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试题04-07及宏观重点概念(共17页).doc

    • 资源ID:14340944       资源大小:5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试题04-07及宏观重点概念(共1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方经济学2004试题一比较并解释概念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摩擦失业与结构失业名义GDP与实际GDP二判断正误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常呈先降后升的U型。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这种物品的边际效用就减少了。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两家企业都违约的情况可能是纳什均衡,也可能不是纳什均衡。厂商绝不可能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的时候定价。对一个经济社会而言,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不会变化的。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配置效率不如完全竞争的原因在于产品差别的存在。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潜在国民收入。现实GDP限为实际的GDP。.充分就业并非人人有工作。三简答题机会成本与选择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利率下降时,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处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间相互依存?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简单叙述挤出效应。四计算题假定需求函数为100-2p;()写出总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假定某一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53-p,AC=MC=5,问:()计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将是多少?某公司一年开始时的资本存量为10万美元,资本存量价值的折旧在一年间为,该公司在该年内还购置了一台价值万美元的新设备。该公司这一年内总投资为多少?净投资为多少?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Y=C+I+G(收入恒等式)C=100+0.9 当投资200亿美元,政府购买160亿美元,税率t=0.2,问:()        当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假设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五分析题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在1972年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接近垄断。需求方面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这一垄断格局的打破?在供给方面的哪些因素能打破这一垄断格局?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利弊是什么2004年西方经济学试题(A)参考答案注:实际做题时答案可不必如此繁琐,仅供复习时参考一、比较并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机制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们等问题,都依靠供求力量来解决。市场机制还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市场缺乏效率的表现。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市场机制和市场失灵说明了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根据市场机制,市场资源配置在于价格的调节,但是市场失灵情况说明了市场并不是万能,在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不恰当的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即市场机制不能发挥起作用时便会导致市场失灵。此外,现代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解决社会经济的效率问题,但它并不能实现社会公平。因此,要求得社会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即在解决社会公平方面可能引起市场失灵。2私人产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与之相对应,公共产品通常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只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为非纯公共物品,如道路。公共产品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非排他性。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强制性。公共产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非竞争性。公共产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的产品,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由国家制造并由国家提供,但又不完全属于公共产品,因为在使用和消费这类物品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或付出代价。从这一点看,它又与私人产品有相同之处。例如,城市公园就是由国家建造并提供的,但顾客去公园游览时须先买门票方可入内,即在消费时付出了代价。总之,准公共物品同时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点。3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是市场的两种类型。竞争市场一种任何生产者都无法对产品价格单独产生影响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上,生产者是商品价格的接受者。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唯一的出售者,整个市场处于完全由一家厂商控制的状态,在这种市场上,产品有特点且无法替代。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是市场的两种极端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竞争市场上有无数厂商;第二,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第三,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获得经济利润,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第四,几种市场类型中,垄断厂商的福利损失最大,竞争市场不存在福利损失。4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是效用论的两种类型。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以衡量和加总,序数效用认为效用不可以度量,而且度量是没有意义的,效用只能排序。作为效用论的两种类型,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具有密切的联系,比如两者都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两者都已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度量,序数效用认为效用不可度量,只可以排序;第二,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采用边际效用的数量分析,序数效用采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分析。5摩擦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是失业的两种类型,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解决的手段也不同,但两者也有共同点,即都不是因为需求引起的失业,因此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消除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2000年的名义GDP是以2000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2003年的名义GDP是以200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0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物质产量乘以200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0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折算指数 二、判断正误(每题3分,共30分)1正确。厂商平均成本曲线之所以成U型就是在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当产量较低时,厂商增加产量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平均成本降低;当产量较高时,厂商增加产量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从而使得平均成本增加。2错误。消费一种物品的效用仅仅取决于该种物品的数量,而不取决于该种物品的价格。3错误。只要边际产量大于0,无论边际产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当增加要素投入时,总产量都会增加。边际产量增加只是说明要素投入导致的产量增加更多,而不是产量增加与否。4正确。两家企业同时违约可能是纳什均衡,也可能不是,这取决于企业违约与不违约的收益的比较。5错误。厂商生产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的需求价格弹性完全可能小于1;即使厂商拥有定价权的垄断厂商,益,而不是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否小于1。