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特性分析(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 23卷 第 5期2006年 5月 公 路 交 通 科 技Journal of Highway and T 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 ol 123 N o 15 May 12006文章编号 :10020268(2006 05010204收稿日期 :20040902基金项目 :交通部 “ 十一五”交通发展重大研究课题 (20031310A 作者简介 :郭应时 (1964- , 男 , 辽宁凌海人 , 工学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安全工程与车辆安全技术 1(guoys chd 1edu 1cn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特性分析郭应时 , 袁 伟 , 付 锐(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 , 陕西 西安 摘要 :目前普遍采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且均从整个国家或区域的角度出发 , 不适用于中 国交通行业内部安全水平评价 。 文章从可测性 、 代表性和可比性 3个方面对主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 讨 论了各指标的显著特性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评价指标 ; 在结合中国道路交通行业特点的基础上 , 提出了更具代表性的宏 观评价指标和更具可测性的道路交通行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 。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 评价指标 ; 特性 ; 道路交通行业 中图分类号 :U49218 文献标识码 :ARe 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s , FU Ruiobile C ollege ,Shaanxi X i an ,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 the comm on assessment indexes for road safety used in China have s ome limitations and all of them are not appli 2cable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e view of the whole country or region 1Wit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assessment indexes comm only used for road safety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index are summarized in terms of measurability , representability and com parabili 2ty 1Based on this , one new assessment index for the whole road safety status and s ome recommended indexes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safety are proposed 1K ey words :R oad safety ; Assessment index ; Characteristic ; T ransportation industry0 引言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用以 比较 、 分析和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度量标准 , 也 是研究机构衡量道路安全水平 , 客观寻求消除安全隐 患措施的度量标准 。 这些指标对于全面衡量和评价道 路交通安全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通常可分为两类 , 即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 目前较为常用的绝对指标有 事故次数 、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 ; 相对指 标有 10万人口死亡率 、万车死亡率和亿车公里死亡 率 。 这些评价指标在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只能表征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某一方面 , 合理的使用这些指标 , 首先必须了解其特性及相互关系 。 此外 , 道 路交通的某些重要领域 , 例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水平 等 , 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 1 评价指标的特性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一般具有以下 3个主要特 性 。(1 可测性 。 可测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源数据是否 易于得到 、 统计或计算 。 评价指标的可测性是一个基 础 , 反映了获取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 。 随着信息 、 通 讯技术的进步 , 基础数据的统计方法和内容有可能发 生改变 , 某些指标的可测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 (2 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评价指标所表征的范 畴 , 一些指标可反映整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的交通安全 状况 , 一些指标则只反映某种局部特征 , 指标的代表 性决定指标的应用范围 。(3 可比性 。 可比性是指所选择的指标在各评价 对象中具有统一的定义和计量标准 , 这样才能保证评 价比较在同一基础上进行 。