脂肪即可供能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 ):虽然不能被人所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4.遗传病及优生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常见遗传病:( )、( )、( )、( )、( )、( )降低遗传病发生的措施(优生优育措施):禁止( )、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第二节 健康与环境1传染病(1)传染病及特点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 )和( )两大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特点:具有( )性、( )性和( )性。(2)传染病的流行三环节( ):( )( )(3)常见传染病传染病类型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主要传播途径病例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粘膜和肺( )、空气肺结核 流感 腮腺炎 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及附属器官饮水( )甲肝 菌痢 蛔虫病饮食卫生血液传染病血液和淋巴( )疟疾 乙脑 丝虫病消灭蚊子体表传染病皮肤和体表粘膜直接间接接触血吸虫病 破伤风 狂犬病消灭钉螺性传播疾病泌尿、生殖器官性接触艾滋病 梅毒 淋病( )第三节 人类与生态环境2、生态平衡(1)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以下的特征:( )和( )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生物( )和( )保持相对稳定。平衡是一种(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 )因素和( )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 )、( ),旱灾等。人为因素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如:( )( ),等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