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浅议克隆动物食品及其食品安全性(共9页).doc

    • 资源ID:14145184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议克隆动物食品及其食品安全性(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议克隆动物食品及其食品安全性 摘要:克隆动物是什么?克隆动物食品的前景如何?社会上议论纷纷,究竟可以接受克隆动物食品吗?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利害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起期待吧! 关键词: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Abstract: Whats animal cloning?How is the foreground of animal cloning food ? It is talked about in succession at world. However, can we accept the animal cloning food? What will it give us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Lets discuss and wait together.Keywords:animal Cloning food、security克隆动物和克隆动物食品:时下流行克隆:动物克隆、植物克隆。连电脑都出现Ghost克隆软件!可见克隆已经深深影响我们人类社会了!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克隆动物呢?克隆动物食品又是什么呢?克隆动物和克隆动物食品克隆动物是指不经过有性繁殖,通过对母本动物进行基因复制而得到的一模一样的另一只动物,它和母本动物就像不同时出生的双胞胎。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是1996年出生于英国的克隆羊多利,随后克隆牛、克隆猪等不断诞生。克隆动物技术可以使一些优良动物品种快速产出大量“后代”,比起传统培育和繁殖方法,采用这种技术有时间和数量上的优越性。而克隆动物食品是指通过基因技术进行复制,以后代作为来源所制造的食品。多涉及克隆的牛、羊和猪等。克隆动物的发展历程:1952年:科学家证明,他们能把细胞核从一枚青蛙卵子中取出,然后把另一个青蛙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注入这个卵子中,并让这个卵子孵化为一条蝌蚪。这种“核转换”可以把一个动物的基因注入一个卵子。这条蝌蚪就是提供了细胞核的那个胚胎细胞的克隆产物。1975年:科学家成功使用成年青蛙的体细胞细胞核代替胚胎细胞细胞核注入抽去细胞核的卵子中,孵化出了蝌蚪。1986年:首次使用胚胎细胞细胞核克隆出绵羊。1997年:“多莉”诞生,它是第一只使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绵羊。1998年:科学家使用取自同一只成年老鼠身上的细胞克隆出数代、共50多只老鼠。同年,源自同一头成年奶牛的8头克隆小牛诞生。2000年:使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猪和山羊成功。2001年:使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猫和兔子成功。克隆动物食品发展事记摘录:美国的GTC公司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用克隆转基因技术从羊奶中研制药用蛋白,直到2006年8月2日才实现第一批产品上市。2002年中国大熊猫克隆研究团队陈大元培养出第一批克隆牛,14头成功克隆的牛最后只存活下5头牛犊,第一头克隆牛在出生不久以后夭折。2003年在新疆成功的31头克隆牛,也只有12头存活。不久后,中科院一个研究小组培育的克隆牛,全部存活,这几乎是克隆实验中的“奇迹”,陈大元介绍说,这次“例外”的原因,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当中。2006年年末,英国一家农场迎来首只克隆牛后代“邓迪·帕拉蒂斯”。它的母亲是由美国一头黑白花大奶牛的耳部细胞克隆而成,父亲则是传统养殖的获奖公牛。自然而然地,邓迪继承了优秀传统每天能够产出33升牛奶,比传统养殖的奶牛多出30%40%,这就意味着多产出5万英镑的利润。2007年初在世界动物胚胎移植大会上,主办方用来招待各国科学家的第一顿晚餐就是克隆牛的肉。当时,主持人说:“当你们还在对克隆争论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克隆的牛肉放到了餐桌上。” 被誉为“克隆牛之父”的美籍华人生物学家杨向中2000年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这些克隆牛除了一部分用于研究外,还有一些牛的肉和奶在公众不知情和未经官方审批的情况下成了人们的盘中餐。有分析认为,几乎所有克隆的牛羊在被送进屠宰场之前可能已经提供了多年的奶产品,估计有超过30万公斤的肉和200万升的奶已进入了消费市场。2008年03月05日,哈尔滨成体体细胞“克隆猪”第二胎顺利剖腹产上海市郊南汇区毗邻野生动物园的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的实验牧场里,近800只羊中,100多只是体细胞克隆羊。这些羊都是来自于同一头花斑波尔羊体细胞的克隆羊。简单地说,科研人员从一只花斑波尔羊耳朵上剪下指甲大小的组织,培养成细胞,再从母羊体内获得卵子,把公羊细胞的遗传物质提取出来注入去核的卵子,培养成胚胎,放进“代孕母亲”的体内,生下了花斑羊。这就是克隆羊全部的制备过程,2006年经过DNA司法鉴定,这些花斑羊与获取耳朵体细胞的那头花斑羊,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被认定为克隆羊。