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

    • 资源ID:14161023       资源大小:239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ISO14001-2015)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可以建立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其环境绩效的要求。本标准的目的是使组织寻求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系统化的方式,提供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框架。 本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它为环境、组织本身和相关方提供了价值。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 提高环境绩效; 履行合规义务; 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大小,类型和性质,并适用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控制或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本标准不对环境绩效做具体要求。 本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地改善环境管理。它的所有要求都被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才可以声称符合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标准:无3 术语和定义 共33个术语。其中新增16个,与ISO9000相同20个。 1)相关方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 2)环境 组织运行的周围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外部存在可能从组织内廷伸到当地、区域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存在可能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3)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注2: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环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消耗): 名词动词 如:噪声排放;扬尘排放;污水排放;固废排放;电能消耗;钢材消耗。4)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变化。5)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4:风险通常以事件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与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的组合来表示。6)风险和机遇 潜在的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7)环境目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制定的目标。8)参数 对运行、管理或状况的条件或状态的可度量的表述。 9)环境绩效 与环境因素的管理有关的绩效。 注1:对于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可能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或其他准则,运用参数来测量结果。环境方针:降低噪声排放环境目标:噪声排放达标环境指标:噪声及限值(d B);昼间70dB, 夜间55dB。10) 合规义务 组织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注1:合规义务是与环境管理体系(3.1.2)相关的。注2:合规义务可能来自于强制性要求,例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或来自于自愿性承诺,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操作规程、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11) 生命周期 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注1: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12) 环境保护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13)绿色建筑 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对ISO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与培训有需求者或有疑问者的联系与沟通:胡新华,QQ,微信hxh9,竭诚互动)。【标准要求】4 组织所处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理解要点】该条款要求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个性化的体系,以尽可能达到环境管理“预期结果”的目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为环境、组织、相关方提供价值。 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三个方面:增强组织环境绩效、遵守法律法规的合规义务、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为此,组织的内外部问题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增强环境绩效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最主要的预期结果。环境绩效通常体现在:预防污染、降低污染、治理污染、节能降耗等方面。 这些方面要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活动来确定。可能需考虑包括对气候、天气(雾霾、酸雨、风沙)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水环境、土质、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状况的要求。应考虑是可以影响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组织的环境因素所影响的环境状况。遵守法律法规合规义务是对组织的基本要求。其更多体现在组织面临的外部的(国际、国家、区域、地方)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如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监管、技术、金融、自然、竞争环境等。要考虑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哪些事情,允许鼓励哪些事情,从而使组织的活动符合全社会利益并受到保护和支持。政治环境会影响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政策。环境保护的技术发展促使组织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组织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可能会遵守更严格的环境政策。 实现环境目标是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环境目标是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是环境绩效的体现,是要达到的环境保护的总目的。从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内部环境来看,作为现代化的企业保护环境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应该就其活动的范围,考虑应开展的环境管理活动,树立一个负责任的组织形象。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不同,发达程度不同,所从事的活动不同,背景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如组织内部特点和条件、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战略方向、文化、岗位职责、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工艺流程、员工的环境意识、素质、环保能力等是应考虑的内部环境。组织在分析背景环境时,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SWOT分析法、PEST分析模型等。 对组织所处环境的认识可应用于建立、实施、保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明确组织环境管理体系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从中确定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会。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上,而且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人口众多,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承载能力弱,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已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中国在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部分重要资源人均占有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 我国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水环境状况严峻、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等。 