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自我、本我、超我的斗争——安娜(共4页).doc

    • 资源ID:14370110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我、本我、超我的斗争——安娜(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我、本我、超我的斗争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剧命运的分析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被誉为当时俄国社会百科全书,书中的每个人物性格都极其的饱满,尤其是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心里路程的变化到最后其悲剧产生的描写。对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解析不胜枚举,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剖析导致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原因。关键词:自我 本我 超我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文学家,在这世纪交替之际,由于社会的变化使得文学作品流派由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中无不显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因此也被称为“俄国社会革命的镜子”。此外在他的作品中凸显出他不懈的精神探索和自我剖析,因此也被称为是“俄罗斯的良心”,并在作品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心灵辩证法”。“心灵辩证法”体现了托尔斯泰注重描写人物心灵的矛盾冲突的运动过程,其中注重描写心里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描写冲突、分析心理冲突的原因和心理变化发展的原因。1托尔斯泰这一描写手法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相符合。安娜·卡列尼娜的译本从1956年就已经传入到中国,并相继出版了十几本不同的译本,而该书也被翻拍成7种版本的电影,由此可以看出该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的都深受欢迎,其中主人公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其精神分析法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重人格结构。本我(id)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是由性的冲动的构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是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它没有道德观念,甚至缺乏逻辑推理,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本身。即“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本我的这一功能室实现生命最基本的原则。”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者。自我的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能力。自我遵循的是“唯实原则”。其中“实”就是外界存在的东西。“自我主要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是现实的代表。”自我的作用是调节“真实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之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这种对立”,自我主管人们维持正常而守法的生活。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超我是“一个从自我内部的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是小孩吸收父母亲区分好坏、辨别善恶的一些标准的结果。具体的说,它是在童年时代由父母和师长额指示、约束、禁律、习惯通过自居作用的内化而形成的结构,是根据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是内部世界的代表”。超我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的途径。当自我对本我的要求屈服时,它会惩罚自我,使人感到内疚,自卑甚至有罪。而对自我和本我斗争的胜利给予奖掖,产生自豪感。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源泉,一切完美追求都产生于超我。2(p85-86)超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盒调节那些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危及社会安定的各种冲动,使人成为社会安分守法的一员。 人格结构的三个部分相互协调平衡时,人的精神是健康发展的,若是三者失衡,人的精神就会出现异常。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经历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斗争,最终因为三者的失衡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自我与超我的斗争“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就在渥伦斯基与安娜在车站眼神的一次交流,使得这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前那个凭自己的风流倜傥在名媛云集的上流社会过的风生水起的渥伦斯基在遇到风姿卓越的安娜时,仿佛有一种魔力在召唤着他,让他可以为了得到心仪的对象而不顾一切。这种魔力则是人的本能欲望,在渥伦斯基的穷追不舍下,安娜的内心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导致本我的胜利,安娜内心得到了欲望所带来的愉悦之感,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安娜的这一内心斗争是在车站一遇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如渥伦斯基为了与安娜再次相遇而在安娜回莫斯科的途中拦住她,并向她表明了爱慕之情,但是安娜“他说了她心里希望的话,但是她在理智上却是怕听这种话的,她没有回答,他在她的脸上看出了内心的冲突”“她为此感到彷徨,也感到幸福”3(p151)。在回到家后,由于社会道德的约束,她只当那是她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她在旅途中所感到的无端的羞耻之情,和她的兴奋都完全消逝了。