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荆楚民居建筑风格(共31页).doc

    • 资源ID:14381911       资源大小:3.22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荆楚民居建筑风格(共3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五、荆楚民居建筑风格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位于中国内陆的长江中游地区,承北起南,联系东西,在与周边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形成丰富的文化形态;境内群山连绵,湖泊密布,物产丰富,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俱存,自然环境变化多样。聚落类型包括血缘型、地缘型、业緣型以及特有的戍防型聚落。湖北各地区建筑亦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分布最密集地区,传统民居以极富特色的木构干阑建筑吊脚楼为主要形式。除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外,也包括一些砖石与木构混合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和咸丰严家祠堂。鄂西北传统民居集中分布在十堰地区竹山、竹溪、郧县、丹江口一带和襄樊地区南漳、谷城一带。选址多为有山有水的地段,建筑倚仗山体,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常为对称多路多进四合院式,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建筑围合,屋顶连为一体,院落均为天井院。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有翁家庄院、高家花屋、冯氏民居、柯家祠堂等。江汉平原位于湖北中南部,传统民居集中于荆州和荆门地区,多为天井式、天斗式、天井天斗混合式,尤其天斗式建筑更是其他地区不多见的空间形式。保存较好的有洪湖瞿家湾老街、监利周老嘴老街等。鄂东南地区同其东面的安徽省属太湖县、宿松县接壤,东南与江西省瑞昌县交界,西南与湖南省临湘县毗邻。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通山、阳新、崇阳、赤壁等县域。通山境内有一类特殊形制的房屋“牌坊屋”,常见既可用于宗祠,也可用做住宅。鄂东北地区自古就有“楚头吴尾”之称,北屏大别山,南带扬子江,多为丘陵,建筑布局依附于地形灵活布局,院落、室内外均有高差。传统民居主要集中于黄冈市的红安县和罗田县,保存较好的有红安七里坪老街及民居、罗田胜利镇屯兵堡街及民居、罗田新屋垸等。正是这些特有的民居建筑风格,构成了湖北民居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布局自由的总体特征。民居建筑成为湖北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荆楚民居建筑形式2.1 天井院天井院是湖北传统民居最基本的空间组织方式。一组天井院就是一个居住单元,通常包括门屋、天井、面向天井的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耳房)、天井两侧的厢房以及联系这些房舍的廊道等要素。在厢房的另一侧常常还辟有小天井,用于解决厢房和正屋梢间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因此,一组居住单元通常有一个主天井及两个小天井组合而成。天井本是人们在家中接天连日的地方,但有时雨雪过多,或是烈日当头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当地民居采取了两种比较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称为“天斗”;另一种是帘幕式天井,在天井两侧的檐下安装两个可灵活转动的卷轴,将竹帘或布幔卷上或放下。能起到很好的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典型住宅一般采用“三间制”或“五间制”的形制,即一个居住单元通常为横向“三开间”或“五开间”。因此,可以用“五间三天井”或“三间一天井”来表述其居住单元规格。大的宅第多为“五间三天井”的横向和纵向的组合。例如阳新洪港镇江源村王宅(图2-1)、浮屠镇玉埦村光禄大夫宅(图2-2)和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熊畈村(图2-3)。图2-1 王宅天井院图2-2 光禄大夫宅天井图2-3 大悟黄站熊畈村的天井群2.2 庄园庄园式民居是由一些较大规模的合院形成,通常是官吏宅邸或士绅庄园。这一类带有天井的四合院建筑群,不仅仅有着宏大的规模,还常在居所旁设置花园,用以休闲。同时,会采用一般民居不使用的勾头、滴水等屋顶装饰,让建筑显得精巧细致。整个建筑群外围设高墙围合,形成内部或开敞或紧凑的节奏有致的空间以及整体对外封闭的空间效果。