在18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 “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015.1.1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建立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机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在不断更新和颁布,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准要求】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理解要点】4.2条款明确要求组织在环境管理时,对那些与其有关的内外部相关方所明示的需求和期望有一个总体的(即高层次非细节性的)理解。组织要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环境利益相关方包括两方面:从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中获得利益,比如社区的邻居;另一类相关方会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产生影响,比如行政监管。 由于相关方环境意识提高和政府依法加强环境治理,对组织保护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 组织应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了解相关方对环境的需求和期望,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组织环境管理涉及到的相关方: 顾客; 股东、投资者; 员工; 外部供应商; 政府监管机构; 非政府环保组织; 银行; 社区邻居等。不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股东、投资者:管理影响投资收益的风险和机会; 客户、供方: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和环境利益寻求合作 员工:安全、有益健康的工作环境; 对外部供应商施加的环境保护影响; 政府:良好的合规表现、良好的环境绩效; 非政府组织:为实现NGO环境目标,寻求支持与合作; 银行出于社会责任对组织要求; 社区:可接受的环境表现,真实诚信的环境信息等。组织可通过:识别法律法规要求、网络信息、主动调查、监视相关方需求期望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需求【标准要求】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理解要点】知识的需求。 组织需建立有关的准则,评价并判定这些信息,对组织环境绩效或决策的潜在影响、利益相关方产生风险及机遇的能力、被组织决策或活动影响的能力等。一旦利益相关方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组织的决策和活动相关的环境绩效影响时,组织应充分考虑。 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不是组织必须遵守的要求,除法律法规等强制要求外,由组织决定自愿接受或采纳。标准要求组织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及适用性,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应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所能控制和影响的程度;临时场所包括重要环境因素或合规性义务的,必须包含在范围内;在交通运输活动占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组织,交通运输及沿线活动应包含在体系内。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界定一般需要考虑: 组织的行政办公区域(含组织各层次); 生产、辅助生产、生活区域; 组织单元(职能管理部门)、活动场所; 组织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 过程、产品和服务活动全生命周期。【标准要求】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和4.2获得的知识。【理解要点】该条款提出了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组织应根据4.1和4.2的要求,即组织实际情况,建立、实施、保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组织自主决定如何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一个和多个过程,包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标准一共30个条款) 组织应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各项业务活动,如设计和开发、采购、人力资源、生产、市场、销售、服务等。 组织应将组织所处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5 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领导作用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理解要点】标准对最高管理者共提出了9个方面的职责的要求。 与04版标准相比,增加了“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环境信息的内外部交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指导和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贡献的” 、“推动持续改进”、“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展示其领导作用”等要求。 这些要求中有的要亲自参加,有的可委派授权,当委派授权时要保留确保这些活动得以实施的责任。最高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负责的有关证据:理解需要应对的环境风险和业务风险: 理解对环境有益、经济有利的机会; 指导战略决策时考虑环境事项; 把握环境方针导向与战略方向一致; 指导战略目标策划考虑环境目标; 推动EMS要求融入业务过程和运行活动; 指导组织的绩效管理中考虑环境绩效; 为有关业务管理者分配EMS职责并授权; 授权提供资源(人、财、物、技术等); 推动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动建立和运行EMS、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机制;组织EMS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标准要求】5.2 环境方针 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所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与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一项或多项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和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相关的特殊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殊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d)包括履行合规性义务的承诺 ; 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组织应对所确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有一总体了解。考虑其中的合规性义务和对有关知识的需求。环境方针应: -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 -在组织内得到交流; -可为相关方获取。【理解要点】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是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宗旨和方向。其内容应满足: 方针应适合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性质,即组织的特点;反映对重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方针还应体现三个方面的承诺:履行合规性义务、保护环境、持续改进提高环境绩效。 方针应为建立目标,指标提供框架。 三个承诺中,合规性义务承诺最为重要。 方针的有关具体承诺应与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关,包括地区的环境状况。具体承诺的内容可能涉及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再循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环境修复等。举例: 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建筑;遵守法规,注重预防,追求自我超越。 坚持人文精神,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 应有对方针内涵的解释,使全体员工的理解一致,真正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 方针应形成文件的信息,易为相关方获取。向为组织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进行传达、贯彻,并定期评审其适宜性。(期望对ISO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与培训有需求者或有疑问者的联系与沟通:胡新华,QQ,微信hxh9,竭诚互动)。【标准要求】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为相关的岗位分配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为下述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 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包括环境绩效。【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得到分配规定,并沟通职责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岗位。 