在她习惯的生活状态中,她又感觉得自己很坚定,无可责备了。”3(p160)但这一切还都未结束,“她想到了另一个;她看见他,而且感觉得她一想到他,她的内心就怎样洋溢着感情和有罪的喜悦。”“迟了,已经迟了,”她微笑着低声说。她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地躺了好久,她几乎感觉得她可以在黑暗中看见她自己眼睛的光芒”3(p217)这就预示着在这场斗争中,超我未能遏制住安娜内心的那团欲望之火,需要自我对本的满足。二、自我对本我的满足与反抗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一部分由于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抑制而形成自我检测的机制,这部分得到控制的“本我”便成为“自我”,“自我”控制和驾驭着“本我”,以便寻求适当时机,使“本我”的一部分要求得到满足。安娜在渥伦斯基的强势攻击之下,内心开始慢慢的放纵自己接受这得不到祝福的爱“开头安娜老老实实相信她是不满意他这么大胆追求她的;可是在从莫斯科回来后不久,她赴一个她原来以为可以遇见他的晚会,而他却没有来的时候,她由于失望的袭击这才明白地理解到她一直在欺骗自己,这种追求她不但不讨厌,而且成为她的生活的全部兴趣”,3(p187)在这之后安娜完全的接纳了渥伦斯基并将自己献给了他。但是在激情过后“自我”又本能的反抗“本我”,“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这样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在没有别的办法了;而现在她在中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人,所以她恳求饶恕也只好向他恳求。望着他,她的肉体上感到了她的屈辱,她再没有什么话好说了”,3(p219) “自我”对“本我”的放纵会导致“自我”与“超我”的毁灭。 三、自我与超我的毁灭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代表着道德要求”, “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理念,它是追求理想欲望或者高尚生活方式的主体”。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境界,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 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而且“超我好像已做出片面的选择, 只选择了严格与严厉、限制和惩罚的功能,而好像并未继承和保持爱的关心。4(p39)一旦超我对道德的苛求失去了限度,就显示出“严厉性甚至是暴戾性”,5(p285)超过个人能够承受的范围,走向反面。安娜对于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似乎早已预测到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每当她想到她做了什么,她会遭遇什么,以及她应当做什么的时候,就有一种恐怖袭上心头,于是她把这些思想赶走。”3(p220) “老是想那件事情,想她的幸福和她的不幸”3(p275),在她为渥伦斯基生下他们的爱情结晶时,差点失去了生命,在生死一线之际,求得了她的丈夫卡列宁的宽恕,而在她回复往日的生机和丈夫的谅解后她那颗心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自我与超我无法控制住她的心智,她最终选择和心爱的人私奔,与上流社会割裂,与心爱的儿子分别,而这也意味着她没有可以回头的余地,也预示着远离一切走向毁灭。缘起缘灭,车站是他们相遇的起点,也成为他们爱情消逝的终点,安娜最终选择了车站作为她为此付出代价的地点,“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感觉无法挣扎。那枝蜡烛,她曾经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摇曳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3(p1122)就这样她结束了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得到内心的救赎。结语“本我”是人最原始的冲动,是不顾一些的放纵,“自我”是一个协调者,在满足“本我”的部分欲望的同时,会用道德规范等手法来限制“本我”,“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由于安娜无法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味的追求“本我”所带来的快乐与自由,而忘却了自身所要扮演的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得到丈夫的原谅之后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是变本加厉,在当时社会的规范下所不能容忍安娜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安娜的悲剧。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其生活中也经历了“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斗争,在其忏悔录中写道:“我真心诚意想做一个好人,但我年轻,有多种欲望,当我追求美好的东西时,我茕茕一身,十分孤单,我遇到的是轻蔑和嘲笑;而只要我迷恋于卑劣的情欲,别人便来称赞我,鼓励我。虚荣、权欲、自私、淫欲、骄傲、愤怒、报复所有这一切都受到尊敬。沉湎于这些欲望,我就像一个成年人了,我便感觉到别人对我是满意的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过着淫荡的生活,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高尚的人。”6(p12)但是最终想要追求超完美的理想生活,内心中还隐藏着美好理想,最终超我取得上风,在超我的引导下,强烈的求知欲的刺激下,托尔斯泰博览群书,成为一代文豪。 在当今的生活中,社会急速发展,物欲横流,充满着各种诱惑,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关系,不应为了一时的冲动和满足欲而走向无法回头的地步,要且行且慎重,按照自己的步伐向着“超我”奔发。参考文献1伍彘甫.西方文论造下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26.2邱运华.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5-863列夫·托尔斯泰著.周扬译. 安娜·卡列尼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人生哲学M周斌,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6托尔斯泰.忏悔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12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自我、本我、超我的斗争——安娜(共4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