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质量检查细则概要(共1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仪表质量检查细则仪表质量检查细则目 录编号No. 页码Page 1.0 目的 32.0 范围 33.0 定义 34.0 要求 35.0 参考文件 181.0 目的 4.0 要求仪表质量检查细则(专业管理行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关要求条款依据必查或抽查1.1承包商1.1.1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的资格、配备及到位应满足项目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抽查1.1.2分包管理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抽查1.1.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能贯彻执行;对于联锁与复杂控制系统,应有调试方案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4之(3)必查1.1.4专业人员资质仪表校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检定证书;气报仪校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检定证书;焊工具有有效的焊工合格证书;人员已经报监理审核。其人员应持证上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4之(1)、GB50319-2000 5.4.5.2必查1.1.5标准仪器与试验室条件必须配备工程所需的标准仪器,具有有效的计量合格证明,精度符合要求。仪表试验室温度保持在105GB50093-2002 11.1.2、11.1.7必查1.1.6隐蔽工程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通知有关单位验收,对隐蔽部位有记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条必查1.1.7防爆合格证防爆仪表及本安关联设备必须具有有效的防爆合格证,型号与规格的替换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确认GB50093-2002 9.1.2、9.1.6-12必查1.1.8材料保管仪表设备及材料验收后,应按其要求的保管条件分区保管。主要仪表材料按照其材质、型号及规格分类保管GB50093-2002 3.25必查1.1.9仪表试验仪表是否按规范、设计文件或厂家说明书进行了试验GB50093-2002 11.1.1必查1.1.10交工技术交件交工技术文件是否按规定提交SH3503-2001 1.0.5必查1.2监理单位1.2.1监理人员资质情况监理机构的仪表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5之(1)抽查1.2.2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及措施)的编制审批内容应符合工程的特点,手续齐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5之(2)必查1.2.3监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必须进行审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5之(3)必查1.2.4对质量问题的检查与整改对于质量问题,签发通知单并对质量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4.0.4之(3)必查1.2.5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监理和/或建设单位确认验收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5.4.9必查1.3 工程竣工资料1.3.1检查工程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情况1.工程资料应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2.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应从工程开始就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工程交工文件的编写、整理、签证和汇总,并负责办理交接SH3503-2001 第1.0.7条抽查仪表质量检查细则(实体质量)2 仪表单体试验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关要求条款依据必查或抽查2.1仪表试验室2.1.1仪表调校室条件室内清洁、光线充足、温度1035,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GB50093-2002 1.1.2 SH3521-2007 6.1.2抽查2.1.2标准仪器必须配备工程所需的标准仪器,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的1/3SH3521-2007 6.1.6 GB50093-2002 11.1.7必查2.2仪表的单体试验2.2.1仪表校验1、校验仪表合格应及时填写校验记录,数据真实清晰,表体贴有校验合格证标签2、对于现场不具备校验条件的仪表可不做精度校验,但应对其鉴定合格证明的有效性进行验证SH3521-2007 6.1.11 GB50093-2002 11.1.9 SH3521-2007 6.1.10必查3、设计文件规定禁油和脱脂的仪表在校准和试验时,必须按其规定进行。