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考试科学考试试题(三)(共25页).doc
-
资源ID:14192608
资源大小:87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考试科学考试试题(三)(共2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年杭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仿真试卷(三)科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如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第1题图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5C元素符号为Se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命题考向:考查元素。解析:由图可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为34。2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l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2HClNaClO=NaClH2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洁厕灵不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NaClO是氧化物命题考向:考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价、氧化物。解析: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反应生成了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洁厕灵中含有盐酸,盐酸会与铁反应,所以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洁厕灵。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3下列关于酗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长时间酗酒会对肝脏造成直接伤害B毒害人体的部分组织、器官和系统C能够缓解疲劳,促进消化D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命题考向:考查人体健康。解析:长时间酗酒会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本化肥含有钾元素,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粗壮B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提供无氧环境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表明植物生长需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D含羞草受到碰触会做出运动,这种运动是其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命题考向:考查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无氧呼吸、根的作用、植物的感应性。解析:植物的根只能通过根毛细胞在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水分,有机物由自身光合作用合成。5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D)A一部普通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1300gB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期间室外气温约为50C考试用的2B铅笔长度约为40cmD初中生的步行速度大约为1.2m/s命题考向:考查科学量的估测。解析:一部普通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300g。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为6月中旬,室外气温约为30。考试用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6如图表示桃花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D)第6题图A甲图中a过程表示受精B结构1和2共同组成雌蕊C胚珠内的卵细胞数量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D9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命题考向:考查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解析:图中a过程表示传粉、1是花药、2是花丝、3是柱头、4是花柱、5是子房、6是胚珠、7是花粉管、8是卵细胞、9是胚。1和2共同组成雄蕊,3、4和5共同组成雌蕊。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72018年第32届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预防接种,守护生命。免疫功能正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护伞。下列关于免疫和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C学校让感冒的学生回家休息并接受治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正常的握手并不会感染艾滋命题考向:考查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解析: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是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是第二道防线。感冒的同学属于传染源,学校让感冒的学生回家休息并接受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8小刚同学欲使用显微镜判断某临时装片取材于动物还是植物,则(B)A对光时选用最小光圈和低倍物镜B若发现细胞中有叶绿体,该装片一定取材于植物C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D若发现细胞有流动现象,应用滴管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命题考向: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结构。解析: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使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细胞流动实际是由于细胞外的液体过多,应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9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B)A太阳是一颗行星B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C元宵节(正月十五)的月相是上弦月D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岩石圈三层命题考向:考查太阳的概况、地球自转、月相、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解析:太阳是恒星。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月相应是满月。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10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第10题图A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C甲和乙两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命题考向: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解析:丙装置可防止液体倒吸。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已经对尾气进行了处理。在甲处,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乙处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甲处,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乙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11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金属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第11题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电源左端为负极B向右定向移动C.向左定向移动D电源内电流向右流动命题考向:考查电荷、电流。解析:由图可知,电流的方向向右,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因此图中原子核不移动,电子向左定向移动。电源内的电流流动方向为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源内电流向左流动。1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B)A在家中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避震B当地震发生时,宜乘电梯迅速离开C当寒潮入侵时,应及时增添衣服D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命题考向:考查防震减灾能力。解析:当地震发生时,绝不能坐电梯离开,避免被困在电梯里。13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第13题图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B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C甲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不变,乙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降低D两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命题考向: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50mL至乙,转移后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向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则最终甲、乙两烧杯溶质质量相等,甲溶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溶液,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温度没有变化,所以甲、乙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两杯溶液中都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14如图所示是踢足球运动中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第14题图A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是不变的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命题考向:考查动能和势能、平衡力、惯性、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高度发生了变化,所以足球的重力势能是变化的。