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共27页).doc
-
资源ID:14358012
资源大小:141.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共2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 论 区域(空间)规划是对由多个发展利益单元组成的区域空间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持续协调所作的总体安排与战略部署。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经验为我国开展区域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切实加强区域规划的调控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和开发秩序 2.科学确定区域规划调控范围,实现由物质建设规划向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 3.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注重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衔接配合 4.设立专门的区域规划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二、区域的划分 1 .均质区域: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2 .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第二节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一、区域分析的概念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调查基础数据)2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评价及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由于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因此,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发展方向策略)三、区域分析方法 数学的模拟法、地理学的比较法、经济学的分析法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2.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地下资源 ,地表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 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3.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 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自然资源。(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时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涵、可持续内涵:以供定需、需求量零增长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二)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代际公平的三级内涵:规则公正、分配公正(消费、投资)、代际补偿代内公平的大类:国际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国内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P34)(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建设(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与区域生态环境有关的因子主要有:地质、地貌、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等 以及部分人类活动和经济因素(污染物排放、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二)生态环境补偿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是公平正义观、外部性经济理论和生态伦理,并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补偿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协调政府补偿机制和市场补偿机制的功能,完善环境立法是构建与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重要路径。1.补偿主体:政府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2.补偿标准:“庇古税”理论3.补偿方式:(1)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2)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一、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资源导向/定位(3)劳动分工规律:部门、行业、地域分工(4)区域利益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产业结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三大产业布局: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三)市场化水平(P70-71,五大影响):市场导向、市场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市场环境、市场意识(四)社会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狭义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文教体卫)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一般方法:横剖面方法(P75)(二)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区域历史沿革分析,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第二节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消费者: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区域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应从人口的消费与生产两重性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区域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劳动力的供给、人口的分布状况等对生产布局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域人口数量分析1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即人口的性别构成。2年龄构成: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又称老人、儿童比例,即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这些指数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影响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战争、饥荒、瘟疫等年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表21)。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表22)。这两种都反映了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当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动以后,有关的一切社会职能均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经济文化建设如不考虑人口文化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带来影响,就难以同未来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陷于被动的地位。3职业构成:是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它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4民族构成: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二)人口增长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三)人口质量分析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四)劳动力供应分析:1. 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2. 劳动力资源质量;3. 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4. 教育成本与收益(五)人口分布分析:区域分析中对人口分布的考察,主要着重于对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等的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三、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内,利用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我国一般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因此,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研究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持续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生物产品的内在能力。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一、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进步及其类型1. 技术进步: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硬技术)。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软技术)。(P110-111)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2. 技术进步的类型:资本使用性技术进步、劳动使用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P111图)3、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P111-112)(2)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113-115)(二)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技术越是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是广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越能够充分体现。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按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新产品层出不穷,催生了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伸与“裂变”,独立而成为新的产业部门。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一部门内劳动投入的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进而可以认为,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1.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是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适用领域的过程,是将创新技术推向市场的阶段,是一种技术在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包括自发的和有组织的过程。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第一,技术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技术落后企业的模仿效应; 第二,人力资本流动;这里的流动既包含了人力资本的有形转移,也包括人力资本的无形转移。前者主要指通过人员的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溢出,后者主要指并不需要通过人员的流动,而只需借助于信息的非自愿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溢出。 第三,联系效应。它是指企业间不通过纯粹的市场交易而发生的技术扩散。 2、技术扩散的三大主要路径和方式:贸易、直接投资、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技术引进指通过各种方式把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所需要的技术和技术装备,从技术供应方转让过来。若只购入软件技术或与此同时又附带购进一些设备,这种行为才能称为技术引进。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技术转移的途径很多, 其基本形式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类:技术许可证、产学研结合、设备和软件购置、信息传播、技术帮助、创办新企业,企业孵化器等等技术转让,即有意识地进行技术转移。技术转让是指技术供方把生产、管理、销售的技术及相关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通过不同方式,如贸易、合作、援助、技术服务、学术交流等方式转让给其他方加以利用。按照转让方式的不大致可分为下三类:(1)无偿转移。指团体或个人之间通过互相访问、参观考察、国际技术产品展览、技术座谈、科技文献或情报交流等方式无偿地获得各自所需的技术。(2)有偿转让。又称技术贸易,这是技术转让的一种商业形式。(3)许可证贸易。这是近几年来在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方面发展较快的一种形式,指技术出售者将其技术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的形式销售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技术选择(Technology Choice)是指对创新技术对象、水平、结构及其发展过程的预测和确定。中间技术: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介于“镰刀和联合收割机”之间的技术,它有别于简单的传统技术,又不同于现代的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能节约资金,不需过高的技术知识,易于吸收与消化。适用技术:指适合本国国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技术。它可以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也可以是适用的中间技术或原始技术。第五章 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分析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一、单一指标(一)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3.绿色GDP(GGDP):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绿色GDP(GGDP);狭义的绿色GDP,核算时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进去;广义的绿色GDP核算,把自然方面、社会方面都包含进来。EDP: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生产资本的消耗,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DP)。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同时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得到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这就是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这几者的关系:EDPGGDPGDP。从增长率来说,当环境成本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时,EDP和绿色GDP的增长将低于GDP的增长。 (二)平均指标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平均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教科文卫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福利费等(三)相对指标霍夫曼系数:反映工业化程度(P139)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P139)二、综合指标体系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区域经济总规模;经济增长活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结构转换条件;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技术水平指数;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早期的竞争力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后,竞争力概念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乃至宏观层次发展,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参与竞争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以及产品竞争力。