4、进口仪表必须有完整的技术文件、专用软件、专用工具等GB50093-2002 11.1.10必查2.2.2仪表材料1、接触有毒、可燃介质的合金钢温度计套管、液位计沉筒、流量计等的关键合金部分,应按照5%的比例进行快速光谱分析,作好标识SH3501-2002 5.1.5 5.4.8必查2、高压及接触有毒、可燃介质的温度计保护套管应随工艺管道一同进行压力试验SH3521-2007 6.2.1 GB50235-1997 3.0.53.0.7必查3、热电偶、热电阻可在常温下对元件进行检测,不必进行热电性能试验。SH3521-2007 6.2.3抽查2.2.3调节阀1、调节阀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将0.1MPa的清洁气体(空气或氮气)输入薄膜气室,切断气源后5min内,气室压力不得下降SH3521-2007 6.8.3抽查2、执行器应进行耐压强度试验。试验在阀门全开状态下用洁净水进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所有在工作中承压的阀腔应同时承压不少于3min,且不应有可见的泄漏现象SH3521-20076.8.2必查3、调节阀的泄漏量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事故切断阀及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调节阀进行泄漏量试验,允许泄漏量应符合相关的规定SH3521-2007 6.8.4 6.8.5 6.8.6必查4、应进行行程试验,行程允许偏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SH3521-2007 6.8.7抽查3仪表设备安装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有关要求条款依据必查或抽查3.1温湿度仪表(含取源部件)3.1.1取源部件的材质及安装位置1、材质符合设计要求GB50093-2002 4.1.1必查2、垂直安装时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与管道轴线重合,倾斜安装时逆介质流向GB50093-2002 4.2.13.1.2接线盒引入口、接线及线号标识1、接线盒引入口不应朝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封闭接线盒及引入口GB50093-2002 5.1.8抽查2、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接线正确、牢固,线号标识正确清晰GB50093-2002 6.6.33.1.3与其他检测元件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GB50093-2002 4.4.4、4.4.5必查3.1.4严密性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无渗漏GB50093-2002 4.1.8必查3.2压力仪表(含取源部件)3.2.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部位及方向1、在温度取源口上游GB50093-2002 4.3.2必查2、取源部件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内壁GB50093-2002 4.3.33、取源方位:气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液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45º夹角内;蒸汽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45º夹角内GB50093-2002 4.3.63.2.2接线盒引入口、接线及线号标识1、接线盒引入口不应朝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封闭接线盒及引入口GB50093-2002 5.1.8抽查2、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接线正确、牢固,线号标识正确清晰GB50093-2002 6.6.33.2.3取源部件严密性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无渗漏GB50093-2002 4.1.8必查3.2.4压力仪表安装位置1、测量低压的压力仪表或变送器,仪表高度与取压点高度一致GB50093-2002 5.4.2抽查2、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的测量高压压力仪表,仪表高度距地面1.8米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GB50093-2002 5.4.3抽查3.3流量仪表(含取源部件)3.3.1流量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及方向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满足设计或产品技术要求GB50093-2002 4.4.1必查2、最小直管段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内壁清洁,无凹凸GB50093-2002 4.4.33、节流装置的取压方位:气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液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45º夹角内;蒸汽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45º夹角内GB50093-2002 4.4.63.3.2节流件安装1、对孔板进行外观检查,制造尺寸符合制造标准或设计要求GB50093-2002 