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网络参考资料.pdf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3、心理过程划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4、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想象和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5、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6、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8、易变的反射, 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心理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9、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10、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雄辩述原理 ,英国培根于 1623 年发表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伦 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 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并提出了班级授课制。12、怎样学习教育学: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4.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1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注意。14、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15、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开端。16、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17、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1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19、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20、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21、观察是有目的、 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22、教育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2,教育人的发展功能。23,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 ;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2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 2,民主性; 3,科学性; 4,革新性。2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产生于1902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但未全面实施; 1904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guimao 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2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首次规定了六三三分段。27、学校文化从形式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28、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群体、 社会道德和大众传媒。29、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环节包括:识记、保持、回忆) 30、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31、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客观事物的形象。32、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5 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33、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34、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长期性。35、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1,爱岗敬业; 2,热爱学生; 3,严谨治学; 4,团结协作; 5,为人师表。36、现代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37、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3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39、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40、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41、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好坏的指标: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批判性。42、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43、教育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4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3,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45、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4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47、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48、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客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行动是不可分的,意志总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49、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客服困难相联系。50、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4,坚持性。51、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 52、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53、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54、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1,直接的德育课教学; 2,其他各科教学;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55、德育实施的方法: 1,说服教育;2,情感陶冶; 3,榜样示范; 4,实际锻炼;5,奖励与惩罚。56、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57、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58、体育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小学应占16%-20%,中学占 20%-30%。) 59、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1,教学卫生保健; 2,个人卫生保健; 3,环境卫生保健; 4,合理的作息制度。60、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61、美育的功能: 1,美育的直接功能; 2,美育的间接功能; 3,美育的超越性功能。62、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量;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63、美育的类型: 1,艺术美育; 2,自然美育; 3,社会美育; 4,教育美育。64、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65、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集中心理学方法:说理法、仿效法、强化法。66、几种不同的课程观: 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3,课程是活动。67、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68、课程的一般结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教科书。69、课程的实施可以理解为教学。70、在小学课程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让学生全面求发展的基础;2, 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 ;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1、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72、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 1,教师的主导性; 2,学生的全员性; 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73、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1,规范; 2,心理相容; 3,舆论; 4凝聚力。74、 个性是指个性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75、个性的特性: 1,稳定性; 2,整体性; 3,社会性; 4,个别性76、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的心理系统。77、需要是个体在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集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7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说,他将需要分为五个需要层次:1,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79、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对象性; 2,需要的紧张性; 3,需要的动力性; 4,需要的周期性。80、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81、增强学习兴趣的心理训练:1,培养学习的自信心;2,利用暗示训练; 3,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4,假装对学习有兴趣。82、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事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83、在我国小学教育的目的与整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84、小学阶段,教学任务主要概括为: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85、教学活动的本质: 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86、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 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87、教学模式的种类: 1,师生系统的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3,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88、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 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础要求。89、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9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91、班级授课制的特征:班、课、时。92、课的一般结构: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 3,讲授新知识; 4,巩固新知识; 5,布置作业。93、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9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实验法; 5,实习作业法; 6,练习法; 7,参观法。95、教学方法的改革: 1,发现法; 2,探究 -研讨法;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4,暗示教学法; 5,非指导性教学法。96、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97、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1,备课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2,上课;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4,课外辅导。98、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99、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1,自我认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监控。100、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2、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 3、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 10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102、能力的个别差异: 1,完成水平差异; 2,能力类型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103、儿童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3,知识与技能训练。104、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05、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对气质的分类认为个体内有四种体液:1,胆汁质;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是由于黄胆汁过多。2、多血质:热情、活泼好动,是由于血液过多。 3、抑郁质:敏感、抑郁,是由于黑胆汁过多。4,粘液质:冷静、沉稳,是由于粘液过多。106、粘液质的学生比较稳定、踏实、有耐心,但不过活泼,比较固执、迟缓。抑郁质的学生细致、谨慎、多思多想,但怯懦、孤僻、易退缩。多血质的学生显得活泼开亮、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胆汁质的学生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有些粗心、莽撞和刚愎自用。10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08、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109、气质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不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110、良好人格的培养; 1,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2,格局学生的人格特点因材施教; 3,利用集体作用培养良好的人格;4,完善自己的人格,从小事做起。111、儿童心里发展的特性: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112、课外活动最初是指由学校组织学生在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形式以外进行的教育活动。113、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参与; 2,自主活动; 3,形式多样; 4,内容开放。114、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15、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体活动; 4,课外阅读活动; 5,游戏活动; 6,社会活动; 7,主题活动。11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个人活动; 2,小组活动; 3,群众性活动。117、教师在指导具体课外活动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118、班级一般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119、班级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行政性、同一性和独立性。120、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工作的教师。121、班主任的职能: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养者;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 者;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122、班集体是指由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123、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1,目标性; 2,组织性; 3,纪律性; 4,民主性。124、班集体的功能: 1,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2,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是教育的主体。12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126、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 1,确立目标; 2,建立班委会;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127、少先队的性质: 1,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2,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服务性与自主性的统一。128、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儿童,献身事业;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勤奋学习,精通业务;4,潜心研究,勇于创新。129、咨询的原则: 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130、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过程:1,需求分析; 2,课程准备; 3,授课; 4,课程评价。131、严格来说,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132、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侠义之分。测验回答了“某个人做的怎么样”的问题,包含了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评判。133、考试,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如期中、期末考试。134、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135、测验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诊断功能; 3,区分和选拔功能; 4,评定功能。136、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 分组。 ;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如单元测验。 ;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 ;总结性测验用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以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137、良好测验的标准: 1,实用性; 2,信度; 3,效度; 4,难度; 5,区分度。138、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139、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40、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法规: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 2002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141、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1,学校与政府; 2,学校与社会; 3,学校与教师;4,学校与学生。142、教育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一种认真、系统、持续的探究活动。143、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课题; 2,查阅文献; 3,设计方案; 4,搜集和分析数据; 5,形成结论。144、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实验法; ,5 行动研究法。145、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表述简洁; 2,观点准确; 3,突出创新146、研究报告的结构: 1,题目; 2,序言;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5,结果和讨论147、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动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 5,有效性原则。148、怎样上好一节课: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149、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15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151、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基本发展阶段。152、根据知识本文的课程观,课程的内容就是知识。153、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类课程标准、教科书中。154、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殷周时期。155、在考试结果的量化时,常用的积分方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156、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理论。157、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有志者事竟成共勉的话心态决定一切:播种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三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一次成功不等于永远胜利;一次挫折也不等于永远失败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拯救我的人是我自己我决定对我自己的生命负全部的责任我决不为失败找借口,我只为成功找方法我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生来就是生活的强者,我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质. 我决心用我一生的热情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已经准备好了,从今天开始 ,不找任何借口 ,坚持决不中断. 从来年少,一直轻狂。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怀古而观今,三思而后行人的思想有多深,人就会走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不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除了放弃尝试以外没有失败!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哈佛大学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人得意时淡然 , 失意时泰然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就在这儿,一定要成功!苦心人天不负 , 卧薪尝胆 , 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川终属楚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学会如何停下来的人,才懂加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美丑让信念坚持下去,梦想就会实现。大学生创业杂志追梦让昨天的都过去吧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