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5如图为小明同学在课堂上绕制的电磁铁,制好后发现该电磁铁只能吸引一枚曲别针,他想用该电磁铁吸引更多的曲别针,则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C)第15题图A换用电压更高的电源B增加线圈的匝数C对调电源的正负极的接线位置D调节滑动变阻器,增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命题考向:考查电磁铁。解析:增大电磁铁的磁性的方法有:增加线圈匝数;增大通过线圈的电流。16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的是(B)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C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大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命题考向:考查酸的性质。解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是酸的通性。17如图所示,用一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假设电动机的电源电压恒为220V,线圈电阻为10,不考虑电动机各处摩擦。当电动机将400kg重物匀速提升10m的过程中,电动机电路中的电流为2A,电动机的轴对绳的拉力F1600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第17题图A电动机做的有用功是40000JB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是40WC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是110s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命题考向:考查滑轮组、功率的计算、能量转化。解析: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效承重的绳子的段数n3,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Ghmgh400kg×10N/kg×10m40000J。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P热I2R(2A)2×1040W。电动机消耗电能的功率PUI220V×2A440W,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机械PP热440W40W400W。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用来提升物体,则W机械P机械tFsFnh,所以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t120s。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和线圈的内能。182019年是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我国海军建设发展迅速,海上航母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队形,而不采用“并排”队形。图中现象所揭示的原理能解释航母编队不采用“并排”队形的原因的是(D)第18题图A用吸管吸饮料B盆景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C覆杯实验D向两纸片中间吹气命题考向:考查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析: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则舰艇内侧水的压强小于舰艇外侧水的压强,水的压强差使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A项,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B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流出来,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流出来。C项,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项,两纸片向中间靠拢是因为纸片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19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D)第19题图A向固体a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实验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B溶液B中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CX可能是Na2SO4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命题考向:考查物质的鉴别、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由题意可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屑,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亚铁,过滤时得到的固体a中应含有铁和铜,所以向固体a加过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含氯化亚铁)。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钠时,硝酸亚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沉淀(沉淀b)和硝酸钠,溶液B中含有硝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为了回收溶液B中的钡离子,应加入硫酸钠、碳酸钠等。若回收到的6.4g固体a中只含有铜,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而加入的铁屑是过量的,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要使反应后铁和铜的混合物质量仍达到6.4g,就需要使铁屑质量大于5.6g。20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叫做“模型法”。在我们学习科学中还用到相同研究方法的是(B)A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C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D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可以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分子的运动命题考向:考查科学方法。解析:A项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项采用了模型法。C项采用了等效替换法。D项采用了转换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4分)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1)粽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糯米所含的淀粉主要来自糯稻种子中的_胚乳_(填结构名称)。(2)龙舟赛中,当队员们奋力划桨时,呼吸频率会增大,脉博也会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请补全氧气从队员的肺泡毛细血管被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路径: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_左心室_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命题考向:考查种子的结构、循环系统。解析:(2)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全身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22(4分)生活小窍门: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原来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一干二净,起到净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水草既能供金鱼食用,又能产生氧气,为金鱼的生存提供更有利的条件。(1)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的生物可以称为一个_群落_。(2)在金鱼缸中加入田螺的目的是增强生态系统的_自动调节_能力,从而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命题考向:考查群落、生态系统。解析:(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23(4分)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产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第23题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H、Mg2、Fe3、Cu2_。(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逐步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_6.78.6_。氢氧化物Fe(OH)3Cu(OH)2Mg(OH)2 开始沉淀的pH1.54.28.6 完全沉淀的pH3.26.711.1命题考向:考查物质的鉴别、数据分析。解析:(1)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2H2O、CuO2HCl=Cu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A pH1,呈酸性,说明含有H,所以溶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Mg2、Fe3和Cu2。(2)由表中数据可知,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应控制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完全沉淀,而氢氧化镁未开始沉淀,所以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 6.78.6。24(4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各原子重新组合。第24题图(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_水(或H2O)_。(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乙所示。