5.5.1-1必查2、节流装置在管道吹洗后安装,方向符合要求GB50093-2002 5.5.1-3,43、节流件的端面垂直于管道轴线,允许偏差1°GB50093-2002 5.5.1-73.3.3流量计与管道连接差压流量仪表正、负压室与测量管道连接正确,引压管倾斜方向和坡度以及隔离器、冷凝器、沉降器、集气器的安装符合设计文件规定GB50093-2002 5.5.2必查3.3.4接线盒引入口、接线及线号标识1、接线盒引入口不应朝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封闭接线盒及引入口GB50093-2002 5.1.8抽查2、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接线正确、牢固,线号标识正确清晰GB50093-2002 6.6.33.3.5取源部件严密性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无渗漏GB50093-2002 4.1.8必查3.4物位仪表(含取源部件)3.4.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及方向1、选择位置在物位变化灵敏,不受物料冲击的地方GB50093-2002 4.5.1抽查2、浮球式液位仪表的法兰短管能确保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GB50093-2002 4.5.6必查3、静压液位计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远离液体进出口GB50093-2002 4.5.8抽查3.4.2液位计安装1、浮筒液位计的浮筒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SH3521-2007 7.7.1必查2、钢带液位计的钢带导管垂直允许偏差为0.5/SH3521-2007 7.7.2抽查3、玻璃板液位计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SH3521-2007 7.7.6必查4、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其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但用双法兰式差压变送器、吹气法及利用低沸点液体汽化传递压力的方法测量液位时可不受此限SH3521-2007 7.7.9必查5、射线液位计有安装方案,安装中防护措施符合国家标准,安装位置有明显的警戒标记。GB50093-2002 5.6.6必查3.5在线分析仪表(含取源部件)3.5.1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1、取源方位:气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液体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45º夹角内;蒸汽介质时,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45º夹角内GB50093-2002 4.6.2必查2、分析气体中有固体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大于15ºGB50093-2002 4.6.3必查3.5.2取样系统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有完整的、单独安装的、靠近传送器的取样预处理装置GB50093-2002 5.8.1必查3.5.3分析样品的排放分析取样管道应整齐布置,并应使气体或液体能排放到安全地点。有毒气体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排放SH3521-2007 10.4.4必查3.5.4气报仪安装位置选择检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检测器安装位置距地面200300mm,密度小于空气时,安装在泄漏区域的上方GB50093-2002 5.8.4必查3.6执行器3.6.1执行器安装1、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时无晃动,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护SH3521-2007 7.10.2抽查2、气动及液动执行机构的信号管应有足够的伸缩余量SH3521-2007 7.10.5抽查3、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规格、型号(包括垫片),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SH3521-2007 10.2.15必查3.7 机械量监测仪表3.7.1探头的位置测量探头安装应在机械安装完毕,且被测机械部件处于工作位置时进行,探头的定位应按产品技术文件和机械设备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确定和固定SH3521-2007 7.9.1抽查3.7.2探头安装情况探头安装牢固,专用同轴电缆无损伤SH3521-2007 7.9.1抽查3.8仪表盘、箱、柜、操作台安装(含内部配线)3.8.1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GB50093-2002 5.2.1必查3.8.2盘、柜、操作台偏差控制1、底座制作(安装)的直线度(水平度)允许偏差1mm/m,长度超过5m,全长允许偏差5mmGB50093-2002 5.2.2 5.2.3必查2、相同规格成排安装时,相邻设备的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连接处超过2处时,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5mmGB50093-2002 