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教案(共20页).doc

    • 资源ID:14260783       资源大小:69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教案(共2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4.欣赏颜真卿的“颜筋”,掌握楷书的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生对书法的兴趣。5.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教学重难点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2.词句段运用通过品读,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再仿照例句,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运用。3.书写提示颜真卿的勤礼碑(局部)是颜真卿“颜体”楷书代表作之一,对其书法的欣赏有利于学生掌握书写楷书的方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选了古书中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通过朗读练习和讨论交流,体会名人名言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教学过程板块一 自主交流,总结方法1.谈话导入。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很巧妙,有的叙述很风趣,令人深思。2.回顾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1)请大家回到课文中,找出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中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 课件出示:l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l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l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3)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4)同桌讨论交流:三篇课文的语言分别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汇报。(杨氏之子对话很巧妙、手指叙述很风趣、童年的发现自嘲的语言很幽默)4.小组讨论交流。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运用这些风趣的语言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5.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l 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l 手指一课,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根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l 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6.教师小结: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让文章的叙述更有趣味性,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令人深思。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回顾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汇报,最后系统性总结感受课文风趣语言的方法。板块二 语言训练,学会表达1.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一个情景说一说。 课件出示:l 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l 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小组讨论交流。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两句话的表达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汇报。(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关于这两个句子的讲解)4.选择情景说一说。请大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再选择一个情景说一说。课件出示:·游子回到家乡 ·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远处传来一声巨响5.方法指导。(1)怎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三种情景呢?(指名学生说)(2)教师小结:我们先要在大脑中想象出这三种情景,再联想到这三种情景跟什么情景相似,找出它们的相似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6.示范引路。如果选择第1种情景,先想象游子回到家乡的心情很激动,会忍不住奔跑回家,再联想到这种情景跟野马驰骋草原相似。课件出示:多年未归的游子回到家乡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他在家乡的小路上一路狂奔,就像一匹野马在草原上驰骋。7.请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一说其他两种情景。(指名学生说)8.教师小结: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要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想象这种情景,联想到另一种情景,找到两种情景的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示范引路,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板块三 语言运用,指导表达1.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课件出示: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2.小组讨论交流。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在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3.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这段话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拟人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4.范写引路。既要有拟人的修辞手法,又要有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两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对我们仿写这个句子的要求。课件出示: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厚实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盈盈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烂漫的童心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5.学生练习写拟人排比句。(学生独立练写)6.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互相朗读拟人排比句,互相提出修改建议。7.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拟人排比句。8.全班交流汇报。(在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拟人排比句)9.教师小结:写拟人排比句,既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又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两种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表达就是拟人排比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汇报,范写引路,学生练习,指导学生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第2课时课时目标1.欣赏颜真卿的“颜筋”,掌握楷书的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生对书法的兴趣。2.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教学过程板块一 欣赏书法,体会写法1.欣赏书法。这是颜真卿的勤礼碑局部。(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书写提示”中的图片)2.书法家介绍。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创“颜体”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课件出示颜真卿简介)3.书写总结。(1)同学们根据刚刚欣赏的名家作品,结合颜真卿的介绍,说一说我们在写楷体字时要注意什么。(中正、遒劲,方圆结合,最基本的是一笔一画写清楚)(2)这是写字时的笔画技巧,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吗?可以结合我们平时的写字经验说一说。(要注意坐姿,头正、身平、肩开、足安。还要注意写字的距离,身体距离桌子一拳,手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离纸面一尺)4.书法练习。光说不练假把式,请大家拿出你的钢笔和书法纸,写一篇楷体的书法作品吧!5.学生书法作品展示。(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硬笔书法作品)6.教师小结: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我们要把这种传统文化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练习书法是每一个小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设计意图】从教学实际出发,以生动的课件内容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写字注意事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三个一”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板块二 读读背背,积累名言1.古人的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话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2.理解意思。(1)古文的意思很难懂,请同学们查工具书或请教同学、老师来弄懂这些名人名言。(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先指名学生说名人名言的意思,再课件出示这些名人名言的意思)3.这些名人名言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名人名言都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4.这些名人名言教我们怎样做人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教我们做一个重道义的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教我们做心胸开阔、神定气安的君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教我们做人要有同情之心;“多行不义,必自毙”教我们不能干坏事,要多做好事;“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教我们做人要有羞耻之心。)5.指导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名人名言,熟读成诵。7.背诵名人名言。8.用书法纸抄写名人名言,既练字,又积累名人名言。9.学习了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10.教师总结:今天的交流平台讨论了如何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我们学会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还学会了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我们欣赏了颜真卿的勤礼碑局部,练习了楷书,还积累了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己通过查工具书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感悟名人名言中蕴含的有关做人的哲理。引导学生朗读名人名言,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名人名言的目的。教学反思1.在“交流平台”这个环节的教学中,以交流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概括并拓展,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梳理,从而提高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2.在“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句子的内容,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引导学生采用品读感悟、自读自悟的方法,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3.在“书写提示”的教学中,从教学实际出发,以生动的课件内容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写字注意事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三个一”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教学“日积月累”的时候,指导学生自己通过查工具书理解名人名言的意思,感悟名人名言中蕴含的有关做人的哲理。引导学生朗读名人名言,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名人名言的目的。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古诗三首31.会认42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园子2月是故乡明1梅花魂1口语交际11.走进提问对象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2.