对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的评估:2003年10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了一份关于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的报告草案。报告指出,源自正常、健康的克隆动物或其后代的食品肉和奶制品,同源自传统动物的类似食品相比,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危险。FDA的兽医中心是在对源自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绵羊和克隆山羊的食品进行评估后得出这一结论的。因为畸形和患有先天疾病的克隆动物并不会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因此,它们被排除在分析对象的范围之外。报告草案并没有涉及是否允许贩卖克隆动物的食物产品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06年12月28日起草并于2007年4月签署的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克隆牛、猪和山羊的肉奶制品是可以安全消费的,由于绵羊克隆的数据不充分,FDA建议绵羊克隆不要在人类食品中使用。随后,欧盟要求欧洲食品安全局出台一份科学评估报告,对动物克隆在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环境方面的潜在影响提出建议,在2007年8月前要确定克隆动物的肉和奶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2008年1月15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宣布,经过克隆的牛、猪和山羊以及它们的后代均可以安全食用,克隆牛产的奶也可安全食用。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今后来自这些克隆动物的产品可无须贴特别标签而直接进入美国食品市场。这张2003年5月7日的资料照片显示的是非洲第一头克隆牛在南非的布里茨向新闻界亮相。2008年7月24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克隆动物食品安全、动物健康与福利以及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估报告。由于缺乏相关资料,该评估只对克隆猪和牛进行科学评估,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评估结果表明,如果亲本为相关食品安全规程指定的健康动物,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肉和奶与常规繁育动物在食品安全方面并无差异。(FDA花了6年时间经过各项指标的化验和比对,认定克隆动物中所含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与普通动物制品并无两样。而且,那些经克隆食品喂养长大的实验鼠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他们在公告中宣称,经过长时间科学研究证明,并无证据显示克隆动物食品会对人类带来伤害,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肉制品可以放心食用。)评估实例及相关证明:Via Gen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丁的一家克隆公司,为科研机构提供了不少研究样本。他们用4头克隆公猪和3头普通公猪的精液让89头母猪受孕,得到404只幼崽,其中有242只是克隆猪的后代。这些幼崽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长大后被统一宰杀,并送至FDA委托的一家独立实验室进行化验。研究人员对克隆猪后代的肉进行了蛋白质构成、脂肪酸分析等全方位的检测,项目多达14036项。结果发现,这么多项指标中,只有3项与普通猪肉不同,仅1项超出了农业部规定的正常范畴。位于宾夕法尼亚的另一家大型克隆企业Cyagra也作了大量的研究。科学家对10只新生克隆幼畜、46只断奶克隆幼畜和18头成年克隆牲畜分别进行了80项血检、尿检测试。结果显示,和普通牲畜指标没有差别。79项肉质检测则表明,克隆肉制品和普通肉制品几乎一模一样。种种研究结果更加强化了FDA的判断:克隆动物如克隆牛、猪和山羊的肉和奶,可以安全食用,就像我们每天食用的食品一样安全。但克隆绵羊作为克隆技术的首要成果,仍有许多未知数,需要等待更多的论证。 FDA的结论在美国以外的一些国家也得到了共鸣。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已经公布相关报告说克隆动物的肉和奶制品是安全的。加拿大和阿根廷正在得出相似的回答。就在FDA正式公布风险评估前不久,欧盟食品安全机构(EFSA)也出台了克隆动物肉奶制品的安全草案,在官方网站上写道:“来自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品和那些传统养殖的动物制品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目前来看,克隆动物也没有给环境带来影响。”对评估的争议:欧盟的下属咨询机构“科学与新技术伦理欧洲小组”(EGE)就发出长达55页的意见书,称“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证实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并指出,在克隆食品进入欧盟市场前,必须充分考虑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保证动物福利达到世界动物健康组织标准、强化食品来源可追溯性等方面的立法。另外,EGE还建议,除了EFSA所调查的克隆猪和克隆牛品种外,最好再对其他克隆物种作进一步的研究。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欧盟委员会表示,两份报告都很重要,他们的态度将不偏不倚。