一、国家竞争力1.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IMD:总体竞争力水平四大竞争力要素(P149)(1)经济运行。包括国家和地区内经济实力和国际化程度。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力量和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程度的整体评估;(2)政府效能。指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3)企业效益。指企业在管理、盈利、创新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4)基础设施。指软、硬基础设施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程度。每个竞争力要素又进一步分解成多个竞争力子要素。 2.IMD须把握和平衡的四种力量,即吸引力与扩张力、本土化与全球性、资产与过程、个人冒险精神与社会凝聚力。一国只有主动把握和平衡这四种力量,才能推动国际竞争力的发展。3.IMD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十大要素(1)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法制环境;(2)构造一个灵活和弹性的经济结构;(3)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4)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5)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6)政府和行政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努力创新;(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相互之间的合理关系;(8)减小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9)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终身培训;(10)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化间的整体协调,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提高,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4.波特竞争优势四阶段论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二、区域竞争力1、区域竞争力概念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2、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赵晓博士: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包括八个方面,大、中、小三个层次和120个指标。(1)区域经济实力竞争力分析 (2)开放度竞争力分析 (3)政府管理竞争力分析 (4)金融体系竞争力分析 (5)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分析 (6)企业管理竞争力分析 (7)科学与技术竞争力分析 (8)国民素质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六章 区域分工与区域优势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一、劳动地域分工1.概念: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2.前提: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地域分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大。二、经典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模式(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2)大卫·李喜图的比较成本说;(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4)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5)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6)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三、区域发展优势(一)优势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2类型:(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二)优势的评判标准:一个区域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还不能认为是区域发展优势,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和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判。(三)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为了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确定区域优势,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合。第二节 区际联系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1极化效应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资源):南方流向北方;国内外贸易:南方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2涓滴效应: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双方经济互补,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4国家干预: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二)区域相互依赖理论1.依赖理论2.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理论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三、区域合作理论1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存在和发展。2区域合作的类型(1)区域行业合作: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域性生产合作、区域性商业合作、区域性运输合作、区域性物资合作、区域性金融合作、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 (2)区域全面合作: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建立区域市场;联合开发资源;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建立信息网络;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第三节 主导产业一、主导产业的意义(一)定义: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二)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一)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1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2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4增加价值。 5出口潜力。 6环境影响。(二)竞争能力:1技术先进程度。 2产品质量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市场占有率。 5利税效果。三、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一)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二)特尔菲法一一层次分析法(三)主成分分析法(四)从三个层次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可从定量、定性及综合分析三方面着手,下面介绍四种一般常用的方法:1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2依据产业性质判断它们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3主导产业选择中区域经济条件的限制。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一)优化目标: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优化原则:1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方法实现。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1、概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从广义来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2、产业划分(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一个是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生产部类。(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根据区域发展中,各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及其程度、方式,以及各经济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将区域经济活动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性产业三类。(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划分主要是针对工业。(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我国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中,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从为16个行业修订为20个门类。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基础与传统、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备: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内部协调;应变能力强;经济效益高。(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1、配第-克拉克定理2、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3、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4、罗斯托产业结构演化论 (四)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更重要的还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下列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新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产生,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如化纤产品代替棉毛产品,石油化工代替煤化工,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三、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基本原理: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与以往其它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二)结构效益分析法结构效益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计算一些反映经济效果的指标并运用这些指标对经济效益好坏的比较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1产业结构效益2结构影响指数。3效益超越系数4弹性系数5投资产出效果系数(三)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分析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1区位熵2集中系数:是指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部门,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产值等相对数与全国或较高层次区域该经济部门相对应指标的比值。3结构多样化指数:结构多样化指数通常用来研究国家、地区或城市的产业综合发展程度。(1)原始多样化指数(2)精确多样化指数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一)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二)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三、区域规划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制和区域发展政策。第二节 区域规划类型一、按规划功能分类:认识性的区域规划、应用型的区域规划二、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策略性的区域规划、物质性的区域规划、综合性的区域规划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社会区区域规划第四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一、区域规划的方法()系统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具体方法可供利用。(P251)(二)传统综合方法是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方法。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国际上区域规划方法中最基本。区域规划的综合平衡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 三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预测发展需求;综合平衡。(三)比较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选择比较对象。必须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客观条件的差异,切忌生搬硬套。2确定比较标准。比较标准一般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境效益进行综合。3分析评价。规划工作中通常要对所选的方案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作纵向的比较并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横向的比较。(四)数学模拟法:在规划研究中引入数学模拟法,可以便规划建立在更加理论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 按照功能和应用范畴大致分类,区域规划模型可分为如下几类::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决策分析模型。二、区域规划的程序(P257,258)(一)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地图的比例尺,视规划区域的大小和规划任务要求而定。(二)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 (三)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第一,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第二,保持规划的弹性;第三,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一、 战略的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战略研究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三、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措施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因此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们无所适从。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期;远期目标,或叫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 二 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