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高一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学案2 .pdf

    • 资源ID:14334697       资源大小:2.26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高一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学案2 .pdf

    高一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学案与课堂练习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三维目标领航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读懂人口增长模式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并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地区分布及其形成原因。读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探究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注家乡和我国的人口现状与问题,增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和社会责任感。学习过程记载课前预习纲要预览相关调研 从你曾祖父、 外曾祖父 2 人计算目前已繁衍子孙多少人?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我的成果: _ _ 课堂生成学习资源课本、地图册、世界政区图、直尺。探究活动1读课本人口增长模式图,结合课文内容归纳、总结并完成人口增长阶段比较表(表 1-1-1 )。表 1-1-1 人口增长阶段原始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变化主要原因目前主要分布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古代:增长近代:增长现代:增长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_, _ 人口政策:_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问题:_, _ 人口政策: _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增长阶段及模式转变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国家和地区探究活动2读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1-1 ),填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和 20以上的国家各10 个,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别。探究活动3阅读课文,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措施填写在下面框图中。课后反思我的疑问问题解答学习效果测评双基巩固一、选择题(第17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 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加快的时期是()A农业文明时期 B产业革命后 C 第二次大战后 D新技术革命后2、与现代“人口爆炸”不相关的是()A气候改善 B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C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D 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问题与影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措施:问题与影响:措施:图 1-1-1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3、“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的人口增长阶段是()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4、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不断 B 各国国土兼并加剧,赋税繁重C自然灾害频繁 D 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读人口年龄结构图(图1-1-2 ),完成 5-6 题。5、该图人口年龄结构属于()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6、该图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为()A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过大C老年人口比重过大 D青少年人口比重过低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为A亚洲 B 非洲 C 拉美 D 大洋洲8、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阶段有()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9、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的国家有()A中国 B 印度 C 法国 D 德国10、发达国家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有()A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C接纳移民 D 鼓励移民二、综合题11、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图1-1-3 ),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和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在图中增绘一条曲线,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3) 图中处于增长减缓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主要分布在国家。(4)图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的是(填字母),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洲。(5)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增长处于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向转变的过程。12、读 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图1-1-4 ),回答下列问题:(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20 年后,该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及社会等问题主要有 _ 、_ 、_ 。(2)B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型,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 _。图 1-1-4 图 1-1-2 图 1-1-3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高考之窗13、( 2005 年上海卷)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图1-1-5 ),计算并回答问题。(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 年约 6) 相似的是国。(2)与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 ) A 非洲 B 亚洲 C 欧洲 D北美洲(3)根据表格112 提供的数据,在图2 中标出 A点,以表示A国 15 岁以下、 65 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表 1-1-2 2004年 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 (4)分析图 1和图2可以看出, 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和等。拓展知识链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是在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共同作用下进行的,特别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更明显。人具有两重性,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自然的人,其发展同动物一样受自然环境影响,服从生物学规律作为社会的人,它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因为:社会产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劳动者能否与生产资料结合,它们以何种形式结合,这是由生产方式的特点、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人类是以生活资料消费为前提条件的,能够养育多少人口的生活资料的总量,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类繁衍子孙后代,要通过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来实现的,但是婚姻家庭状况和结构形式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上层建筑,诸如社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人口政策以及疾病、战争等都对人口发展过程有重大影响。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三维目标领航通过阅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并了解原因。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和效应。调查本地人口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分析原因及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人口移动,加深对我国相关人口政策的理解。学习过程记载课前预习纲要预览国家 15 岁以下 15岁到 64岁65岁及以上A国 50 45 5 B国 17 65 18 图 1-1-5年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相关调研设计一张调查表,对班级的同学家庭成员的人口移动进行调查,并分析移动的特点和原因。我的成果: _ _ 课堂生成学习资源课本、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互联网。探究活动1在图 1-2-1 中画出二战后外籍劳工和技术移民迁移路线。(2)在国际人口迁移对照表中(表1-2-1 )填出“迁入地”、“迁出地”表 1-2-1 地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澳大利亚15 世纪末至二战前图 1-2-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指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外籍劳工”流动总趋势_ 人口流动人口移动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的融合和的交流人类社会早期: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的主流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人口迁移动因:最主要的是,此外、等也产生重要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 缓解当地的矛盾效应对迁入地的影响:对产生深刻影响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二战后探究活动2结合课本山东人“闯关东”、“雁南飞”的案例,思考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并用简要图表形式归纳总结探究活动3人口移动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效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移动和我国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民工流”为例,用简表(表1-2-2 )总结人口移动的效应。