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共2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 学 设 计题 目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总课时2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尹慧莹年 级九年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行设计教学时间年月 日月 日教材分析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认识不充分,为此,教材中除了运用结构模型外,大量运用了图表,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抓住结构模型和图表,理解涵义,发挥想象力,挖掘本质,理清关系,揭示规律,掌握有关知识。这种从直观的图形、图表到理论的一般科学方法也是学习抽象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阶段,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乐趣,同样,对于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我们来展开本节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重点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课前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组织教学2分复习提问5分讲授新课15分什么是盐?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一、氯化钠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2、氯化钠的用途: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4、粗盐的提纯: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应掉,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泥沙可用前面学过的过滤法。2、一贴、二低、三靠。蒸发时应注意那些问题?蒸发一般用加热的方法将溶剂蒸去,操作时应注意:1、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放在实验桌上; 2、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3、加热时用 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当蒸发 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联系生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让其联系生活,从而应用于生活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活动探究15分复习小结3分练习巩固5分 粗盐的提纯 1、 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2、 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 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称取粗盐 / g剩余粗盐 / g溶解粗盐 / g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两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3、蒸发 把所得澄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溶解粗盐 / g精盐 / g精盐产率 / g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先给学生一种分析方法,在上升到理性认识时,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借鉴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2组织教学2分复习提问5分讲授新课5分活动探究10 二,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等。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 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结论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产CO2气体 2、CO32-或HCO3-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产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2活动探究10分复习小结3分练习巩固8分布置作业2分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现象分析结论3、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1硫酸和硝酸钠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设 计题 目课题2 化学肥料总课时1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尹慧莹年 级九年级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行设计教学时间月 日 月 日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盐的基础上学习,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兴趣,而且所学知识又和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用心,这样会取得校好的教学成绩.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阶段,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乐趣,同样,对于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我们来展开本节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2、 了解常见化学肥料施用注意事项重点1、 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2、 氮肥的特效及施用注意事项难点1、 常见化学肥料化学式的书写2、 各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组织教学2分复习提问5分讲授新课20写出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植物生长主要需要哪些元素?上述哪些物质含氮、磷、钾元素?今天我们讲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一、 化学肥料学生分组看样品并计算含氮分数常见氮肥的俗名(简称)及含氮的质量分数名称 氨水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硫酸铵 氯化铵 尿素俗名 气肥 硝铵 硫铵化学式 NH3·H2O NH4HCO3 NH4NO3 (NH4)2SO4 含氮量 15%-17% 177% 35% 212% NH4Cl CO(NH2)2: 262% 467%1、氮肥的特性(1) 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铵盐遇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氨气。(1)操作(2)原理NH4Cl + NaOH = NaCl + NH3 + H2ONH3 + H2O = NH3·H2O(碱性,使石蕊变蓝。)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此节课在于引导他们将所学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2练习巩固9复习小结6布置作业32、磷肥:常见的磷肥(磷矿粉、重过磷酸钙) Ca3(PO4)2 Ca(H2PO4)2 3、钾肥: KCl、 K2SO4复合肥料: KNO3 、KH2PO4 、NH4H2PO4含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二、化肥的简易鉴别氮肥: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氨气味。都易溶于水,加碱有刺激性气味。(尿素除外)磷肥:灰色一般不溶于水、无味钾肥:白色、无味易溶于水1、为使作物叶色浓绿,应施用 肥;为使子粒饱满,应施用 肥 ; 为促进茎杆粗壮,应施用 肥。2、一溶液含有KCl、K2CO3、K2SO4三种化学肥料怎样鉴别:(1) 化肥的种类(2) 氮肥、磷肥、钾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3)氮肥的特性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设 计题 目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总课时1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尹慧莹年 级九年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行设计教学时间年 月 日 月 日教材分析本节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阶段,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乐趣,同样,对于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我们来展开本节教学。教学目标1. 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营养物质2. 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重点 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营养物质难点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营养物质课前准备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组织教学2分复习提问5分讲授新课25一,蛋白质 1.组成(C,H,O,N)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2. 蛋白质在体内的新陈代谢 食物 蛋白质(60-70g) 氨基酸 胃,肠 被氧化 尿素,CO2,H2O等 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重新组合 3,蛋白质的作用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 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b,血红蛋白在吸入O2和呼出CO2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血红蛋白 + O2 氧合血红蛋白 二,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1,淀粉(C6H10O5)n: 2,蔗糖(C12H22O11): 三,油脂(常见:花生油,豆油,菜油,牛油,奶油等) 1,油:(液态)植物油 2,脂:(脂肪,固态)动物油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联系生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让其联系生活,从而应用于生活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复习小结8分练习巩固5分四,维生素(20多种)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较少,不能合成,但是,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自身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种维生素人就会生病,如:缺乏VA,会引起夜盲症;缺V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1,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的原料. 3,糖类和油脂在人体类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肌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4,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寓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最后又将理性知识应用于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设 计题 目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总课时1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尹慧莹年 级九年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行设计教学时间年 月 日 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讲述了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到.结合前面关于水,溶液,以及本单元 课题1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到更趋完整和深入.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阶段,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乐趣,同样,对于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我们来展开本节教学。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 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难点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收集含有与人体健康有关元素的食品包装袋商标、药品的说明书等。调查这些人体健康所需元素的来源。准备元素自述的表演。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组织教学2分情景引入5分讲授新课25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有人说:人体是一个元素的仓库,那么人体内含有多少种元素?其中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自然界中不能供给,还需要人工供给的?引导学生看书P9495及资料表12-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讨论归纳。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及维生素活动一将学生收集到的商标或说明书中人体所需元素主要功能及来源在全班交流。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引导学生看书P9495及资料表12-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讨论归纳。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及维生素(主要有 元素)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主要有 ) 含量超过0.01%元素(主要有 ) 含量小于0.01%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三幅图片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归纳总结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总结10分布置作业3分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指导学生看书9596及表12-2 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开展97的讨论。阅读97的资料,填写下表。元素元素符号该元素的作用摄入量过少的后果摄入量过多的后果补充途径钙锌碘铁硒你家里炒菜做饭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说说你选择的理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联系生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让其联系生活,从而应用于生活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设 计题 目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总课时1学 校红星一中教 者尹慧莹年 级九年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行设计教学时间年 月 日 月 日教材分析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阶段,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乐趣,同样,对于一门新的学科,他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我们来展开本节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 通过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前准备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组织教学2分讲授新课25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 学生实验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实验内容加热冷却加热实验记录【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 雨衣 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 手电筒的外壳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联系生活,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让其联系生活,从而应用于生活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1实验探究10分复习小结8分电筒的外壳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得到结论 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2、合成纤维学生实验:燃烧棉花、纯羊毛线与涤纶、锦纶实验内容棉花纯羊毛涤纶锦纶燃烧现象3、 合成橡胶介绍合成橡胶的优点二白色污染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