2 常用评价指标特性的比较分析211 绝对评价指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普遍采用事故次数、死亡人 数 、 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这 4个绝对统计指标来评 价 。 4个评价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征一个国家或 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 , 均具有较好的可测 性 , 但可比性方面存在区别 。(1 事故次数事故次数这一指标可比性不强 。 大多数交通事故 仅涉及物损 (如 19851990约 83%, , , 统计中这类事故的 遗漏程度也不同 。(2 死亡人数涉及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历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 视 , 因此在统计中很少遗漏 , 是最有可比性的评价指 标 。 但是 , 目前各国对死亡时间的界定略有不同 , 所 以在比较分析时 , 应注意死亡时间的界定标准 。 (3 受伤人数在受伤人数的统计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 首先是 各国对受伤的定义不同 , 伤与非伤的界限很难确定 ; 其次是受伤统计中存在大量遗漏 , 伤势越轻被遗漏的 可能性越大 , 这些因素使各国间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的 统计值缺乏可比性 。例如 , 2000年中国因道路交通 事故受伤为 人 , 而美国同年的统计数据为 人 , 若不能确认两国对于受伤的统计标准及 统计精度是否相似 , 则无法根据这一统计数据得出有 意义的结论 。(4 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最缺乏可比性 , 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货币和价格体系不同 , 对经济损失的计量标准也有很 大差别 。综上所述 ,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最具可比性的道 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指标 。但由于各国的规模 、人 口 、 道路交通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仅用死亡 人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全面的 , 因而应配合 采用死亡率这类相对评价指标 。 这就需要将死亡人数 与所谓参照量联系起来 。212 相对评价指标分析(1 单位人口死亡率 。 相对死亡率中若把参照量 选为所研究区域内的人口总数即单位人口死亡率 =区域内人口总数该指标是现在常用的宏观指标 , 人口单位选 10万人 , 即是 10万人口死亡率 。这一指标的可操作性 好 , 考虑了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差异 , 具有一定的可 比性 , 但其主要缺陷是没有反映与事故量相关性很大 的机动化程度 。(2 单位车辆死亡率 。 相对死亡率中若把参照量 选为所研究区域的机动车保有量即, 则为万车死亡 , 它反映了区域内机动 车密度的影响 , 可操作性好 ; 在经济发展相近的地 区 ,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与出行的相关性很强 , 也具有 一定的可比性 。 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人口密度 , 没 有体现动态交通量的差异 。(3 单位行车里程死亡率 。 相对死亡率中若把参 照量选为所研究区域内所有车辆的行驶里程即单位行车里程死亡率 =区域内车辆行驶里程 若行车里程的单位取亿车公里 , 则为亿车公里死 亡率 , 也是常用的宏观评价指标 , 由于它直接选择出 行里程 , 反映了动态交通量 , 可比性很强 。 虽然这一 指标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人口差异 , 但在目前没有更 好的指标的情况下 , 是公认的最有说服力的 、 较为合 理的评价指标 。 但是 , 因为车辆行驶总里程数据统计 困难 , 所以亿车公里死亡率的可测性较差 , 很多国家 并未采用 。(4 3个相对评价指标的比较由于单位人口死亡率和单位车辆死亡率是分别考 虑不同区域的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差异 , 因此应用这 两个指标进行评价时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 以中国 和美 国 为 例 , 2000年 万 车 死 亡 率 分 别 为 15160和 1192, 显然 , 以此指标衡量 , 中国的交通安全水平大 大低于美国 ; 但是若以 10万人口死亡率比较 , 两国 分别为 7127和 15123, 中国的情况却好于美国 。用上 述两个评价指标对我国各省 、 市 、 自治区进行比较也 301第 5期 郭应时 , 等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特性分析 同样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情况 。与 10万人口死亡率相比 , 万车死亡率能更真实 和客观地反映一个区域的交通安全水平 。表 1和表 2分别按照万车死亡率和 10万人口死亡率由低到高对 9个国家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排序 , 显然表 1的排序 结果与人们对各国交通安全状况的普遍认同程度较为 一致 。表 1 各国按照万车死亡率由低到高的排序T ab 11 List of s ome countries by the death rate per 10000vehicles 国家 日本 英国 德国 美国 巴西 韩国 中国 印度 孟加拉 交通安全状况好 差万车死亡率 /人 111114116119513114表 2 各国按照 10万人口死亡率由低到高的排序T ab 12 List of s ome countries by the death rate per people 国家孟加拉 巴西 印度 英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美国韩国交通安全状况 好 差10万人口死亡率 /人2153196106116187139151525 国家 , 通过对其近 发现 , , 且呈 线性关系 , 其万车死亡率与亿车英里死亡率 2个相对 评价指标变化趋势 (如图 1 基本相同 , 因此在宏观 评价时 , 可以用万车死亡率来代替亿车英里死亡率 , 二者有相似的说服力 。