表 1-2-2 国际人口流动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出地迁入地“民工流”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出地迁入地课后反思我的疑问问题解答学习效果测评双基巩固一、选择题(第17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 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 B 经济条件 C 自然灾害 D 河流变迁2、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B国家政策C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D文化背景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A欧洲 B 拉丁美洲 C 北美 D 非洲4、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环境优美地区迁移主要是因为()A淡水 B 土壤 C 政策 D 气候影响人口移动的动因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5、21 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 B 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 D 开发国外资源6、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A三峡库区移民B“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C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 D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7、被称为“人种大熔炉”的国家是()A乌克兰 B 澳大利亚C加拿大D巴西8、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后的人口迁移主流是()A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B新大陆流向旧大陆C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D、未开发地区流向已开发地区9、造成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A城市化 B开发国土C战争和自然灾害D工程移民和气候变迁10、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A人口迁移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B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可能会给城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C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必然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D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来说会造成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破坏二、综合题11、 读 “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 图1-2-2 ),完成下列要求。(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是_ B是大洋州C是_和亚洲D是_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 _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_;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_,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地区。12、图 1-2-3 是“我国 80 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读图回答: (1)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是、和等地区。(2)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人口移动形成一种特殊的 “”,主要原因有哪些?(3)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可能有()A经济发展水平高 B 开发资源C发展边境贸易 D、自然环境优美(4) 四川人口大量外出对本省产生的影响是。(5)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发展的影响:。图 12图 123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高考之窗13、( 2003 年全国文综卷)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 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 亿,读图 1-2-4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拓展知识链接世界著名的“唐人街”早在“盛唐”时期,中国的声誉已远及海外。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而把华人、华侨聚居的城市街区称为“唐人街”或“中国城”。旧金山的“唐人街”,地处美国旧金山市中心区,东距今日大厦仅两条街,西边是高级住宅区诺布山。从1841 年起华人来此居住,现聚居华人10 万人,约占全市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英国的“唐人街”,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爵禄街,与皇家公园、白金汉宫相邻。澳大利亚悉尼的“唐人街”位置十分优越:东临市政厅,西面是悉尼娱乐中心和会展中心,南倚中央火车站及长途汽车站,北面的“情人港”是悉尼最繁华的旅游胜地。世界许多城市的“唐人街”,虽历经沧桑,街区和建筑物却依然保持雕梁画柱、红檐绿瓦的中国传统色彩和风格。中国饮食文化、节日民俗等成为当地旅游观光景点,并为当地多元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三维目标领航通过读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密度图及有关资料,掌握世界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借助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的原因。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等基本概念,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了解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图 1-2-4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过程记载课前预习纲要预览相关调研调查所在县的人口密度并与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对比,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我的成果: _ _课堂生成学习资源课本、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等。探究活动1读世界人口密度图(图1-3-1 ),参照世界政区图,按要求填图。(1)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图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等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位置。(2)填出 10 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尼日利亚、巴西。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世界人口分布:分布规律:半球、纬度、沿海、地区稠密稠密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条件及等政治文化因素:政治、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谋求人口合理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等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亿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探究活动2在表 1-3-1 中填写相应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总结成纲要形式。表 1-3-1 规律与现象影响因素全世界 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 米以下的地区世界约 8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大庆的崛起、吉隆坡的雏形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二战后大批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图 1-3-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探究活动 3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及其他相关资料,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从东西方向看:_ 从地形看: _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_ 从民族类别看:_ 探究活动4说出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讨论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用纲要的形式表示出来。探究活动5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完成表1-3-2 “三峡移民方案的选择”,并说出你的选择及其理由。