环境管理体系特定岗位的职责: a)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 可以指定“管理者代表”或委派给某一高层管理者或几个人共同承担。 标准没有特定的对管理者代表的要求。【标准要求】6 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6.1.1至6.1.4的要求所需的过程。 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a)4.1所提及的问题; b)4.2所提及的要求; c)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并且,应确定与环境因素(见6.1.2)、合规义务(见6.1.3)、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以: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 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潜在紧急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组织应保持: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6.1.1至6.1.4中所需过程的文件化信息,其程度应足以确信这些过程按策划实施。【理解要点】标准新增了风险管理要求,要求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时,应建立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预防负面环境事件的出现。 强调了组织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使用基于风险和机会的理念,通过考虑组织外部和内部对环境的要求,以及相关方对组织环境管理的需求和期望,来识别、确定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会。 与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的是在识别风险和机会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和合规性义务所带来的风险和机会。考虑的风险机会可能有: 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有害、有益的环境影响所带来的风险和机会;考虑合规性义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机会,如未能遵守合规性义务对组织形象声誉的损害或导致投诉;超越合规性义务对组织形象声誉的提升; 其他风险和机会(包括环境状况、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如员工环保意识环境管理能力差造成的环境问题、外部环境状况(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引起的问题、组织自身经济条件约束影响环境管理文件实施带来的问题、危险化学品带来的风险、设施设备潜在的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环境紧急情况、潜在事故等。 紧急情况是非预期的或突发的事件,需要采取特殊应对能力、资源或过程加以预防或减轻其实际或潜在后果。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有害环境影响或对组织造成其他影响。 组织在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化学品溢出、恶劣天气)时,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现场危险物品(例如:易燃液体、贮油箱、压缩气体等)的性质; 紧急情况最有可能的类型和规模; 附近设施(例如:工厂、道路、铁路线)的潜在紧急情况。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不要求组织进行正式的风险管理或文件化的风险管理过程。 组织自己确定选择用于确定风险和机会的方法。方法可涉及简单的定性过程或完整的定量评价,这取决于组织运行所处的环境。 识别出的风险是策划控制措施和确定目标输入的依据。 在识别确定风险和机会后,组织应策划控制风险和利用机会的措施,并将措施纳入环境管理体系过程。 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文件化信息要求,并确保策划的安排有效实施.【标准要求】6.1.2环境因素 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从生命周期的观点考虑,确定其活动,产品及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影响的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 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应考虑: a)变化,包括已计划的或新开发的、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采用已建立的准则确定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适当时,组织应在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注:重要环境因素可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有关的风险和机会。 (期望对ISO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与培训有需求者或有疑问者的联系与沟通:胡新华,QQ,微信hxh9,竭诚互动)。【理解要点】组织应确定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进而确定那些需要通过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 该过程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对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活动的控制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有效性是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绩效的重要依据。 标准要求: 组织应从生命周期的观点考虑,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并动态管理; 组织应建立判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确保重要环境因素确定的科学合理,有关信息在组织内进行沟通;保持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一、境因素确定,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 1.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环境因素; 2.从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各阶段的环境因素; 3.组织直接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 可从以下方面识别环境因素: 1.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2.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 3.八个方面: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与自然资源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热、辐射、振动、光能等);废物和副产品产生;空间的使用。4. 运用生命周期观点考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适用的生命周期阶段将根据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不同。 标准不要求组织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只需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 除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确定是否存在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组织确定其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其选择施加这种影响的程度。上述诸方面的考虑只是提供了识别环境因素的参考方法。对于结构简单的组织,识别的过程和需考虑的因素可能会非常简单。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表法;专家评价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水平对比法等。 保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的形成文件化的信息。部分工程环境因素排放去向环境影响时态 状态场地平整施工粉尘排放周围空间污染大气现在 正常机械噪声排放周围空间影响居民休息现在 正常机械车辆尾气排放周围空间污染大气现在 正常运输渣土遗撒市政路面污染路面现在 异常车轮携带泥土排放市政路面污染路面现在 异常机械油料消耗油料使用能源消耗现在 正常.   钢筋工程加工机械噪声排放周围空间噪声污染现在 正常设备油品泄漏土壤污染土壤现在 正常废弃钢筋头排放土壤污染土壤现在 正常焊渣排放土壤污染土壤现在 正常钢材消耗资源消耗现在 正常.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从识别出的环境因素中评价出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以确定解决环境问题的优先顺序。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有:是非判断法;专家判断法;现场调查法;水平纵向对比法(如能源消耗);多因素评分法。 组织应建立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判定的合理性、客观性。 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准则包括,例如:类型、规模、频次等,可能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准则包括,例如:规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暴露时间等。