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生产管理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共11页).doc
-
资源ID:14379575
资源大小:377.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风电场生产管理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共1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内蒙古华电玫瑰营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电场生产管理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公司风电场以四类18项指标为基本生产管理指标,分列如下:一、气象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所在地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气象状况。包括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平均空气密度、有效风速小时数四个指标。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一般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与场内所立风机轮毂高度相近的风速仪进行统计,即 单位:米/秒()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一般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温度仪进行统计,即 单位:摄氏度()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的温度值,。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的平均值,即 单位:千克/立方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一般从代表性测风塔压强计进行统计;气体常数,取287;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一般从代表性测风塔温度计进行统计。4.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一般取代表性测风塔内轮毂高度处风速仪每10分钟测风数据进行统计,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风机的切入风速,;风机的切出风速,;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小时数,。二、设备运行指标用以反映风电机组运行水平和设备完好率的指标。主要有风机可利用率、风电场可用系数两个指标。1.风机可利用率风机可利用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风机因定期维护或故障时数后剩余时数与总时数除去非设备自身责任停机时数后剩余时数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可利用率;统计周期内的停机小时数(不包括待机时间),;统计周期内的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其中,非设备自身责任的停机小时数()包括以下情况:电网故障(电网参数在技术规范范围之外);气象条件(包括风况和环境温度)超出技术规范规定的运行范围;不可抗力;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不超过80小时/台年)。2.风电场可用系数风电场可用系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与日历小时数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系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可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其中,风电场可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机组的运行小时、调度停运备用小时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小时之和,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可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机组处于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三、电能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用网电量情况,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用网电量、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容量系数、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六个指标。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远程监控系统或就地操作面板中读取。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每台风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总和,即 单位:千瓦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风机总台数;统计周期内的第i台风机发电量,。2.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3.用网电量用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4.等效利用小时数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单台风机的发电量折算到该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即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单机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发电量,;单台风机的额定容量,。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5.容量系数单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单机发电量和其同期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容量系数;统计周期内的单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单机额定容量,;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风电场容量系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和同期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发电量的比值,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容量系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期末装机容量,;统计周期内的日历小时数,。6.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除以发电设备的平均容量,即 单位:小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容量,。其中,=(×)四、能损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包括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场损率五个指标。1.场用电量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的风电场生产、生活用电量,包括综合楼办公、餐厅、照明、动力、电采暖、空调、电热水器、通讯、检修、试验、逆变、设备控制和操作、视频监控系统、直流系统、生活消防给水和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负荷的用电量总和,单位:千瓦时()。2.综合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生产、生活和各类损耗等用电量。除去场用电量外,还包括风机无风待机损耗、箱变(裸变)损耗、35kV集电线路损耗、站用变损耗、主变损耗、开关损耗、隔离开关损耗、无功补偿装置损耗、母线损耗、220kV送出线路损耗等,即 单位:千瓦时()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上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用网电量,。其中,自建线路损耗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本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与电网对侧关口表计量的输出电能之差。3.场用电率 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4.综合场用电率综合场用电率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综合场用电量,。5.场损率场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消耗在风电场输变电系统和风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一期);(二期);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损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用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上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主变高压侧送出电量(考虑二期项目从主变高压侧计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场用电量,。6.送出线损率送出线损率是在统计周期内,消耗在风电场送出线路的电量占风电场发电量的百分比,即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送出线路线损率;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发电量,;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对端间隔关口表计量上网电量,。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