表 1-3-2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内容库区土地承载的压力对迁入地的土地造成的压力课后反思我的疑问问题解答自然环境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影响最为显著政治文化因素、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效果测评双基巩固一、选择题(第17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 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西亚 B北非 C 大洋洲 D 东亚2、世界人口80以上居住在()A热带 B 北半球中低纬 C 南半球中低纬 D 寒带3、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A中国的珠江流域 B埃及的尼罗河流域C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 D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4、影响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因素()A生产活动方式 B 生产力发展水平C交通运输条件 D 文化教育状况5、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人口容量 B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小的人口容量C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容量 D具有较大的确定性6、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经济发达程度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源丰富程度 B科技水平 C人口的精神生活水平 D人口受教育水平8、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多,西部少 B高原山地多,平原盆地少C经济发达地区少,经济落后地区多 D汉族居民集中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9、缓解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我国必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 ( ) A计划生育 B发展经济 C保护环境 D开发荒地10、环境人口容量是指()A本国或本地区目前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C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但又是相对确定的D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该国或该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二、综合题11、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 1-3-2 ) , 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 的省有 _、_、 _、 _;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市,区)是_,_。(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 ,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环境因素是_ 图 1-3-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_;社会原因是 _ _。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表 1-3-3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距离(千米)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数()35.9 24.3 30.4 9.4 面积(万2km)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10.1 13.9 24.5 51.5 人口密度(人2km)407 201 142 21 材料二:表 1-3-4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海拔(米)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数量(万)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64.9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2km)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15.0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人2km)507.6 199.9 53.2 41.8 5.0 (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_ 。(2)西藏人口稀少, 试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高考之窗13、( 2004 年上海卷)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1-3-3 回答:(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 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 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图 1-3-3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A恒河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西欧平原 D 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 加拿大东南角拓展知识链接PPE怪圈与我国西部大开发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 、人口 (Population)和环境( Environment )三者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即人口增加导致贫穷和环境恶化;贫穷又导致人口增加和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又导致贫穷。 怪圈 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的贫穷地区;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明显,但是东部地区较为富裕、西部地区较为贫穷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甚至差距越拉越大。由于贫穷,“多生儿女多享福”的思想观念得以普遍传播,人们普遍以多生养儿女的办法来防病养老,这就必然导致贫穷地区的人口增长得更快;由于贫穷,西部地区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就比较少,教育事业比较落后。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极大地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怪圈 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面对的最大困难。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三维目标领航学会阅读常见地理统计图、并能运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变化规律。初步学会运用资料,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绘制比较简单的统计图。借助地理统计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记载课前预习纲要预览相关调研查找所在县市的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资料,绘制一幅当地人口变化统计图。我的成果: _ _ 课堂生成学习资源课本、作图工具(铅笔、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探究活动1如何选择合适的地理统计图?完成表1-4-1 的比较项目。解读复杂的统计图学用地理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概念作用:能生动形象地表明 _类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表 1-4-1 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统计图的类型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分配规律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地理事物的绝对值及局部与整体的比例探究活动2读课本“世界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完成表 1-4-2中各项要求。表 1-4-2 图名读坐标横坐标纵坐标读图例读数据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项目关系信息提取及原因分析探究活动3根据课本“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表”的有关资料,设计一幅“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统计图”。探究活动4读图 1-4-1 说出各点表示的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在图中用字母“ A ”表示出“ 014 岁年龄段占25% ,1464 岁年龄段占55% , 65 岁以上年龄段占20% ”的点的位置。探究活动5读课本 “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将相应的数据填入表1-4-3 中。表 1-4-3 亚洲1950-1955 1960-1965 1970-1975 1980-1985 1990-1995 1995-2000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图 1-4-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课后反思我的疑问问题解答学习效果测评双基巩固一、选择题(第17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 题为双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读图 1-4-2 分析,相对于印度,中国的优势产业是()A畜牧业 B 制造业 C 服务业 D 种植业2、图 1-4-3中的点表示()A014 岁年龄段占30% 左右 B 0 14 岁年龄段占23% 左右C1564 岁年龄段占55% 左右 D65 岁以上年龄段占30% 左右图 1-4-4 是四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3-6 题。3、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的是()AA国BB国C C国DD国4、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是()AA国BB国C C国DD国5、可能因大批移民流入、导致男女性别构成不平衡的国家是()AA国BB国 C C国D D国6、最近可能有战争发生过的国家是()AA国 BB国 C C国 DD国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欧洲 B 南美洲、北美洲C亚洲、大洋洲 D非洲、大洋洲8、能直观地反映本地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图有()A柱状图 B曲线图 C扇形图 D饼状图图图 1-4-3图 1-4-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图 1-4-6 图 1-4-5 表示中国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9-10 题。9、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两次普查是()A第一次人口普查 B 第二次人口普查C第三次人口普查 D 第四次人口普查10、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儿童组人口比例减少可能的原因有()A贫困 B计划生育C生育观的变化 D 使用童工二、综合题11、图 1-4-6 中 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1) 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A国;B国。(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国;B国。(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B国。