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就餐人员防控管理措施(共7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校食堂就餐人员防控管理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实省、市政府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的措施,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和传染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区、市、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规定,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构建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快速防范体系,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获得信息,迅速开展医疗救治、事态控制、事故调查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工作目标1.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食堂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均有健康证,有关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已上墙公示。2.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3.出现疫情症状和食物中毒事件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后,集中调度人力、物力,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救治。4.与区卫健局、市药监局密切配合,迅速调查事件情况,根据区、市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要求,统一口径,及时向上级和社会发布信息,公布救治、控制等情况。三、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防控措施1、严格设施设备维护对食堂供水等设施全面检查维护,排除假期停止再运转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2、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从疫情地区回来的人员,严格按照崇州市“两案九制”执行,经医学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恢复其工作。对从业人员集中进行一次岗前防疫知识培训,确保具备餐饮从业人员防护技能。3、严格每日岗前检查凡在食堂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采购员、库管员、厨师、洗碗工、洗菜工、传菜人员、分菜人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必须每天测量体温。从业人员有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或者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4、严格食材进货查验严格落实食品采购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在食品加工场所饲养畜禽和宠物,严禁宰杀、采购、加工野生动物,不得采购活禽进行加工制作,禽肉类食品要烧熟煮透。疫情防控期间,提倡不生产冷食类、生食类、冷加工糕点、预拌色拉等高风险品种。5、严格规范操作食品加工过程要做到“三分开、一消毒”:即生熟食品分开存放、荤素食品分开洗切、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严格餐饮具消毒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一律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交叉污染。6、严格清洗消毒和保洁每天食堂生产加工就餐场所室内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其中,食品清洁操作区一律要安装紫外线空气消毒灯,每日每餐后定期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食品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就餐区、辅助区每日每餐后要进行清洁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清洁消毒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7、严格洗手消毒和留样公共洗手消毒设施,供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消毒。每日每餐供应的每个品种必须做好留样保存和相关记录,以便于必要时检验。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及时上锁专人保存钥匙,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问专用容器内,防止样品之间污染,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五、应急管理1.学校一旦发生就餐前、中、后疫情症状,多名学生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或食物中毒症状,立即对有症状的学生进行观察、询问、隔离,以尽快了解出现症状的原因。2.出现疫情情况,立即通知领导小组隔离有疑似疫情的学生,封存剩余食品和原料,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3.有疑似疫情情况的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向市食药监报告。深入学校开展工作,局机关其余人员24小时待命,并组织24小时值班,以保证上下信息通达。六、应急处置1.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信息、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严格控制事态的发展。2.学校准备学生隔离间、口罩、工作服、发电机、储水桶、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盛放餐厨废弃物和泔水的储物桶、洗手液等物资。3.疫情期间曾外出从业人员不允许上班,上班期间从业人员有疑似疫情症状的立即隔离,疫情期间不再聘任新从业人员。4.突发疫情期间学生分班、错时、分餐,在寝室或教室用餐,一律不允许在食堂集体用餐,学校领导、班主任必须陪餐。5.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正面宣传,统一发布信息,教育师生不信谣、不传谣,稳定校园秩序和社会秩序。附件1:食堂外来人员实名登记备案表附件2:教职工健康信息监测统计表专心-专注-专业附件1:食堂外来人员实名登记备案表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事由进入时间(年/月/日/时/分)离开时间(年/月/日/时/分)证明人附件2:教职工健康信息监测统计表一、基本情况科室姓名联系电话居住地址(详细到门牌号)3月1日后有无境外接触史:(如有,接触时间):外省返崇州时间外省返崇州后的隔离地址二、每日健康状况监测记录日期体温记录(上午)体温记录(傍晚)期间是否住校上班出行方式上班出行路线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