其中“多路少进,横向展开”是鄂西北传统庄园式民居的主要布局特点之一。坐北朝南的位相是大多数宅院的第一选择,北高南低的地势造就了其依山就势、逐级升高的建筑格局,因山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人们为了生存,都将不可多得的平地用于种植农作物,而宅基地多选择山脚坡地。这种选址逐渐成为习惯,也导致民居依山而建,横向多路,进深受限,多为23进,也成为地域性特征。这种特征也是北方合院式民居在南方解体后的新形式。同时这类庄园式民居也有其它朝向的布局,如坐西朝东等,但是主要是根据山势走向和聚落环境来决定。然而在这样的布局中,鄂西北民居还是遵从“左上右下”、“东尊西卑”的基本规律的。通过实测证实,每路院落的东侧厢房都比西侧厢房要略宽一点。例如,位于位于襄樊市南漳县的冯哲夫老宅(图2-4)、陶家老宅(图2-5)和位于十堰市竹山和竹溪两县交界的三盛院(图2-6)。图2-4 冯哲夫老宅全景图2-5 陶家老宅一层平面图2-6 三盛院鸟瞰2.3吊脚楼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地区,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鄂西南属大武陵地区,境内地貌、风俗相似,地貌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山岭组成,地势高耸,顶部宽旷,呈波状起伏,有“山原”之称,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分布最密集地区。吊脚楼是当地的主要建筑形式,它是结合当地山多岭陡、木多土少、潮湿多雨、夏热冬冷等生态特点而建造的具有典型生态适应性特征的传统山地建筑。它底层架空,并在转角欱子部位作一圈转廊,转廊出挑较大,均不落地,从底下仰视,如同吊在半空,形成“吊脚”。吊脚楼既是穿斗式结构的一种,又有别于普通穿斗建筑(图2-7)。图2-7 吊脚楼典型特征欱子、吊脚檐柱、两重挑、板凳挑、耍起、吊起、耍头、吊头等,成为吊脚楼的重要特征。吊脚楼群之所以形体优美,是由于吊楼欱子顺山势一溜排开,高低错落,把建筑最美最具特色的部位展现出来。而且欱子顶部的歇山檐口,为配合建筑悬挑轻盈的感觉,四角均向上发戗,形成微微起翘,如翼斯飞的样式,大大生动、丰富了立面造型。除原汁原味的木构吊脚楼外,也包括一些砖石与木构混合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如湖北宣恩彭家寨吊脚楼群(图2-8)和湖北省巴东县楠木园乡王宗科老屋(图2-9)。图2-8 彭家寨吊脚楼群图2-9 王宗科老屋吊脚2.4 商宅商宅是以商贸文化为背景的民居类型,是一种商住合二为一的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住宅相比,商宅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功能,而且要解决好面街的商业功能,多采用“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布局模式,在布局与空间组织上自由度不大,需要考虑与街道以及相邻建筑的关系,一般在纵深方向变化较多,依地形处理成两进三进,并设天井,也有在临江而建的背街侧采用吊脚楼形式的,以及采用前后连褡屋形式的。为了充分利用好寸土寸金的商业门面,通常商宅并列排布得十分密集,每户的进深较大,并且其空间形态根据地形条件和户主当时的财力不同而灵活多样。同时,商贸背景之下形成的商宅建筑内部常采用穿斗木构建造,为利于防火,前檐为木板壁,两山及后檐墙为砖墙。封火山墙从上至下分割相互紧挨着的铺面,对整个街面的防火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是建筑富有特定经济文化背景的地域特征的突出体现。封火山墙沿街排列,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加强了街市的整体感觉。例如赤壁市羊楼洞古街(图2-10)、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南街商铺(图2-11)和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图2-12)。图2-10 羊楼洞街市图2-11 宝石南街商铺图2-12 红安 长胜街的封火山墙2.5 寨堡寨堡通常是指一种由官府倡导、民间响应,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防御工事,常以高山深壑为生存环境,是古代乡村社会人们为临时躲避战乱或因地方战术层面上的需要而修筑的一种局部性的防御性建筑,包括山寨、关隘等多种类型。其最初的形式可上溯至魏晋时期的坞壁。“高山结寨,平地筑堡”是其修筑的原则。湖北地区寨堡分布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和鄂东北两块区域。鄂西北山寨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十堰西北部,襄樊南漳、保康一带,以及随州的西南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大约有385座。