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0强基计划深度解读(共8页).docx

    • 资源ID:14162723       资源大小:821.4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强基计划深度解读(共8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强基计划深度解读5月6日,兰州大学率先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随后高校招生简章井喷式发布。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大标杆高校政策的发布,蓄势已久的强基计划政策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面对第一年施行的强基计划,报考几乎没有可参考的依据。众多家长和考生异常茫然、焦躁,强基计划究竟该不该报考?如何报?强基计划与原来的自主招生不管是在招生环节还是在后续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都有非常大的本质区别,颠覆以往所有的高校选拔考试模式。强基计划适不适合报考?按照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纲要:“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过研究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高校几乎统一口径的提到以下两点: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银牌及以上。解读: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相较自主招生有很大不同,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注重综合素质优秀。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1、高考成绩优异,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根据意见,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北京高考资讯团队汇总已公布的简章信息,高校放出专业基本在上述专业范围,其中部分高校放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以及部分工科专业。对上述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可重点关注。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北航、南大、中国科大、西北工大。基础医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大、华科、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有多少?北京高考资讯团队统计已发布简章,高校名额在30-210不等。其中,中国海大、中国农大、中央民大等校招生计划最少,仅30人;南大、西安交大、中国科大等校210人;北大、清华等校则没有公布总计划数。至于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要在报名开始后,登陆报名系统才可以查看。解读:强基计划政策第一年落地实施,招生比较慎重,招生规模不大。对比往年自主招生大部分高校计划减少,部分家长担心的强基计划挤占高考统招名额基本不会出现。强基计划如何培养?强基计划不仅聚焦拔尖人才的选拔,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以上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清华大学采用书院制,设立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日新书院五大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北京大学采用“3+X”贯通式培养,强基计划本科生将根据学校整体部署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强基计划限报要求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限报要求。统筹已发布简章信息,发现高校限报要求均为“限报1所高校 + X个专业”的方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特殊按照专业组报名,可以在专业组内选择多个专业报名。提醒:几乎100%高校都限报1所,这就要求在报考时需要综合评估考生自身成绩、兴趣专业及目标院校做出合理选择。入围规则及比例统计已发简章,高校入围规则基本一致,部分高校有特殊要求。第一类考生,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各省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入围名单。入围比例:1:3、1:4、1:5(清华、北大为代表)。部分学校对综合成绩或单科成绩有要求,如中国科大:高考改革省份,高考裸分达到特殊线上50分;江苏,一本线上40分,其他省市,一本线上100分。兰州大学:数理化生专业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满分值的80%。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高考语文成绩不低于满分值的80%。第二类考生,要求具有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同时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殊批次线。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第一类考生招生名额。综合成绩测算根据意见,强基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统计已公布的招生简章,虽然计算公式五花八门,但比例基本一致,除南开大学按照高考成绩90%+校测10%测算外,其余高校均为高考成绩85%+校测15%的比例。各校折算分数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按照100分折算;北航、北理、武大等校按照750分折算;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大连理工等校按照1000分折算。校考模式高校强基计划校考模式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也包括实操测试、专业考察等个性化考核。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一般在面试阶段参考,综合评分。只考面试的高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华东师大、天大、中山大学等。解读:考生可参照高校往年自主招生、综合评价考试进行备考。在高考分数区分度不高的情况下,校考笔试、面试难度都不会低,对于没有竞赛基础的学生而言,可以重点关注只考面试或笔试成绩占比较低的高校。独家建议分析针对高三家长和考生建议:建议能报名的一定报名参加。强基计划作为一种新兴的选拔形式,汇集高校优势师资力量,本硕博衔接培养。种种利好政策,对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多一次进入名校的机会,无疑是锦上添花。报考策略建议以稳为主。一方面,强基计划第一年试点,定位优中选优;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考生成绩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热门大校、专业谨慎评估报考。避免扎堆,造成过冷、过热的不均衡现象。有竞赛学习经历并取得一定奖项的考生,在校考中有一定优势,可尝试多参与。针对低年级建议:关注政策走向,提前了解高校招生政策。近几年,高校招生政策一直处在改革调整状态,如提前不做关注和研究,很容易出现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的情况。一旦准备不足,都会对考生的报考带来直接影响。提前高中生生涯规划更加重要。强基计划以基础学科为主,且限报1所,要求考生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考生需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提前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选拔路径要求,因此生涯规划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刻不容缓!确定报考强基的考生,竞赛是否还有必要学?在考生确实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学习竞赛。竞赛、综合成绩仍须双管齐下。不管政策怎么调整,选拔的核心不会变。北京高考资讯团队提醒,不管是以前的自主招生还是现有的强基计划,优秀考生的路径永远是综合、竞赛两条路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今年是强基计划第一年实施,招生条件、名额方面相对比较谨慎,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优化,未来会有更适合大众的举措,让我们拭目以待。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强基计划深度解读(共8页).docx)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