5.2.9之1、2必查3、相邻设备接缝处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连接处超过5处时,正面平面度允许偏差为5mmGB50093-2002 5.2.9之3、4必查4、相邻设备之间的接缝间隙不大于2mmGB50093-2002 5.2.9之5必查3.8.3防腐与附件固定型钢底座需防腐处理,内部设备连接牢固,固定件采用防锈材料,不采用焊接方式固定GB50093-2002 5.2.4 5.2.7必查3.8.4就地接线箱1、安装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45GB50093-2002 5.2.12之1抽查2、箱体中心距操作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mGB50093-2002 5.2.12之4抽查3、接线箱应密封并标明编号,箱内接线应标明线号GB50093-2002 5.2.12之3 GB50093-2002 6.6.3必查3.8.5搬运、安装与加工1、搬运过程不允许变形与表面油漆损伤GB50093-2002 5.2.11必查2、严禁在加工与安装过程中使用气焊3.8.6警示标志机柜及设备内部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地方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保护措施SH3521-2007 8.1.5必查3.8.7防爆与接地1、用于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箱、盒,应采用金属制品GB50093-2002 9.1.11必查2、设备内有36V电压时,外壳必须有保护接地;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裸露金属部件时,均应作保护接地GB50093-2002 9.2.1 SH3521-2007 9.9.1必查3、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接地电阻宜为4欧姆,不超过10欧姆GB50093-2002 9.2.4 SH3521-2007 9.9.21必查4、接地可靠,不允许串联接地GB50093-2002 9.2.3必查3.9控制仪表及系统3.9.1开箱仪表和系统的开箱在室内进行,开箱过程避免剧烈振动和避免灰尘、潮气进入设备GB50093-2002 5.11.1抽查3.9.2机房环境条件1、安装前:基础底座安装完毕;室内土建已经施工完毕;空调运行;供电系统室内照明施工完毕并已投运;接地系统施工完毕,测试正常GB50093-2002 5.11.2必查2、设备安装就位后应保证产品规定的供电条件、温度、湿度和室内清洁GB50093-2002 5.11.3必查3.10仪表电源3.10.1型号规格与安装位置1、电源部件的外观检查符合要求,电气性能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GB50093-2002 5.12.1抽查2、就地仪表供电箱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尽量避免安装于高温、潮湿、多尘、有爆炸及火灾危险、有腐蚀作用、有振动及可能干扰附近仪表等位置,不可避免时,采取防护措施GB50093-2002 5.12.2抽查3.10.2标识与配线1、安装牢固,设备位号、端子标号、用途与操作标志等完整无缺GB50093-2002 5.12.4必查2、金属供电箱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牢固可靠GB50093-2002 5.12.8必查3、裸露的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对于220V电压,电气间隙5mm,爬电距离6mmGB50093-2002 5.12.6抽查4、强、弱电的端子应分开布置GB50093-2002 5.12.7抽查4仪表线路安装4.1支架4.1.1支架的外观1、落料时材料矫正平直,切口无卷边和毛刺GB50093-2002 6.2.1抽查2、制作好的支架牢固平正4.1.2焊接与固定1、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在允许焊接支架的设备管道上焊接支架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设备管道相同的加强板GB50093-2002 6.2.2抽查2、支架安装在有坡度或弧度的结构上时,支架的安装坡度或弧度应该与结构一致4.1.3安装间距1、电缆槽与保护管的支架间距宜为2米,在拐弯处、终端处以及需要的地方应设置支架GB50093-2002 6.2.3必查2、直接敷设的电缆支架间距宜为:水平敷设0.8m,垂直1.0mGB50093-2002 6.2.4必查4.2电缆槽4.2.1材料电缆槽内、外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尺寸正确,配件齐全GB50093-2002 6.3.1抽查4.2.2连接1、用螺栓固定连接时,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在外侧GB50093-2002 6.3.3必查2、槽与槽、槽与其他设备、槽与盖、盖与盖之间连接,应对合严密,槽的端口宜封闭GB50093-2002 6.3.5必查4.2.3开孔与排水电缆槽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电缆槽应有排水孔GB50093-2002 6.3.7,6.3.8抽查4.2.4内部电缆的固定电缆槽垂直段大于2米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垂直段大于4米,中部增设支架GB50093-2002 6.3.7,6.3.9必查4.2.5防爆与接地1、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本安与非本安电缆在同一个电缆槽内敷设,有隔离板GB50093-2002 9.1.7必查2、当金属电缆槽内有危险电压时,有保护接地GB50093-2002 