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河南省2008-2015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七:文言文篇(共9页).doc

    • 资源ID:14121863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2008-2015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七:文言文篇(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南省2008-2015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七:文言文篇(含答案)2008年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者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君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廪丘:地名。 养:供养之地。 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 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 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答案: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 (共2分)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2分)2009年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 声。志:记述。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 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 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 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答案:16、(1)命名(1分)(2)降职(远调、贬官)(1分)(共2分) 17、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趣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判断句,l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8、饮少辄醉年又最高(l分)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丈,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1分)(共2分) 19、与民同乐(2分)(若答“山水之乐”给l分) 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2010年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 (11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答案:17.(1)离开 (2)日光,阳光 (每小题1分,共2分) 18.(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每小题2分,共4分) 19.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2分)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1分)(共3分)2011年2011年、三、古诗文阅读(共l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 (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岚:林中雾气。箨(tuò):竹笋皮,笋壳。纨:白色的丝绢。拊(f):抚摩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答案: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2012年三、古诗文阅读 (共l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0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2>。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4>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阿:古地名(2)辟;开垦。鄄(juan):古地名。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饰诈:掩饰,欺诈。l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l)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 甚矣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 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答案: 17. (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2)受蒙蔽(意思对即可。一小题1分,共2分) 18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意思对即可。2分) 19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2分) 20.有善于进谏的谋臣。齐威王虚心纳谏。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一条1分,共4分)2013年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答案:16 C17.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共2分)18 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2分)19 山阻水隔,很难进人。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静和乐。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2014年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节选自容斋随笔)注:魏郑公:魏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来源:zzs&tep.c%o#mA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喻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远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w答案:15.D(2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8.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2015年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准备。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保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过失。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倒下。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答案:15C(2分)16(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意思对即可。“伏”1分,大意1分。共2分)17语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1分)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18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意思对即可。一条1分,共4分)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2008-2015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七:文言文篇(共9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