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练习题(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总复习综合练习题(2019春)(数与代数)班别: 姓名: 评分: 等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1.质数就是奇数,偶数就是合数。 ( )2.2019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 )3.比大而比小的分数只有一个。 ( )4.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5.一批产品,经检验有100个合格,则其合格率是100%。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6.下面的三个数中,两个0都读出来的数是( )。 A. B. C.7.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原数的( )。 A. B.10倍 C.8.下列各项中,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B.被减数一定,差与减数C.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9.杨树与松树的棵数比是6:5,杨树有66棵,松树有( )棵。A11棵 B55棵 C66棵 10.把25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25% B.20% C.30%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7分)11.一个数亿位上是“8”,千万位上是“4”,百万位上是“3”,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数是( )亿。12. 12:( )=( )÷25=( )(小数)=( )%13. 米=( )厘米 45分=( )时 14.找规律填数。 (1) 1,4,9,16,( ),36,49 (2) 3,6,9,15,24,( ),63,10215.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16. 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12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18.一件上衣原价300元,现在六折销售,降价了( )元。19.小红拿了a元买铅笔,每支铅笔0.2元,共买了b支,那么小红还剩下( )元。20.在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21.在87.5%、0.87、0.85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22.若3:5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23.把0.75:化成最简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24.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5,女生比男生多( )%,男生比女生少( )%。25. 6吨的是( )吨; 24米是80米的( )%;四、计算。(26分)26.直接写出得数。(8分) 3.14×25= 32÷40%= 789+198= + ÷ 1÷0.01-10= ÷× 36×=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27.解方程。(9分)3+-= +20=160 x:=7.5:0.6欧洲西部教学反思28.脱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9分)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连线题0.125×0.25×32 ×÷4 1-(-)×60 数学文化答案五、解决问题。(37分).故乡红叶阅读题及答案29.一堆煤,每天烧7.8吨,可以烧35天。如果每天节省0.8吨,可以烧多少天?(5分)30.王大妈在银行存了5000元钱,整存整取2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她可取回多少元?(5分)武术期末考试试卷31.东方小学新建教学大楼,实际造价450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10%,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5分)武汉牛津英语32.一套校服54元,其中裤子的价钱与上衣的比是4:5,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5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最大的书阅读答案33.某养殖场养鸭2400只,比养鸡只数的还多300只,这个养殖场养鸡多少只?(5分)34.小红看一本3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多少页?(6分)方法分析课件35.在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公路长是6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2:3,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六、附加题。(10分)36.某厂有职工240人,其中女职工占55%,后来又调进一批女职工,这时女职工与全厂职工的人数比是3:5,后来又调进多少名女职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