9.1.9必查4.3保护管4.3.1保护管的加工与预处理1、保护管无变形与裂缝,内部清洁无毛刺,管口光滑无锐边GB50093-2002 6.4.1抽查2、金属管的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管外壁不涂油漆GB50093-2002 6.4.2抽查3、保护管弯曲后的角度不应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敷设允许值;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与明显的弯扁GB50093-2002 6.4.3必查4.3.2保护管的敷设1、直线长度超过30米以及经过建筑物伸缩逢时,应有热膨胀措施GB50093-2002 6.4.5抽查2、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箍或打喇叭口GB50093-2002 6.4.6抽查3、金属管的螺纹长度、埋设、镀锌管薄壁管连接必须符合有关规定GB50093-2002 6.4.7必查4、安装在室外的保护管在最低处应有排水措施,与仪表设备连接时有防水弯,在恶劣环境中敷设两端口应密封GB50093-2002 6.4.7、6.4.8、6.4.11必查4.3.3防爆与接地措施1、对于防爆系统,全部保护管系统必须密封,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做充填密封,并符合其他防爆规定GB50093-2002 9.1.8必查2、当保护管内有危险电压时,有保护接地GB50093-2002 9.1.9必查4.4电缆、电线敷设与配线4.4.1电缆敷设条件1、电缆已经经过外观、导通与绝缘检测,符合规定,检测工具及方法符合规范要求GB50093-2002 6.1.2 SH3521-2007 9.5.1必查2、施工时的环境温度要求:塑料绝缘电缆不低于0,橡胶绝缘电缆不低于-15GB50093-2002 6.5.1抽查4.4.2电缆敷设弯曲半径与间距、标志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GB50093-2002 6.5.2抽查2、仪表信号线与强静电场强电场的电器设备之间距离:明敷设大于1.5米,采用屏蔽与穿金属管或在金属电缆槽内敷设,宜大于0.8米GB50093-2002 6.5.7必查3、交流电源线和仪表信号线路在同一个电缆槽内敷设时,用金属隔板分开GB50093-2002 6.5.5必查4、在线路的终端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有标识GB50093-2002 6.1.17必查4.2.3隔热与防火1、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GB50093-2002 6.1.7必查2、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和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GB50093-2002 6.1.9必查4.4.4本安线路敷设1、本安电缆电线与非本安线路应该严格分开,在同一个电缆槽内敷设,中间有隔板GB50093-2002 9.1.6必查2、本安线路的电缆电线应有永久性标志,分支及串并联接头必须设在防爆线箱内SH3521-2007 9.8.8必查4.4.5接地线接地线的截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地连线应大于2mm2, 接地分支线应大于6mm2, 接地干线应大于20mm2, 接地总干线应大于30mm2SH3521-2007 9.9.13必查4.4.6配线1、配线前,电缆电线已做导通与绝缘电阻检查,结果合格GB50093-2002 6.6.1必查2、接线前进行校线,线端有标号,接线牢固,多股线宜采用接线片,与电线连接为压接GB50093-2002 6.6.3必查3、线路无接头,绝缘层无损伤GB50093-2002 6.6.4必查4、剥去外部护套的绝缘线和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GB50093-2002 6.6.7必查5仪表管路安装5.1导压管路5.1.1管道组成件的检验1、有质量证明书,材质、规格、型号、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合金钢材料采用光谱分析。用于有毒、可燃介质的材料抽检数量符合规定GB50235-1997 3.0.13.0.3 SH3521-2007 10.3.2 10.3.3 10.3.4必查2、管路阀门安装前应逐个对阀体进行液压强度试验。用于有毒、可燃介质的每个阀门阀座密封面应作气密试验,并作记录GB50235-1997 3.0.5 SH3521-2007 10.3.4 10.3.5必查5.1.2导压管弯制弯制的方法与弯曲半径等应符合有关规定。高压管必须一次冷弯成形GB50093-2002 7.1.47.1.6SH3521-2007 10.1.11必查5.1.3导压管的清洁与脱脂1、管道安装前应将内部清扫干净,需要脱脂的管道应该脱脂检查合格后安装GB50093-2002 7.1.7必查2、管道的脱脂必须按照设计文件规定进行,脱脂方法、脱脂检查、脱脂合格后的管道保存等应符合有关规定GB50093-2002 8.1.1 8.1.6 8.1.7 8.1.9必查5.1.3测量管道的焊接1、测量管道焊接前,应将仪表设备与管路脱离SH3521-2007 10.2.3抽查2、测量管道焊接宜采用氩弧焊或承插焊;承插法焊接时,其插入方向应顺着被测介质流向SH3521-2007 10.2.14必查3、螺纹接头采用密封焊时,不得使用密封带,其露出螺纹应全部由密封焊覆盖SH3521-2007 10.2.14必查4、用于有毒、可燃介质测量管道安装时,管子对接焊时,应清理管子内、外表面,在管端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及对焊接有害的物质SH3521-2007 10.3.7必查5.1.4导压管埋地埋地管道前必须经试压合格和防腐处理,直接埋地的管道连接时必须焊接,穿过道路及进出地面处应加保护管GB50093-2002 