欧盟健康委员会发言人马库斯·基普里安诺说:“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很慎重,所以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我们必须收集所有意见,然后根据在27个成员国内开展的调查结果来判断。”这项调查刚刚于上月25日结束,而欧委会的最终意见预计会在5月出炉。在此之前,未经全面安全评估的克隆动物肉制品投放至人类食品市场属于违法行为。在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成员玛格丽特·梅隆读完了678页的FDA风险评估草案后也提出质疑:“文中有大段的假定,数据却很少,尤其是直接跟食品消费安全相关的数据。”她还指出,绝大部分克隆动物在出生前后不久就死亡了,那些存活下来的也未必正常。FDA应该推迟批准上市,至少要先有一个监控计划,对克隆食品进行跟踪观察,以便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据FDA发言人称,风险评估草案出台后,他们已经收到了许多民众的反馈,约有30500条之多。虽然她并没有说明评论的内容是好是坏,但大部分都是反对者。美国国会曾建议推迟公布准许政策,等待进一步的科研结果。参、众两院还试图在农业法案中用更有约束力的措辞来阻止FDA对克隆食品的放行。结果,FDA还是先人一步,作出了让两院吃惊的决定。关于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的争议反对与支持并存:欧盟:最好再作进一步研究克隆动物的健康一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比起传统养殖的动物,前者更容易早衰、多病。美国消费者联合会负责食品政策的卡洛尔·弗曼觉得,FDA无视了研究中出现的负面结果,比如克隆试验中存在更多的死亡案例和畸变情况。有统计显示,大约有20%的克隆牛在出生后不能熬过24小时,另外有15%在断奶前就死亡了。尽管多利羊生下来没有出现畸形,但是它只活了6年就因肺部出现问题而死,寿命仅正常绵羊的一半。对此,FDA也承认,“目前,还不可能对克隆种畜的寿命或长期的健康问题作任何结论”,但FDA正在与其他国际科学家进行合作,准备在今后推出一些指导方针,看如何提高克隆技术以减少动物的风险。民众:还是感到不放心有人呼吁,即便克隆食品真的要上市,也最好贴上标签,以便顾客将它们同普通食品区分开来。美国食品安全中心的安德鲁·金柏利说:“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食用克隆动物的肉制品或奶制品。”让克隆食品上市,就好比“在餐桌上掀起一场卡特里娜风暴”。英国主流媒体更是毫不留情地把克隆动物称作“农场坟墓的怪胎”,把克隆食品视为“怪物食品”。去年9月,皮尤食物和生物技术项目组织作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64%的美国人对克隆食品感到不太放心。FDA也曾召开过一次听证会,当时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永远不会食用克隆食品。再加上去年美国国内频频发生食品危机事件,致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更不用说是接受新型食物了。但是FDA的科学家却坚称,克隆动物长到618个月以后,基本就和传统养殖的动物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没有必要给克隆食品贴上特殊标签,这样反而会误导消费者,向他们传递一种“区别对待”的暗示信息。目前,美国的克隆生产商一直采取“自愿约束”的方式,不让克隆牲畜的产品进入市场。虽然FDA已经放开政策,农业部仍希望克隆食品产业能够推迟产品上市的时间,至少先经过几个月的过渡期再说。对此,美国两家最大的克隆公司,Via Gen和Trans Ova Genetics宣布他们会自发地给克隆动物进行登记,将它们同普通的肉类加工制品区别开来。这两家公司已经为美国的饲养者们培育了600多头克隆动物,其中包括优质奶牛和公牛的“复制品”。他们表示接受农业部的延长监管决定,但是强调这只适用于种畜本身,用传统手段培育出来的它们的后代则可以直接上市,不受限制。公司:销售将缓步上升从支持者角度看,克隆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许多农场的“老大难”问题。许多优良品种的牲畜往往在去势、驯化后才被发掘它们的好。现在,有了克隆技术,即使没有种畜的精液,也照样能复制出优秀后代。再比如,农场主可以同时“拷贝”多头优质奶牛,以提高产奶量。而如果依靠传统繁殖,奶牛每年只能生育一次,有一半的概率还是公牛,生产效率就大不如前者了。早在2003年10月,FDA首次提到克隆动物及其后代可以安全食用,就促使几家克隆企业马上扩大了运作规模。养殖克隆牲畜的农场主和公司预计,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通过对良种牲畜进行克隆,就可以为消费者们源源不断地供应高品质的食物,比如高级的五花牛肉、美味的瘦型猪肉等,而这种优势是传统养殖手段无可比拟的。克隆公司相信,克隆动物的销售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缓步上升。供应商:目前不会接受沃尔顿还强调说,由于现在培育克隆动物的成本很高饲养一头普通食用牛的平均成本是1000美元,而一头克隆奶牛的成本则要达到1万2万美元所以主要是将它们作为种畜,被推向市场的应该是它们的后代。而科学家们也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尽管一些克隆动物身上还存在不确定的基因特质,但是它们正常交配所产下的后代是健康的。但是,反对者中除了担心食品安全,还有的是考虑到动物权益和宗教伦理问题。在一项调查中,近六成的美国人表示克隆食品会让他们觉得反胃,一想到那些动物生来就是残疾、经受痛苦,就觉得不忍心。美国人道协会指责说,畸形或易病的克隆动物都证明这项技术是极其糟糕的,FDA在克隆动物和它们代孕母亲的福利问题上没有予以足够的认识。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生物工艺部门主任格雷戈·杰弗则更加直言不讳地说:“即使这项技术是安全的,也不意味着社会就要接受它。”