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未来发展(共3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未来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拓展。自上世纪“电子书”一词诞生之日起,关于它和传统纸质书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对于传统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争夺”日趋激烈。在电子书的时代,纸质书会不会消亡?这个问题很难绝对地作出回答,因为未来是谁都无法预见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通过比较新兴的电子书和传统的纸质书籍各自的优点,我认为纸质书籍还有发展的空间,虽然现状是纸质书销量连续下滑,电子书人气渐旺。但未来可能会出现两者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现象。人们对电子书的定义:“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 电子书大约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 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内容、阅读器、阅读软件。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电子书是这几年才开始走红的新型的文化消费方式,但是它以便捷、灵活、廉价等优势迅速“虏获”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大有取代纸质书籍之势。那么,纸质书籍和电子书各有何优势呢?电子书是否真的能取代纸质书呢?(一)电子书的优势作为电子产品的新宠儿,电子书当然有着数字产物的共同优点:获取与携带方便 。只要通过网路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的阅读资料,购买方便快捷,可透过网路超连结的特性获得更进一步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除此之外,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一,易于检索与互动。当然纸质书籍也有此功能,但那种检索与互动是缓慢且鲜少的。而电子书只需鼠标一点、在键盘上一输,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能轻松实现全文检索和与作者的互动;第二,灵活性,读者可根据需要订制电子书,也可随意按照自己的喜爱与习惯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第三,多元化,可供阅读的平台越来越多,电子书内容亦呈现多媒体影音资料相互融合的趋势,设计也越来越精美;第四,价格便宜,购买和保存图书的成本降低;第五,个人出版成为可能。不需经过传统出版物出版时的种种繁复冗杂程序,编辑出版与创作可以同时进行。(二)纸质书籍的优势而作为两千余年来人类历史文明传承最重要的媒介-纸质书籍在电子书的迅猛冲击下是似乎是不堪一击:同样数量的阅读资料,与电子书比起来,它笨重而庞大,昂贵而不易保存,出版发行远远落后于创作,印刷后就再难改动、尽管纸质书籍的缺点很多,但它的优点也不容忽视。电子书需要现代技术作支撑,比如电、网络、电子设备等,一旦离开了这些,电子书也就不复存在了。而纸质书籍只要不遭水浸火烧分解等就会一直存在。 凡是数字产物,不可避免地会释放一些有害人类健康的辐射,阅读纸质书籍则完全不必有此担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电子出版的宽松性,电子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纸质书籍虽然编辑出版的过程繁琐,但它的质量也相应的比电子书要高得多。电子书由于要依靠电子阅读器或电脑等媒介进行阅读,而这些媒介往往有其他娱乐功能,容易让人分心。而纸质书的作用比较单一,阅读环境更纯粹,能够让人静下心来阅读,因此使人更容易理解与消化书中内容,还能深入的分析和品味。纸质书籍还具有收藏价值,拥有一间书满架的书房是文人亘古不变的梦想。此外,重要的是阅读纸质书籍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习惯,想要彻底转变不太现实。不管电子阅读方式如何受到关注,在一段时间内传统读物依然具备不可替代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散发着墨香气息的传统读物地位依然不可动摇。纸质书籍独有的文化韵味也是数字化书籍所取代不了的。捧一本经典读物,端一杯清茶,静静阅读,那是电子阅读无法体会到的一种感觉。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位“未来展望学家”预言了四种未来15年影响人类的现象,“书的消失”就是其一。我认为这种判断是不甚准确的。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说电子书和纸质书籍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当然随着电子书的发展,它会更受追捧,而纸质阅读方式会陷入更低潮。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图书必将会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并不意味着电子书会蹈商务通盛极而衰的覆辙。就像一个人他可能既需要电子书的便捷、便宜,又需要纸质书作为阅读的享受。在学术和科技领域,电子书将更占优势,因为电子书在查找信息与即时更新方面明显比纸质书更胜一筹;而在“更轻松的阅读”方面,比如散文、小说,纸质书仍将享有长久的生命。这两种出版方式都对人类文明进程和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阅读方式,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虽然电子图书容量大、信息多、成本低,但是“容量再大的电子图书也不能替代一本精美的圣经”,这就是“马和骆驼的关系”,两者各有所长,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阅读市场将会出现传统纸质传媒和网络电子传媒寻求互利共赢之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并共同推动文化传播的发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