多因素打分法介绍(污染物排放与能源资源不同) 污染物(含噪声)排放环境因素打分守法(a)频次(b)范围(c)程度(d)关注度(e)超标5连续5超周社区5严重5很关注5近标3间断3周围社区3一般3一般3远标1偶然1场界内1轻微1不关注1备注:当14,或a,c,d 有一个为5时,可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能源、资源消耗环境因素打分万元产值消耗量(F)可节约的程度(G)超过行业平均水平5加强管理可见效5等于行业平均水平3改进工艺可见效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较难节约1备注:当F或G为5时,可评为重要环境因素采取专家评价法:由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讨论、研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下情况可能考虑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排放标准的情况; 2.相关方有严重投诉的; 3.多因素评分法,分值超过一定数值时; 4.影响范围大,问题严重的; 5.专家经验分析判断出来的; 6.与过去相比,趋势变严重的。组织应建立重要环境因素、以及评价和更新的文件化信息。 组织应动态管理环境因素。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更新:法律法规、工艺、产品、设备等发生了变化时。 建筑施工企业典型的环境因素有: 噪声排放:各种施工机械,电动工具,施工噪声等; 粉尘排放:土方施工,散料贮存,运输遗洒,砼搅拌等; 污水排放:施工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等;废酸液、碱液; 固废排放:施工垃圾,各类包装物,包括危险废物的排放; 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建材中甲醛苯的排放,氨气的排放等; 火灾爆炸的发生:电气焊作业,化学品仓库等; 资源,能源消耗:主要建材,能源的使用。序号重要环境因素产生的渠道控制措施1扬尘排放平整作业、土方作业、土堆等措施或准则2噪声排放机械作业、打桩、搭拆作业等措施或准则3污水排放施工、生活过程、洗车等措施或准则4固体废物排放建筑、生活、办公过程措施或准则5运输遗撒渣土、垃圾运输过程等措施或准则6油品泄漏油漆使用、设备使用等措施或准则7钢材、砼消耗施工生产过程措施或准则8水、电消耗施工生产过程措施或准则【标准要求】6.1.3 合规义务 组织应: 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c)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注: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理解要点】合规义务包括组织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须遵守的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 组织应确定合规性义务活动的管理流程,包括三个子过程:识别并获取适用的法规并及时更新、法规如何应用于环境因素、法规执行情况的评价。 识别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依据是识别的环境因素。 获取的方法可从网上下载、书店、环保部门、相关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 明确法规和其他要求适用条款,并将法规要求融合于管理活动。 注意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情况。与组织的环境因素有关的强制性法律义务包括: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权力机构的要求;国际、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许可、执照和其他特许中规定的要求;管理机构颁发的命令、规定和指令;法院或行政的裁决。其他要求: 与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达成的协议; 与公共机构和顾客达成的协议; 组织的要求; 自愿性原则和业务规范; 自愿性标志和环境承诺; 与组织的合同和协议规定的义务; 组织的或行业相关的标准。建立一份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是必要的。清单中包括:法规名称、版本、实施日期、适用的内容、对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其为合规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组织应确保将法规要求融入日常的环境管理活动,实施并监控其效果。 地方标准不能与国家标准相冲突,但必须严于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适用的有关环境法规要求 1.噪声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8、29、30条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2523-201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4.4.1-4.4.4条2.污水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4.3.1-4.3.3;5.1.11;5.1.21条; 3.粉尘排放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4.2.1-4.2.11;5.1.3;5.1.1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第四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四节扬尘污染防治第四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铺装面积,防治城市扬尘污染。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第五十条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以及建筑物拆除等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治施工扬尘污染,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向对本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备案。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第五十二条市政河道以及河道沿线、公共用地的裸露地面以及其他城镇裸露地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绿化或者透水铺装。 第五十三条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应当实施分区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扬尘污染防治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第五十一条运输和装卸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一)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二)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未对超过三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的;(三)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的;(四)使用排放检验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4.固体废弃物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6/17/40/46/48/52/55/57/58/74条;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139号令 7/9/12/13/15条;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4.2.3-4.2.6;4.3.4;4.3.5;5.1.3条;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与施工企业有关的如:油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胶片、废荧光灯管、废铅酸蓄电池、设备更新废油、设备维修废物、石棉废物、焊渣等5.油品、危险化学品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12/15/20条;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3.0.1;14.3.4;4.3.5;5.1.14;5.1.16;5.1.17条 6.火灾、爆炸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1/18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29条;7.资源、能源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1/3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2/24条;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 4.1.1-4.1.10条。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标准要求】6.1.4 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采取措施管理其: 1)重要环境因素; 2)合规义务; 3)6.1.1所识别的风险和机遇。 b)如何: 1)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7,8和9.1)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融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 运行和经营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要点(共38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