在厂商没有定价权的时,厂商也可能因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在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定价。6 错误。这还要考虑生产技术和资源条件的变化。当存在进步时或资源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外移动。7错误。垄断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不如完全竞争的原因在于垄断竞争厂商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其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不重合。8错误。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只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它可能位于潜在国民收入处,也可能不在潜在国民收入处。9错误。现实的GDP,包括实际的GDP和名义的GDP。前者又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根据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它剔除了价格因素,所以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更好地反映了物量的实际增长情况;后者又称“现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10正确。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存在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等,但不存在非意愿失业。 三、简答题(共40分)1机会成本是指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它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两者存在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资源的稀缺性迫使我们必须对无穷的*的轻重缓急做出选择。实际上,经济学就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选择的需要。以黄油和大炮为例来说,也许在某一时期(如战争时期)社会更需要大炮,而在另一时期(如和平时期)更需要黄油。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既可以用于生产大炮,也可以用于生产黄油。这样,在解决稀缺性问题时,人类社会就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做出选择。(2)两者都涉及经济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稀缺资源运用上的选择或者机会成本都涉及分到了经济生活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产品与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生产?第三,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代表稀缺资源的不同配置及产品的数量组合。到底选择哪一种组合,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选择方式(计划或市场)决定。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更有效率,要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低效率生产方法会导致其产量组合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产品如何分配即为谁生产,你可以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组合点,判断社会资源是更多地用于马铃薯、面包的生产,还是用于游艇、皮衣、小轿车的生产,由此可以了解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3)机会成本是通过选择产生的。当我们被迫在稀缺物品之间做出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所以,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边际成本。要选择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项目,若小于边际成本则放弃该项目。2对资本的需求量增加也就是投资的增加。当利率下降时,对资本的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在于: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使得投资的成本降低,从而对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决定投资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就是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和投资风险等。一项投资是否可行,首先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对于成本来说,由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是融资,因此利息就是投资的成本,利率的高低决定了投资成本的高低。对于投资收益来说,取决于投资者对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当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收益时,投资是可行的,因此当投资预期利润率不变时,投资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因此当利率下降时,对投资的需求也就增加,也就是对资本需求量增加。3(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时,减少一种要素的数量,而必须增加一种要素的数量关系。即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的能力。边际替代率呈递减的趋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一定产量水平下,减少一定资本数量而必须增加的劳动数量的比率关系。(2)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的含义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意味着在厂商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劳动的投入,就必须减少资本的投入量。而且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它所能替代的资本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正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体现。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抵减的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两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可举例说明)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4(1)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它既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又兼垄断市场的特点,但更接近于完全垄断市场。(2)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间相互依存的原因寡头垄断待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企业之间存在着被认识到的很强的相互依存性或激烈对抗的竞争。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是很复杂的,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然后才能在考虑到这些反应方式的前提下采取最有利的行动。而关于竞争的反应模式总是各式各样的。所以,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企业的变动会给其他企业的变动带来影响,影响其他企业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由于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使其在经营上有着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不同的重要特点,即寡头垄断者的某项决策会产生什么结果完全取决于其对手的反应。因此,寡头垄断者的竞争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实践中的企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使其决策的难度相应提高。5(1)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2)财政政策的内容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原理是: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工人失业增加,企业开工不足,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这时政府可以用调整税收和税率的办法,或者使需求者感到增加购买对自己有利,或者使供给者感到减少产量对自己有利。一般来说,减税(或免税)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对消费者减税,消费者将会由此而拥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使消费增加,并进而又可刺激投资增加。这样促进总需求上升,有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如果需求小于供给只发生在个别商品而不是总量上,引起的后果不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总量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这时在运用税收政策进行调节时,只用调整税种和税率的办法使个别产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分别受到影响,使之或增加购买,或减少产量,进而实现平衡。反过来,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选择的税收政策则应该是相反的。 