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醉翁亭记》中考考点(共10页).doc

    • 资源ID:14231734       资源大小:69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醉翁亭记》中考考点(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1. 文学常识、主题。 2. 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 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 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一、文学常识速记1.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 “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 题解: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二、字音字形辨析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zhé)醉岩穴瞑(míng)伛偻(y l)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yì)者胜颓(tuí)然阴翳(yì)三、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古义:意趣。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野芳发而幽香 芳 古义:花。 今义:芳香。四、一词多义归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若夫淫雨霏霏 雨很密的样子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临下 临溪而渔 靠近,这里是“在旁” 谓 太守自谓 称太守谓谁 是乐 山水之乐 乐趣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顺承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 连接状语和谓语的连词 泉香而酒冽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词,表顺承关系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乎 颓然乎其间 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吗 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五、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2)名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3)故自号醉翁 号:名词作动词,取号。(4)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名词作动词,唱歌。(5)杂然而前陈者 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6)醉能同其乐 同:形容词作动词,共同享受。六、文中成语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风霜高洁: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秋高气爽。水落石出: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真相大白。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往来不绝:来来往往而不停绝,络绎不绝。七、特殊句式1. 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 倒装句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醒能述以文。八、段意和中心思想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结构层次: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这篇课文,抓住“乐”这条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九、理解性默写1. 用课文原句回答。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 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2. “醉翁”的由来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3. 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4. 第二段中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5. 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6. 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7. 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8. 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9. 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10. 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1.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2.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3. 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十、重点句子翻译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并寄托在酒上。3.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译: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4.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5.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飞鸟上上下下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6.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十一、课文分析问答1. 作者用“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乐”?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与民同乐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而自我陶醉而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2. 怎样理解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答:作者既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有治理好滁州的得意,还有寄情山水排遣贬谪后的心中的郁闷的感情。3. “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4. 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答: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符合要求即可)5. “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示例: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6.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7.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8.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1.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林壑尤美(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 掇幽芳而荫乔木( )3.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行六七里 山之僧智仙也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修之来此C. 名之者谁? 遂书以名其亭焉D. 山水之乐 乐其地僻而事简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译: 5. 【乙】段中 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参考答案:1.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刺 史 之 事 也 2. 格外(特别、尤其) 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这 遮阴纳凉3. C 解析:A项分别为,名作状,在山上;名词,山。B项分别为,代词,山;主谓之间,取独。C项都是“命名”。D项分别为,快乐;喜欢。4.(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5. 乐其岁物之丰成 安此丰年之乐者 与民同乐(答题时间:30分钟)一、阅读下列两段选文,按要求做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豁然开朗 豁然:_(2)阡陌交通 交通:_(3)悉如外人 悉:_ (4)泉香而酒洌 洌:_(5)杂然而前陈者 陈:_2. 翻译下列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译: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 3. 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4. 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沧浪亭记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震川先生集)注释浮图:僧人。吴越: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传五主。迨:等到。淮海纳土: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种:文种;蠡:范蠡。二人都是越国大夫。澌(s)然:灭尽的样子。5.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一处)其 外 戚 孙 承 祐 亦 治 园 于 其 偏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亟求余作沧浪亭记 作:(2)昔吴越有国时 昔:(3)苏子美始建沧浪亭 始:(4)文瑛寻古遗事 遗: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之:助词,的B.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所以:“所”字结构,“的原因”C. 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于:介词,在D. 有庵以来二百年 以:介词,凭借8.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2)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1. (1)开阔敞亮的样子(2)交错相通(3)完全,都(4)清澈(5)摆开,撰放,陈列 2. (1)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2)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3. 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景象。4. 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5. 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6. (1)写,写作(2)从前、过去 (3)最初(4)遗留 7. D 解析:“以”表时间,可不译。8. (1)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2)又在废墟上按苏子美的构思修复了沧浪亭。9. 记述沧浪亭的历史变迁过程。参考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郊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醉翁亭记》中考考点(共10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