7.1.3必查5.1.5导压管坡度与热膨胀措施1、水平安装的管道应有1:101:100的坡度,倾斜方向能保证排除气体或冷凝液GB50093-2002 7.2.2抽查2、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GB50093-2002 7.2.4必查5.1.6导压管的固定1、管道支架的间距符合下列要求:钢管水平安装11.5m,其他材料0.50.7m,钢管水平安装垂直安装1.52m ,其他材料0.71mGB50093-2002 7.1.13必查2、不锈钢管固定时,不应与碳钢材料直接接触SH3521-2007 10.1.19必查5.1.7严密性1、测量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压力试验,试验前应切断与仪表的连接,并将管道吹扫干净SH3521-2007 10.6.1抽查2、试验的压力大小与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SH3521-2007 10.6.2-10.6.10必查6防护6.1隔离与吹洗6.1.1隔离容器采用隔离容器充填隔离液隔离时,隔离容器应垂直安装,成对隔离容器的安装标高,必须一致GB50093-2002 10.1.2必查6.1.2吹洗介质与位置吹洗介质的入口点应接近检测点,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压力满足要求GB50093-2002 10.1.5抽查6.2防腐与伴热6.2.1防腐部位与要求1、对于碳钢仪表管道、支架、仪表设备底座、电缆槽、保护管、固定卡等,如果无防护层,都应涂防锈漆和面漆GB50093-2002 10.2.1必查2、面漆颜色应该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管道焊接部位的涂漆在压力试验后进行GB50093-2002 10.2.2 10.2.3抽查6.2.2伴热管与导压管的距离轻伴热、重伴热、强伴热、夹套伴热的伴热管与导压管距离符合规定,碳钢伴管与不锈钢导压管不能直接接触SH3521-2007 12.1.6GB50093-2002 10.1必查6.2.3蒸汽伴热管的水压试验安装后的伴热管进行水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SH3521-2007 12.1.18抽查6.2.4电伴热的材料检验在危险区域的电伴热带及附件必须有防爆合格证,绝缘电阻大于M,安装后复查SH3521-2007 12.2.1 GB50093-2002 10.3.5必查6.2.5电热带的固定每隔100mm固定一点,在弯曲、分支等处增加固定点SH3521-2007 12.2.6抽查7仪表系统调试7.1PLC、DCS、ESD系统7.1.1系统上电条件1、机房环境、接地、外部电源、控制开关位置符合要求GB50093-2002 11.4.2 11.4.3 SH3521-2007 5.1.7 5.1.8必查2、送电前施工单位会同监理、业主、设计、制造厂等有关人员,对系统的安装、电源、接地、系统电缆及配线进行检查确认SH3521-2007 13.1.5必查7.1.2调试内容1、电源设备、通电状态、系统诊断画面确认、卡件的校准和试验GB50093-2002 11.4.3抽查2、系统软件功能的检查,包括显示、处理、操作、控制、报警、诊断、通信、冗余、打印、拷贝等GB50093-2002 11.4.4抽查7.2回路试验7.2.1回路的联校1、仪表工程在系统投运前应进行回路试验,电气回路在试验前已经进行校线与绝缘检查,接线正确、端子牢固,接触良好GB50093-2002 11.1.5 SH3521-2007 13.1.2必查2、测量回路的系统精度不超过回路内各单台仪表的允许误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值GB50093-2002 11.5.4抽查3、控制回路应确认调节器和执行器的方向符合设计规定;操作调节器输出,检查现场执行机构的位置,应正确。执行机构的回讯信号应正确GB50093-2002 11.5.5抽查7.2.2报警回路试验1、报警设定值根据设计值设定,修改须有设计认可的文件SH3521-2007 13.3.1必查2、在报警回路的发信端加信号,报警声光和屏幕显示正确。报警确认、试验、记录应正确GB50093-2002 11.5.6必查7.2.3联锁回路试验1、联锁设定值根据设计值设定GB50093-2002 11.5.7必查2、应按照程序设计的步骤逐步检查试验,联锁结果符合设计文件规定3、联锁试验中应与相关专业配合,共同确认,对试验过程中相关设备和装置运行状态和安全保护采取必要措施7.3消防系统7.3.1消防控制系统1、必须按法律、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与系统调试GB50166-92必查2、必须由相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确认GB50193-937.4烟雾检测及火灾报警系统1、必须按法律、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与系统调试GB50166-92必查2、必须由相关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确认GB50116-98 5.参考文件: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设部建质2003162号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4)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20075)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16)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1997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专心-专注-专业