消费者的态度无疑是食品供应商作决定的标杆。基于广大美国消费者仍然难以接受克隆食品,食品公司的回应都极为谨慎。几家主要的食品公司,比如泰森食品(Tyson Foods),很快就发表声明说他们不会和克隆畜业签约,至少目前不会。一些大型奶制品生产商如迪安食品(Dean Foods)、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等都不打算引进克隆食品,甚至准备联合起来予以抵制,因为他们觉得公众肯定不愿意食用“多利羊排”,也不会接受咖啡杯里的克隆奶油。像达能、雀巢这样的国际巨头更是高举红牌、连连反对。至于欧洲市场,大多数奶制品生产商也不敢妄动,因为显然消费者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接受也好,争议也罢,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以克隆、转基因等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艺业将成为今后全球农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克隆动物食品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首先,并不是所有克隆动物的安全问题都搞清楚了。美药管局说,克隆的牛、猪和山羊及它们的后代均可安全食用,但对克隆绵羊等其他克隆动物,现在还不足以得出结论。欧洲食品安全局上周末公布的初步报告也只是认为,就食品安全而言,克隆动物和传统培育的动物之间“不大可能存在差异”,“克隆动物不会造成环境影响”。 其次,克隆动物食品成本高。一般情况下,一头克隆动物的售价介于1万至2万美元之间,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一些生产商之所以愿意引入克隆技术,是因为这种技术能迅速扩大同基因型的优良种群,比如,用克隆技术培育产奶量更高的奶牛。因此,进入市场的将主要是用克隆动物的后代制造的产品,而非用克隆动物本身制造的产品。专家认为,从用克隆技术培育优良动物品种到它们大批量繁殖后代,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第三,克隆动物品质并非比其母本动物更好。克隆动物与母本动物就像双胞胎,没有谁优谁劣之说,也就是说,克隆动物食品并不比母本动物食品的品质更好。这与基因工程不一样,基因工程可以通过修改、增加或删除一些基因来改变物种特性。此外,现有的克隆技术尚不完善,使得克隆动物还普遍存在发育缺陷、畸形和早衰等问题。 第四,有关行业还没有做好销售准备。美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泰森食品公司表示“还没有计划购买克隆动物”。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则发表声明说,克隆是个“相对新”的技术,目前不打算使用克隆动物。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除了生物技术企业态度积极外,美国食品生产界一直“自愿性禁止”销售克隆动物食品。美药管局透露,美农业部将召集相关单位,商讨下一步如何做。 第五,消费者需要时间适应。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与消费者的接受度不一定能画上等号。比如,部分欧洲人一直对克隆动物食品甚至转基因食品抱有怀疑态度。法国上周宣布暂停种植MON810型转基因玉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种疑虑会对美国造成一些影响,因为美国出产的6%的牛肉和16%的猪肉用于出口。 许多市场人士相信,克隆动物食品出现在商店货架上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正如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在其声明中所言,也许多数消费者现在绝不食用克隆动物的一块肉,但这些克隆动物最终肯定会成为“人类食品供应的一小部分”。克隆动物食品很快就要上餐桌?不用惊讶于科学研究的速度,当我们拿伦理、拿要克隆人的疯狂科学家和学术造假丑闻议论时,科学家们却在埋头苦干,朝着“美丽新世界”进发。“新世界”美景之一是,在克隆的基础上,所有的奶牛都是高产奶牛,羊奶与人母乳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转基因农作物刚刚出现时,很多人抵制,但现在,很多国家都能方便地买到转基因大豆油。同样,尽管克隆动物食品遭到了一些抵制,但它的出现,不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出现,时间的长久问题。人口在不断地膨胀,人对更好生活的欲望膨胀得更快,没有人真正愿意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所以人类不得不正视地球资源有限这个事实。克隆技术,是解决这个落差的方法之一。到了一定的时候,吃还是不吃,或许不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参考文献:1. 李升伟 克隆动物源食品的安全争议 世界科学科普期刊 2007-10-15 2. 广闻博见 科学大众(中学版) 科普期刊 2007-02-05 3. 克隆动物能吃吗 科学大众(小学版) 科普期刊 2007-04-01 4. 易家康 克隆技术隐含多种潜在危险 世界科学科普期刊 2001-08-30 5. 韩玉芝 关于克隆技术的理性思考 绥化学院学报科普期刊2006-06-30 6. 汪 力 动物克隆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化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科普期刊 1998-11-30 7. 陈清轩 克隆动物简介 科普期刊 2003-04-05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浅议克隆动物食品及其食品安全性(共9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