图 1 美国万车死亡率与亿车英里死亡率变化图Fig 11 Changed fatality rate per 10000vehicles and per 100million vhicle miles traveled in American3 推荐使用的新评价指标综上分析 , 结合我国的交通特点 , 此处提出几个新的评价指标 , 作为表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评价 指标的补充 。 311 综合评价指标 道路交通综 合死亡率 =×区域内人口数 该指标能同时考虑道路交通安全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即人和车 , 并且该评价指标中各参数的数据获取 也比较准确客观 , 可操作性好 , 因为是相对指标 , 也 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 该评价指标的缺点是它主观地认 为人口和车辆这两个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程度是 完全相同的 , 并且该评价指标也未能反映出行强度对 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 其评价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研究 。312 交通行业评价指标前述各指标都使用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 交通安全水平。 针对我国交通系统负责道路基础设施 建设和运输行业管理的两大职能 , 亦需要具有行业特 点的交通行业安全评价指标 , 以下几种评价指标结合 了我国交通行业职能分工 , 建议在交通系统内部推广 使用 。(1 评价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水平 :路段车公里死 亡率×全年交通量, 评 , 可比性好 , 但使 用该指标需要有完整的交通量统计数据 。(2 评价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水平(a 单位运输周转量死亡率相对死亡率中若把参照量选为所研究区域的货运 周转量 , 即得到单位货运周 转量死亡率=区域内货运周转量 相对死亡率中若把参照量选为所研究区域的客运 周转量 , 即得到单位客运周 转量死亡率=区域内客运周转量 用周转量作为参照量 , 考虑了运输生产规模 , 可 以很好地评价客 、货运输安全生产水平 , 可比性强 。用单位货运周转量作为评价指标描述历年变化时 , 与 万车死亡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 图 2为 19912002年亿吨公里死亡率与万车死亡率的对比 。因为亿吨公里死亡率和现在公认的最有说服力的 亿车公里死亡率有相似之处 , 它同样考虑到汽车的出 行强度 , 同万车死亡率相比它具有动态的特征 , 而万 车死亡率只考虑到汽车的静态数量 , 没有考虑到汽车 的出行 , 仅是一个静态的评价指标 , 因此在道路运输 行业内部 , 亿吨公里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优于万车死 亡率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单位周转量死亡率不能综合评401 公 路 交 通 科 技 第 23卷 图 2 我国万车死亡率与亿吨公里死亡率比较图Fig 12 Changed fatality rate per million vehicles and per100million ton kilometers in China价客 、 货运输总体安全水平 , 而且客 、 货运输之间没有可比性 。(b 道路运输行业亿车公里死亡率 亿车公里死亡率 =营运车辆总行驶里程该指标既考虑了车辆的出行强度 , 又体现了客 、 货运输安全状况 , 是较理想的道路运输行业安全评价 指标 。 , 的条件尚不成熟 。4 结语(1 各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不同 , 其表征的交通安全特性也不相同 , 只有将多个评价指标结合使用 ,扬长避短 , 才能达到全面 、 准确 、 合理评价道路交通 安全水平的目的 。(2 道路交通综合死亡率可以作为表征我国道路 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的补充 。(3 在完善相关数据统计方法的前提下 , 可以使 用路段车公里死亡率来评价道路基础设施安全水平 , 使用单位运输周转量死亡率和道路运输行业亿车公里 死亡率来评价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 (19972003 R1北京 :200312 年美国交通安全年鉴译编C1:(上接第 78页 参考文献 :1 杨涛 , 肖秋生 1公路网规划 M1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12 刘健 1在多目标决策中利用基点计算权重 J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01(4 :76-7913 赵艳林 , 梅占馨 1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J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99(6 :67-7014 傅立 1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M1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199215 杨伦标 , 高英仪 1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 M1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199316 施阳 , 李俊 , 王惠刚 , 严卫生 1M AT LAB 语言工具箱 T OO LBOX实用指南 M1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199817 周伟 , 马书红 1基于木桶理论的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J1中国公路学报 , 2003(3 :77-821501第 5期 郭应时 , 等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特性分析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