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从 1973 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 亿以上, 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 年人口将达到14 亿,到 2050 年将达 16 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材料二:新中国人口增长图(图1-4-7 )(1) 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 _ 。(2)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 。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 。(3) 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其原因是 _。(4) 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A 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 C 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高考之窗图 1-4-7 图 1-4-5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图 1-4-9 13、( 2002 年上海卷)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 读 “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图 1-4-8 ) ,1994 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_,当年非农业人口数是_亿,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_。(2)从“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中截取1960 年至 1990 年 30 年间非农业人口变化资料,完成表格1-4-4 和相应曲线图1-4-8 。表 1-4-4 (3)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表1-4-5 中的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A_ ;B_ 。表 1-4-5 世界中国美国俄罗斯A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 0.24 0.08 0.76 0.87 B1998 年人均 GDP (美元)5020 775 31520 2300 (4)读“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图 1-4-9 ),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是_ _ ;近年来,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年份(年)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全国人口(亿)6.6 8.3 9.2 9.9 10.5 11.4 非农业人口(亿)1.4 1.3 1.3 1.4 1.7 3 非农业人口比例(% )21 18 16 17 21 26 图 1-4-8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8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图 1-4-10 拓展知识链接主题漫画主题漫画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主题漫画因其直观、寓意深刻,使人过目不忘,深受教益。判读主题漫画,首先要抓住主题; 再作分析, 找出前因后果;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主题” 问题的途径 ( 或措施、 意见) 。如漫画“伞破难遮阳”。这幅漫画形象地用一把破伞比喻遭到破坏的臭氧层。人们看了漫画,势必要问:为什么臭氧层遭破坏? 会带来什么危害?人类应该采取什么补救( 或保护 ) 措施 ? 我们知道臭氧能大量地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其他生灵免遭伤害。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如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同时还会对地球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这就是人类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你知道图 1-4-10 的主题是什么吗?第一单元评价检测题一、选择题(共46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题2 分,共 2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下表是扬州市1970 年 2002 年间部分人口统计资料,读表完成1-2 题。年份1970 1980 1990 2002 总人口( 万人) 356.4 406.0 436.5 452.22 自然增长率()25.10 7.29 8.22 2.13 城市人口比重 % 10.6 13.2 18.8 28.8 1、关于表中三要素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十多年来虽然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总人口仍呈上升趋势B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随之下降C自然增长率下降,总人口必然上升D因总人口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也随之呈上升趋势2、扬州城市人口比重在32 年间提高了18.2 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城市人口数量随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而上升C城市人口出生率高 D农村人口死亡率高3、扬州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B人口老龄化突出 C 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4、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阶段为()A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C 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5、影响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9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A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B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C国家政策D 文化背景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人口迁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化迁入地的是()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7、19 世纪以前,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上掀起了国际人口迁移的洪流。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B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C麦哲伦开辟了新航线D 澳大利亚的发现8、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间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C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 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会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9、下列属于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 文化教育发达 C环境优美 D就业困难10、 2001 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 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11、亚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A有便利的运输条件 B 是世界上发达的商业贸易区C开发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D 世界重要金融贸易区和工业地带12、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13、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一工业社会 B 农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 C 工业社会一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 D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14、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的新特点是()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 长期定居移民增加C短期流动人口减少 D从新大陆流向旧大陆(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全选对者得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15、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的国家有()A中国B印度C法国 D德国16、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自然增长快 B 儿童比重过大C人口自然增长缓慢D人口老龄化17、下列属于人口流动现象的是()A国际难民 B环境移民 C外籍劳工 D“民工流”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0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18、下列以移民为主建立的国家有()A英国、法国 B 澳大利亚、法国C新西兰、澳大利亚 D 美国、加拿大19、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是()A平原迁往山区 B 内地迁往沿海C城市迁往农村 D 贫困区迁往发达区20、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B具有不确定性,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C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相对确定的D目前无法大致估算出数值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题,满分54 分)21、图二是“ 1997 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和“19501993 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图”,读图表回答问题。(17 分)(1) 将图及表中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相匹配的大洲后:非洲、北美、欧洲、拉美、(2) 分析可知,近几十年来,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这是因为。 (3)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二高一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学案2 .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