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共5页).doc
-
资源ID:14313669
资源大小:15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土壤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指_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_,包括_动物_、_植物_、_细菌_、_真菌_等。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以土壤中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_根呼吸_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2)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此外,若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也可转变成土壤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3)土壤中的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排泄物_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_腐殖质_。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第2课时土壤中的无机盐以及土壤的形成1土壤浸出液在培养皿中经过加热蒸发后,发现蒸发皿内有残留物,这证明土壤中有_无机盐_。2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固体_、_液体_和_气体_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_矿物质颗粒_和_腐殖质_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_95%_左右。3岩石在长期的_风吹雨打_、_冷热交替_和_生物_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4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_风_、_流水_、_温度_。5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_缓慢_的。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_100400_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_1000_年。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主要是由_矿物质_、_腐殖质_、_水_和_空气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_较少_,于是_水_和_空气_也就少了。(2)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_砂土_类土壤、_黏土_类土壤、_壤土_类土壤三种。(3)_壤土_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2各类土壤的性状土壤名称性状_砂土_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_黏土_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_壤土_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_土壤的黏性_有关。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1课时植物的根系1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2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_结构_、_肥力_、_通气状况_和_水分状况_等因素有关。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_直根系_,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_须根系_,由不定根组成。_根尖_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3根尖的结构(如图)图431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细胞特点细胞壁薄、内部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_逐渐停止分裂,生长较快,细胞较大_细胞壁极薄、液泡较大细胞排列状况外层排列疏松,内部排列紧密_排列紧密_排列比较整齐排列比较整齐功能_保护作用_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_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_注意:(1)根的不断伸长是_伸长区_细胞不断生长和_分生区_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2)在根尖的四部分结构中,出现细胞分化的是根毛区,它的表面形成了根毛。第2课时根的物质吸收1当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高于_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低于_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植物细胞吸水。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_高于_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_吸收水分_。2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如果植物缺少某一种必需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缺_氮_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_磷_时,植株暗绿带红;缺_钾_时,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3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_无机盐_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1课时植物的茎1茎的分类(1)按照茎的形态,可将茎分为_直立_茎、攀缘茎、_匍匐_茎和缠绕茎等。(2)按照茎的组成,可将茎分为草质茎和_木质_茎。2茎的结构虽然茎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以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为例:从外到内可分为树皮、_形成层_、木质部和髓等结构。(1)树皮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具有韧性强的特征,内有_筛管_,茎的筛管与根和叶的筛管相连,属于_输导_组织。(2)形成层:属于_分生_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一般只由23层细胞构成,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使茎加粗。(3)木质部:质地较硬,内有起输导作用的_导管_。(4)髓:位于茎的_中央_,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_储藏营养_的作用。3年轮(1)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2)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3)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_年龄_,还可以通过年轮的宽度变化等信息推断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等。第2课时茎的物质运输1水分、无机盐的输送(1)茎木质部中含导管,作用是输导_水分_和无机盐。(2)输送方向: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_下_而_上_地向枝端运输。2有机物的输送(1)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筛管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2)输送方向: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_上_而_下_输送。注意: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叶的结构一片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的。(1)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_表皮细胞_组成,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2)叶肉:由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含大量_叶绿体_,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3)叶脉:分布在叶肉中,起支持作用,叶脉内有_输导_组织,担负着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2植物的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注意: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_蒸腾作用_的方式散发出去的。(2)蒸腾作用的意义:有效降低_叶片温度_,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受伤害。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_无机盐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大气的温度、_湿度_和气流速度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气孔周围气温高、光照强、湿度小,气孔开放程度就大,蒸腾作用就强,反之蒸腾作用就弱。注意:在温度很高、光照很强的情况下,气孔关闭,植物蒸腾作用几乎停止,这是植物为了保持体内水分的一种适应性。第6节保护土壤1地球上_陆地面积_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尚不适宜农业生产。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_877万_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为_137万_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为_29.4万_平方千米。3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_污染_和_过度开发_。4造成土壤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有_耕地被蚕食_、_水土流失_、_土地沙漠化_和_盐渍化_等。5_水土流失_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据2005年全国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约_45_亿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