寨堡选址于崇山峻岭之地,沟壑纵横,除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选址建寨墙外,“走分水地带易守御而节戍卒之效,便施工而收城塞之用”也是寨堡选址建设的基本原则。鄂东北可谓“有山必有寨(山寨)”,如此大规模的寨堡群能得以形成,一方面与当时的动荡的局势有关。另一方面则得益与鄂西北山区险峻的地形、险要的地势。寨堡众多一方面反映了原始的乡土聚落形态,另一方面折射出冷兵器时代乡民的生存状态。因此山寨是除了普通村落之外,另外一种特殊的戍防型聚落形态。例如麻城顺河镇凤到山山寨(图2-13)、随州万合镇的戴家仓屋(图2-14)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鱼木寨,尤其是鱼木寨因其险要的地形,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它在外界饱受战争变革的风雨中仍然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扰和影响,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民俗民风古建筑群(图2-15)。图2-13 麻城凤到山山寨图2-14 随州万合戴家仓屋图2-15 鱼木寨民居-连五间2.6石板屋石板屋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鄂西南由于石多土少,一些传统民居取材当地出产的黑灰板岩及页岩,先经简易加工成为规则片状的石板,然后堆砌成具有山地文化的石板屋。从外表看石板屋是一种以大小不统一、又各具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石头,通过错落有致的垒砌而成的坚固房屋。一般人居住的石板屋,三星期可以完工,贵族居住的石板屋则比较讲究,建造周期较长。石板屋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铺木板,下层关牲口,上层住人。房屋的外墙体用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砌合,用石灰在墙面上勾成虎皮墙,砌石半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墙建成后,再用大小类似的不规则石板盖顶,屋顶吸收了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建筑,规整中又有变化。这种木石结构的房屋造价低,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实用而独具特色。例如,湖北恩施五峰仁和坪、利川沐府大峡谷、利川鱼木寨等处的石板屋,整体布局依山势层层叠叠,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布局井然有序。有的组成院落,有的纵横交错。石砌围墙,石拱门进出,都非常具有山地民居特色(图2-1618)。图2-16 五峰仁和坪石板屋图2-17 利川鱼木寨石板屋图2-18 利川沐府大峡谷石板屋2.7牌坊屋牌坊屋主要分布于鄂东南地区即通山、阳新、崇阳、赤壁等县域。该地区地理特征主要以地貌复杂的山地、丘陵为主,同时境内长江及其支脉河流以及大量湖泊组成水系网络。起伏连绵的山岭,丰富蜿蜒的水系,孕育了鄂东南厚重的民间文化和乡土环境,也为该地区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通山境内有一类特殊形制的房屋“牌坊屋”,这种将房屋与牌坊结合而成的产物,利用牌坊的构架,按牌坊的规格建造,是鄂东南地区现存的一类特殊形制的建筑,其特点是牌坊与房屋组合为一体。牌坊屋是一种可用来遮风避雨的房屋,功能上兼具住屋、纪念性和教化意义。一般在建筑主入口利用牌坊的构架,按牌坊的规格建造,在立面上增添装饰性构造,如增加牌匾和横枋,使层数增高等,使房屋主立面保持了牌坊的精美和纪念性。牌坊屋结合建筑墙体建造,构造常见无需高规格石材,仅需砖砌即可,是一种相对节约的灵活建造方式。既可用于宗祠,也可用做住宅。例如通山唐家垄牌坊屋(图2-19)、通山株林牌坊屋(图2-20)和通山宝石村的牌坊屋(图2-21)。图2-19 唐家垄牌坊屋图2-20 株林村牌坊屋图2-21 宝石村牌坊屋3 荆楚民居建筑元素3.1槽门槽门是荆楚民居庭院空间序列的第一个组成元素,一般合院式的民居都建有槽门,尤其是鄂东地区大屋都有槽门。槽门的造型与形象代表了一户的门庭气象,反映出一户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多寡。门的朝向和位置,在建宅这一大事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北民间笃信风水,普遍认为门的朝向直接决定了一户的人脉财势兴衰。在荆楚民居中,槽门在整个民居院落中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风水、地形的需要等等)布置,也同样不受主体建筑轴线方位的限制。正房的朝向和槽门的朝向是由风水先生分开测定的,在风水学中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又因为风水师的派系及实际方法的灵活运用问题,使得湖北地区民居的槽门不正对正房,同时偏转的角度也不一,当然也有例外。