财政支出政策的内容包括:根据财政收入的实际可能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总量;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调整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财政支出的程序和制度。一般地说,无论是积累性的财政支出还是消费性的财政支出都会很快地转化为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购买,因而财政支出可以直接而迅速地引起社会需求总量的变动。所以,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宜增加财政支出,包括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转移支付。这些支出不仅直接增加了社会需求,而且带来了工资和利润的增加,刺激了消费与投资,间接增加了社会需求。一般说来,由此造成的总需求的扩张往往数倍于财政支出的扩张。在经济高涨时期,财政支出则相反。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即在经济高涨时期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将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同时并用。6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从而抵消原财政政策效果的政策。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是:第一,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供应量减少;第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构投资减少。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增加产量。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四、计算题1.(1) TR=(100-2P)*P;  MR=100-4P   (2) P=02. (1) P=24(2)P=5,Q=483. (1)总投资为10000美元(2)净投资为-2000美元,其中净投资总投资折旧4.(1)均衡国民收入为1642.86,投资乘数为3.57  (2)均衡国民收入变为2142.86 五、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OPEC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在1972年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接近垄断。需求方面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这一垄断格局的打破?在供给方面存在哪些因素能打破这一垄断格局?答:(1)对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接近垄断的理解卡特尔是各寡头之间公开进行勾结形成的寡头垄断组织,是相互勾结所特有的。在垄断组织内部,各寡头厂商协调行动,以垄断组织的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共同确定价格。这样,一个卡特尔组织就像一个垄断厂商一样,只要市场需求相当缺乏弹性,它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大大高于竞争的水平。卡特尔实际上是一种同业联盟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的价格和控制产量。卡特尔在某些国家内是违法的,但在国际间,却早已存在,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组织与多工厂垄断非常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卡特尔组织内的厂商不是由单一业主所拥有的,因此每个厂商的产量售价不易受控制。而多工厂垄断只有一个业主,他可适当地控制每个工厂的产量及市场的价格,以达到整体的最大利益。卡特尔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价格和瓜分市场。关于价格的确定首先由几家厂商组成一个卡特尔,进而产生一个管理并确定一个统一的产品销售或服务价格,由此形成垄断价格。关于市场的划分通过内部谈判与协商,将卡特尔的总产量或总销售量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成员厂商,最终完成对市场的瓜分。第一个条件就是,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惑,从而造成卡特尔组织的解体。只有长期受到竞争价格的威胁才能阻止这种欺骗,如果卡特尔的利润足够大,这种威胁是有效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垄断势力存在的潜在可能。即使一个卡特尔能够解决组织上的问题,但如果它面临的是一条具有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的余地,因而组成卡特尔的利益就是很小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更明显。以从波谷到波谷划分,世界石油价格共经历了8次周期性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油价的上涨往往是剧烈的,并且常常受突发*件或危机的影响。油价上涨所持续的时间视事件的性质而定。第二,油价在短期内主要受需求的影响,特别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也明显增加。第三,世界石油市场供给条件的变化对油价有着特别的影响。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尽管明显被削弱,但其作用仍然不可轻视,OPEC成员间达成的供给限制协议的执行与否对油价仍具有重要的影响。第四,市场投机行为也是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国际石油价格频繁波动,一方面交易商需要从事期货交易、套期保值,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油价的波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对现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国际石油供需形势不确定,以及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时,国际石油市场的投机行为更明显。此外,国际油价还受主要发达国家石油库存的变化,以及一些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OPEC国家的垄断行为,他们联手控制产量,限产造成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引起油价暴涨。而实际的石油储量及开采能力都是供大于求的。(2)需求和供给方面打破这一垄断的因素因此在打破这一垄断局面方面应当结合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和上面所讲的卡特尔所成立的两方面的条件来论述。第一,从需求方面看各国要扩大石油资源的来源减少对OPEC的依赖;加大对相关替代能源的生产;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替代;形成多元的能源体系,与相关的石油输出国联系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加强储备管理减少由于波动而带来得危机。第二,从能源层面上看,欧佩克所经营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在没有出现优于石油的新能源产品前,是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欧佩克的地位。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供给方面。石油供应上的储量限制能够通过钻探技术和能源替代以及节能技术进行对冲。症结在于全球石油市场的垄断性特征,为了维持石油高价,石油卡特尔刻意进行限产和低度投资。真正的石油问题是OPEC石油卡特尔的短视行为,而石油进口国难以找到对冲途径,有效的全球市场和技术进步能够不断吸收新增石油需要。石油供应市场上的多样化努力使得OPEC的垄断力量有所削弱,但是还足以控制全球石油价格,这方面的解决方案除了多边协商以外并无其他良策。从供给方面考虑,首先是协议遵守的程度及违背协议后带来得惩罚体制;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这就是垄断自身的不稳定性;各国受本国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等因素;如果利润水平降低各国为了获利,也必然采取降价的措施来获利。2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利弊是什么?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1)经济增长的源泉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 、 和 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           式中, 为产出的增长率;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和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和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从增长率分解式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第一,资本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一般指的是物质资本。第二,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分为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是重要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 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质量低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第三,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2)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利弊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源泉分析的有意义之处表现在:从经济理论对于现实经济的解释能力来看,新增长理论能够更好的对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资本作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要素,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它越来越多的与知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人力资本的范畴。