学会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3.学会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习作2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语文园地21.归纳梳理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4.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想象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时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单元导入,猜读诗题1.单元导读。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2.导入课文题目。(1)谈话导入: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古诗三首)3.猜读诗题。(1)教师引导: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教师引导:猜猜诗题的意思。读了诗题,你会有什么疑问呢?(3)相机点拨: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会有很多的感想。同学们可以尝试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将重点词的意思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猜出古诗题目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31首。4.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猜诗题的意思,指导学法。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指名学生读古诗。老师相机正音:“供”读一声“n”时表示供给,读四声“òn”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季)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桑阴”。“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3)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昼夜 耘田 供耕织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4.习得方法,自学古诗。(1)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教师引导: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古诗的大意。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呢?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利用这个方法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l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l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5.教师相机小结: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流畅、更生动。(再指名学生说诗意)【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古诗。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1)指名学生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2)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么。(锄草;搓麻线)(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各忙各的农活)(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1)插图也能帮助我们感受诗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板书:劳动场景)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2)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1)指名学生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懂得;从事;靠近;树荫)(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4.教师相机小结: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板书: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两句(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板块四 赏读古诗,感悟诗情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板书:童趣、孩子)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大家闭上双眼听老师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意在重视积累。板书设计第2课时稚子弄冰课时目标1.会认“稚”1个生字,会写“晓”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快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古时候,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的生活情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稚子弄冰)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师总结:“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4.了解诗人杨万里。(课件出示诗人的资料)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想象古时候儿童生活的场景。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初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钲”应读“zhn”,“磬”应读“qìn”。(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冬季)(3)给古诗划分节奏,引导朗诵古诗。(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稚子 玉磬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晓”。(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1)让学生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l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l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5.教师相机小结: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板块三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1)指名学生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2)结合注释说一说“稚子”“金盆脱晓冰”“钲”分别是什么意思。(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打击乐器)(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1)指名学生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结合注释说一说“磬”“玻璃”分别是什么意思。(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3.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学生接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学生接读)彩丝穿取当银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学生接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学生接读)忽作玻璃碎地声。4.教师小结: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板块四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脱、穿、敲、碎)(3)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如“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稚子弄冰。(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稚子弄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板书设计第3课时村晚课时目标.会认“漪”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你们还能背诵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2.谈话引出作者。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2)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l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l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4)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5)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诵古诗。(6)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全班交流汇报诗意)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板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归、横、吹)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扣紧诗的题目,为理解古诗的大意做好铺垫。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板块二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1)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2)结合注释说一说“陂”“漪”分别是什么意思。(池岸;水中的波纹)(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1)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结合注释说一说“腔”“信口”分别是什么意思。(曲调;随口)(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3.乡村的晚景多美啊(学生接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学生接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4.教师小结: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板块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全体师生在配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晚。(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村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板块四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并填表。(课件出示表格的答案)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情;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冰,用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沮丧的事情;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情。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4.完成课后小练笔。(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老师相机指导)(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5.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找出三首古诗的异同,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某件事的某一个瞬间,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小练笔,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写结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重视朗读指导。我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中悟情,悟中抒情,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2.培养想象能力。教学古诗词,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立足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感悟诗情。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最后的小练笔,也是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学古诗可以让学生体会想象的乐趣,学完古诗后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3.关注语言训练。新教材强调,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后第2题意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意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教案(共20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