在湖北地区有以下几种槽门的位置关系1) 槽门位于大屋中轴线上,与主入口正对。如罗田的新屋垸,大冶水南湾的敦善堂等。2) 槽门位于大屋庭院左右两侧,斜向布置的。根据地形和风水的吉凶方位考究,槽门朝向也因地而异。如湖北大冶水南湾的承志堂。3) 槽门位于大屋侧向,与中轴线呈垂直关系。如湖北通山的王明璠府第。门的布局和方位往往与大屋前的月塘、池沼相互影响或关联,如罗田的新屋垸、罗田胜利纸棚河村等.表3-1 荆楚民居建筑槽门实例分析3.2檐廊檐廊是民居中非常生动的空间,一般是指前(后)檐柱和前(后)金柱(或檐墙)之间的部分,有的在室内,有的是处于门庭外的过渡空间。檐廊有的砌上露明,有的施以天花,天花有船篷轩、茶壶档轩、鹅颈轩等形态。有的利用多重插拱出挑,增加檐出和调节高度,利用挑梁和斜撑大幅出挑的。檐廊的檐柱与金柱(檐墙)连接的构件(枋)常常做成比较宽大的,雕饰比较精美。主要形状有书卷形、云板形、如意形等。雕刻有兰草、竹根、鸟兽或是典故传说等。多采用浅浮雕,有的髹饰精美。图3-1荆楚民居廊檐实例图3-2 廊檐下的装饰3.3 山墙湖北地区的山墙颇具特点,成为荆楚民居有别于其他地方民居的体格重要的外在表征,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比较接近徽州民居。荆楚民居的山墙形式更为丰富,除悬山屋顶形式的民居的山墙外,更多的还是硬山山墙。主要的形式有阶梯型、山行(三角形)、拱形、组合型等。1)阶梯形一般有“五花山墙”和“三花山墙”等,马头墙呈阶梯状,一般阶梯的级数略少于徽州的,而且也不局限于奇数。如峡江的郑韶年老屋阶梯型马头墙。2)山形(三角形)俗称“小马头墙”,山墙的垂脊略高于两坡屋面,并与正立面的檐墙突出的墀头连接起来,山墙中间为三角形。还有一种为“人”字形山墙,山墙的天际线比较柔美,透着些许飘逸之感,也算是山形山墙的一个变体。3)拱形拱形山墙分单一的弧形与衮龙形山墙,也就是连续弧形(半圆)山墙。山墙的上端轮廓呈弧形,有的甚至是标准的半圆形,显得非常饱满。衮龙形山墙可以算是最具特点的山墙形式了,这种山墙上端一般由24段弧形或半圆形组成,形似衮龙卧伏在山墙之上,同时垂脊多用数层小青瓦堆叠而成,有的多达5层,颇似龙身之龙鳞。这种形式的山墙规制比较高,多在鄂东南的大屋和一些祠堂上看到。4)组合形如果是一个多进的民居,阶梯形、山形(“人”字形)、弧形三种形式的马头墙可能同时出现。有的马头墙出现多种形式的揉和,例如江渎庙前殿的马头墙就是三角形和弧形结合的形式。马头墙的墀头部位是装饰的重点之一。表3-2 荆楚民居的山墙形式分析3.4 天斗天斗是天井的一种进化,是荆楚地区民居特有的建筑元素。天井本是人们在家中接天连日的地方,但有时雨雪过多,或是烈日当头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在湖北东部地区发现天井有种比较巧妙的做法:即在天井上再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叫做“天斗”天斗能起到很好的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图3-3各种天斗建筑实例分析4 荆楚民居建筑装饰4.1木雕荆楚民居多为木构建筑,因此木雕作品非常丰富,大多分布在槅扇门窗、梁枋、雀替、撑拱、栏杆等处,雕刻手法有浅浮雕、圆雕、镂空雕。湖北地区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的木雕不胜枚举,例如巴东县楠木园乡李光明老屋在明间什锦窗窗心处透雕一供桌,上有花瓶、菊花,巴东县三峡地面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中对其评价为,“为民居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构件”。新滩民居大多是有钱的船老板所建,所以木雕也是异常丰富和精美。例如郑书祥老屋的木装修,有板门、槅扇门、槅扇窗、雕花栏板等。槅扇门六抹头、冰花纹格芯,较为特殊的是:其边梃和抹头看面中心均倒槽,使其看上去呈并列双弧形。槅扇窗四抹头、方格芯。除了简练的直楞、万字纹、冰裂纹、拼花外,装修图案主要还有花草、龙凤、骏马、蝙蝠、历史掌故等。一般木雕创作备料、立意、画活、雕大形、细部雕凿、最后处理等等几道工序。表现技法上几何花草或是其他吉祥图案多采用传统的平面式构图,也有采用采用古代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技法的。一般的木雕构图形式多近方形,或是圆形、扇形、云形等传统绘画题材惯用的构图和比例。还有一些采用长卷式构图将表现各个景点的画面有如竹简般被编排成“册”,横向展开;这和一些墙壁上的历史故事画一样,成为了一种基本范式。长卷式的木雕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其实屡见不鲜,主要是位于厅堂正面的大梁或枋、楼层的栏板下桴或窗扇等的下槛。主要因为这些部位或构件本身即为线性,或是长方形的面材,在上面雕饰最恰当的构图自然便是长卷式的了。其实这些部位的雕饰构图与中国传统建筑施作于梁、枋上的彩画是相近的,也多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箍头、藻头、枋心。中间的枋心部分则可以描绘(雕刻)连续画面或长卷式的场景,也有两部分或三部分构成紧凑或浑然一体的。