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产品价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产品的知识含量。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和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能够换回的只是发达国家的几个计算机软件或是几张光盘。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本的积累应当更多的运用到知识生产当中来。经济的增长应当从以高资本和高人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取得长期的经济发展,就应当使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而是要通过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来获得。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源泉分析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资本积累;其二是社会分工。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民储蓄或动态的技术进步。在新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及对技术进步实现机制,经济增长主要是当事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结果。但是在信息化下的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理论不是古典经济学家所强调的资本积累与社会分工,也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强调的储蓄与投资间的均衡关系,除承认新增长理论所强调创新、技术进步思想外,还应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和农业的高创造性、高渗透性、高倍增性和高带动性的全方位的影响。这意味着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到了极为重要的地步。另外,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源泉分析缺少对宏观因素的分析如制度、经济体制 、法律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的约束条件也不同。而这些也应该加以考虑和分析。西方经济学2005试题一        比较并解释概念        自由资源与经济资源        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        名义GDP与实际GDP        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二        判断正误        当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时,降低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数量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        竞争型厂商不会因为生产太多而使产品价格下降,因此,在短期内,如果厂商以既定的工厂尽可能多的生产产品,他将得到最大化利润。        生产函数表现投入品价值与产出品价值的数量关系。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完全竞争市场不能保证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        潜在GDP是最大的GDP。        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具有一致性。        政府干预经济一定能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更好。        政府很难同时实现他的宏观经济目标。三        简答题        请谈谈你对经济学中均衡含义的理解。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动对其有何影响?        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试分析挤出效应。        引起通货膨胀的诱因有哪些?四        计算题        甲公司生产产品,现价为每个60元,某年的销售量大约是10000个,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月份把产品的价格从每个65元降到55元,甲公司的月份销售量跌到了8000个,请问:()        甲乙两公司的产品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产品价格不变)?()        若甲公司产品的弹性是-2.0,乙公司把价格保持在55元,甲公司想把销售恢复到每月10000个的水平,则应降价到多少?        完全竞争行业中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STC= .假定产品价格为66元,()        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该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生产?        假定某经济是由三部分构成,消费函数为C=800+0.63Y,投资函数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0.1625Y-10000r,价格水平为,试计算当名义货币供给为 6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7500亿美元时的GDP,并证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总合。五        论述题        为什么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了最大化的满足,同时社会福利最大?        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提高银行利率带来的效应。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答案一自由资源为无代价取得的资源,经济资源时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收入消费线是反应当收入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组合。价格消费线是反应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的组合。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经济成本的差额,包含有选择的含义。会计利润是总收益和会计成本的差额。静态效率一般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动态效率是考虑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长期提高经济绩效和社会总体效用水平的效率衡量标准。名义GDP是指按当前的价格核算的GDP,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核算的GDP。自然失业是指经济体系中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二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错误10正确三均衡是互相对立或联系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部再变动的状态。如均衡价格,消费者均衡。是经济重要的研究方法。不矛盾,因为两者前提条件不同。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价格下降会增加,而价格上升会减少。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产生正外部效应,如教育。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产生负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起私人投资下降。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以及混合的原因。此外,货币发行过多及预期也是因素之一。四(1)E甲乙(8000-10000)/10000/(55-65)/65=1.3(2)-2=(10000-8000)/8000/P/PP/P=-12.5%,所以应降价12.5%,即降价为52.5元。(1)SMC=  利润最大化时,SMC=P=66,解得Q利润N=TC-TR=176(2)退出条件是PAVCVC=   AVC= 求导解极值得出产量3,此时21,只要价格小于21,企业就会停止生产。3.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Y=C+I+G,可得IS曲线方程为Y=15800/0.37-20000r/0.37,在名义货币供给为6000和价格水平为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6000,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s/P,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Y=6000/0.1625+10000r/0.1625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得:Y=15800/0.37-20000r/0.37Y=6000/0.1625+10000r/0.1625解方程组得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得利率为r=0.05,均衡收入为Y=40000则800+0.63Y=26000I=7500-20000r=6500   G=7500   C+I+G=40000=Y这说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得总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五、(1)需求曲线的含义,消费者剩余(2)供给曲线的含义,生产者剩余()只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商品得需求者和供给者才会同时获得最大得满足。()这个交点决定得消

    注意事项

    本文(东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试题04-07及宏观重点概念(共1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