写出反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SO2I22H2O=H2SO42HI_。命题考向: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解析:(1)图甲中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氢离子和氧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2)由图乙可知,反应的反应物是I2、H2O、SO2,生成物是HI、H2SO4,根据化学式两边个元素原子总数相等配平即可。25(4分)如图所示,小华把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第25题图(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这在科学方法中属于_转换法_(选填“模拟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她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你判断的依据是_实验的变量是液体的种类_。命题考向:考查科学方法、实验分析。26(6分)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A长1m,OB长0.25m,重物P重58.8N。滑轮和杠杆的质量不计。第26题图(1)重物G重_117.6_N。(2)滑轮悬挂点D受到的力为_29.4_N。命题考向:考查杠杆平衡条件、滑轮。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P×OAG×OB,则G117.6N。(2)动滑轮悬挂点D受到的力为GP×58.8N29.4N。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27(6分)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常用作水生生物的呼吸试剂,生物在含有这种试剂的水中短时间生活没有影响,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加入0.1%BTB溶液的水一般呈现蓝色,如果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变为酸性时,水就会由蓝色变为黄色。以下是小科利用BTB溶液进行的几个探究实验,请你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1)【探究1】人体呼出的气体相较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过程】小科用玻璃管向装有蓝色的BTB溶液的试管中吹气,BTB溶液变成黄色。【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问题: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证据是_BTB溶液变成黄色_。(2)【探究2】植物会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第27题图【过程】早上,小科将一盆栽植物的一个枝条套上一个黑色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放置一天(如图)。傍晚把袋中气体通入一定量的蓝色BTB溶液中,溶液颜色变黄。【结论】植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并释放二氧化碳。问题:实验过程中给植物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目的是_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影响_。(3)【探究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 【方案】在一组试管中加入鲜活的金鱼藻,加入适量的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这组试管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这组试管内的溶液变成蓝色,可得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评价】探究3的方案不合理之处是_没有设置实验对照组_。命题考向:考查呼气和吸气、植物的呼吸作用、科学探究。28(6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科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科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实验中,小科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_。(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敏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有白色沉淀产生_。(3)实验三:小思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思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_。命题考向:考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解析:(2)实验二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29(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了2.22g样品,并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如下所示方案:(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第29题图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15%的稀硫酸缓缓注入锥形瓶中,使样品完全反应,测得量筒内共收集到112mL的水;拆下装置后,往锥形瓶内的溶液中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1)在步骤中,向装置中加入的药品a、b分别是_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或Ca(OH)2和NaOH_溶液。(2)在步骤中,当沉淀质量大于_1.74_g时,说明样品中含有MgO。(保留2位小数)(3)小科对实验进行反思,提出以下想法,其中正确的有_ABC_。A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15%的稀硫酸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B实验中可根据固体样品全部消失这一现象,来判断样品完全反应C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命题考向:考查物质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解析:(2)由题可知,量筒中收集到112mL的水,即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12mL,质量为0.0899g/L×0.112L0.01g。假设原固体粉末中Mg的质量为x,MgH2SO4=MgSO4H224 2 x 0.01g,x0.12g,则剩余样品质量为2.22g0.12g2.1g。MgO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0%,MgCO3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8.6%。假设剩余2.1g样品均为MgCO3,则剩余样品中Mg元素的质量为2.1g×28.6%0.6006g,产生Mg(OH)2沉淀的质量为0.29g1.45g1.74g。由于MgO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MgCO3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当沉淀质量大于1.74g时,说明样品中有MgO。30(8分)小科和小思两位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02A”的滑动变阻器R、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R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第30题图(1)电路连接完成后,小科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闭合开关,则_电压_(选填“电压”或“电流”)表的指针可能明显偏转。(2)排除故障后,他们开始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先将电源电压调为6V,分别换上多个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老师看了之后指出,第4组的数据是拼凑的,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_B_(填字母)的措施,完成这组拼凑数据对应的实验测量。实验序号1234电阻()10152025电流(A)0.300.200.150.12A.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B降低电源电压C选用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3)分析数据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_。命题考向:考查电流与电压、数据分析。解析:(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闭合开关,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因电压表内阻很大,故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的指针可能有明显偏转。(2)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第4次实验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13A0.12A,故第4组数据是拼凑的;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要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量,若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更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需要更大,不可行。若降低电源电压,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分的电压变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这个滑动变阻器能够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量。若选用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需要更大,不能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量。(3)由表中数据,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30A×100.20A×150.15A×203V,为一定值,故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第31题图31(8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量角器_。(2)实验时他根据图甲,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让反射光线呈现在纸板上(或为了显示光路)_;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在纸板上始终看不到反射光,原因是_纸板没有跟平面镜垂直_。