图4-1 吴氏祠内柱梁等处雕饰图4-2 荆楚民居中木雕构图图4-3 荆楚民居门窗木雕4.2石雕石刻湖北大冶太子镇和保安镇尹介园都是荆楚有名的石雕之乡。一般民居采用石雕装饰的部位最常见的柱础、门枕石、护角石、门楣和其他部位。石雕就是在石活的表面上用平雕、浮雕或透雕的手法雕刻出各种花饰图案,通称“剔凿花活”。根据位置和尺寸大小雕饰相应的主题。如在门罩、柱础等处雕刻诸如象征吉祥的凤凰、麒麟、龙、仙鹤等动物图案,又有松、竹、梅、兰、菊等植物图案,形象生动。柱础的石刻,湖北地区的上乘之作随处可见。湖北地区的民居官厅、祠堂柱下皆有柱础石。且柱础石形状多种多样,鼓形、方形形、八角形、六角形、凳子形、花瓶形等,有的可以叠置两层,一般皆较高,以防潮气上吸。柱础石雕刻是一大特色,花色繁多,具有一定的识别性。湖北英山县段氏府第的柱础石刻,汉白玉柱础上精雕细刻的“瓜瓞连绵”;门前抱鼓石上雕刻的“鹿鹤同春”等图案。图4-4 石柱础雕刻图4-5 门枕 抱鼓石雕刻图4-6 阳新大屋李村的石窗和石箅4.3彩画民居装饰的手段包括木、砖、石雕一类的“硬花活”,灰塑、泥塑一类的塑形装饰,还有就是设色涂绘的平面装饰,即常说的“彩画(作)”。湖北地区彩画在建筑檐口下居多,而且独居特色。湖北地区民居绘画可分为彩绘和墨绘两种。见于墀头、马头墙檐下等处的彩画,多为黑白图案,墨线淡彩退晕,再以其它彩色点缀,格调较为淡雅、平和,题材主要是花草、动物、几何纹饰、吉祥物等,主要表达某种寓意,多起装饰作用。由于所用绘制原料的原因,民居的装饰绘画部分大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有些依然精彩。其内容多为花卉卷草、吉祥纹样或者先贤故事。彩画有施于木构之上的,也有绘于墙身批荡之上。绘于木构表面的彩画常见于天花藻井、梁枋等处,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很好的保护了木材。而在湖北地区民居中,木构大部分保持木之本色,即使上色,也多以厚重的栗、黑色为主。少数祠堂、戏台等会施以较炫灿的色彩,或用金粉勾画花草、几何图案。某些祠庙建筑中才会大面积的使用浓烈鲜艳的颜色,例如巴东的地藏殿供奉主管阴间的地藏王菩萨,是为在长江上不幸溺水而亡的无名者超度亡灵,以求安息的场所。其殿外墙体均涂成红色,檐下墙面施以黑、土红、黄色三种颜色为主的彩画,因此又被称为红庙。图4-7长卷式木雕与梁枋上彩画的构图的比较分析(湖北红安吴氏祠堂的戏台侧面)图4-8荆楚民居中的彩绘实例图4-8荆楚民居中的彩绘檐画湖北历史悠久,透过传统民居的物质形态与符号,能寻找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留下的深深痕迹。透过湖北的传统民居,可以解读湖北人民在历史上的迁徙足迹、发展历程、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匠作文化等信息,了解湖北特有的民族风俗、家族的兴衰、居者的轶事等一段段平凡而又神奇的篇章。湖北民居建筑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深受社会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湖北境内各民族特有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品位。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的抗争中所积累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它具有十分宝贵的科学价值。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特别推崇和提倡湖北民居中的硬山墙结构,认为“硬山墙不仅可以有效的防风防火防盗,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建筑的容量问题,使城市房屋可以比较安全的密集”。另外,天斗这种建筑形式很好的解决了通风、采光、遮阳和避雨的问题,湖北传统民居的节地、节能、因地制宜等特点都体现了湖北民居的科学价值。湖北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多级保护体现,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个,市、县及文物保护单位数以百计。然而,大部分传统民居却默默无闻,不见经传。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注重挖掘、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我们的传统民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民居的重要价值,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湖北传统民居必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荆楚民居建筑风格(共31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