(3)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多次改变入射光线射入的位置_。命题考向:考查光的反射现象。解析:(1)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32(6分)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2)实验步骤: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A组,另外20只处理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B组和C组。b测定各组大鼠实验开始时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cB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A组和C组大鼠灌喂_等量的蒸馏水(或2mL蒸馏水)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定量(正常大鼠每日摄食的量)供应食物。d4周后,再次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数量(只)实验开始时血糖浓度(mmol/L)4周后血糖浓度(mmol/L)A103.853.94B1019.6210.12C1019.4621.00(4)实验结论:_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有降血糖的效果_。(5)评价与交流:为了进一步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愈糖尿病,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是_延长实验时间,继续实验(或换用其他动物继续实验,或加大桑叶提取液的用量继续实验,合理即可)_。命题考向:考查控制变量法、数据分析、实验方案改进。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6分)当把电动机接入0.4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8A,现把电动机接入电压为10V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电流表读数1.8A。求正常工作下:第33题图(1)电动机的电阻。电动机不转时,相当于是纯电阻,由欧姆定律可得r0.5。(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上产生的热功率。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上产生的热功率PI2r(1.8A)2×0.51.62W。(3)10s内,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10s内,线圈产生的热量QPt1.62W×10s16.2J。命题考向:考查电阻的计算、功率的计算、热量的计算。34(8分)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表中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水1.0×103kg/m3,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r3)。组次固体球的半径r(×103m)固体球的密度(×103kg·m3)固体球匀速10.52.00.5521.02.02.2031.52.04.9540.53.01.1051.03.04.4060.54.01.6571.04.06.60(1)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因为阻力的原因,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重力与浮力并不相等,重力与浮力之比为_21_。(2)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若固体球的半径为2.0×103m,密度为3.0×103kg/m3,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_17.6_m/s。(3)对于固体球在水中从静止开始竖直下沉的过程,四位同学描述出了重力对固体球做功的功率与其下落时间关系的P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_D_。 A B C D(4)同学们进行了以上实验后,为了得到“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的普遍结论,你认为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换用其他液体进行重复实验_。命题考向: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数据分析、坐标图像分析、实验设计。解析:(1)1、2、3三组数据中,球的密度均为2.0×103kg/m3,球在下沉过程中,都是完全浸没的,所以V排V球;由于G球m球g球gV,F浮水gV,所以重力与浮力之比G球F浮球gV水gV21。(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密度为3.0×103kg/m3,固体球匀速下沉的速度与球半径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4.4×106;则该固体球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v(2.0×103)2×4.4×106m/s17.6m/s。(3)固体球在水中开始加速下落时,功率越来越大,当速度大小不变时,功率也将保持不变。35(6分)2017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机器人“海马”在西太平洋进行下潜作业中,创下中国首次遥控无人潜水器搭载钻机作业等多项新纪录。(1)“海马”号在水面下往深海处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是_B_。A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B压强变大,浮力不变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压强变小,浮力变大(2)“海马”号在1000m深的海底岩层采集到一块62kg,密度为3.1×103kg/m3的矿石,并将该矿石拉到海面(未露出水面)。不计矿石吸收的水分,请回答:该矿石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海水的密度以1.0×103kg/m3计算)该矿石体积V0.02m3;该矿石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海水gV1.0×103kg/m3×10N/kg×0.02m3200N。“海马”号对该矿石做了多少功?该矿石重Gmg62kg×10N/kg620N;F拉GF浮620N200N420N;“海马”号对该矿石做功WF拉h420N×1000m4.2×105J。命题考向: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的计算、功的计算。解析:(1)下潜过程中,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pgh可知,所受液体压强越来越大;下潜过程中,“海马”号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gV排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变。36(6分)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图甲装置将足量的盐酸加入到10.0g水垢中。随反应进行,装置C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回答:第36题图(1)向图甲装置A中不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用氮气将装置A、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C装置,使之充分被吸收_。(2)若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水垢中含有的其他成分,请根据图乙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由图乙可知,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3.3g,即反应产生CO2 3.3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x3.3g,x7.5g。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为10.0g7.5g2.5g,镁元素的质量为2.5g×1.03g,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0.3%。(3)若考虑盐酸的挥发,会造成水垢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大,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提出可将B装置中的浓硫酸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请你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不合理,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虽能吸收氯化氢气体且不吸收二氧化碳,但会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二氧化碳_。命题考向: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实验结论分析。解析:(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装置C中氢氧化钠吸收,实验通过测量C装置增加的(产生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由于反应结束后装置A、B内会残留有部分二氧化碳,则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会偏小,所以要用不断通入氮气使装置A、B中的二氧化碳在装置C中被全部吸收。37(6分)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北极熊的毛。结果惊奇地发现,北极熊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的小管子。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科学家们认为,北极熊的毛都是一根根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种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对生活在寒冷极地的北极熊来说实在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分析,透明中空的毛的形成是_自然选择_的结果。(2)与北极熊能“收集”紫外线的热能来维持体温不同,人类在寒冷环境中时,必须消耗自身储存的_化学_能来维持体温,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脑干_。(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_变大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只体重为7800N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不小于_0.75_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